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奥利弗·史東(William Oliver Stone,1946年9月15日-),美國電影導演和編劇,同時還是一名演員。其電影多是政治或戰爭題材,其中《前進高棉》、《誰殺了甘迺迪》、《閃靈殺手》等都是公認的佳作。他的《前進高棉》、《七月四日誕生》、《天與地》三部越戰題材的作品被譽為「越戰三部曲」。由於他曾經參加過越戰並負傷,因而在其電影中注重利用暴力進行對社會的反思。這點與另外一名著名導演 昆廷·塔倫蒂諾 恰恰相反;後者的作品崇尚暴力美學,暴力在其電影中的目的往往只是娛樂觀眾。
-----
《磺溪一老人》(1980?)有清朝所謂"磺溪"之地圖示意圖表示清水等地以北為待開發地
「磺溪一老人」石錫勳病逝1985/9/22,享年 86歲 |
「吾輩激奮兮,安五方;三十年遺恨兮,今相存。有血有淚兮,漢男子;中宵拔劍兮,台灣魂!」 「台北醫學校」學生石錫勳為抗議學校台、日學生不公平的待遇,在教室黑板上題了此詩;適巧又發生台籍學生拒組啦啦隊為該校專門部日籍學生棒球隊加油,毆打一位背叛大家的蘇姓低年生,石錫勳險遭校方以肇事首謀之一,給予開除。 石錫勳,字逸南,1900 年出生於彰化街北門外(今彰化市中正路)。從小即跟父親石汝鏘研習「漢學仔」;「彰化第一公學」畢業後,考進「台北醫學校」,在學期間,即參予「台灣文化協會」的籌備工作,是該會創立時理事之一。 醫學校畢業後,他到高雄旗後(旗津),一面行醫,一面從事民族運動;他是高雄州「台灣議會期成同盟會」的負責人,也因此成了「治警事件」的受難者,被判罰金百圓。劫後,負笈日本東京醫專進修,學成,返回彰化老家行醫,並繼續擔負中部地區的文化協會活動。 文協分裂後,他的立場仍循同鄉王敏川的路線,不過行動沒有以前熱衷;1931 年新文協遭到當局全力鎮壓,他倖免於難。從此專心經營石內科醫院及南亞製粉株式會社。 戰後,他被推舉為彰化市接管委員會主席及省轄市彰化市長,但不久即下台;後繼擔任國民黨彰化市黨部財務委員、三民主義青年團彰化分團主任,彰化市參議員。1947 年,黨團合併,他放棄歸隊登記,成了黨外人士。 石錫勳以參予民主運動為己任;1954 年,在「彰化縣政由彰化人自治」的呼聲下,他毅然參予第二屆縣長選舉,不幸以微差票數飲恨,而後,他屢敗屢起,先後再參予第三屆、第四屆彰化縣長及第三屆省議員選舉,每次都是「輸了選票,贏了民心」,使他成了民、青兩黨爭取的對象。 1968 年,青年黨提名他參加第六屆彰化縣長競選,他滿懷雄心,準備全力一搏的前夕,竟告神秘失蹤。2 月入獄,直到年底才被獲准保外就醫。 這位身負 7 年徒刑的「磺溪一老人」,從此退出政壇,避居高雄養老。1980 年,他返回彰化,曾有「殘骨終埋桑梓下,赤心難挽舊山河」的詩作。 1985 年今日,石錫勳以 86 高齡病逝。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