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華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學校,可溯至民國前一年(西元一九一一年) 的「清華學堂」。最初之醞釀,是在前清光緒三十年至三十一年間,我國駐美公使梁誠,因美國國務卿海約翰(John Hay)氏有「美國所收庚子賠款原屬過多」之語,一方面分向美當局勸請核減,一方面上書清廷請以此款設學育才。中間雖因發生粵漢鐵路廢約之關係而生阻,但 梁氏努力不懈,卒得美國國會之贊同,將處置賠款全權付與總統羅斯福。照條約我國應付美國賠款二千四百四十四萬七百七十八元八角一分,經總統決定將當時尚未 付足之一千零七十八萬五千二百八十六元一角二分,從一九0九年一月起退還我國。
光緒三十四年(西元一九0八年)七月十一日,美國核減賠款之文告由駐華公使柔克義送達我國,我外務大臣慶親王答覆上述公文說:「體會新近貴國總統希望鼓勵 我國學生赴美入學校及求高深學問之誠意,並有鑒於以往貴國教育對於我國之成效,大清帝國政府謹誠懇表示此後當按年派送學生到貴國承受教育。」同日,外務部 致美國公使館函稱:「從賠款退還之年起,前四年我國將次第派送一百學生;迨四年終局,我國將有四百學生在美,從第五年起,直至賠款完畢之年,每年至少派送 五十名學生。」並派唐紹儀為特使赴美表示謝意。
民國前三年(宣統元年,西元一九0九年)是為美國退還賠款之第一年,外務部與美國駐華公使柔克義商定學生游美細則後,會同學部奏請設立「游美學務處」及附 設「肄業館」。六月初四日游美學務處奉准設立,派外務部丞參周自齊為總辦,主事唐國安及學部郎中范源廉為會辦,駐美公使館參贊容揆為駐美學生監督。初賃北 京東城侯位胡同民房一所為辦公處,後又遷入史家胡同。九月奏准將北京西直門外「清華園」作為游美學務處興建「肄業館」館舍之用。是為清華得名之始。清華園 原係道光帝賜其第五子惇親王(奕綜)之賜園,俗稱小五爺園。惇親王死後,長子載濂襲爵為王。庚子之亂,拳匪曾集於園中設壇,事後載濂被削職,賜園為內務府 收回。因外務部在呈奏游美學生辦法內,建議在京城外清曠地方設立肄業館,中堂那桐等頗表贊同,派員各處覓地,認為清華園比較相宜,即撥作館址。面積凡五百 三十畝。擇定清華園為肄業館館址後,即著手修理及建築,原希望一九一0年秋可以使用,不料工人罷工數月,耽誤時期。迨至館舍相繼完成,將肄業館改稱「清華 學堂」,於民國前一年(西元一九一一年)四月初一日(陽曆為四月二十九日,是為清華校慶日之由來)正式開學,在工字廳舉行開學儀式。游美學務處亦遷入工字 廳辦公。首任教務長為胡敦復。清華學堂成立之初,乃由正副監督三人管理,即是由游美學務處之總辦與會辦擔任。同年十月,武昌起義開始,學生紛紛請假回家, 清華學堂被迫停課。
經過一陣驚心動魄的革命,清帝宣統於西元一九一二年三月三十日退位,中華民國建立。民國成立之後,將「清華學堂」改名為「清華學校」,於五月一日重行開 課,並裁撤「游美學務處」,使之隸屬外交部。任命唐國安為清華學校第一任校長,周詒春為教務長。十月,任命周詒春為副校長。清華學校為將來擴充規模起見, 在民國二年春請政府將毗連校西之「近春園」(俗稱四爺園,為道光帝賜第四子咸豐帝奕 之賜園)併入校址。近春園西隅有「長春園」,舊名水磨村等鄰近地畝, 亦併入。清華之有充裕經費,又得景緻悠美的園林以為校園,學習環境得天獨厚。非但如此,清華學校對學生的要求較當時之其他學校深具特色。譬如:希望學生有 強健的體魄,所以對於學生體育特別重視。除平日積極提倡外,當學生畢業前,必須通過最低標準之五項運動(游泳、百碼、跳高、跳遠、擲鐵球),如有任何一項 不及格,扣發畢業文憑,取消出洋資格。值得一提的是,民國二年二月曾派選手參加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之第一屆遠東運動會,開我國學校參加國際競技之先河。另 外,學校亦不時請名人學者來校講演,像民國三年冬,梁啟超先生來校演講,以「君子」為題。其引述易經中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及「地勢坤,君子以厚 德載物」勉勵同學,學校遂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採為校訓。
民國二年三月初,唐國安校長病逝校內寓邸。外交部令周詒春繼任校長。周校長任內,因財政比較寬裕,故對外設法擴充留美學額;對內一面增加在校學生數目,一 面添置設備與建築。而自民國三年起,更間年選派專科女生十名(有時不足額)留美,由公開考試決定。民國七年一月四日周校長以力微任重,勞頓成疾,懇請辭 職,外交部批准。
自周詒春校長辭職以後,清華校長之人選幾經更迭。起先外交部派張煜全為校長。張因體弱多病,終日與藥瓶為伍,學生大為不滿。民國八年元月張煜全校長以學風 (上年十二月廿三日學生會開成立大會,張加以干涉,發生風潮,至於罷課。)理由辭職獲准。外交部繼派羅忠詒繼任,但同學對羅表示拒絕,致未能到校而請辭; 因當時無人被允任為清華校長,故董事會選其主席嚴鶴齡為代理校長。同年八月,外交部派金邦正為清華校長;金邦正校長在民國十一年向外交部辭職。四月,部令 派曹雲祥為代理校長,十月六日,曹雲祥正式署理校長,在任約六年。曹校長任內,清華的學術規模有了巨大之突破。如在民國十四年春成立國學研究所,聘請梁啟 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李濟諸先生為導師。同時,也開始招收大學部學生,分文、理、法三院,並附設研究所。設立大學部之目的,在於由國內造就國家需 要之人才,而不僅是為出國留學作預備。且考慮到退還庚款有限期,恐日後難以為繼。略帶一提,在民國十六年由汪鸞翔(字鞏庵)撰詞,何林一夫人作曲,清華始 有中文校歌。
民國十七年曹校長辭職獲准。嚴鶴齡再度被任命為代理校長,於一月十四日到職,四月請辭。外交部派溫應星繼任校長,僅二月,因北伐成功,北京政府消滅,溫亦 離職。八月,國民政府改「清華學校」為「國立清華大學」,任命孫科為校長,孫不就,改任羅家倫為校長。羅校長於九月十八日就職,對校內組織,多所改易。當 國民政府統一北方時,原屬外交部之清華董事會因之消滅,而清華之隸屬問題又起,大學院欲收歸轄下,但外交部則藉口外交關係不肯放手,終由二機關會轄,另由 二單位合組一董事會治理。董事會之存在一直為人所詬病,主要是因為清華之整體發展常因董事會之權限過大而處處受阻。所以民國十八年四月三十日,國民政府行 政院議決,將清華基金經整理後,改由「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管理。「清華校務及游美學務基金保管委員會」在南京開會通過上項議決案。民國十九年五月, 清華學生對羅校長有不滿表示,羅亦以學風為理由而辭職。羅氏離校後,清華校長虛懸達十一月之久,其間校務由校務會議維持。另一方面,董事會問題因羅校長的 努力,終使大學院及外交部合派之董事會撤銷,清華遂直隸於教育部。
之後,於民國二十年三月十七日國民政府任命吳南軒為校長,四月十六日就職。又因與師生不合,而於六月二十五日離開北平。教育部在清華師生的壓力下,委派翁 文灝教授代理校務。翁文灝於七月起開始代理校務,但於九月中旬即辭去代理兼職,教授會與學生會開會挽留無效。最後,由於范源濂的極力推薦,中央決定派梅貽 琦為校長。梅貽琦校長終能獲得清華師生的充分支持,一直續任至一九四八年底才離開。一九五五年在新竹復校後,又繼任校長,直到一九六二年五月病逝為止,前 後共三十一年之久。
本校校訓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源于周易乾坤二卦,卦辭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緣民國三年冬,梁啟超先生來校演講,講題為「君子」,即以此辭為中心內容,激勵清華學子發憤圖強,並把此二卦辭作了如下的詮解:
「乾象言:君子自勵猶天之運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且學者立志尤須堅忍強毅,雖遇顛沛流離,不屈不撓;若或見利而進,知難而退,非大有為者之事,何 足取焉。人之生子世猶舟之航海,順風逆風,因時而異。如必順風而後帆,登岸無日矣。」
「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寬厚猶大地之博,無所不載。君子責己甚厚,責人甚輕。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責于人』蓋惟有容人之量,處世接物,坦然無所芥蒂,望之儼然,此所以為厚也,此所以為君子也。」
接著,梁先生又引申勉勵清華學生說,「清華學子,薈中西收新文明,改良我社會,促進我政治,所謂君子人者,非清華學草,今日之清華學子,將來即為社會之之 鴻儒,集四方俊秀,為師為友,相磋相磨,他年遨遊海外,吸表率,語、默、作、止,皆為國民所仿效,設或不慎壞習,慣之傳行,急如暴雨,則大事僨矣。深願及 此時機,崇德修學,勉為真君子,異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瀾,作中流之砥柱,則民國幸甚矣!」
這次演講以後,學校即以此八字為校訓,作圖制徽,永久流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