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1日 星期四

魏清德 /魏火曜

魏篤生 先生(紹南,1862-1917)   先生之〈課子〉律詩,告誡子女「務必要以清白傳家、讀書、明理、修養、守分、安貧、問心而無愧,達於正道而無所差錯」,不但表明了家族精神的內涵,也表現了異族統治下的儒士心志。
  篤生在「啟英軒」書房授課數十年,誨人不倦,弟子多有所成。他具有生員名銜,詩文、謎學精湛。面對著鼎革後的新世界,深切感受到新舊更替的衝擊,期許 子弟「汝曹當勉事經濟,詩文特其餘爾」,「西學東漸,格致精微,覃思遠索,入於洞機,汝曹其努攻之」,鼓勵子弟致力於新式教育,為家族開創新的契機。

****

魏清德 先生(潤庵,1888-1964)   新竹公學校第一屆畢業生,總督府國語學校畢後,擔任五年公學校的老師,也通過了普通文官考試。自1910年 起,先後應聘為台灣日日新報記者、編輯、漢文主筆,長期主持漢文、漢詩的編審工作,是當時台灣文壇極具影響力的「先生」。戰後,其創作依然獲得肯 定,1963年獲選參加「國際桂冠詩人協會」代表,享有中華民國桂冠詩人的美譽。
  先生認為「於學術研究,視昔時尤難,聲光電氣之實驗,經濟法科之揣摩,固非囊螢照雪之徒,所必收其效果」,經由苦讀各類著述,對各國大事與文化思潮都 努力汲收,擴展新知視野,是兼通新學與舊學的「先生」。從「台灣小兒科教父」魏火曜和「台灣婦產科的舵手」魏炳炎的事業裡得到印證。
-----
提起詩人魏清德,他也是台灣日日新報漢文部記者,也是台北詩人雅集「瀛社」的社長。魏清德是艋舺仕紳,又是龍山寺的管理人之一,曾委託台灣第一位雕刻家黃土水製作釋迦出山像供奉於龍山寺,該作竟隨艋舺大空襲付諸一炬。魏清德之子魏火曜是前台大醫院院長。



****
魏清壬 先生(澄川,1891-1964)   週歲時慈母去逝,與其兄清德「幼小相依倚」、「聯床共布被」,稍長,跟從其父篤生學習經書,1915年總督府 醫學校畢業,1918年在北門大街開設「鶴山醫院」,是大街早期的新式醫生,先後兼任新竹、舊港、香山、鹽水港、貓兒錠、花園町公學校校醫,戰後出任香 山、橫山及竹北鄉公所醫師兼主任,一生在新竹行醫濟世。
  清壬受父兄啟迪,在詩文方面造詣甚深,1953年擔任新竹縣志編修時之採集委員,平生對謎學酷嗜成癖,醫名反被謎學所掩,新竹關帝廟、天后宮、觀音亭、趙大人宮等傳統知名的燈謎之會經常由其主持,是「翰墨工何讓,刀奎術若神」的儒醫。
*****

魏火曜 先生(先生(1908-1995)   



七歲時隨父清德遷萬華,1934年,東京帝國大學醫科畢業,1942年,取得醫學博士學位,他的一生是 台灣醫學的指標,奠立了基礎醫學的基礎,確立了臨床制度的完整。他認為「醫學既然是為了救人,就由新生命開始」,選擇小兒科為終身職志,開創兒童健康門 診,創設小兒科醫學會,促進沙賓疫苗的運用,一點一滴的建立小兒科規模,為兒童醫療奔走,被譽為「台灣小兒科教父」。
   先生認為「給醫者較完善的行醫環境,必須先投入環境的改善」,從而離開臨床走上行政,十九年的相關任期內,解決了台大醫院戰後怪異難解的困擾,讓醫院正常 運作,同時提昇醫學教育的品質,改善教學設備,推動美式醫學教育,增設科系,建立了台大醫學院享譽國際領域的地位。
  他的一生最重視醫學倫理,常說「要做良醫,不必做名醫」,要憑良心從事醫療工作,默默地關心病人,使病人保持健康的身體,在醫界走向醫療市場商業化 時,他的行止更令人欽佩。退休後,每天準時參加台大醫學的小兒科早會,從身教中,表現其一生對臨床制度的堅持。將國內的捐血事業,由血牛買賣血液的惡習, 轉為無償、現代化管理,更顯現出「先生中的先生」風範。

----

魏火曜1908年1995年2月6日),台灣醫學家,歷任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教授、附屬醫院院長、醫學院院長、教務長。

[编辑] 學歷

[编辑] 經歷

新竹市出生的魏醫生專攻小兒科,是台大醫學院最早期的本土師資其中1位,與他同樣出身東京帝國大學醫學部的還有林宗義醫生等幾位教授。

1947年任台大醫院小兒科主任。

1948年6月1日莊長恭做台大校長,請杜聰明回任醫學院院長的同時,請他接替陳禮節擔任台大醫院院長,同時兼小兒科主任。

1953年,時任醫學院院長的杜聰明離開台大,時任校長錢思亮請他接台大醫學院院長。

1966年1967年間擔任高雄醫學院院長。

1972年台大閻振興校長任內,由醫學院院長轉任教務長,直到1979年退休為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