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老 公祭網頁
今天udn中賴聲羽寫: 懷念毓老
論學On Learning, Education, and Scholarship: 關於毓老的報導和消息
當年曾出入「天德黌舍」的大學生,走進各行各業,體現各自不同的領悟與應用。 ... 台灣大學附近有一個「天德黌舍」,就是太老師講學的地方。老師說他在政大讀書時, ...---
懷念毓老
| |||||||||||||||||||
在台大念書時,聽包比德說有位滿洲王子(毓老)在自家辦私塾,講授四書五經。當時我剛到台灣,對中國文化求知若渴,在包比德的引介之下,我成了黌舍的學生,在那聽了三年的課。 他身材高大,氣宇軒昂,身著漂亮的長袍,頭戴藍色小帽,左手拿著一串念珠,右手戴一枚琥珀色的玉戒,濃眉長鬚散發著威嚴,聲音低沉而宏亮,有貴族氣息。而 課堂在景美鄉下,天氣炎熱時,農家的豬糞味臭不可當。三年多半在這種環境簡陋、心靈充實的對比中度過,讓我們嘗到「在陳絕糧,弦歌不衰」的滋味。 老師講課能讓同學感受經書的原汁原味,同時還能讓書發出光芒。時局艱難,「君子素其位而行」成了他鼓舞人心的話,也是他的自白。《論語》在他入情入理的解釋下不但好懂,同時也能想見孔子的靈性、機智、憤怒、傷感。 而老師的課是有進度的,從《論語》到《大學》和《中庸》,再到《禮記》和《易經》,儒家思想鬱鬱蔥蔥,大氣磅礴。這趟路有如登山,在山腰處,偶能喘口氣眺 望美麗的視野,譬如讀到「(君子)……參天地之化育」時,是一處勝景;而第三年,在讀到「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時,只覺飄然雲海之上,心中有不可言喻的 神奇之感,應該是到了山頂。 毓老師還有一顆赤子之心。我有一次帶了一瓶茅台給他表示敬意,不料他當場就把酒開了,並問我味道如何,有無回甘?隨後他開了一個箱子,從裡面拿出骨董字畫 展示。其中有一幅五米長的字,是王陽明的。有一幅楷書簡直和新的一樣,卻是唐人駱賓王所書。還有色澤美麗的黃色玉琮,在把玩之後,我問老師是什麼時代的, 他說:「夏代。」 那天相聚很難忘,師生共飲,也賞玩連故宮都沒有的無價之寶!很多中華民族最優異的文化被他監護著,也融入他的生命中,成為意蘊深遠的東西。夏代的琮讓人想到老師「夏學」的理想,美酒的回味讓人想到君子的美德。 相對於一生的時間,三年不長,大學畢業後我很少和老師聯繫。但他的課和他的人時常縈繞在心中,我離開他了,但他還跟著我。 在大陸傳統文化蕩然無存,以及台灣質疑「外來文化」的大局中看待老師的一生,益顯其人之特殊。他歷經三次亡國,一個人飄洋過海到台灣來,流離失所,孤苦的滋味一定不好受;但他沒有孤獨或抑鬱,反倒以驚人的毅力投入振興風雅、繼往開來的工作。 黌舍全名曰「天德黌舍」。老師就像一陣天風,至大至剛,從千里之外吹來,從遙遠的古代吹到現代,從中國吹到台灣,把消沉將熄的中華文化的灰燼吹醒了,給無數年輕人帶來光明和力量。 這是一個最美的傳奇,而它的意義還有待我們思索。 ----
愛新覺羅·毓鋆(姓愛新覺羅,名毓鋆,號安仁居士,1906年陰曆九月十日-2011年3月20日),乃禮親王(世鐸)之孫,和碩禮親王誠厚之子。禮親王世鐸曾出任光緒皇帝時期(1875-1907)軍機處之首席軍機大臣。 愛新覺羅·毓鋆,外界都敬稱他為「毓老」而不名,毓老自幼受宮庭教育,即長又師事陳寶琛(皇儲之家庭老師、宣統帝之太傅)、鄭孝胥、羅振玉、柯劭忞(蒙古史學者)、王國維、康有為、梁啟超、和葉玉麟諸先生,習經史子集之學,另有英國人莊士敦先生(Reginald Johnston)授西洋之學。毓老此後自學三十餘年(按:約指至1970年之時),本《易經》以為體,而據《春秋》公羊學以為用。[1] 毓老在台灣宣揚中華文化六十餘年,述而不作,及門第子有上萬人之多,遍及海內外與各行業。毓老一生倡經世致用之學並注重對時勢之分析,為四書五經、諸子百家注入了真實的生命和和生機,2011年3月20日於台灣台北家中辭世,享壽106歲。
[編輯] 家世愛新覺羅·毓鋆乃滿清皇族,源出禮親王代善一脈,其父親即末代和碩禮親王誠厚,毓鋆生於1906年,幼時進宮讀書,七、八歲之時,由其母親親授四書,後留學日本、德國。[2] [編輯] 初來到臺灣愛新覺羅·毓鋆1948年1月來到臺灣後,住在鄉下,每天以讀書為樂,平日穿著便服與拖鞋,常與鄰居老者寒暄為樂以打發時間,鄰居甚少知其本名,皆尊稱「老先生」,毓鋆平時亦以練習書畫為樂以遣情懷。[1]據 《無隱錄》中對毓鋆的簡介,毓鋆來臺後「隱於鄉,以讀書自娛。自學卅餘年(按:約指至1970年之時),以《春秋》公羊學之微言大義為用,以《大易》為 歸,貫徹群經, 成《愛新氏八經微義》(易、書、詩、禮記、公羊春秋、論、孟、孝經)並著《新清史》、《受想行識集》(記乙酉以前事)及《無受想行識集》(記乙酉以後事) 等稿[1]」,這些書稿未曾出版。 [編輯] 在台私人講學毓老一生充滿傳奇,由於具有滿清皇族的特殊身分,前半生在政壇上叱咜風雲,導致他來台灣後,幾乎是深居簡出,過著隱士般的生活。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到台灣,初到台東教育山地學生三年,一九六六年受到張其昀的一再敦請,到任教文化大學數年。 [2]1971年毓老在台北創設了「天德黌舍」(後改為「奉元書院」)從事私人講學的事業,毓老講學,是從海外紅到島內。1958年10月,毓老開始收到台灣來學中國文化的外國學生,洋人總是會打聽到毓老,大概是口耳相傳吧!洋人一個接一個,來跟毓老來學漢學,學春秋公羊家哲學。那時他只教洋人,教了不少外國學生 。後來台大的研究生,也陸續來請教,尢其是台大歴史研究所的研究生居多。毓老在台宣揚中華文化六十餘年,述而不作並以傳承中國文化為他畢生最大的志業。毓老的教育是從儒家思想入手,他特別重視《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的四書教學,所以在「黌舍」讀書,要等上過一年的四書班,才算在「黌舍」入了學籍,也才能選讀五經或諸子等其它課程。毓老格外注重儒家思想,他教育學生從外在道德的實踐,最終達到內在從心所欲不踰矩的仁義行最高境界。 [3] 在七○年代,毓老的「天德黌舍」從週一到週五每天晚上都有開課,週一上《易經》,週二上「四書」,週三上《春秋繁露》,週四上「詩、書、禮」,週五上「子書」,包含老子、莊子、荀子、韓非子、孫子、管子等先秦諸子,並涉及《資治通鑑》及《人物誌》。[3]毓老一直到2008年,以103之高齡仍然登壇授課,後生小子敢不勉哉。 奉元書院院訓是: 學由不遷怒 不貳過 臻聖王至德 苑育仁者相 帝者師 履一平要道
[編輯] 外國學生1958年10月毓老開始收一些拿了獎學金來到中國研究或撰寫論文的外國學生,UCLA的Richard Rudolph教授是毓老首位外國學生,至1970年初已有十多年之久,其中多數學生已拿到博士學位並在國外各大學任教,這些外國學生共計:33位美國人、2位日本人、2位英國人、1位加拿大人、和1位越南人。美國知名漢學家中,如 簡慕善 (John Jamieson), 席文 (Nathan Sivin)、孟旦 (Donald J. Munro)、 范力沛 (Lyman van Slyke)、吉德煒 (David Keightley)、魏斐德 (Frederic Wakeman, Jr.)、包弼德 (Peter K. Bol)、夏含夷 (Edward L. Shaughnessy)等多人皆曾受教門下。 [1] [編輯] 毓老名言
[編輯] 毓老講論語筆記《論語•學而篇》學而時習章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筆記】 這是1977年秋在「天德黌舍」即後來「奉元書院」聽毓鋆師講學之筆記。儘量原文照錄,也有稍加潤飾者,記錄者另加註解之處則以括號之按語標明。雖將授人以管窺天之譏,仍記於此,供識與不識者體味一、二。
[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外部連結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