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k Woodman, CEO and founder of GoPro
Nick Woodman is the 36-year-old founder and CEO of
GoPro,
a wearable camera produced by Woodman Labs that can capture footage for
athletes as they whiz down a mountain or surf 6-foot waves.
Last week,
Foxconn purchased 8.88 percent of Woodman's camera company for $200 million.
Forbes learned that
Woodman is the majority owner. Even if he owns a minimum of 51 percent of the company, that means Woodman is now a billionaire, worth at least $1.15 billion.
Inc interviewed the GoPro founder
over the summer. Reporter Tom Foster paints a picture of a "total bro"
who throws around the word "dude" frequently. He's a thrill-seeker and
also the survivor of a failed dotcom startup.
Here's his story:
Woodman was a visual arts major from UC San Diego who started a marketing company called funBag in the early 2000s.
He
raised outside capital for the operation, and things were looking good.
Then the tech bubble burst, and Woodman found himself failing to save
his company and out of a job.
So in 2002, when he was inspired to
try a startup again, he decided he'd do whatever he could to bootstrap
the operation and build something that could be instantly profitable.
An
idea struck him while surfing in Australia and Indonesia for five
months. Woodman had been frustrated that he couldn't take good action
shots of himself or his friends while they were catching waves. Surfers
were using disposable cameras strapped to their wrists with a rubber
band. It would often fly off in the middle of the action and hit them in
the face.
Woodman wanted to invent a strong, adjustable, elastic band that
could secure a camera to a person's body as they participated in an
extreme sport.
To fund the project, Woodman and his now-wife purchased 600 belts
made of sea shells from a Bali market. Each cost them $1.90. When the
Woodmans returned to the states, they drove up and down California's
coast selling the belts for as much as $60 a pop.
With that money and a $35,000 loan from his mother, Woodman created
the first GoPro camera straps. It took him 2 years to perfect the
product. Jill, Woodman's wife, took the position as the straps'
salesperson. The company's first break came in 2004, when a Japanese
company ordered 100 items at an action sports tradeshow.
Eventually, Woodman began creating his own cameras and mounts, so
extreme athletes like racecar drivers could point the cameras back on
themselves while racing. Enthusiasts began uploading videos of their
GoPro experiences online, and word spread.
Now, GoPro's cameras retail for $300 with all sorts of add-ons that
can be purchased to capture amazing moments in real-time. The company
has grown to 150 people and Woodman is rolling in cash.
Here's what footage taken by GoPro looks like:
---
一個極限運動小子所創辦的攝影機公司GoPro,竟能讓台灣製造業龍頭、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掏出兩億美元,只為買下它8.88%的股份!
2012年12月19日,美國聖誕假期前夕,一封鴻海的公告,讓GoPro這家為台灣人所罕知的公司聲名大噪。根據彭博
(Bloomberg)的估算,該公司市值達22.5億美元,幾乎與全球第三大PC品牌廠宏碁(Acer)的市值新台幣690億元不相上下。
郭台銘甚至罕見的親自加入GoPro董事會,他在鴻海與GoPro聯合發表的新聞稿中表示:「當我第一次看到伍德曼(Nick Woodman,GoPro創辦人)的時候,我馬上就意識到眼前這個人是個傑出的企業家,他絕對有能力在這個產業中成功。」
這筆交易,也讓年僅36歲的GoPro執行長伍德曼一夕之間躋身彭博全球富豪榜。根據紐約一家金融資訊公司PrivCo Media LLC的研究,伍德曼持GoPro股77%,身價至少在17億美元以上。
一個從海裏迸出的靈感 為何沒有相機可以拍下衝浪英姿?
這個神秘的年輕富豪是誰?他創辦的公司,到底賣的是什麼?
時間回到2002年,剛從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拿到視覺藝術學位的伍德曼,正處在人生中最大的低潮。他在校時所創立的一家網路行銷公司FunBug,敵不過網路泡沫化的威力而倒閉,原本捧著鈔票到府的創投反變成恐怖債主。
「那是一個糟透的經驗,你明知道自己在對的趨勢上,卻因為市場崩潰而失敗。我想盡辦法保住投資人的錢,最後卻連我自己都失去工作」,伍德曼在接受《企業 》雜誌(Inc.)訪問時說。
心灰意冷之下,他離開加州,當起背包客,跑到東南亞散心,沒想到,就在衝浪的時候,一個價值20億美元的創業靈感跳進腦海。
伍德曼想把自己在海浪中穿梭的英姿、看到的景致,拍攝下來給朋友們看,卻發現沒有一台攝影機能夠滿足他的需求。他試著把拍立得裝上防水外殼,用橡皮筋綁在頭上與手腕上,結果相機不是被水沖走,就是因為綁不牢而不斷敲到自己的頭。
「為何沒有人做出可以在運動時穿戴的攝影機?」伍德曼想,「這就是我下一個事業!」然而,有了點子,還得有資金。前一次創業經驗,讓伍德曼決心不再跟創投拿錢。
學珠寶設計的女友、現任妻子吉兒·伍德曼(Gill
Woodman),當時拿著幾條峇裏島當地的手工貝殼吊飾回來,稍加改造,就成為極富質感的配件。他立刻嗅到商機,拿著僅剩的存款,到市場以一條不到兩美
元的價格大肆蒐購,每個款式都買六百條。接著回到加州,花兩個月的時間加工,開著一台休旅車,沿著海岸線,以一條六十美元的價格叫賣,用將近三十倍的報酬
率,大賺一筆。
「尼克(即伍德曼)的哲學向來都是『要就做大,不然就回家』(Go big or go home),」吉兒說。這筆錢,再加上與母親借來的3.5萬美元,就成了GoPro的創業基金。 一個非主流的成功策略 在運動用品店銷售,沒有大廠發覺
一開始,他把重心放在設計出一個牢固的相機肩帶上。但是深入研究後,伍德曼才發現,沒有一台相機可以承受衝浪時的水花與高速衝擊。「我花了
兩年的時間,逛遍所有的相機展覽會場,每個攤位都逛了兩次以上,就是找不到一台夠堅固的玩意」,伍德曼說,此時他才意識到,自己要開的不是肩帶公司,而是
相機公司。
2003年時,市場上並沒有類似產品,伍德曼只好自己用塑膠板、膠水與電動工具改造一台35mm底片相機,做出一個簡單的模型,然後上網找
了一家報價最低的中國代工廠,把模型寄過去,同時電匯了五千美元,請對方幫忙代工生產。匯款的那一刻他默默祈禱:「希望這家公司不是什麼山寨版的騙子。」
幸好,這是一家合法的公司,GoPro的生產線順利啟動。2004年,在一個運動用品展上,伍德曼做成了第一筆生意:一個日本通路商下了
100台的訂單,這讓他大為振奮。有了現金的收入,他投入更多資源,把底片相機換成數位攝影機,並強化收音功能,讓高空彈跳與高速賽車時呼嘯而過的風聲噪
音,都可以被消除,GoPro的產品在運動愛好者間逐漸傳開。
「在GoPro之前,沒有任何一台攝影機可以提供如此不受空間限制的拍攝功能,更不用說它的價格便宜到可以當成一次性產品」,艾美獎最佳攝
影得主卡薩格蘭蒂(Andy Casagrande IV)在接受《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訪問時說。同樣一台可潛水用的攝影機,日商索尼(Sony)的售價要1千美元以上,而且只能手持,無法適應快速運動或惡劣環境,但
GoPro只要300美元。
「他們的路數很特別,跟一般主流的相機廠不一樣」,全球最大相機製造商在臺代工廠、佳淩科技總經理劉嘉彬觀察,GoPro的技術並不難,其他品牌廠也可以
輕易做到,只是他挑了一個非主流的利基市場,而且還神不知鬼不覺地從運動用品店這個通路切入,完全不被大廠注意。 一個網路時代的轉捩點
自拍影片風潮,帶動業績成長3倍
但便宜或利基市場並不是他成功的原因,真正的轉捩點發生在2006年。當時Google買下YouTube,所有人都可以把自己拍攝的影片上傳到網路分享給他人時,GoPro的機會就來了。
他們推出了「英雄」(Hero)系列機種,加上寬視角的魚眼鏡頭,讓每個動作在鏡頭上看起來更加清晰,被拍攝者看起來更像「英雄」。那一年,GoPro的業績成長超過3倍。
本身就是個極限運動玩家的伍德曼很快就意識到,自己所賣的不只是攝影機,而是一種「心靈體驗」(teleportation)。他在會議室
的白板上畫出一個逆時針方向的圓圈,依序是「捕捉」(capture)、「創造」(creation)、「傳播」(broadcast)、「認同」
(recognition)。
「攝影的功能在於捕捉畫面,經過人的創造,網路的傳播,最後讓觀眾產生認同,」伍德曼解釋,如果能讓人透過攝影機,拍攝出優質的內容,獲得
正面的回饋,那麼我們就能賣出更多的攝影機,上傳更多內容,吸引更多人觀看,創造出一個源源不絕的獲利模式,「這個,就是GoPro的DNA!」
從那一刻起,整個團隊就把自己的定位從「硬體製造商」改為「內容創造者」。
為了使拍攝的方式更加多元化,伍德曼買下一間擁有3D攝影技術的公司,結合自行開發的軟體,讓玩家可以用其產品捕捉到更加立體的畫面。 一個結合社群的大商機 能讓玩家輕鬆剪輯影片,隨時上傳
他們編寫軟體,加裝無線傳輸功能,讓玩家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編輯、剪接拍攝下來的影片,並立即透過網路分享。
他們甚至抓住蘋果(Apple)iPhone所帶動的App狂潮,做出可以用手機控制攝影機的應用程式,讓玩家可以輕易的連結手機與攝影機,隨時預覽、上傳所拍下的內容。
「智慧型手機是我們的好朋友,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率連結社群網路,讓玩家更方便的分享內容,」GoPro技術長鮑默(Stephen Baumer)說。
這個圍繞著逆時針方向設計出來的軟體主軸,成為GoPro的成功方程式。根據Google統計,過去一年每2.5分鐘就有一支影片透過
GoPro上傳到YouTube上。拜臉書(Facebook)的傳播效應所賜,一支自行車手在環繞非洲旅程中被突然竄出的鹿撞倒的視訊,短短一個月內創
造了1200萬次的點閱率。這讓GoPro的品牌從少數的極限運動玩家群,迅速擴散到一般大眾市場。
根據彭博的報導,GoPro年營收從2011年的2.5億美元,2012年暴增為6億美元。研究機構NPD資深分析師卡汀(Liz Cutting)指出,過去12個月,整體攝影機市場被智慧型手機打到衰退30%,只有GoPro還在逆勢成長。
「這種透過社交網路所建立的品牌忠誠度,是競爭者難以複製或跨越的門檻」,卡汀說。
當索尼、佳能(Canon)等日系大廠把注意力放在規格與技術,堅守高階精品化路線,GoPro卻反過來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先用低成
本做出產品,滿足其社交分享的需求,再回頭改良技術。根據美國專業科技網站TechCrunch的測試,GoPro最新產品已經可以做到4K(4倍
Full HD)超高解析率。
一位熟悉鴻海的人士指出,郭台銘就是看到GoPro所拍攝的極限運動畫面,可以立即傳輸到70吋大電視上,因而大為驚艷,立即拍板決定入股。
2011年,為了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伍德曼打破自己的原則,釋出14%的股權,接受迪士尼(Walt Disney Co.)等5家公司投資,做為日後購併公司或擴張規模用的作戰基金;與鴻海的合作,也是基於未來發展的考量。
「我們每天想的不是賺錢,而是如何才能夠吸引住使用者」,伍德曼說:「鴻海與GoPro都看見同樣的未來,個人化的內容擷取與娛樂,將在我們生活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資料顯示,雖然迪士尼和其他企業都有投資,但是只有開放鴻海進入董事會。
當創意十足的36歲衝浪小子,與60歲的鐵血元帥攜手,未來雙方會擦撞出什麼樣的火花,確實令人期待。(撰文:林俊劭,《商業週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