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2日 星期五

林杰樑,鄭崇華


林杰樑遺孀代受獎 合十不握馬手

已故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獲頒醫療典範獎,馬英九總統(左)親自頒獎,由林杰樑妻子譚敦慈代表受獎。由於昨天是林杰樑百日,譚敦慈仍是喪家身分,受獎時未與馬握手,改用雙手合十表達感謝。 (記者朱沛雄攝)
〔記 者邱宜君/台北報導〕昨天是醫師節、也恰逢毒物專家林杰樑醫師逝世百日,醫師公會全聯會頒發醫療典範獎給林醫師,由遺孀譚敦慈受獎。譚敦慈滿心感謝地強 調,社會給予的肯定,早已勝過所有的獎,她並宣布成立「林杰樑醫師關懷健康協會籌備會」,將整理林杰樑生前手稿,透過臉書與民眾分享,並從桃園縣開始推動 國小學童飲食教育,長期目標是成立檢驗實驗室服務民眾、持續發表學術研究。
昨日頒獎典禮也發生一段小插曲,譚敦慈受獎前雙手合十,向應邀頒獎的總統馬英九鞠躬,並未像其他受獎者一樣與總統握手,引發外界聯想。但譚敦慈解釋,是因為還在喪家百日期間,依習俗不便握手,與藍綠政治色彩無關。
譚敦慈強調,林醫師逝世到百日這段時間,已有一群人開始籌備成立「林杰樑醫師關懷健康協會」,包括眼科醫師、神經內科醫師、腎臟科醫師、藥師、化工博士、檢驗人員、老師、營養師等。
協會標誌設計以林醫師的名字縮寫「JL」兩個英文字為主體,中間的圓圈代表「公正」的檢驗,以及人不分貴賤皆有權擁有健康的「平等」精神。英文字母與圓圈加起來,可看作一個站立的人高舉雙手,象徵協會擁抱著人民的健康。
「路還很長,我們希望做多、說少,每一步都踩穩。」譚敦慈強調,雖然有許多熱心民眾詢問是否能捐款或作志工,籌備會才剛成立,並沒有募款或募物資,希望善心人士小心。

*****林杰樑 享年55歲
國內毒物科權威林杰樑中午12時42分因併發多重器官衰竭病逝;

SHE-- 環保安全健康 blog中有7篇文章內 有 林杰樑醫師. 願他安息.
 林先生生前常受廠商壓力 威脅.  有一次透露自己身體狀況.....


林口長庚醫院下午舉行記者會    該院為感佩林長期關注食品安全,將成立林杰樑教授研究基金,讓後進延續林教授精神,守護國人健康。



〔中央社〕毒物科名醫林杰樑辭世,他的同班同學、婦產部醫師李奇龍表示,2人常相互鼓勵,秉持「永不放棄病人」的信念從醫。

林杰樑畢業自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在求學期間積極參與義診,從醫期間秉持「永不放棄病人」的信念,並為病人爭取生存機會,為患者及家屬帶來信心及溫暖,從醫30年照顧病人的熱情從未改變,深受病人愛戴。

林杰樑就讀台北醫學院的同班同學、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部長李奇龍說,林杰樑學生時代是風雲人物,個性急公好義,說到做到,曾參加文學性質的綠杏社、中醫社、醫療服務團,參加跆拳社時已是跆拳道三段,即便當實習醫師時開始洗腎,也不改他熱心公益的本色。

李奇龍說,因為都是南部小孩(林杰樑是嘉義人,李奇龍台南人),兩人在學生時間就感覺很親切,後來林杰樑專攻腎臟科與毒物科,關注食品安全,他選婦產科專攻內視鏡,兩人見面總會互相問候「加油」。

在教學方面,林杰樑桃李滿天下,常與學生互動,關心學生生活、學業、品格發展,對家境清寒學生也特別關懷,林杰樑指導許多腎臟科、毒物科後進,也都成為醫界菁英。

對環境及社會關懷,林杰樑從學生時期就開始,參加學校義診團環境污染調查,從醫後成立「綠十字醫療服務團隊」,提供醫療資源匱乏地區民眾義診及衛教。

食品安全議題,林杰樑都不缺席,無論是三聚氰胺、塑化劑、瘦肉精、順丁烯二酸等,林杰樑總是站在第一線,不畏強權、毫不妥協地為全民食品安全把關。

傳遞正確飲食習慣,食品安全與民眾健康息息相關,林杰樑總是親上媒體,多次向民眾深入淺出解說食品安全,對於專有名詞,林杰樑也會先了解後再透過媒體向民眾說明清楚。

林杰樑在臨床毒物學和腎臟學研究備受肯定,發表過許多重要醫學論文,其中研究鉛對慢性腎病影響的論文,獲登國際頂尖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雜誌」。

林杰樑還發明巴拉刈除草劑中毒的重覆性脈衝式類固醇合併活性碳血液灌流療法,讓致死率很高的巴接刈中毒死亡率大幅下降,林杰樑的創新治療方法已成為國內外醫學界標準療法,並被多本權威性教科書引用。

林杰樑在醫學及研究上的傑出貢獻,一生獲獎無數,包括行政院傑出科學與技術人才獎、台南縣學甲慈濟宮保生大帝仁心仁術醫療學術貢獻獎。







【林杰樑病逝】與夫鶼鰈情深 譚敦慈悉心照料林生活大小事


【沈能元/台北報導】國內毒物權威林杰樑今天中午過世,林的妻子譚敦慈從上周5林杰樑送醫後,幾乎沒有進食、寸步不離守護在病床前,昨更2度出面代夫感謝社會大眾的支持,甚至「願意折壽給他」,鶼鰈情深令人動容。

過 去,林杰樑的三餐生活全部都由譚敦慈打點,日前《蘋果》採訪林杰樑食安專題時,譚敦慈帶著記者上市場買水果,譚在與記者的對話中,幾乎是句句都提到丈夫林 杰樑,訴說平時林杰樑的三餐都是如何準備,肉片要多大,魚都是小型魚,搭配當季的蔬菜,選擇當季的水果,各各如數家珍。

譚敦慈對林杰樑 照顧體貼入微,除長期擔任林位於長庚醫院內實驗室助理,更因擔心林杰樑看診、授課開車趕行程,可能因開快車發生危險,而主動擔任每日接送林杰樑的司機,對 於林杰樑每日的行程,何時要去接送、車程的時間等都深記在腦海中,成為林杰樑最有力的賢內助。林杰梁過世後,對譚敦慈的打擊一定相當大。


【更多生活新聞訊息,請加入《蘋果生活八爪魚》粉絲團】

林杰樑生前的日常生活,幾乎都由妻子譚敦慈包辦。壹週刊。


近日有許多廠商來質疑本人對牛樟芝的發言,各位若對實驗劑量內容有疑慮,請洽經濟部或葡萄王,因為二者都使用大劑量。順帶一提,此次經濟部生技中心的實驗報告,本人根據媒體提供之原始文件對於該報告做出說明,不解為何有心人士要扭曲成為本人做的研究?
本人一再強調目前牛樟芝研究正反雙方的結果都曾被發表,衛生署也核准了三家廠商之健康食品標章,但是臨床上也有服用牛樟芝尿毒升高之患者,因此為了維護國民健康,應該要進一步之研究釐清其是否有毒性。並且,經濟部此次委託學者研究子實體實驗所用的劑量和之前葡萄王研究菌絲體所使用之劑量相同,此為全世界所採用的毒物學試驗之標準流程,很多廠商針對劑量這點對本人做出攻擊,實是完全不知道所謂毒物學試驗。
馬偕醫院曾經發表”馬偕二號”研究,針對牛樟芝之中的抗癌成分做出萃取,從一公斤的牛樟芝中只能提取出一毫克的抗癌有效成分。文獻上細胞學及動物研究,都是使用萃取的有效成份進行的。當時馬偕醫院創新育成中心主任陳醫師於媒體上強調,「馬偕二號」在牛樟芝中的含量不到萬分之一,就算吃上一公斤的天然牛樟芝,活性成分也不到一毫克,想要得到抑制癌細胞的功效,還是得仰賴實驗室純化萃取,並非直接食用就有療效。
廠商們在本粉絲專業留言時不斷強調自身產品的功效,試問產品中的有效成分含量為何?是否有明確標示?有些廠商以抹黑本人替特定廠商辯護這種子虛烏有的事情,甚至以漫罵的方式,指責本人的專業甚至作出人身攻擊,因此,本人即日起不再對此事件做出回應,並且關閉留言以及訊息功能,以維護本網其它網友的權益,並呼籲各位廠商多進行研究以證實您產品的療效與功效,並請勿再做出攻擊抹黑之行為。

2013.1.6
生活到處充滿毒害汙染,吃的、喝的、用的,幾乎都難逃毒素汙染,長庚腎臟科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是國內最權威的毒物專家,他從日常生活貫徹防毒之道,真的有一套!出生在嘉義朴子的林杰樑,父親經營中藥行,5個兄弟姊妹中有3醫生。
林杰樑就讀醫學院時罹患腎炎,這場莫名的大病幾乎要了他的命,幸虧靠洗腎救回來,這場病讓林杰樑決定鑽研腎臟,當了腎臟科醫師,看到很多中毒的人要洗腎,他才進一步研究毒物。對毒物越瞭解,林杰樑越清楚要從生活周遭防毒。關於吃,他非常謹慎,幾乎不外食,由老婆下廚,每天帶便當上班。這一天,他中午帶的便當,就是前一天的晚餐,菜色很簡單! 毛豆炒豆皮、半尾煎肉魚、滷肉片一小塊、蔥花煎蛋、水煮綠花椰菜,配上白飯,就是健康營養又便宜的一餐。
早餐則是豆漿、饅頭、麥片、白煮蛋等交替選擇,他不鼓勵吃麵包,因為麵包隱藏了太多油脂,甚至有害人體的反式脂肪。⋯⋯林傑樑認為任何種籽油都不錯,他們家用的則是葡萄籽油,平日烹調盡量水煮、清蒸或微波,減少用油量。如何避免食物的毒素?他說:「我們家只吃當令食物。」絲瓜、高麗菜等,都是林家餐桌上常見的好菜。因為當季盛產的蔬果,價格便宜,且較不會有農藥殘留,青菜買回家,一定先用流動的清水浸泡十五分鐘。水果也要徹底清洗,即使像有皮的橘子、香蕉、龍眼、荔枝,都得先洗過再剝皮,柳丁洗過才能切,比較特別的是棗子、 霧,林杰樑都是削掉皮才吃。碰到菜價飆漲時,林杰樑會選擇冷凍蔬菜代替。在食材選擇上,除了吃當令蔬果,林杰樑鼓勵大家多吃當季盛產的小型魚,台灣的鯖魚、花飛魚、四破魚、竹筴魚與秋刀魚都是不錯的選擇。海水魚優於淡水魚,愛吃鮭魚的人,最好擇體型較小的野生鮭,大型深海魚在食物鏈中累積了太多毒素,建議少吃。

至肉類,他只吃雞胸和雞腿不吃皮,豬肉則選擇有CAS標記的優良肉品。不吃生食、不吃內臟、不吃加工醃漬類食物如香腸、炸雞等,少買進口蔬果、少吃帶殼海鮮,多吃蔬果、一周至少吃兩次魚,是他的飲食原則。他的孩子從小跟著吃清淡飲食,炸雞、漢堡、薯條對他們沒有任何吸引力。這個不能吃、那個也不能吃,人生還有樂趣嗎?林杰樑笑說,生活沒必要過得戰戰兢兢,因為身體有自然的排毒功能,愛吃炸雞、薯條、燒烤的人,一個月吃一次無妨,只要頻率不是太高,身體都可以自然代謝,別怕健康被毒害!

1).避免醃製品、油炸與加工食物。少鹽少糖少油。
2).魚要吃巴掌以下的小型魚,因大魚吃多了小魚,也會在體內累積毒素。盡量吃海魚,不吃魚頭及內臟,每週吃四兩
3).食物以水煮或清蒸烹調,如此食物不會變質,營養流失最少。
4).盡量避免使用釀造醬油,因為少數醬油公司在釀造過程中可能產生黃麴毒素污染。
5).台灣潮濕炎熱,食物容易發黴及產生黃麴毒素,五穀雜糧、麵條、冬粉、中藥需放在冰箱保存,一旦發黴立即丟棄。
6).購買最便宜的當季時蔬,因生長迅速、價格低廉,農人不用也不願多花錢灑農藥。不吃生菜,! 避免蟲卵細菌寄生。

衛生署與豬農掀起大戰,衛生署更遭豬農潑豬糞、砸臭蛋,雙方戰火一發不可收拾。毒物專家林杰樑不畏激怒當局,直指如吃了五公斤 的瘦肉精豬肉,就逼近危險值!開放瘦肉精的政策因此踩了緊急煞車。

近年來,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儼然成了捍衛「吃的安全」的正義使者,揮舞著「專業知識」的大劍,為民眾健康把關。身為毒物科醫師,林杰樑吃得很謹慎。他的養生之道說來簡單做來難!少鹽、少糖、油適量,生鮮、當令食物最好,不迷信健康食品或生機飲食,便宜的蔬果吃來健康又愉快。菜價狂跌 農民就不會灑農藥 去年菜價起跌驚人,時為菜金時為菜土,菜貴時,林家就以冷凍蔬菜取代。他可不是受經濟拮据所苦,他說,菜價好時,農民急著搶收,農藥殘留往往來不及消退。「當菜價狂跌,農民連灑農藥的意願都沒有,正是吃的最安心的時候。豬肉也是一樣,豬肉貴時,提前宰殺的豬隻體內恐有抗生素殘留。」一條 10元四破魚吃得新鮮開心 這個冬天,林家經常吃的是一條 10元的四破魚,四破魚屬於最小型的鯖魚,而且魚油含量豐富;花飛魚更是新鮮又好吃;最近跌價至一顆 20元的高麗菜,更是林家餐桌最近的常客。林杰樑說,他絕對不碰發霉的食物,例如豆腐乳、豆瓣醬、福菜、雪裡紅、鹹白魚、金華火腿等,「這些食物真的好可怕!」以豆瓣醬做湯底的紅燒牛肉麵,林傑樑碰都不碰。他的實驗室曾經檢驗吃紅燒牛肉麵喝湯與不喝湯的分別,結果發現喝紅燒牛肉湯者,體內黃麴毒素遠遠高於不喝湯者。 若愛牛肉麵,還是選清燉的吧!」肝硬化到肝癌恐是發霉食物作怪「好多不曾感染B 型肝炎、C型肝炎的病患,卻出現肝硬化,最後走上 肝癌一途,極有可能就是飲食中的發霉食物作怪。臨床上,實在看了太多了!」

為了孩子,林杰樑與太太以身作則,拒絕垃圾食物。他鼓勵孩子多喝豆漿,他說,東方人乳癌較少,抽菸者罹患肺癌的機會也比西方人低,這些東方奇蹟多與大豆食品有關,他建議,與其喝牛奶,不如多喝豆漿。

國內早年並無毒物科,林杰樑是腎臟專科醫生,而過去中毒病患均由腎臟科醫師治療,在長庚醫院看了20多年的中毒病患,林杰樑將毒物科做大,從農藥中毒、安眠藥中毒,擴及環境中的毒物、職業中的毒物傷害。

林杰樑的父母都罹患癌症,他在「防癌保健靠自己」自序中寫道:「在短短三年內,令人難以置信的,雙親都罹患癌症,無數的夜晚和白天,妻與我陪著兩位老人家,度過了不知多少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的晦暗日子,雖然身為醫師,但為人子對癌症的無力感卻是一種更深沈的『痛』。

不必迷信流行解毒餐、生機飲食 至於流行的解毒餐、生機飲食,林杰樑說,「提倡排毒餐、解毒餐的人,真是壞透了,人家生病已經夠可憐,還趁火打劫,殺人無數。」癌症病患化療之後抵抗力很差,卻聽信街坊流言,開始吃生機飲食,卻不知道寄生蟲正會趁虛而入;或是糖尿病患狂吃紅蘿蔔,血糖飆至五、六百。在專業的領域裡,林杰樑不斷放砲,他不以為意的笑說,「我大概是不受歡迎人物吧!但這個社會總要有人扮黑臉,開放的社會經過討論,得利者始終是老百姓。」


蔡其達Kuo Sh 分享了壹週刊壹號人物相片
何以一名醫生之死,能上晚報頭條?也許我們哀悼的不只是世界上少
了一位好醫師,而是在對專家信任破產、充斥謊言的台灣社會裡,我們少了一個說真話的人。以下是二○○八年,林杰樑醫師接受本刊的人物專訪。

==============================
◎醫生該做的事 林杰樑

引言:
這波三聚氰胺風暴,林杰樑幾乎天天上媒體解說,對政策提出建議,只因他是腎臟科醫生,也是國內唯一毒物學教授。
行醫二十多年來,他面對無數毒害。他創立綠十字醫療服務隊,除了下鄉義診,還踢爆許多工廠污染環境,也常對抗產品含毒的廠商。
身為腎臟科醫生,自己卻是洗腎患者,當年那場幾乎喪命的大病,使他對生命感到急迫,他不停歇地看診、研究,也寫書推廣防毒常識,只因領悟生命無價。

內文:
每 張照片裡都布滿污穢油漬,焦黑的廢電纜、五金,堆積成一座座如煉獄中猙獰的刺山與蠕動的蛇山,黑水流淌,毒煙冉冉,不知可怕或被窮困逼得顧不得性命的工 人,在山中挑撿特殊金屬,加工賣給國防部做子彈;孩童在這片邪惡商人布置的金屬毒場中對著相機露出無邪笑容,幾年後他們將嘗盡從骨髓深處發出的切齒痛楚, 或被洗腎、肝病、癌症所折磨,臨死前只天真地怨嘆此生歹命,卻不知自己其實身染劇毒。


【毒素 無所不在 】
五 十一歲的林杰樑是長庚醫院腎臟科醫生,也是台灣唯一毒物學教授,他從電腦叫出這些舊檔案,裡面有他在學生時期參加學校義診團的污染調查,也有他二十年前成 立,由醫生與醫學院學生組成的「綠十字醫療服務團隊」,他們查出高雄縣後勁地區的中油煉油廠造成當地嚴重污染,許多人罹患慢性肺部疾病;下一頁是高雄縣大 寮鄉廢五金,滑鼠再點,是二仁溪畔焚燒廢電纜…

「背後的老闆犧牲無知工人的健康、出賣我們的環境來發財。有一家工廠,藍綠兩黨都給錢,記者、廟宇、村幹事,全部打點好,受害的群眾變成完全沒聲音的人,只能默默接受殘害。政府為了經濟,對污染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他薄薄的嘴唇輕輕地說,平靜語氣夾雜著無奈憐息,卻少了氣憤。

這波三聚氰胺風暴,林杰樑幾乎天天上媒體解說,這不是第一次了,每次有毒物事件,大至環境、食品污染與吸毒問題,小至蛇咬、蜂螫,甚至喧騰一時的陳氏紅琛疑似被李泰安兄弟下毒的命案,都會請他分析。

【家人 無價之寶】
對於污染,二十多年來,林杰樑該 氣的都氣過了,他年輕時對工廠毒害居民無比氣憤,開記者會揭發惡行,每次都引起社會的震撼,民眾才知道,台灣已中毒極深,大家吃的、喝的、呼吸的,都受到 毒素污染,也進一步反省,台灣在短時間內靠破壞環境、犧牲人命攢出世界第一的外匯存底,這些污染卻要花許多倍的時間與金錢拯救,還不一定能恢復原本的青山 綠水。

然而一九九一年,綠十字和中研院合作,進行核電廠的染色體突變調查,由於預算低,在有限調查範本中沒發現問題,「結果當時某環保團體打電話 來威脅說,你們學生上課要小心。這些學生都是家長的寶貝,怎麼能害人家?所以就不再做污染調查。」他微微一笑,嘴角推擠削瘦臉龐一道道皺摺說;「我們就去 最貧窮的地方義診,都是救人嘛。」

林杰樑至今每年寒暑假都會排出時間 下鄉義診,他說大概他在鄉下長大,喜歡鄉下。他生在嘉義朴子這個小鄉鎮,祖上四代中醫,他父親則經營中藥行,他排行老三,五個兄弟姊妹中有三個醫生。父母 忙著做生意,他從小由祖母帶大,「國中之後我就離家讀書,越讀離家越遠,所以我很注重家庭。」

說到家人,他臉龐線條就柔成絲,呵呵笑說太太只小他四歲,外表卻年輕美麗。週末下午,為了我們登門拜訪,他延後每週帶家人爬山的活動,過去我一直以為醫生都領高薪,住豪宅,沒想到他家中陳設十分儉樸,每樣東西看起來都用了許多年,只有孩子的獎狀和各單位頒給林杰樑的獎牌或感謝狀是逐年新增的。他沒有書房,書桌就放在客廳旁,他才能一邊工作,一邊陪伴家人。

林杰樑是腎臟科醫生,很多中毒的人都要洗腎,他才開始學毒物。毒物學在國內醫療體系是冷門科目,但在林杰樑眼中,卻是能救人無數的重要科目:「我當腎臟科教授,只能照顧腎臟病人,但只要我發現一種毒素會影響健康,救的人是千千萬萬,連健康的人也能照顧到。

【固執 一路吃苦】
誰知道這門冷門的研究,帶來的麻煩不比污染調查少,如果林杰樑宣布某種產品對人體有害,伴隨而來的不是廠商寄來的存證信函,就是恐嚇利誘;也常有廠商或政府部門找他去演講或開會,其實是要他為政策或產品背書。

「二年前某化妝品裡有鉻,這種物質美國不准含有,台灣卻說沒規定,我們去開會,我說就算污染的不是工業用高毒性的鉻,普通的鉻也會導致過敏,要在包裝上加警語,藥政處就是不要。」後來林杰樑找出一份勞委會的文件,發現規定的水泥含鉻量竟然比化妝品還低,憤而一狀告到衛生署。

無論污染調查或踢爆黑心產品,都是得罪人的工作,而且對手都是有權有勢的廠商,林杰樑卻固執對抗,惹了許多麻煩,對此他淡淡地說:「這些產品威脅民眾健康,這是醫生該做的事。」

他太太曾是護士,她回憶第一次對林杰樑的印象是:「他當駐院醫師時,護士都很怕他到急診室值班,因為一般來講,急救三十分鐘無效,就宣判死亡,但是他都做一個多小時,除非病人家屬放棄他才會停,護士都很累。他因為要洗腎,手臂埋一條廔管,不能出力,但是他還是拚命做心肺按摩。」

我看著林杰樑左手臂上的手術痕跡,猜想或許他曾被醫生不放棄地救活,因此他也如此救人,也或許他才會跟我說:「生命充滿奇蹟。」但約訪時他就說了,為了不讓他的孩子被人用異樣眼光看待,不想公開談他的病,只含糊地說:「我讀醫學院時突然得腎炎,起因到現在都不清楚。」


【大病 改變人生 】
這段過去他連身邊的人也很少提,他太太也是從他為鼓勵洗腎病友,特別以醫生與病人雙重身份所寫的書中得知模糊輪廓:「當時他病得很重,一發作就快窒息。他媽媽跟我說,當時他許了一個願,希望神明給他多一點時間,讓他多做一點救人的事。大概神明聽到他的禱告了。」

這場病不但讓林杰樑決定鑽研腎臟,也促使他要在無常的生命裡加快腳步,把自己所知一切救人知識傳給世人,除了門診、義診,他還進行許多研究,也寫書教人避免生活中的毒。一位醫生說:「許多醫生把寫論文當作晉升管道,一旦升上高位,就不再做研究,但林杰樑一直很努力,這在醫界非常少見。」

林杰樑發表許多重要醫學論文,其中一篇鉛對人體影響的研究論文,曾登上國際知名的臨床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雜誌》,台灣至今只有八篇醫學論文被刊載。而且他的論文不只是統計數據,還有救人的方法,去年一位印度醫生寫信給他,說印度一年有十萬人巴拉圭農藥中毒,他看了林杰樑一份將存活率四成提升到八成的論文後,救了很多人

【救人 永不放棄】
林杰樑說: 「我常告訴年輕醫生,當醫生放棄的時候,病人就永無希望。我當總醫師時,有一個年輕醫生吃中藥結果鉀離子中毒,要洗腎時心臟麻痺倒下去,急救一個小時也無 效,就叫其他醫師繼續壓心臟,我給他接機器,把血壓進洗腎機,結果洗了二十分鐘有血壓,五十分鐘後就醒過來了。」他發明的這個方法,也發表在世界知名的醫 療期刊上,如今成為醫學院教材。

這時有報社打電話問林杰樑一些毒物的問題,他走到陽台上答覆,掛電話後,我走出去,林杰樑說: 「這幾年黑心食品問題這麼嚴重,今年食品衛生的預算只有八千萬元,全國每人分不到四元,農委會管飼料的一百多人,管食品衛生的只有二十幾個。去年我參加衛 生署全國戴奧辛食品調查的會議,食品管理處長說,戴奧辛調查花了很多錢,到此為止,我說這對老百姓這麼重要的事,你憑什麼到此為止?」

他露出無奈 的苦笑,然而工作上遭遇的不公、死亡、灰心都該阻絕在家門外,於是我們一起看著樓下的綠地公園,他說:「我很喜歡這裡,十多年前我們搬來時,我大兒子說, 我們不要搬家了好不好?呵呵…」然後他有感而發地說:「我大兒子也想當醫生,但是我跟他說,要當好醫生很辛苦…」接著他望著灰濛濛的天空,頭也沒回地說: 「醫生應該對生命不輕言放棄,我做的這些只是醫生該做的,不是嗎?」

【後記 】採訪林杰樑前,聽同事說,林口長庚醫院後門有一家雞排攤,肉厚汁多香噴噴,我的口水滴滿襟,暗暗發誓採訪後一定要咬它一大口。

但聽林氏夫婦說,我們最愛吃的速食、烤肉、臭豆腐都有害健康,聽得我嘴巴苦澀,攝影記者唉唉叫,於是我又暗暗發誓,再也不吃油炸食物。

但回家的路上,經過一攤鹽酥雞,雞塊、魷魚、九層塔,嗶嗶啵啵的油炸聲把我的誓言炸得粉碎油酥,最後只能一邊嚼雞塊一邊唱:但是又何奈,偏偏我還想念你;但是又何奈,誰叫我喜歡你…

Box:【林杰樑怎麼吃 】
1.避免醃製品、油炸與加工食物。少鹽少糖少油。
2.魚要吃巴掌以下的小型魚,因大魚吃多了小魚,也會在體內累積毒素。盡量吃海魚,不吃魚頭及內臟,每週吃四兩。
3.食物以水煮或清蒸烹調,微波爐也可使用,如此食物不會變質,營養流失最少。
4.盡量避免使用釀造醬油,因為少數醬油公司在釀造過程中可能產生黃麴毒素污染。
5.台灣潮濕炎熱,食物容易發霉及產生黃麴毒素,五穀雜糧、麵條、冬粉、中藥需放在冰箱保存,一旦發霉立即丟棄。
6.購買最便宜的當季時蔬,因生長迅速、價格低廉,農人不用也不願多花錢灑農藥。
不吃生菜,避免蟲卵細菌寄生。
7.颱風前,多買豆類蔬菜便於保存,漲價期間多買根莖類或冷凍蔬菜,因農人可能為價錢顧不得是否剛灑農藥而急於搶收。
8.家中飲水安全有疑慮最好安裝逆滲透機器,可直接飲用,雖然逆滲透飲水機可能會濾掉礦物質,但可由食物中補充。
9.適量使用味精,不用大骨或內臟熬湯,因重金屬及有毒物質,容易在骨頭或內臟內堆積。
10.多喝水可排出體內毒素。

(撰文:周家睿 攝影:鄺頌廉、王禹仁)
*****

台達電鄭崇華:台灣水電太便宜

2014-09-12  18:15
〔記者羅倩宜/台北報導〕台達電董事長鄭崇華引述聯合國資料表示,台灣是全球排名第18的缺水國,雖然降雨多,但也經常缺水。他重申:「我一直覺得台灣水電太便宜」,應合理調整,敦促企業及民眾珍惜用水。
  • 台達電董事長鄭崇華引述聯合國資料表示,台灣是全球排名第18的缺水國,雖然降雨多,但也經常缺水。他重申:「我一直覺得台灣水電太便宜」,應合理調整,敦促企業及民眾珍惜用水。圖左為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圖右為董事長海英俊。(資料照,記者蔡乙萱攝)
    台達電董事長鄭崇華引述聯合國資料表示,台灣是全球排名第18的缺水國,雖然降雨多,但也經常缺水。他重申:「我一直覺得台灣水電太便宜」,應合理調整,敦促企業及民眾珍惜用水。圖左為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圖右為董事長海英俊。(資料照,記者蔡乙萱攝)
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週五(十二日)出席「水逐跡」教育特展時表示,今年8月,西太平洋沒有任何一個颱風生成,是1958年全球開始有颱風記錄以來僅見。因為沒有颱風,南部的曾文及烏山頭水庫儲水量只剩4億噸,這個數字也是40年所未見。
鄭崇華指出,近年聯合國的IPCC氣候變遷報告對於極端氣候和環境污染討論很多,但對於水資源卻較少著墨。以台灣來說,雖然降雨很多但不平均,往往集中在短期之內下大雨,之後就缺水。
根據中研院數據,台灣每年平均降雨量是全球平均值的3倍,但台灣每人每年平均分配的降雨量,只有全球平均值的三分之一。主要就是降雨利用率太低,只有20%。
利用率低,除了降雨不均之外,也是因為台灣面對水庫淤積、水資源公平正義分配(休耕賣水給企業)等問題。台達電呼籲政府應重新檢視水資源政策,例如汰換目前漏水率已達20%的老舊水管,提高污水回收利用、善用河流沖積扇等。
鄭崇華表示,缺水的問題,台達電有切身之痛。桃園過去在颱風過後有缺水問題,即使有水也很污濁,台達電的桃園廠無法使用,當時必須找卡車運水來用。有此經驗後,台達電在台南興建新廠,決定採用綠建築,在一樓底下整層儲水,現在節水率已超過5成。
台達電高層主管也有省水達人「阿乾」,台北市民一天的用水量,阿乾可以用兩個月。「阿乾」是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張楊乾,過去六年實行居家節水行動,一家四口兩個月只用水9度,水費僅45元,相當於台北市每人每日的用水量。
「水逐跡」-水與環境教育特展於9月13日到10月8日在松山文創園區展出,由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策劃舉辦,協助民眾了解水資源窘迫的真相。




(2009) 鄭崇華先生臺大畢業典禮致詞 (Mr. Bruce C. H. Cheng's NTU Commencement Speech 200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6RYG_CIJjk

講稿全文 http://goo.gl/b6hZ0

圖片來源:邱劍英 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七十六歲時終於交棒。接班人不是自家兒子,而是外來人才——海英俊。「傳賢不傳子」模式,打破家族企業窠臼。鄭崇華如何讓海英俊接下「重擔」?


二十多年來,七十六歲的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口袋裡一直都放著一本筆記本。
筆記本裡的其中一頁,數字不斷被修改,那是鄭崇華的退休年齡:六十、六十五、七十、七十五。直到三個月前,數字才停止更動。
六月十九日,台達電股東會。鄭崇華發表退休宣言,「我的人生階段任務已完成。一個人要曉得何時上台、更要曉得何時下台,不要佔著董事長位置,才能讓年輕人接棒。」現場很多股東感到不捨。
六月二十八日,在台達電工作四十一年的鄭崇華,成為榮譽董事長,正式交棒給新任董事長海英俊與執行長鄭平。
法人給予台達電新團隊肯定評價,外資持股與股價齊揚。截至九月底,台達電股價上漲近三成。
瑞銀亞太區下游硬體製造產業首席分析師謝宗文,在台達電分析報告裡,以「有經驗的新領導團隊」形容,「新團隊無縫接班,運作很順利。」
鄭崇華帶領台達電,成為合併營收超過一千七百億元的大企業。究竟這家四十一年老店,如何接班?
台灣企業紛紛面臨接班習題:專業經理人與第二代子女的抉擇?如何安排接班團隊?
鄭崇華創造「傳賢不傳子、專業經理人共治」的接班模式。首先,他把七位接班團隊,安排進入十三席(含獨董)的董事會成員,結合經營權與控制權,減少紛爭。


在所有權的溝通上,台達電繼續由長期負責對法人與投資人溝通的董事長海英俊,加強對於持股超過七成的外資法人的溝通管道。
六年培養 慎選接班時機
台達電接班團隊的最大特色:舊團隊,新心態。分析這個新團隊,執行長鄭平、副董柯子興及總裁暨營運長李忠傑等六人,都是一起工作二十多年的資深主管。

從台達電的接班團隊組合,可以看出鄭崇華的全方位思惟。
「鄭平從地方做起,對工廠與新事業營運很熟悉。海英俊從外部進入台達電企業核心,而柯子興等人,都是一路被鄭崇華從外商體系,培養起來的,」瑞銀亞太下游首席分析師謝宗文觀察。
鄭崇華把權力下放給經營團隊。「他希望每一個人都要有『心態上的接班』,以後都是你們當家做主,」台大管理學院副院長兼EMBA執行長黃崇興強調。
新團隊接班時,必須要練習做策略性決策思考。鄭崇華培養接班人,先相馬,再長期養馬,最後委以重任。「我從前三屆(約六年前)董監事改選時,就想交棒給海先生了,」鄭崇華笑咪咪地說。
三十多年前,台達電擴充營運規模時,鄭崇華就大舉引進外商人才,從此培養接班團隊。
鄭崇華培養接班人,就跟他的個性一樣,謹慎及重視長期績效。接班團隊歷經長期磨合,減少了組織變動時的人才損失。

十四年前,鄭崇華說服時任奇異融資台灣區總經理海英俊,加入台達電。「鄭先生需要一位真正懂得與外資法人打交道的人才,」台達電企業本部顧問范植祿指出。
海英俊一路從台達電顧問、監察人職務,到加入經營團隊,鄭崇華就透過各種方式,考察接班人的人格與領導模式。「我非常欣賞海先生的無私,做人很有原則,」鄭崇華說。
海 英俊剛加入台達電時,美國經銷商經營不善,想要出售給台達電。「我太溫情主義了,覺得客戶對台達電滿好的,想買下經銷商,繼續做生意,」鄭崇華回憶。但 是,海英俊分析財務報表,提出反對意見。「我就把數字拿出來看,」海英俊說,他扭轉了老闆的決定。鄭崇華開始把更多工作,交付給他。
企業須慎選交棒時機。「不能在公司狀況最差,與領導人健康出問題的時候,企業才去做接班,」台大管理學院副院長黃崇興強調。
事實上,早在六年前,鄭崇華就開始安排接班團隊佈局。但○八年遭遇金融風暴,他雖然很想退休,卻不是好時機。
鄭崇華選擇今年交棒,是最好時機。近兩年,台達電轉型新事業,品牌與系統整合服務業務,漸上正軌。新產品線也承接上成長快速的通訊產業與節能產業。

雖然,鄭崇華家族持股台達電約兩成,「台達電一直是共治決策模式,公司治理很透明,」從一○年開始協助台達電轉型新事業管理,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首席顧問游復興觀察。鄭崇華的決策模式,是先大量徵詢專家意見,再用小範圍試點,慢慢改變。處理人事佈局,尤其如此。
舉例來說,鄭崇華選擇逐步漸進模式,讓海英俊接下執行長職務。
○三年台達電旗下的泰達電,併購瑞士Ascom電源管理部門。原擔任台達電與泰達電總經理的黃光明,專責併購整合,台灣營運交給海英俊與柯子興補位,給海英俊一年熟悉業務。隔年,鄭崇華才正式宣布,海英俊接任執行長。台達電邁入專業經理人共治的全新世代。

海英俊成立企業本部,負責企業策略投資與規劃,以及各事業群與分公司行銷、人資與財務支援,像是參謀本部與聯勤總部的合體。「過去,台達電以事業部門為營運主體,往下是工廠,缺乏一個統合規劃的大腦,」台大管理學院副院長黃崇興觀察,企業本部讓海英俊更了解各事業部門。
當時,台達電企業本部成立,遭到事業部門主管質疑,「是否只是一個白花錢的單位?」一位台達電資深主管坦言。
「老大」不手癢 轉變心態
金融海嘯期間,海英俊團隊堅持穩健的財務控管,並投入前瞻技術研發。讓台達電安然度過景氣低潮,並成功跨入智能綠生活等新事業,獲得各單位信任。


台達電新經營團隊上路三個月,「到現在,老大(台達電主管暱稱鄭崇華)還是比所有人早上班、晚下班,」台達電固態照明事業部總經理江文興透露。
鄭崇華承認自己仍在調適,「一定會手癢(參與企業營運),可是你要克制自己,不能去碰它。今天我變成董事,我可以提一些建議,但不是下決策。」
但同時,海英俊扛起台達電董事長的職務,展開了鐵人般的生活,利用出差時間跑遍各國營運據點。
九月初,海英俊在湖南長沙的一場論壇發表演說。隔天一早,他驅車前往數百公里外的郴州廠,展開漫長的巡廠與會議。直到深夜十一點多,才回到長沙的飯店。
在台達電新團隊上路三個月後,《天下》獨家專訪鄭崇華與海英俊,剖析台達電如何建構「無縫接班」模式。以下為專訪摘要。

獨家專訪 創辦人鄭崇華vs.董事長海英俊
在台達電 沒有「一言堂」
問:你認為台達電的接班模式是什麼?
鄭:實際上,我們的接班沒有接縫。將來他要代替我的事情,我一點一點交給他(海英俊)。
問:所以,你在何時啟動接班佈局?
鄭:有這個動機,大概最近三屆董監事改選的時間。第一屆我就想動他的腦筋,然後跟他講,他就拒絕,他覺得擔子太重了。但是我愈來愈覺得,他更適合我們公司
海:擔子是很重!
問:在什麼樣的時空背景之下,你決定開始做接班的佈局?

鄭:其實,我口袋裡的小本子,有寫自己的人生規劃,原來是寫六十歲要退休。
我認為,不能等到死了以後,才去找人接班。對於能幹的人,也不要讓他太老了才去接那個位置,要早一點交棒。
有人說,你還是當董事長好了,你讓他多做一點事。這個也不行,因為你自己輕鬆輕鬆,你要別人承擔,這是壞榜樣。
問:接班考驗人性,你為何不交棒給兒子(鄭平)?希望建立「傳賢不傳子」的模式嗎?
鄭:我是反對交給我兒子。我覺得,一個企業如果變成家族企業,不見得每一代都會有問題。可是公司有這麼多聰明的人,為什麼一定是你兒子?
我的孩子都有一個共識,像鄭平與鄭安都跟我講,我在公司裡面有多少實力,就做到哪個位置,絕對不是你給我的。
假如說,因為你是我的兒子,我心裡也在想,你很可憐,你當我的兒子,你即使做得好,人家也說是因為你是我的兒子。
我認為,海先生雖然不是技術出身,我常常鼓勵他,你不要說不是技術出身,你就覺得我無緣(接班)了。因為他是站在全公司的利益來看決策。

問:海董事長如何管理小老闆鄭平?到底你們怎麼分工,讓整個運作順暢?
海:事實上,我不把他當作小老闆來看,他就是同事。他是專業經理人,我也是專業經理人。之前就把大家的職責講清楚,他負責日常營運。我這邊就負責董事會,還有公司治理,以及公司大的方向。

我們是股票上市,很有制度的公司,不像所謂的「家族企業」,老闆是「一言堂」,我說做、你就做。現在不同意見很多,鄭平也會有不同意見。
問:在接下台達電董事長之後,未來台達電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海:在接董事長之前,我一直婉拒,就是怕擔子擔不起來。但是做了之後,發現我們團隊很好,非常能幹、很專注,各做各的事情。
所以我說您(鄭崇華)放心,我們運作得下去。事實上,這等於是無縫接軌,一天都沒有浪費,馬上接上來。
我們剛剛講的,鄭平和李忠傑,還有各個事業部門,他們都做了二、三十年,我也不用特別管理他們。比如說,你去開發一個產品,我是完全不管。每個事業部門的自主權很大。
但是企業本部的功能是什麼?那我就要訂大的方向。PC(個人電腦)已經飽和了,企業當然不能一直等到生意都沒了再去改。你要洞燭機先,要先去改。
現在,台達電兩個未來的大方向,一個是從零組件進到系統和解決方案。另外,就是從ODM(設計與製造)做到品牌和通路商,把服務也加進去。
以後我要做的事,就是確認轉型方向。我們會像大船轉彎,慢慢朝那個方向去轉,把ODM的商業模式轉到品牌,就像西門子、ABB、IBM。(周原、實習記者周宜儒採訪整理)

台達電接班佈局4原則
1. 拉高人才晉用的標準,建構未來的核心經營團隊。

2. 創辦人不斷灌輸企業文化,長期觀察、培養接班團隊。
3. 選擇在企業經營最佳的時機點,啟動接班佈局。
4. 老董事長克制自己的權力,轉為企業顧問,幫助新團隊順利上路。

 *****
2012.6 鄭崇華1959 年畢業於台灣成功大學電機系。 1971年創立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現為全世界最大的交換式電源供應器(Switching Power Supply)製造商,也是各種通訊及光電零組件、網絡組件、機電產品、與視訊產品的重要製造商。

鄭崇華 - 事業在鄭先生的領導下,台達公司由15 人的小企業發展至全球近五萬名員工的國際企業,業務遍布全球,現為全世界最大的交換式電源供應器(Switching Power Supply)製造商,也是各種通訊及光電零組件、網絡組件、機電產品、與視訊產品的重要製造商。 鄭先生非常注重新技術及新產品的研發,對符合環保節能產品的投入更是不遺餘力。


鄭崇華 - 環保事業經營事業之餘,鄭先生也相當投入於推展社會公益。自1990年起,他透過基金會長期贊助海峽兩岸重點大學的科研項目及人才培育,並致力推廣環保節能理念及相關技術的開發應用,期望能在科技進步發展的同時,兼顧生態環境的保育,善用寶貴的自然資源,以留給後代子孫一個乾淨舒適的地球。


台達電董事長鄭崇華宣布退休 


2012年6月19日 21:08
記者楊伶雯/台北報導

台達電 (2308)19日召開股東會,除通過配發3.5元現金股利外,更完成董事改選,董事長鄭崇華則宣佈將要退休,交棒給年輕人,他說,「曉得何時上台、也要 曉得何時下台」,「台達電是很健全的公司,有信心新任人選會做的很好」,未來,他則要做義工,投入環保工作。接任人選預定在28日經由董事會推選後產生, 外界認為副董事長海英俊的呼聲最高。

台達電去年稅後淨利109.91億元,每股稅後淨利4.58元,.....鄭崇華指出,過去52年都在公司跟工廠工作,「我覺得我的人生階段任務已經完成」,不要佔著董事長位置,才能讓年輕的人接棒,他強調,「台達電是個很健全的公司,我有信心新的團隊會做的更好」。

鄭崇華表示,以後要跟已退休的員工一樣做義工,回饋自己的專長,投入環保工作,他更希望「大家對新的經營團隊一樣支持」;他強調,公司組織架構不會有太大變化,交棒後他希望為環保節能盡更多心力。

台達電預定28日召開董事會,將推選出新董事長,鄭崇華指出,台達電未來不會是家族企業,外界預期沒有意外的話將由執行長海英俊接任,不過,鄭崇華之子鄭平在台達電從基層做起,已有近20年的資歷及經驗,目前擔任中國大陸區總裁,也被認為是未來接班人選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