楊衒之生於北平,北魏永安年間為奉朝請。歷期城太守、撫軍府司馬。東魏孝靜帝武定五年(公元547年)楊衒之經過洛陽,感於多年戰亂之後洛陽之殘破,撰《洛陽伽藍記》。五卷,歷敘佛寺興廢,寄托亡國悲慨;語言潔淨明快,描寫生動精緻。 魏末為秘書監,曾上書孝靜帝。但正史上對他記載很少。 《洛陽伽藍記》是一部集歷史、地理、佛教、文學於一身的名著(《四庫全書》將其列入地理類),又稱《伽藍記》,為北魏人楊衒之[1]所撰,成書於東魏孝靜帝時。書中歷數北魏洛陽城的佛寺,分城內、城東、城西、城南、城北五卷敘述,對寺院的緣起變遷、廟宇的建制規模及與之有關的名人軼事、奇談異聞都記載詳核。與酈道元《水經註》一起,歷來被認為是北朝文學的雙璧。 據書中自言,作者在魏孝莊帝永安年間(528—529)曾官奉朝請,見洛陽極盛時。時隔二紀,孝靜帝武定五年(547),因行役重覽洛陽,見其「城郭崩毀,宮室傾覆,寺觀灰燼,廟塔丘墟,牆被蒿艾,巷羅荊棘」,甚至連鐘聲都罕聞。追思往昔,難免黍離麥秀之悲,故撰斯記,傳諸後世。 洛陽城自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遷都於此,直到孝靜帝天平元年(534)遷都鄴城止,一直是北方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尤其是孝文帝推行改革後,洛陽城達到空前的繁榮,一時文物典章都極為可觀。其間因為天子後妃帶頭佞佛,王公士庶競相捨宅施僧,上起太和(477—499)末,下至永熙(532—534),四十年間,修建寺宇達到一千三百餘所。這些浮圖建築的壯麗,裝飾的華美和貴家的豪奢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寺院見證了北魏京城洛陽的興廢,不少大伽藍(如胡太后建造的永寧寺)還成為重大歷史事件的舞臺。 《洛陽伽藍記》作於北魏滅亡,東西魏分裂(534年)後,楊衒之借佛寺盛衰,反映國家興亡,其中既寄託了故國哀思,又寓含著治亂訓鑑。至於綴拾舊聞掌故,詳述京城地理,正《魏書》之曲筆,補史志之闕失,於歷史地理研究亦佔重要地位。《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謂「其文穠麗秀逸,煩而不厭」,繁簡得宜,文筆優美,從文學藝術的角度來看也是上乘之作。 《洛陽伽藍記》原書有正文子註之別,註語佔大半。唐以前文註分明,宋以後在傳抄過程中文註混淆,讀解不便。至清道光間,方有吳若準撰《洛陽伽藍記集證》,改定正文子註,恢復原貌。 [編輯] 注釋 | ||||
注音一式 |ㄤˊ ㄒㄩㄢˋ ㄓ | ||||
通用拼音 y ng syu n jhih | 注音二式 y ng shiu n j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