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是台灣的達爾文/演化論"專家"
我因為梁先生的關係與他通幾次email
十年前他比較不得志
近年已是台灣報紙"名人堂"的一員
還聽說他的婚事很不錯....
****
養生之道無他,少吃為要
| ||
人,雜食動物。人類是生物界唯一遍布全球的物種,這種食性是關鍵。因為地球各地的氣候、水土都不一樣,所有生物物種的分布,都有或大或小的地理疆界。人不挑食,有什麼吃什麼,隨遇而安,自是無入而不自得。要是人類的食性像無尾熊、貓熊,怎麼都不可能成為萬物之靈。 但是沒有一種生物是生來供其他生物食用的;每一種生物都演化出了防衛機制,避免遭到採食、獵食。植物最常用的招數,就是在體內堆積毒素、以及難以消化的物 質;不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每一種植物都煉製了獨門毒物。於是雜食動物隨和的食性,反而造成了負擔:每遇上一種新奇的潛在食物,都得進行哈姆雷特的 沉思:吃、還是不吃?真是個難題。上古時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絕非向壁虛構。不斷嘗試的結果,每個人類社群都形成了一套飲食文化,包括食物禁忌, 影響我們的偏好,化解了選擇的重擔。 可是全球化創造了全新的局面。移民、農產品跨國流動,加上新的農業科技,各地的飲食文化都受到衝擊。我們走進大型超市,特別是在年節期間,難免不目迷五 色,大部分食材我們祖父母輩從未聞、見過。許多食品受到歡迎,既有演化史的背景(如富於糖份、脂肪),也是文化建構的產物(如孩子愛上麥當勞)。於是傳統 文化不再是飲食的指南,飲食與健康的關係變成現代生活的重大議題。 而科學似乎沒有扮演建設性的角色,各種術語反而成為引發焦慮的種子,例如「反式脂肪」。二○○六年,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的新聞學講座教授麥可.波倫出版了一本書(中譯《到底要吃什麼?》),甚至指控現代食品企業利用科學炒作健康話題,謀取利益。 科學界的反應,不可避免的,是創造另一個術語與研究領域:營養基因組學(nutrigenomics)——專門研究食物進入身體後與基因的互動。這個新領 域的專家,不只是分析食物的營養成分、計算熱量多寡,而是觀察基因組在不同營養情境中的動態。因飲食而體重過重的人,體內基因組的活動模式與體型標準的人 有何不同?那些不同與因體重過重而容易罹患的代謝疾病,如第二型糖尿病,有何關係?是他們想解答的問題之一。 其實一般人用不著這樣的科學。現代社會中,養生之道無他,總綱是少吃,細目為少油、少鹽、少糖。這套綱目的科學雖然複雜難解,然而知難行易,不知亦能行。 偏偏「少吃」最難行。已開發國家的飲食問題,是供應方創造的,如超市、便利商店結帳處刻意羅列的小包裝甜食,便是勾引欲望的設計。保健品琳瑯滿目,教人心 癢難熬,只因我們都知道自己必然犯戒、經常犯戒:養生之戒。飲食創造的健康問題愈嚴重,保健品愈暢銷,然後飲食問題更為嚴重……。知識反而促進了自戕行 為。 這樣的惡性循環,百年前鼓吹以科學啟蒙大眾的志士,大概也只能瞠目而視了。 (作者是生物人類學者,任職中研院史語所)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