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8日 星期日

【#People 人物國際週報】003:東海的人與書 (viii):成令方,劉富理,林正杰,趙建中。林國亮





東海的人與書 (40)
 趙建中 (1949-2013)

 我在他過世之前在某校友會上這樣投書:
趙建中老師的這本新書,《大度山林:七十年代大學校園回憶錄》 ( 攝影多為阮偉明) , 總經銷:田園城市出版社, 2012年。
是關心東海大學校園發展史,以及相關人物點滴的佳作。它是為東海之友所寫的,也是關心東海的朋友必讀的。當然,我認為可能改進的地方也不少,但是那是無關宏旨的。
有一件事,我認為或許趙先生或羅院長等人可以幫忙的:
「後記」有許多建言,包括設「校園建築師」,以控制校園品質日益低下;「遷教授宿舍區」;「新教舍的空間分配原則」…..都自成一家之言,所以值得將它們放到這兒,以及其它開會討論之用。
趙建中紀念部落格
有更多資料



東海的人與書 (39)
林正杰
70年代初,偶爾會看見林正杰獨自在文學院石垣倘佯......80年代初偶而會接到摧票的電話......林正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维基百科- Wikipedia
林正杰(1952年11月8日-),
【以政治為終生志業-林正杰校友】
中國古代偉大的「生涯規劃學家」孔子,有所謂「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的人生體驗。這樣的說法,不停的為後人所引用。對於我個人,似乎也滿合乎這樣的生命節奏。
  從小,大人們就不停的給孩子們出題目,想要窺探或引導下一代的人生志向。譬如,中國社會小孩滿周歲就有「抓周」的習俗,傳說中,濟公一歲抓周抓的就是佛珠,注定了要當和尚。我小的時候似乎不曾玩過這種迷信的儀式。但是,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倒是有幾件印象深刻的故事。
  小學三年級以前,我一直是一個敏感而內向的小孩,夢想的是當文學家。有一次,班上的級任老師出了一個抒情文的作文題目,我寫了一篇自認文情並茂的文 章。沒想到級任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痛罵,要我「不要抄襲書上的文章」,受了這次冤屈,我就沒有當文學家的念頭了。但是,內向的性格仍然支配我走柔性的路 線,我又想當藝術家。正好,四年級的時候,李錫奇到我們眷村的中山國小來教美術課。我非常崇拜這位有名的畫家老師,在交美術作業的時候,精心畫了一張蠟筆 畫。我還記得,那是一次鄉間寫生,每位同學都對實景作了正確的寫生,而我,卻將不重要的景物一律省略掉,畫面裡頭,只有一幢暗紅色的磚房。我非常得意,等 待李錫奇老師誇獎。沒想到,他在打分數的時候,我的畫他只花不到一眼的注意,就打了一個「乙下」,我的畫家之路也就泡湯了。五年級的時候,我到台視參加智 力測驗,得了第三名。主持人問我說:「你長大以後想當什麼呀?」當時,我的腦袋一片空白,就胡扯說:「我長大要當軍人!」其實,住在眷村裏頭,我也不知道 社會上還有什麼行業。
  小學畢業以後,很少人關心孩子們有什麼志願了。所有的人都投入了聯考掛帥的機械式教育之中,初中、高中就在渾噩之中迷迷糊糊的過了快六年。高三的時 候,「釣魚台事件」爆發了,對於一個愛國思想濃厚的丁組學生,我在聯考的時候,填的前幾個志願都是「外交系」和「政治系」,心目中的偶像是蔣廷黻。
  大學,我讀的是東海政治系;研究所,我讀的是政大公共行政所。雖然都和政治有關,但同學們想的卻是高考、幹公務員。當一個朝九晚五的「吏」,我似乎沒什麼興趣。也是因緣巧合,在研究所裏,我認識了圖書館管理員陳菊,此後,就滾進了黨外政治圈。
  即使如此,我也不是非得待在政治圈不可。真正讓我走向「以政治為終身志業」的選擇是美麗島事件。美麗島事件的時候,我正在澎湖當兵,從電視上眼睜睜的 看著長一輩的黨外一個個被抓光了。退伍回來,司馬文武、林濁水、林世煜、周渝等人到松山機場接我,這種情況之下,除了走向職業改革家,我還能選擇什麼?
  從為《台灣政論》投稿,到中壢事件,到美麗島事件,到創辦黨外新生代雜誌,到市議員(那時候三十歲),到坐牢時的街頭小霸王的土城事件,到選立法委 員,很多人都以為我是一個天生反骨的反對派政治人物。其實,很少人會去了解一點--不可能有人會從小立志當一個「反對派」的。今天民進黨的人都像《水滸傳》裏的人物一樣,都有一段走上梁山的過程。
  在接近四十歲的今天,再來回顧這一段歷程,再對照一下從小的幾番「志向」也實在覺得非常有趣。譬如說,當不成文作家,但是那一種文學會像黨外的傷痕文 學那樣有血有淚?當不成藝術家,但是那一個藝術家會像反對運動人士那樣浪漫波折?當不成軍人,但是那一個國民黨的太平將領在台灣有過領導數萬群眾行軍佈陣 的戰役?以政治為終身志業,就目前而言,是我不再疑惑的選擇。
 
From 東海校友月刊 1990-10-15
2014.3.20 https://www.facebook.com/lingzhengjie
說聲hello & goodbye


 東海的人與書 (38)

成令方 ( Ling-Fang Cheng )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
職稱: 專任副教授兼所長Associate Professor
作品參考:成令方個人網站


社會系成令方學姊,本年基進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


Lingfang Cheng
美麗島事件40週年了。
我當年雖然沒有在街頭抗爭過,但我作為黨外雜誌的「海外特派員」也多少也間接參與過。
1975年我到英國留學,我許多在台灣的朋友上街頭參與1977年發生的中壢事件,抗議國民黨的黑箱作票。於是批評黨國專制的言論與思想慢慢在民間發酵。1979年初,我開始為《八十年代》、《前進》、《美麗島》這些黨外雜誌寫文章。每一份雜誌發行沒多久,就被警備總部沒收,於是黨外人士又辦一份雜誌。當時我都把稿子寄給我的學妹范巽綠,也就是現在的教育部政務次長(第二次回鍋),請她幫忙處理。
沒想到她也因1979年12月的「美麗島事件」而被警總抓去關了三個月。她被捕的時候,皮包裡有一封我寫給她的信,信裡面都是批評國民黨的言論。結果這封信被發現之後,我就間接變成「黑名單」上的一份子,自己不敢回台灣。我在英國待了八年半,直到1984年,因「美麗島事件」入獄的老朋友,例如:陳忠信、張富中等人期滿出獄。我才敢回來看看這些曾經為了爭取自由民主而受苦的同學朋友們。
這就是我與「美麗島事件」的間接關係。


HS Chung──和 Lingfang Cheng 。
在相思林間,則常可見到她身著牛仔褲👖,斜揹著一只紅色大書包的身影。
逢人問起為何總愛揹著像高中生的紅書包,她往往帶著調皮的笑容回答說:「因為我是左派嘛。」
印象中我第一次對社運的倡議有概略的認知,就是大一時某次聽令方私下閒聊時,跟我們分享她參與性別倡議的經驗;聽她說起怎麼找大家一起開會,怎麼把大家號召起來,怎麼組織記者會等等,當時的我對於什麼是倡議因而開始有了最淺顯的概念,因此這段記憶我至今難忘。
印象最深刻的還有大四那一年,國治、力穎、慧中、育群和我因為醞釀在校內抗議學校調漲宿舍費,結果爸媽們竟收到校長寄來的信,威脅要將我們記過退學,系主任也要約我談(後來才知道陳老師只是要表達友善的關心XD),各種壓力隨之排山倒海而來。
當時令方早已不在東海任教,但當令方第一時間接到我的求援電話,二話不說,毫不猶豫就答應聯名聲援我們。
隔天早上,當我們在校長室前召開記者會,宣讀包括令方及台社老師們集體連署力挺我們的聲明之後,輿論形勢頓時逆轉,校方以退學相脅的作法反被各界質疑,我們也免於被校方處分乃至退學的命運。
感謝令方在性別及社運路上的啟蒙以及各種支持,如今她代表 #台灣基進 擔任不分區候選人第一名出來競選,種種回憶湧上心頭,是以為記,也表示對她的支持與感謝。
——
#人物》外省二代接台灣基進不分區第一 成令方從高醫董事會一路戰到立法院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18809
攝影/趙世勳


成令方老師是群學二本人盡皆知名書(《見樹又見林》與《性別打結》) 的催生者及主譯者。


新書【後殖民賽伯格】:成令方寫了序,【理解「我們」的島嶼經驗】見新書介紹的後面(拉下去)
成令方教授2019年初退休
這個月底,我終於要退休鞠躬下台。
人生,就像登山,隨著團隊出發,一步一步前進,因好奇,不順從父權領隊,要想看一些奇特風景,轉向加入另外的姊妹團隊,我最後落腳在高醫大性別所,有幸與志同道合的姊妹一起努力建置教育機構,播種育苗。中間曾喘息疲累,也曾被小黑蟲叮咬,甚至摔傷破皮,終於爬到山頂。往四周一眺,還有很多高山環繞。
趁著秋意濃,冬雪尚未降臨,休息片刻,拿起地圖,計量一下,接下來的山路,期待能夠挑戰體力,又看得到豐美景色,也期待遇到有趣的山友,增添笑聲。
⋯⋯










47:08





274 從東海第七宿舍說起 2019-02-25 徐海偉 鍾漢清
16 views3 days ago




東海的人與書 (37):劉富理牧師

劉富理牧師教我們應用力學和材料力學,1972-73。他教我們思考力學案例中的力量和moments的分布,神情猶如禱告般虔誠。

他後來在美國及全球的傳教事業的發展,很多彩。我上網找到他的一些資料,都是公開的,而匡漢兄說它們很不錯。我倒是認為,昨天參訪的女雕塑家的網站的建構,很可以供劉牧師參考: http://www.schon.com/aesop/index.php。 Nancy Schön's Aesop's Fables
As retold by Anita Diamint, 24 videos of timeless lessons, based on Nancy Schön's new sculpture series.

劉富理牧師簡介
劉富理 Rev. Felix Liu, Ph.D.
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
宣教神學教授 Professor of Missiology

1941生於傳道人的家庭,大四時經歷罪得赦免的喜樂,清楚神的呼召,奉獻作福音工人。先後畢業於中原理工學院(B.E.,1963)台南神學研究院 (M.D.,1967),亞洲理工學院(As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E.,1970),富樂神學院(Fuller Seminary, Th. M., 1975; D. Miss., 1981; Ph.D., 2000)
曾任中原助理校牧(1967-68),東海大學校牧、工學院副教授(1970-74),牧養洛杉磯台福基督教會二十五年(1975-2000),美國正道 福音神學院院長(1989-至今),從2001年全職於神學院致力訓練傳道人。1999年,在富樂神學院的進修中,整合聖經的教導及實際牧養,研發他的 Ph. D.論文:從聖經的真理及實際牧養經驗探討饒恕與基督教全人醫治的關係,並實際在各處舉行全人醫治論文發表會、講座及特會,看見聖靈的作為在各處彰顯。
1986年,從主領受『為主圖謀大事,搶救百萬靈魂』的負擔,帶領台福基督教會同工在北美及海外推動植堂宣教事工。服事中注重靈命更新,門徒造就,個人談道及全人醫治。

Selected Publications
1982 "The Life and Ministry of ´Barclay of Formosa´ from the Church Growth Perspectives."  Los Angeles: Evangelical Formosan Publisher.
1983 "A Research of Church Growth—A Case Study of Four Chinese Growing Churches in North America."  Los Angeles: Evangelical Formosan Publisher.

---

正道福音神學院

於1989年在洛杉磯創立,是第一所美加神學院協會(ATS) 正會員 Full Accreditation及 WSCUC ( WASC Senior College and University Commission) 雙認證的亞裔神學院。正道以純正的聖經真理,基督中心的原則,在靈命、學術、事奉、生活上,裝備僕人領袖來服事教會與機構。正道福音神學院期許成為北美一所具領導性的亞裔神學院,在一個多語言、跨文化的環境中,為世界各地來的神學生提供優質教育。正道提供多種學位課程,藉由中英文的教學環境,強調聖經、神學、實踐和文化的融合。


林國亮 1975級 東海社會系
https://www.les.edu/blog/portfolio_category/faculty/

林國亮 牧師 Rev. Kuo-Liang Lin, Ph.D.

 家庭事工教授 Professor of Family Ministry

 院長 President
Read More

劉富理 牧師 Rev. Felix Liu, Ph.D.

 靈命塑造教席教授 Logos Chair of Spiritual Formation

 實踐神學教授 Professor of Missiology and Practical Theology

  榮譽院長 Chancello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