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漣:習近平整軍與重提和平共處五原則
02.07.2014 18:47
編者按:這是何清漣為美國之音撰寫的評論文章 這篇特約評論不代表美國之音的觀點 轉載者請註明來自美國之音或者VOA 就在世界都感到南海諸國擦槍走火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之時,習近平6月28日重提“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算是向周邊國家揮舞橄欖枝 但周邊國家並沒有輕易接受這番和平之意,日本內閣按計劃于7月1日通過解禁集體自衛權的決議 顯然,中國的亞洲鄰國並不相信習近平重提和平共處
習近平鐵腕反腐是否會引發政權不穩?
30.06.2014 18:58
就在有人認為中國的反腐即將鳴金收兵之際,中國的新華社星期一發佈了前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等人被開除黨籍並移送司法機關處理的重磅消息 在此之前,政協副主席令計劃的哥哥令政策以及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等官員也紛紛落馬 習近平打擊貪腐的舉動無疑得到了很多人的擁護,但是有分析認為,習近平通過鐵腕反腐來進行政治清洗,可能會加劇中共權力結構的不穩定 在徐才厚落馬之前,前政治局常委
時事大家談:中共反擊“西方滲透”:都是反華勢力在搗亂?
30.06.2014 10:37
中國最近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清查西方意識形態滲透的活動 近日中紀委高官批中國社會科學院等機構受到西方點對點的滲透之後,有報道稱國安會要求全國清查海外NGO滲透的活動,以防顏色革命的發生 廣西某市的一座美國影星夢露的雕像被推倒,西安的兩位大媽在性博會上也慷慨激昂地發表演講,稱反華勢力教中國人淫亂 中共當局為什麼把一切麻煩都歸咎於“反華勢力”的搗亂 時事大家談繼續請專家
何清漣:境外勢力在中國政治中的前世今生(2):政權顛覆者
29.06.2014 22:51
編者按:這是何清漣為美國之音撰寫的評論文章 這篇特約評論不代表美國之音的觀點 轉載者請註明來自美國之音或者 VOA 鄧小平以其特有的靈活,于1992年“南巡”之後重啟改革,對外加大開放力度,力圖緩和與西方國家關係,以便吸引外資 西方國家也有了臺階可下,各國外資紛紛在中國搶灘登陸 這一時期,中共對“外部勢力”的策略是外松內緊 當時中國政府也缺銀子,於是採納“用外國人的
何清漣:境外勢力在中國政治中的前世今生(1):麻煩製造者?
28.06.2014 13:22
編者按:這是何清漣為美國之音撰寫的評論文章 這篇特約評論不代表美國之音的觀點 轉載者請註明來自美國之音或者 VOA “境外勢力”一詞就象個政治幽靈,每逢中國進入多事之秋,就在中國上空遊蕩,不僅讓中國政府的敵情神經崩得很緊,還讓中國一些老百姓感到全世界對中國都不懷好意 最近這段時期,“境外(敵對)勢力”重返中國政治話語系統,儘管中國官方並未指明“境外勢力”的構成
何清漣:香港民間公投考驗北京的政治智慧
24.06.2014 20:39
編者按:這是何清漣為美國之音撰寫的評論文章 這篇特約評論不代表美國之音的觀點 轉載者請註明來自美國之音或者VOA 北京為何遲遲不定出普選時間表 香港此番民間公投實乃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是97“回歸”之後香港人民與北京政權矛盾的總爆發 本文且討論民間公投是否非法 當香港佔領中環運動要求普選權的要求日益強烈之時,國務院新聞辦於今年6月10日發佈《“一國兩制”在
何清漣: 北京的“新三反”緣何成了“三大難”?
22.06.2014 03:54
編者按:這是何清漣為美國之音撰寫的評論文章 這篇特約評論不代表美國之音的觀點 轉載者請註明來自美國之音或者VOA 近一年以來,北京在政治上的動作,可以概括為“新三反”,即“反腐、反恐、反西方滲透”,這三項實施起來都不容易 以最得民心的反腐來説,堪稱一波三折,其餘“兩反“,更是前景灰暗的艱巨任務 反腐之難,難在超級腐敗者都身居高位* 如同我在《 反腐鳴金
何清漣:向北京彎腰背後的利益考量
16.06.2014 16:17
編者按:這是何清漣為美國之音撰寫的評論文章 這篇特約評論不代表美國之音的觀點 轉載者請註明來自美國之音或者VOA 為了利益與中國交往並主動或被迫向北京彎腰,這是國際商界與投行界恪守的潛規則 這一風氣後來也波及到教育界,比如由中國投資開辦、遍佈世界各國大學的幾百所孔子學院 但沒想到的是,連美國高中生的言論自由也受到這一“潛規則”的約束與傷害 美國少年在北京撞了言論管制的
中紀委官員稱社科院遭境外滲透引發關注
15.06.2014 00:24
據中國媒體報道,中紀委駐社科院紀檢組組長、院黨組成員張英偉,近日在近代史研究所作報告時稱,社科院內的意識形態存在“四大問題”,批評“接受境外勢力點對點的滲透”等,要求全院“高度保持政治敏感性”,“絕不容忍任何人搞特例 張英偉在對習近平提出的“三項紀律”的具體內容進行詳細闡述時説,目前社科院意識形態的主要問題體現在四方面:穿上學術的隱身衣,製造煙幕;利用網際網路
何清漣: “明君期盼遞減”現象的背後
14.06.2014 06:05
編者按:這是何清漣為美國之音撰寫的評論文章 這篇特約評論不代表美國之音的觀點 轉載者請註明來自美國之音或者VOA 習李執政以來的政治管制比胡溫時期更嚴酷,對這點海內外評價一致,但因其執政不到兩年,很少有人從經濟上去考較 最近,我在一次Call-in節目中遇到兩位聽眾,都強調經濟上習李遠不如胡溫,其中一人舉例説,溫減免了農業稅,農民都稱頌不已,習李執政之後,老百姓
熱點專題 / 何清漣部落格
何清漣:向北京彎腰背後的利益考量
16.06.2014 16:17
編者按:這是何清漣為美國之音撰寫的評論文章。這篇特約評論不代表美國之音的觀點。轉載者請註明來自美國之音或者VOA。
為了利益與中國交往並主動或被迫向北京彎腰,這是國際商界與投行界恪守的潛規則。這一風氣後來也波及到教育界,比如由中國投資開辦、遍佈世界各國大學的幾百所孔子學院。但沒想到的是,連美國高中生的言論自由也受到這一“潛規則”的約束與傷害。
*美國少年在北京撞了言論管制的墻*
近年來中美之間的各種交流越來越多,已經深入至中學教育層面。美國波士頓北牛頓高中亨利·德格魯特作為交換生之一,前去北京景山學校學習一個學期,期間正逢1989天安門運動25週年。他在參觀北京郊外一所學校時,在一位中國學生的筆電上寫了幾段支援民主的留言,如“很酷的孩子要民主”、“不要相信你的學校和政府告訴你的謊言”,以及“造反是對的”等。這些留言導致亨利被該校關了5個小時。當他返回美國的時候,北牛頓高中校方禁止他參加畢業舞會,以示懲罰。
中國關押因言論自由犯禁的孩子,並非第一次。2013年9月,甘肅張家川初中三年級學生楊輝因網上言論曾被刑拘。一位十五、六歲的少年竟然因言獲罪,引起全國輿論批評,警方只好在關押7天后宣佈無罪釋放楊輝。
囿于國內的政治高壓,楊輝所在的學校當然不會為這位學生説話,反而助紂為虐,在楊輝被關押時宣佈將其開除。遠在美國波士頓的北牛頓高中地處自由之邦,但校方不僅對中方的惡行不予譴責,還繼續懲罰德格魯特,不讓其參加畢業舞會,並聲稱德格魯特違反了交換生的行為準則,“對中國人如此缺乏尊重的行為,可能使中美兩家學校的合作關係受損”。
北牛頓高中校方的行為,表明該校方為了與中方“合作”這點利益,甘願放棄美國憲法保證的言論自由原則。德格魯特對失去參加畢業舞會的機會非常遺憾,認為他的權利受到牛頓校方限制,並指出,學校一直教導學生“公民不服從”(civil disobedience)和表達自己思想的重要性。但是當他去實踐這些價值原則的時候,卻受到校方的懲罰。
生活在中國的孩子生而不自由,比如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學生趙華旭最近在網路上傳播了關於1989年六四事件的資訊,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中美兩國的文化交流,結果不是美國的自由民主價值觀影響專制中國,而是讓生而自由的美國青少年發現了專制的蠻不講理與“民主”的軟弱:生長于美國社會的青少年,享有言論自由,如同享用空氣與水一樣,是無可質疑的權利,但在中國,言論自由卻成了“奢侈品”,如果他們要消費這“奢侈品”,他們會失去自由。
*利益高於普世價值的自由原則?*
北牛頓高中的校監大衛·弗萊施曼回避了學生應不應該自由表達思想這個關鍵問題,聲稱問題不是這名18歲學生表達了自己的想法,而是他在參加校方組織的去中國學習期間發表這些觀點,違反了他們去中國之前校方曾向學生明確宣佈的行為準則。
美國憲法與法律堅決捍衛言論自由,美國人深知這是美國保持活力的源泉所在,並深深以此為榮。這位弗萊施曼先生的話乍聽之下,似乎也有點道理,很能迷惑一部分人。但只要熟悉近年來的中美關係,就會想起一件類似的大事:2006年2月美國四大網路巨頭被國會傳召質詢,原因是它們“服從中國法律”,幫助中國政府控制網路言論,那次質詢已經對相類似的事情給出了道德座標。
自從美國高科技公司大量進入中國網際網路市場以後,為了在中國立足,它們都被迫服從中國政府的要求(即“不得不服從中國的法律”),幫助過濾資訊。雅虎在兩件事情上遭到指控,一是于2005年協助中國緝拿異見人士師濤,導致師濤被當局以泄漏國家機密判刑10年;二是2004年雅虎與中國警方合作,向官方提供有關四川省達州市前任財政局官員李智的上網紀錄,導致李智于2003年12月遭當局以顛覆罪起訴,判刑8年。
2006年2月15日, 美國國會眾議院人權小組委員會舉行題為“中國的網際網路:自由或壓迫的工具”的聽證會,傳召微軟、Google、雅虎以及思科等網路巨擘,對它們幫助中國政府過濾資訊進行嚴苛的質詢。此前一個月的第一次傳召,曾被這四大公司倨傲地拒絕。
雅虎的高級主管陳説苦衷,説為了做生意,他們必須要遵守中國的法律。其他公司如Google和微軟也都承認他們按照中國政府的要求過濾資訊,遮罩了中國政府認為政治上敏感的字眼。但是Google相信,他們在有13億人口的中國同意接受一些限制,最終還是拓寬了中國人獲取資訊的渠道,因而作出這些讓步是值得的。
四大網路巨頭為了商業利益而與中國政府進行不光彩合作曝光之後,遭遇了來自美國本土的巨大壓力。此後,雅虎被迫向受害者及代替受害者索賠的機構支付鉅額賠償,思科也在其頒發給員工的“警政網手冊”曝光之後稍有收斂。但中國本土的情況並未有所改善,在中國從事網路業務的高科技公司也從未真正從美國本土的道德拷問中解脫出來,Google于2010年1月從中國撤出。
美國北牛頓中學的校方當然也可以堅持説,為了保持與中國教育界的交流,做出一些讓步是必要的。但這點利益與四大網路巨頭的中國市場利益相比較,犧牲的原則是相同的,得到的利益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每家美國機構都因“合作需要”而遵守中國那些與美國價值觀有直接衝突的法律(或約定),美國的價值觀會遭受怎樣的戧害?這次波士頓北牛頓中學校方的做法等於告訴學生:我們雖然教育學生“公民不服從”的原則,人人都有自由表達的權利,但如果遇到暴政國家,應該學會放棄原則並彎腰鞠躬,因為利益至上。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的中國利益*
為利益而放棄原則的事例多不勝數,遠的不説,就在亨利·德格魯特北京遭遇曝光的同時,正逢中國總理李克強攜鉅額總額逾300億美元(逾9000億元台幣)的合作協議出訪英國,英國欣喜若狂的同時,卻遭到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警告:如果英國想與中國保持緊密經濟合作,最好不要針對人權議題“訓斥”中國。6月12日,《紐約時報》刊登《蘋果日報稱北京迫使大客戶撤廣告》,講述了2013年底,總部位於倫敦的匯豐銀行和渣打銀行在中共壓力下結束了與《蘋果日報》之間的長期廣告關係。雖然兩家銀行都表示,它們的廣告決定是出於商業考慮,但壹傳媒公司高管、商務總監馬克·西蒙(Mark Simon)在接受紐時採訪時説,真正的原因是中共當局對兩家銀行施壓,並給了它們一些業務,以此方式擠壓不聽話的《蘋果日報》的生存空間。
對專制國家屈膝只會換來其輕蔑。歐洲大國因為經濟考量,一直屈服於中國的“訂單外交”。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來自中國的訂單與經濟合作機會更是法、德、英等國求之難得的“奶酪”。看穿了這一點,北京對此不假辭色,以前只是在國內宣傳“西方的人權外交之虛偽”,後來演變成公開訓斥,比如2013年6月6日,《人民日報》發表署名“鐘聲”(中國之聲)的文章 ,通篇文章的意思是,由於時代變遷和實力消長,某些歐洲人應該放棄“根深蒂固的居高臨下心態”,並教導“歐盟應認清自己衰落的現實”。
北牛頓高中生亨利·德格魯特在北京的遭遇曝光之後,美國社會各界應該行動起來,並認真思考討論哪些價值與原則不可放棄。無數事例表明,與魔鬼簽訂“浮士德契約”,其結局並不美好。
為了利益與中國交往並主動或被迫向北京彎腰,這是國際商界與投行界恪守的潛規則。這一風氣後來也波及到教育界,比如由中國投資開辦、遍佈世界各國大學的幾百所孔子學院。但沒想到的是,連美國高中生的言論自由也受到這一“潛規則”的約束與傷害。
*美國少年在北京撞了言論管制的墻*
近年來中美之間的各種交流越來越多,已經深入至中學教育層面。美國波士頓北牛頓高中亨利·德格魯特作為交換生之一,前去北京景山學校學習一個學期,期間正逢1989天安門運動25週年。他在參觀北京郊外一所學校時,在一位中國學生的筆電上寫了幾段支援民主的留言,如“很酷的孩子要民主”、“不要相信你的學校和政府告訴你的謊言”,以及“造反是對的”等。這些留言導致亨利被該校關了5個小時。當他返回美國的時候,北牛頓高中校方禁止他參加畢業舞會,以示懲罰。
中國關押因言論自由犯禁的孩子,並非第一次。2013年9月,甘肅張家川初中三年級學生楊輝因網上言論曾被刑拘。一位十五、六歲的少年竟然因言獲罪,引起全國輿論批評,警方只好在關押7天后宣佈無罪釋放楊輝。
囿于國內的政治高壓,楊輝所在的學校當然不會為這位學生説話,反而助紂為虐,在楊輝被關押時宣佈將其開除。遠在美國波士頓的北牛頓高中地處自由之邦,但校方不僅對中方的惡行不予譴責,還繼續懲罰德格魯特,不讓其參加畢業舞會,並聲稱德格魯特違反了交換生的行為準則,“對中國人如此缺乏尊重的行為,可能使中美兩家學校的合作關係受損”。
北牛頓高中校方的行為,表明該校方為了與中方“合作”這點利益,甘願放棄美國憲法保證的言論自由原則。德格魯特對失去參加畢業舞會的機會非常遺憾,認為他的權利受到牛頓校方限制,並指出,學校一直教導學生“公民不服從”(civil disobedience)和表達自己思想的重要性。但是當他去實踐這些價值原則的時候,卻受到校方的懲罰。
生活在中國的孩子生而不自由,比如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學生趙華旭最近在網路上傳播了關於1989年六四事件的資訊,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中美兩國的文化交流,結果不是美國的自由民主價值觀影響專制中國,而是讓生而自由的美國青少年發現了專制的蠻不講理與“民主”的軟弱:生長于美國社會的青少年,享有言論自由,如同享用空氣與水一樣,是無可質疑的權利,但在中國,言論自由卻成了“奢侈品”,如果他們要消費這“奢侈品”,他們會失去自由。
*利益高於普世價值的自由原則?*
北牛頓高中的校監大衛·弗萊施曼回避了學生應不應該自由表達思想這個關鍵問題,聲稱問題不是這名18歲學生表達了自己的想法,而是他在參加校方組織的去中國學習期間發表這些觀點,違反了他們去中國之前校方曾向學生明確宣佈的行為準則。
美國憲法與法律堅決捍衛言論自由,美國人深知這是美國保持活力的源泉所在,並深深以此為榮。這位弗萊施曼先生的話乍聽之下,似乎也有點道理,很能迷惑一部分人。但只要熟悉近年來的中美關係,就會想起一件類似的大事:2006年2月美國四大網路巨頭被國會傳召質詢,原因是它們“服從中國法律”,幫助中國政府控制網路言論,那次質詢已經對相類似的事情給出了道德座標。
自從美國高科技公司大量進入中國網際網路市場以後,為了在中國立足,它們都被迫服從中國政府的要求(即“不得不服從中國的法律”),幫助過濾資訊。雅虎在兩件事情上遭到指控,一是于2005年協助中國緝拿異見人士師濤,導致師濤被當局以泄漏國家機密判刑10年;二是2004年雅虎與中國警方合作,向官方提供有關四川省達州市前任財政局官員李智的上網紀錄,導致李智于2003年12月遭當局以顛覆罪起訴,判刑8年。
2006年2月15日, 美國國會眾議院人權小組委員會舉行題為“中國的網際網路:自由或壓迫的工具”的聽證會,傳召微軟、Google、雅虎以及思科等網路巨擘,對它們幫助中國政府過濾資訊進行嚴苛的質詢。此前一個月的第一次傳召,曾被這四大公司倨傲地拒絕。
雅虎的高級主管陳説苦衷,説為了做生意,他們必須要遵守中國的法律。其他公司如Google和微軟也都承認他們按照中國政府的要求過濾資訊,遮罩了中國政府認為政治上敏感的字眼。但是Google相信,他們在有13億人口的中國同意接受一些限制,最終還是拓寬了中國人獲取資訊的渠道,因而作出這些讓步是值得的。
四大網路巨頭為了商業利益而與中國政府進行不光彩合作曝光之後,遭遇了來自美國本土的巨大壓力。此後,雅虎被迫向受害者及代替受害者索賠的機構支付鉅額賠償,思科也在其頒發給員工的“警政網手冊”曝光之後稍有收斂。但中國本土的情況並未有所改善,在中國從事網路業務的高科技公司也從未真正從美國本土的道德拷問中解脫出來,Google于2010年1月從中國撤出。
美國北牛頓中學的校方當然也可以堅持説,為了保持與中國教育界的交流,做出一些讓步是必要的。但這點利益與四大網路巨頭的中國市場利益相比較,犧牲的原則是相同的,得到的利益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每家美國機構都因“合作需要”而遵守中國那些與美國價值觀有直接衝突的法律(或約定),美國的價值觀會遭受怎樣的戧害?這次波士頓北牛頓中學校方的做法等於告訴學生:我們雖然教育學生“公民不服從”的原則,人人都有自由表達的權利,但如果遇到暴政國家,應該學會放棄原則並彎腰鞠躬,因為利益至上。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的中國利益*
為利益而放棄原則的事例多不勝數,遠的不説,就在亨利·德格魯特北京遭遇曝光的同時,正逢中國總理李克強攜鉅額總額逾300億美元(逾9000億元台幣)的合作協議出訪英國,英國欣喜若狂的同時,卻遭到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警告:如果英國想與中國保持緊密經濟合作,最好不要針對人權議題“訓斥”中國。6月12日,《紐約時報》刊登《蘋果日報稱北京迫使大客戶撤廣告》,講述了2013年底,總部位於倫敦的匯豐銀行和渣打銀行在中共壓力下結束了與《蘋果日報》之間的長期廣告關係。雖然兩家銀行都表示,它們的廣告決定是出於商業考慮,但壹傳媒公司高管、商務總監馬克·西蒙(Mark Simon)在接受紐時採訪時説,真正的原因是中共當局對兩家銀行施壓,並給了它們一些業務,以此方式擠壓不聽話的《蘋果日報》的生存空間。
對專制國家屈膝只會換來其輕蔑。歐洲大國因為經濟考量,一直屈服於中國的“訂單外交”。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來自中國的訂單與經濟合作機會更是法、德、英等國求之難得的“奶酪”。看穿了這一點,北京對此不假辭色,以前只是在國內宣傳“西方的人權外交之虛偽”,後來演變成公開訓斥,比如2013年6月6日,《人民日報》發表署名“鐘聲”(中國之聲)的文章 ,通篇文章的意思是,由於時代變遷和實力消長,某些歐洲人應該放棄“根深蒂固的居高臨下心態”,並教導“歐盟應認清自己衰落的現實”。
北牛頓高中生亨利·德格魯特在北京的遭遇曝光之後,美國社會各界應該行動起來,並認真思考討論哪些價值與原則不可放棄。無數事例表明,與魔鬼簽訂“浮士德契約”,其結局並不美好。
內容簡介
何清漣的《霧鎖中國-中國大陸控制媒體策略大揭密》,係由美國民主基金會資助出版。2005年2月獲《紐約時報書評》兩次連載推薦,並以《中國的謊言》書名在日本發行;2006年6月作者針對全球華人的需要,透過台灣黎明文化公司首次發行中文繁體版。
本書發行後在台灣熱銷6000冊,並行銷至美國、香港地區。2007年黎明公司再次邀請作者增修內容,於同年6月發行增訂版,在全球「中國熱」的鼓譟中,為全球華人更進一步揭露了中共令人驚駭的內幕。
「中國政府說:我們必須以我們特有的壓制手段來控制局面,因?人民太無知;而人民太無知又主要是因?我們不讓他們知道太多。」中共把這樣的結果,描述?「穩定」。
何清漣從歷史的發展、法治的限制、記者的掌控、消息的封鎖、網路的監控及意識型態的傳播等角度,解析中共操控媒體的各種手段,這是當前解構中共心理戰、媒體戰、宣傳戰的第一手資料,是所有從事兩岸、新聞、戰略、國防、台商不可不知的情資。
這本書的價值不僅是一部資料豐富,解析透徹的著作,它其實是一個不向強權妥協、並已付出沈痛代價的知識份子的生命告白!
「霧鎖中國-中國大陸控制媒體策略大揭密」告訴您中國大陸是一個「剿滅真相的國度」。
作者簡介
何清漣
1956年生,經濟社會學家,現任中國人權(紐約)高級研究員。
1983年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歷史系,1988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經濟系,獲經濟學碩士學位。曾先後在湖南財經學院及廣東暨南大學任教,並長期在報社任職。
近年來專門從事中國當代經濟社會問題研究,主要代表作有《現代化的陷阱》(創中國學術書暢銷的首例,海外以《中國的陷阱》書名發行日、 韓、德文)、《經濟學與人類關懷》、《我們仍然在仰望星空》、《人口:中國的懸劍》等。其著作在中國社會?生了巨大影響;其多篇學術論文亦被譯成英、法、 日文。
作者在其著作中所表現的社會關懷與道德勇氣,中國讀者稱譽其代表了「中國改革的良心」,2000年10月因其著作《現代化的陷阱》,以 絕對高的得票數,獲得中國首屆長江讀書獎讀者評選著作獎。《美國商業周刊》(1999.6.14)將其評?「亞洲之星」。2004年美國萬人傑新聞文化基 金會授予作者第十二屆文化獎,譽其「經世濟國高論全國震撼,評論時勢文章世界矚目」。
2001年6月中旬被迫辭國,現居美國。先後在芝加哥大學、紐約城市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做訪問學者。近年完成的研究報告有《中國政府如何控制媒體》(獲《2005.2.24紐約時報書評》推薦),該書日文版以《中國的謊言》書名出版(2005.2月)、《教科書??瞭解中國人思維方式的 一扇窗戶》。
本書發行後在台灣熱銷6000冊,並行銷至美國、香港地區。2007年黎明公司再次邀請作者增修內容,於同年6月發行增訂版,在全球「中國熱」的鼓譟中,為全球華人更進一步揭露了中共令人驚駭的內幕。
「中國政府說:我們必須以我們特有的壓制手段來控制局面,因?人民太無知;而人民太無知又主要是因?我們不讓他們知道太多。」中共把這樣的結果,描述?「穩定」。
何清漣從歷史的發展、法治的限制、記者的掌控、消息的封鎖、網路的監控及意識型態的傳播等角度,解析中共操控媒體的各種手段,這是當前解構中共心理戰、媒體戰、宣傳戰的第一手資料,是所有從事兩岸、新聞、戰略、國防、台商不可不知的情資。
這本書的價值不僅是一部資料豐富,解析透徹的著作,它其實是一個不向強權妥協、並已付出沈痛代價的知識份子的生命告白!
「霧鎖中國-中國大陸控制媒體策略大揭密」告訴您中國大陸是一個「剿滅真相的國度」。
作者簡介
何清漣
1956年生,經濟社會學家,現任中國人權(紐約)高級研究員。
1983年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歷史系,1988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經濟系,獲經濟學碩士學位。曾先後在湖南財經學院及廣東暨南大學任教,並長期在報社任職。
近年來專門從事中國當代經濟社會問題研究,主要代表作有《現代化的陷阱》(創中國學術書暢銷的首例,海外以《中國的陷阱》書名發行日、 韓、德文)、《經濟學與人類關懷》、《我們仍然在仰望星空》、《人口:中國的懸劍》等。其著作在中國社會?生了巨大影響;其多篇學術論文亦被譯成英、法、 日文。
作者在其著作中所表現的社會關懷與道德勇氣,中國讀者稱譽其代表了「中國改革的良心」,2000年10月因其著作《現代化的陷阱》,以 絕對高的得票數,獲得中國首屆長江讀書獎讀者評選著作獎。《美國商業周刊》(1999.6.14)將其評?「亞洲之星」。2004年美國萬人傑新聞文化基 金會授予作者第十二屆文化獎,譽其「經世濟國高論全國震撼,評論時勢文章世界矚目」。
2001年6月中旬被迫辭國,現居美國。先後在芝加哥大學、紐約城市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做訪問學者。近年完成的研究報告有《中國政府如何控制媒體》(獲《2005.2.24紐約時報書評》推薦),該書日文版以《中國的謊言》書名出版(2005.2月)、《教科書??瞭解中國人思維方式的 一扇窗戶》。
何清漣:服貿協議:中臺一體化的最後鋪路石
編者按:這是何清漣為美國之音撰寫的評論文章。這篇特約評論不代表美國之音的觀點。轉載者請註明來自美國之音或者VOA。
服貿協議,我去年因台灣朋友需要幫其詳細解讀過部分內容,認為那是中臺一體化的最後一塊巨大的鋪路石,達成之後,兩岸“和平統一”水到渠成。
先説服貿協議的問題。
*服貿協議:問題産生於兩地制度差異*
這服貿協議的條款,大體上是雙方在許多領域的互相開放,台灣允許大陸資本進入,大陸亦允許台灣資本在相同領域投資,只是在投資形式,如合資獨資等上面有具體的股份設置規定。
真正的問題在於協議之外,即兩岸的政治社會體制不一樣。台灣已經民主化,實行自由市場制度,沒有行業準入的各種政治限制。而中國的情況不一樣,是在政府管 控制下的半行政化干預市場經濟。這種體制的國家與任何民主國家的交流,很容易憑藉制度的不同,獲取利益。以下我先舉例説明。
以媒體業而言,2001年中國加入WTO之後,承諾今後數年內逐步放開。此後,中國在海外大肆推行“大外宣”計劃,新華社多語種媒體在美歐及全世界相繼落 地並設立記者站,收購英文媒體,各種外宣刊物如雨後春筍。以美國為例,所有由中共控制的媒體(包括網站)可以自由地批評美國的一切,從政治、外交政策到經 濟社會,尤其是中美關係上的評述幾乎就是新華社與《環球時報》的翻版。
外國媒體不但沒有得到相同的待遇,反而受到嚴厲控制。中國高層領導和政府文件多次重申,外國政治類新聞媒體不準進入中國。即使進入中國的外國記者,其報道 也會受到各種干擾,每年一次換發簽證的制度就是迫使外國記者自律的重要手段,不少記者因為發表過中國政府不喜歡的報道,被停發簽證,如路透社的慕亦仁,被 迫中止在中國的記者生涯。2013年12月《紐約時報》與彭博社因為報道過中國高層家屬的腐敗故事,兩家媒體的幾十位記者在換發簽證時遇到的阻礙就是一 例。彭博社為了在中國傳媒市場立足,最近已由董事長公開表示,該社此後不再在中國做商業經濟之外的報道。
專制國家與民主國家之間的制度差異造成的結果就是:進入你的國家,我利用你的自由做我想做的一切;你進入我的國家,我用我的專制手段,限制你的自由,迫使你乖乖就範。
中臺服貿協議面臨的問題,其實就是其他民主國家所面臨的同樣的問題,但由於台灣與中國特有的複雜關係,台灣幾乎沒有任何修改規則的能力。
*服貿協議可以實現大陸對台灣的吞噬*
我對服貿協議的一點研究,緣自2013年12月一位台灣朋友的請求。這位朋友曾就其中關於印刷業開放等幾個問題向我諮詢。服貿協定中有這樣的條款:台灣應 對中國開放印刷及其輔助服務業,同時北京也允許台資在大陸設立合資、合作企業,從事出版物和其他印刷品的印刷業務,大陸方投資應當控股或佔主導地位。
從條款看來,似乎不平等只體現在大陸可在台灣獨立投資,台資到大陸則需要合資且不能居控股地位。但真正的要害不在這裡,在於台灣與大陸對印刷業的定位及管 理方式完全不同。台灣是民主社會,印刷業是作為純粹的工商業來管理;大陸是個專制社會,控制思想與意識形態,各種印刷品如報紙、期刊、書籍、年畫、圖片、 掛曆、畫冊及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的裝幀封面等,統統被看作一種意識形態的載體,列入審查範圍,印刷業因此不可避免地被看作是涉及國家安全與意識形態宣傳 的特殊領域,歸口于新聞出版總局管理,同時還要到公安局報備。《印刷業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15號)第八條第三款規定:“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持出版物 印製許可證向公安部門申請,經核準,取得特種行業許可證。”
由於報紙、期刊、書籍、圖片等類印刷品承載的內容必不可免涉及政治,國內印刷業分國營、民營、外資等三大類,這些企業從事的印刷經營種類,在申請執照時均有規定,執照不得轉讓、出租。
《印刷管理條例》第十五條是條純粹的政治規定:“從事出版物印刷經營活動的企業不得印刷國家明令禁止出版的出版物和非出版單位出版的出版物”。出版什麼書 籍,出版社有自我審查過程,向上級機構申請書號及印刷許可時,印刷物在出版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局審核批准,取得出版物印製許可證,就是一個 政治審查過程。
十五條所説“國家明令”涵蓋面極廣,比如危害國家安全的、反對政府的、有關黨與國家領導人及其家屬的、對台灣政策及對外政策的,有關文革、反右等歷次政治 運動的。異議人士的書籍,無論是活著的還是去世的,都不準出。以上禁令,都是歷年不斷通過內部文件、電傳、電話等口頭指示不斷下達的,而且從無廢除之説。 官員退休後要出回憶錄,也有專門規定,需要特批,比如中共政治局委員級別的需要中共中央辦公廳特批,批後出版需要審稿,這就是《李鵬日記》在香港都不能出 版的原因。前中共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陳希同(判刑入獄)因為生命垂危,不顧禁令,出獄後在死前將其日記在香港出版。
除了政治限制之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這是台灣民眾包括學者也不一定能夠想到的,即台灣印刷業的實力遠不如中國大陸。中國印刷業經過2010年代近十年整合,形成不少非常有實力的大型國企,無論從技術實力還是資本規模,台灣企業與之相比,並不具有競爭優勢。
因此,服貿協議當中印刷條款的落實,將是大陸資本長驅直入台灣印刷業,整個台灣印刷業將淪為大陸政治工具,這與極小部分臺商到中國賺幾個小錢的利益相比,其中利弊非常清楚。
*服貿協議:中臺一體化的最後一段鋪路石*
台灣的反服貿活動,從3月18日開始,目前還在繼續。我讚賞台灣青年學子們的勇氣,但我也深知台灣的命運,在多年來與大陸的多層次互動中其實已經註定。從 其命運走向來看,反服貿協議行動只是大陸對臺“溫水煮青蛙”過程中最後的N跳之一。國民黨在與民進黨爭鬥中挾共自重,對北京形成極強的政治依附,大陸對台 灣媒體的紅色滲透也非常嚴重。從經濟上來看,台灣的産業早已移往大陸,其GDP廣義上有70%與大陸相關。如今台灣經濟空心化,青年們的失業現象日益嚴 重。服貿協議一旦簽訂,台灣經濟將被大陸資本掌控。用台灣資深媒體人胡忠信的話來説:“這次大學生完全站到第一線,服貿協議(只)是個引爆點。服貿協議簽 署給弱勢者、低薪族或年輕人的感受是:我的未來被出賣了,所以他們站了出來。”
對香港大陸化的厄運。港人已有非常痛切的總結。李怡説,“香港曾經是台灣人殷羨的榜樣,今天淪為台灣人的前車之鑒,除了中共沒有落實一國兩制之外,最關鍵 的是許多港人沒有把香港當作自己的家園,只管賺錢或撈取政治經濟利益,未必願為公義犧牲經濟利益。”台灣青年對此已有初淺體會,推特上出現一張照片,上書 “爺爺革命,爸爸才有票投;爸爸亂投票,兒子就得革命。”我認為這段話總結得極有道理。
如果説香港大陸化的命運是“天註定”,港人多少有點無可奈何,那麼台灣與大陸的一體化,其中責任至少有一半得由台灣政界及商界承擔。台灣與香港不同,本是 一個獨立的民主政治體,皆因台灣80及90後的父輩們爭先恐後地跑到大陸淘金、包二奶,沉迷于花天酒地,毫不顧及台灣這個家園的前途,因為政治短視迎合北 京政府投票,導致台灣走到今天這一步。反服貿活動,只是台灣90後一代向父輩討債的開始。
服貿協議,我去年因台灣朋友需要幫其詳細解讀過部分內容,認為那是中臺一體化的最後一塊巨大的鋪路石,達成之後,兩岸“和平統一”水到渠成。
先説服貿協議的問題。
*服貿協議:問題産生於兩地制度差異*
這服貿協議的條款,大體上是雙方在許多領域的互相開放,台灣允許大陸資本進入,大陸亦允許台灣資本在相同領域投資,只是在投資形式,如合資獨資等上面有具體的股份設置規定。
真正的問題在於協議之外,即兩岸的政治社會體制不一樣。台灣已經民主化,實行自由市場制度,沒有行業準入的各種政治限制。而中國的情況不一樣,是在政府管 控制下的半行政化干預市場經濟。這種體制的國家與任何民主國家的交流,很容易憑藉制度的不同,獲取利益。以下我先舉例説明。
以媒體業而言,2001年中國加入WTO之後,承諾今後數年內逐步放開。此後,中國在海外大肆推行“大外宣”計劃,新華社多語種媒體在美歐及全世界相繼落 地並設立記者站,收購英文媒體,各種外宣刊物如雨後春筍。以美國為例,所有由中共控制的媒體(包括網站)可以自由地批評美國的一切,從政治、外交政策到經 濟社會,尤其是中美關係上的評述幾乎就是新華社與《環球時報》的翻版。
外國媒體不但沒有得到相同的待遇,反而受到嚴厲控制。中國高層領導和政府文件多次重申,外國政治類新聞媒體不準進入中國。即使進入中國的外國記者,其報道 也會受到各種干擾,每年一次換發簽證的制度就是迫使外國記者自律的重要手段,不少記者因為發表過中國政府不喜歡的報道,被停發簽證,如路透社的慕亦仁,被 迫中止在中國的記者生涯。2013年12月《紐約時報》與彭博社因為報道過中國高層家屬的腐敗故事,兩家媒體的幾十位記者在換發簽證時遇到的阻礙就是一 例。彭博社為了在中國傳媒市場立足,最近已由董事長公開表示,該社此後不再在中國做商業經濟之外的報道。
專制國家與民主國家之間的制度差異造成的結果就是:進入你的國家,我利用你的自由做我想做的一切;你進入我的國家,我用我的專制手段,限制你的自由,迫使你乖乖就範。
中臺服貿協議面臨的問題,其實就是其他民主國家所面臨的同樣的問題,但由於台灣與中國特有的複雜關係,台灣幾乎沒有任何修改規則的能力。
*服貿協議可以實現大陸對台灣的吞噬*
我對服貿協議的一點研究,緣自2013年12月一位台灣朋友的請求。這位朋友曾就其中關於印刷業開放等幾個問題向我諮詢。服貿協定中有這樣的條款:台灣應 對中國開放印刷及其輔助服務業,同時北京也允許台資在大陸設立合資、合作企業,從事出版物和其他印刷品的印刷業務,大陸方投資應當控股或佔主導地位。
從條款看來,似乎不平等只體現在大陸可在台灣獨立投資,台資到大陸則需要合資且不能居控股地位。但真正的要害不在這裡,在於台灣與大陸對印刷業的定位及管 理方式完全不同。台灣是民主社會,印刷業是作為純粹的工商業來管理;大陸是個專制社會,控制思想與意識形態,各種印刷品如報紙、期刊、書籍、年畫、圖片、 掛曆、畫冊及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的裝幀封面等,統統被看作一種意識形態的載體,列入審查範圍,印刷業因此不可避免地被看作是涉及國家安全與意識形態宣傳 的特殊領域,歸口于新聞出版總局管理,同時還要到公安局報備。《印刷業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15號)第八條第三款規定:“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持出版物 印製許可證向公安部門申請,經核準,取得特種行業許可證。”
由於報紙、期刊、書籍、圖片等類印刷品承載的內容必不可免涉及政治,國內印刷業分國營、民營、外資等三大類,這些企業從事的印刷經營種類,在申請執照時均有規定,執照不得轉讓、出租。
《印刷管理條例》第十五條是條純粹的政治規定:“從事出版物印刷經營活動的企業不得印刷國家明令禁止出版的出版物和非出版單位出版的出版物”。出版什麼書 籍,出版社有自我審查過程,向上級機構申請書號及印刷許可時,印刷物在出版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局審核批准,取得出版物印製許可證,就是一個 政治審查過程。
十五條所説“國家明令”涵蓋面極廣,比如危害國家安全的、反對政府的、有關黨與國家領導人及其家屬的、對台灣政策及對外政策的,有關文革、反右等歷次政治 運動的。異議人士的書籍,無論是活著的還是去世的,都不準出。以上禁令,都是歷年不斷通過內部文件、電傳、電話等口頭指示不斷下達的,而且從無廢除之説。 官員退休後要出回憶錄,也有專門規定,需要特批,比如中共政治局委員級別的需要中共中央辦公廳特批,批後出版需要審稿,這就是《李鵬日記》在香港都不能出 版的原因。前中共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陳希同(判刑入獄)因為生命垂危,不顧禁令,出獄後在死前將其日記在香港出版。
除了政治限制之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這是台灣民眾包括學者也不一定能夠想到的,即台灣印刷業的實力遠不如中國大陸。中國印刷業經過2010年代近十年整合,形成不少非常有實力的大型國企,無論從技術實力還是資本規模,台灣企業與之相比,並不具有競爭優勢。
因此,服貿協議當中印刷條款的落實,將是大陸資本長驅直入台灣印刷業,整個台灣印刷業將淪為大陸政治工具,這與極小部分臺商到中國賺幾個小錢的利益相比,其中利弊非常清楚。
*服貿協議:中臺一體化的最後一段鋪路石*
台灣的反服貿活動,從3月18日開始,目前還在繼續。我讚賞台灣青年學子們的勇氣,但我也深知台灣的命運,在多年來與大陸的多層次互動中其實已經註定。從 其命運走向來看,反服貿協議行動只是大陸對臺“溫水煮青蛙”過程中最後的N跳之一。國民黨在與民進黨爭鬥中挾共自重,對北京形成極強的政治依附,大陸對台 灣媒體的紅色滲透也非常嚴重。從經濟上來看,台灣的産業早已移往大陸,其GDP廣義上有70%與大陸相關。如今台灣經濟空心化,青年們的失業現象日益嚴 重。服貿協議一旦簽訂,台灣經濟將被大陸資本掌控。用台灣資深媒體人胡忠信的話來説:“這次大學生完全站到第一線,服貿協議(只)是個引爆點。服貿協議簽 署給弱勢者、低薪族或年輕人的感受是:我的未來被出賣了,所以他們站了出來。”
對香港大陸化的厄運。港人已有非常痛切的總結。李怡説,“香港曾經是台灣人殷羨的榜樣,今天淪為台灣人的前車之鑒,除了中共沒有落實一國兩制之外,最關鍵 的是許多港人沒有把香港當作自己的家園,只管賺錢或撈取政治經濟利益,未必願為公義犧牲經濟利益。”台灣青年對此已有初淺體會,推特上出現一張照片,上書 “爺爺革命,爸爸才有票投;爸爸亂投票,兒子就得革命。”我認為這段話總結得極有道理。
如果説香港大陸化的命運是“天註定”,港人多少有點無可奈何,那麼台灣與大陸的一體化,其中責任至少有一半得由台灣政界及商界承擔。台灣與香港不同,本是 一個獨立的民主政治體,皆因台灣80及90後的父輩們爭先恐後地跑到大陸淘金、包二奶,沉迷于花天酒地,毫不顧及台灣這個家園的前途,因為政治短視迎合北 京政府投票,導致台灣走到今天這一步。反服貿活動,只是台灣90後一代向父輩討債的開始。
*****
嚴重示警!!美國北卡大學經濟學教授林環牆警告:台灣已陷入貿易理論「貧窮化經濟成長」(Immiserizing growth)的困境:經濟有成長→出口產品價值低→貿易條件惡化→貿易市佔率萎縮→實質薪資不斷倒退。
這是因為「台灣經濟發展中國化」的結果,即過度利用中國廉價勞力的比較優勢,讓台灣資源被引誘式地流入中國,造成沒有足夠資源留在本土,使創新、高附加價值的未來新興產業無法辦法生根...。
惡果已經顯現,就看台灣人民怎麼決定未來...。
http://www.peoplenews.tw/news/94189247-afcf-4073-8bee-ad9c38a56e66
*****
許多人跟我推銷服貿的好處。這不用說,某家公司80年代中就有Greater China的策略規劃---可能是北京此次服貿的參考---譬如說,想將網路業限制在福建省.....(30年前一流的想法,現在可能是笑話, Internet 已25歲。)
我相信中共可能也有我這"鍾杜邦"的檔案....
不多說,請記住:
"退回"不是不要,而是要有更多公平、公開、可監督的機制,而不是多數暴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