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31日 星期一

全球挺太陽花革命:50萬人凱道示威 FT:中國統戰失敗;約600名台灣學生和僑民在倫敦支持

http://www.ft.com/intl/cms/s/0/1f137b9e-b7fd-11e3-af5e-00144feabdc0.html#axzz2xb1DTegN


點擊圖片可瀏覽相關圖片
330占領凱道行動引起國際媒體關注。圖:呂東熹提供
新頭殼newtalk2014.03.30 洪聖斐/編譯報導

台灣的大學生與民眾今(30)日下午的凱道示威活動引起國際媒體關注。《彭博商業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報導,今日出來示威的人數,根據林飛帆所宣布的是50萬人,美聯社的報導是20餘萬人,而台灣警方的估計則為10餘萬人。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的報導指出,今日出來示威的人數超乎主辦單位的預期,展現出台灣許多人對那個想要奪取自己國家主權的專制惡鄰強烈的反感。

《金融時報》的報導引述中國知名政治評論家安替(Michael Anti)的見解,指出中國共產黨的「統戰」政策強調用錢收買。事實上服貿協議和古中國的朝貢體系沒有太大的差異。問題是台灣對中國的厭惡日深,這套政策很明顯是正在失敗。

《金融時報》的報導指出,今天的示威明確顯示,讓許多台灣人深感到不舒服的是,與中國之間的經濟統合會威脅到台灣的民主。1名主修社會的大學生接受訪問時表示,馬英九的對外政策太過靠攏中國,人們擔心此舉對於經濟、媒體自由和言論自由的影響。

《金融時報》的報導指出,民調顯示有超過90%的受訪者拒絕與中國統一。儘管服貿協定表面上看起來對台灣有利,反對派卻認為,在中國國企掌控了台灣的醫 院、超市和計程車行時,台灣就更無力抵抗中國的政治壓力。1位北京的專欄作家Jia Jia指出,這顯示出中國沒有價值吸引力、沒有文化吸引力,只有金錢的力量。

《愛爾蘭時報》(Irish Times)的報導則注意到今天示威活動的1幅布條:「搶救民主,不要賣國。」

1位出來參加遊行的工程師告訴《愛爾蘭時報》,中國正在使用經濟的手段侵略台灣。








胡佳在下午1點發推文說:〝下午1:00,我在北京的家獄裡一個人參加了。所以,臺北太陽花學運的朋友們,北京有人在和你們同步。北京,沒有缺席。今天,最美太陽花。〞
安徽馬鞍山的王姑鶴看到臺灣的學生運動,感到很高興,很振奮!他說:〝臺灣有希望,民眾抵制共產邪教是主流!〞

〝臺灣的民主具備民眾基礎,對於民選政府做出的錯誤決策,臺灣民眾表現了自己應有的監督、抵制權力。這次太陽花行動,告訴我們大陸民眾,中國的民主是臺灣這面旗幟,這個旗幟不會倒,(而且)直接影響大陸走向民主。〞王先生對比身處沒有民主自由的大陸,很有信心的說出心裡話。

由於在大陸每天看到周圍中共官員的真實情況,王先生一針見血的指出:〝中共的主導的服貿協議,其實就是中共統一臺灣的具體步驟。〞


張玉芸

我一路上安靜回想今天一整天的過程, 感到安慰可喜又感到悲傷難過,心情複雜。



****

數百台灣學生倫敦示威聲援太陽花行動

更新時間 2014年3月30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6:21
倫敦示威現場
倫敦的台灣學生和僑民組織了少見的大規模示威,抗議馬英九政府。
大約600名台灣學生和僑民在倫敦特拉法加廣場舉行示威,支持佔領台灣立法院的太陽花行動。
由學生發起的這次示威是「捍衛民主!三月三十海外台人站出來!」全球台灣留學生接力示威的一部分。

接力示威

這次活動的主旨是支持因為立法院審議《服貿協議》引發佔領立法院行動的太陽花行動。
組織活動的學生們和因為時差比倫敦略早開始活動的德國法蘭克福、柏林等地的學生以及佔領立法院的學生們電話連線。
到場的學生每人手持一支太陽花,隨著組織者喊口號表達「退回《服貿協議》」、反對「黑箱審查《服貿協議》」等等訴求。

公平與否的疑問

這次的活動是近年來台灣學生和僑界規模最大的一次抗議行動,組織者也安排持反對意見的學者演講,質疑《服貿協議》雖然讓台灣加入自由貿易,但是會令台灣富者更富、貧者更貧。
參加者也質疑,在《服貿協議》中,雖然政府聲稱是按照世界貿易組織的規範,但是台灣對中國開放的比較多、中國對台灣開放的少,並不公平。
示威學生
示威者呼籲退回《服貿協議》、要求行政院長江宜樺下台。
不同的參加者也有不同的參加理由,有的參加者是對執政的國民黨在立法院程序委員會上通過審議的方式感到不滿、有的則是對馬英九政府「沒有誠心回應民眾的訴求感到不滿」。
也有的參與者是對馬英九政府3月23日強行驅離佔領行政院的學生和民眾造成受傷感到憤怒。

擔心民主被破壞

在採訪時,有參與者向BBC中文網表示,他是因為對馬英九的施政感到失望,而馬英九「務必通過《服貿協議》」的做法也讓他擔心台灣的民主被破壞。
也有參與者並不反對《服貿協議》,認為這是台灣未來經濟的活路,但是馬英九沒有「傾聽民意」,令《服貿協議》「陷入了僵局」。
在倫敦之後,北美的台灣留學生將接棒舉行示威,發起人希望借此對政府形成壓力,認可學生的訴求。
台灣學生佔領立法院的行動,不但在台灣社會造成了嚴重的分歧,在英國的台灣僑界也造成了相同的問題。
有些台灣僑民認為佔領立法院應該「適可而止」、「見好就收」,並指責學生不肯退讓而且繼續佔領立法院是「不民主、不理性」。
但是支持的一派則認為,是馬英九政府不尊重民意又要「黑箱通過程序審查」「破壞了台灣的民主」。
(責編:橫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