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普林斯頓大學榮譽教授林培瑞:中國對台灣的「和平」統一早就已經進行
採訪撰文:林紜甄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聽過這一段話:馬英九在施政方向與兩岸關係上是主張兩岸統一,但令人諷刺的是,他的「優異」施政表現,讓台灣社會的「台獨意識」高漲到前所未有的水準。這可不是空穴來風,根據 BBC 的報導,兩岸服貿的黑箱作業造成 318 太陽花學運興起,一股反中的勢力在學運期間不斷醞釀壯大,助長了獨派比例達到 23.8%,創下 1994 年以來的新紀錄。
台獨意識高漲,紛紛在臉書蹦出來的社團就可以知其一二,只要輸入台獨兩個字,就會搜尋到台獨建國新世界、台獨論述研究所、台灣獨立革命軍等等。當然這不算進建立個人粉絲頁提倡台獨的臉書用戶。雖然,台灣社會追求「台灣獨立」的慾望高漲,但台灣要怎麼邁向獨立?又或者從現實面考量,台灣有獨立的可能性嗎?
曾歷經六四學運,並協助六四精神領袖方勵之赴美居住的普林斯頓大學榮譽教授,同時也是享譽國際的研究學者林培瑞(Perry Link),雖然本身是美國人,但他長期研究漢學文化,對中國具有一定的理解。因此,適逢林培瑞教授前陣子在中研院訪問,《BuzzOrange》抓緊機會採訪,詢問他個人對兩岸關係的看法。
《BO》:你認為台灣追求獨立的運動,是否有機會成真?
林培瑞(以下簡稱林):你想要跟人家隔開是很美麗的理想,但同時也很天真。如果台獨能夠成功,我當然不反對。但我說天真的意思是,你不理中國是一回事,中國不理你又是一回事。但是中國肯定理你,而且它已經來了。媒體、金融等各個產業,中共已開始滲透。
編按:中共滲入的媒體產業,其最為知名的便屬旺中集團。雖然董事長蔡衍明否認,但國際媒體經濟學人的報導揭露旺中拿了中國資金,宛如給蔡衍明打了一個耳光。下圖來自經濟學人,圖中可以看到 2011 年中共補貼中國旺旺 4700 萬美元(約台幣 13.92 億),佔該公司淨利的 11.3%。拿了中共的錢,當然就要依照他們的指令辦事,旺中旗下的中國時報、旺報當然以中共傳聲筒之姿,開啟媒體統一戰略手段,對台灣人民進行一波又一波的洗腦。
《BO》問:中共以武力侵略台灣的可能性大不大?
林:一般都認為,台獨最大的風險就是可能引發中共的武力侵略,但我認為以武力侵略台灣的可能性不大。就美國的立場而言,只要中共不動用武器的話,只要以和平的方式來佔領台灣,美國就不會干涉。為什麼這樣說?因為美國人對戰爭極為厭惡,如果美國領導人表示,我們要救台灣,要動用武力,美國老百姓是不會接受。除非是非常緊急必要的局面,比如中國共產黨派戰鬥機、坦克車來台,美國很可能會伸出援手。但以 peaceful 的方式統一台灣,美國不會干涉。而且,美國國務院還一直強調:「我們反對暴力的方式解決兩岸的問題。」這意思是說,和平占領的話我們不會干涉。
其實,佔領的過程已經開始了,我覺得很明顯。台灣香港化已經開始了,國民黨的高層領導與中共合作,而且共產黨慢慢的占領台灣,馬英九也不反對。我認為年輕人提倡台獨的精神可嘉,但方式不是很聰明,如果不了解這樣的國際關係背景,就大力號召台獨,完全不管中共在想什麼,這樣的想法很天真。
《BO》問:如果台灣想要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追求獨立自由的未來,你覺得目前有什麼辦法是可行的?
林:我認為唯一的辦法是就是去影響大陸。只要共產黨是集權專政、一黨專政,台灣的將來必然是烏雲密布。大陸現在已經有很多人對一黨專政吃不消,各地有很多反抗的力量,但大陸沒有辦法作組織運動,而台灣、香港還可以組織反抗。因此台灣、香港要善用這一點,幫助大陸民主化。
中共為什麼怕香港、台灣的民主制度?因為民主制度跟中共目前的國情不同。中共可以對內宣傳西方的民主制度是不符合國情,對中國社會洗腦說「人權、憲政這樣的觀念是外來產物不符合中國國情」。但是,中共要怎麼解釋台灣、香港的民主制度呢?如果中共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那麼為什麼民主制度適用於台灣人,而不能適用於中國人?只要台灣的民主制度與公民社會對大陸人有吸引力,那麼就會威脅到中共的一黨專政。
北京律師浦自強、資深媒體人高瑜被抓,這些中國公共知識分子不顧自己的危險,站出來替大陸人民講話。但台灣人沒有危險,台灣人主動關心中國內部的人權運動,台灣的律師可以聯合起來,對中國來說會造成很大的壓力。因為,共產黨不可能像指責外國人那樣說:「你們不是中國人,不能干涉中國內政。」他們不能說:「台灣不是中國人,沒有資格為中國這些被迫害的知識份子說話。」台灣人站出來為中國人權運動者說話的力量比外國人大。
如果中國已經運用各種手法「和平」滲透統一台灣,那麼將中共搞垮,是台灣追求自由長遠的唯一辦法。
跟你們分享一個故事。這次我來台灣三個月,有到屏東的師範學院去演講,台下的聽眾大部分都是大學生,其中有一位是來自北京的研究交換生。我就跟他聊並問他,你在北京做什麼?他說,他在北京社會科學院當六年的研究員,然後他就到屏東這裡念教育系的碩士。當下我覺得很有意思,因為北京社科院的研究員是很高的位子。接著,我就繼續問,但是你為什麼選擇到屏東念碩士?他說,他想接觸土的台灣。我就想,你的意思是綠的台灣?然後,我再問他的論文題目是什麼,他說是海峽兩岸關係。我就想,這題目要嘛到政治系要嘛到台北學校去念,怎麼選擇到屏東來?這人很明顯的不是普通的學生,我不知道他有什麼特別的意圖,或許他是來收集南部台灣的資料與情況,並向中共匯報。而我相信不只他一個這樣的人來到台灣。共產黨不笨。
張良、黎安友(Andrew J. Nathan)和林培瑞(Perry Link)編著的《天安門文件》(The Tiananmen Papers) ,是很多學者研究天安門事件使用的重要史料......
林博文專欄 - 方勵之和林培瑞
2013-05-29 01:26 時報 【林博文】
天體物理學家方勵之在剛面世的自傳(天下文化出版)裡提到,他和妻子李淑嫻在一九八九年六月五日前往美國駐北京大使館時,林培瑞和一名CBS電視台人員 陪他們進去,想要「借住三五天」。代理公使薄瑞光(目前是美國在台協會主席)面有難色,他們只好離開,暫宿建國飯店。薄瑞光向白宮緊急請示後,老布希總統 當即表示要他趕快把方勵之夫婦請回來,薄氏只得在半夜跑到建國飯店敲門,邀方氏夫婦回大使館,說他們是「總統的客人,需要在使館裡住多久就可以住多久。」
二十四年前的六月初,北京遭逢中共建國以來最騷亂、緊張的時刻,一直陪伴方勵之夫婦的林培瑞(Perry Link)是美國學界裡的一個傳奇人物。他是個老左派,他的父親也是個老左派教授,當年很崇拜史達林和毛澤東,甚至組團到蘇聯參觀學習。林培瑞受其父影 響,在六○年代美國大學校園掀起反越戰、爭民權的火紅歲月,對共黨中國和毛澤東傾心不已。
一九四四年出生的林培瑞很會念書,讀哈佛的時候,中文老師是語言大師趙元任的女兒趙如蘭,老「中國通」費正清是他讀博士班的教授,他的博士論文是研究民 國初年的鴛鴦蝴蝶派小說。林培瑞曾到台灣學中文,一九六七年住在香港時,這位渴望訪問大陸的左仔,寫信到北京表達其意願,卻遭拒絕,直至一九七三年五月才 首次踏上他嚮往已久的紅色中國。但他發現很多事情和他所憧憬的社會主義中國大不相同,為什麼火車有軟臥和硬臥之分,有人告訴他,軟臥是給領導坐的。他也發 現號稱無產階級社會充滿太多的階級之別。
林培瑞是美國「中國研究」領域裡,中國話講得最好的一個,曾經拜相聲大師侯寶林為師。一九七二年四月,中國大陸乒乓球隊訪美,林培瑞是六個翻譯之一,為 了抗議尼克森下令轟炸北越海防,他策動另四名翻譯杯葛尼克森的召見。林培瑞於一九八八年中秋節前夕以美中學術交流委員會駐北京代表身分到中國,正好遇上大 陸知青對中共當道不滿的情緒急速加溫的關鍵時間。
李淑嫻透露,前年感恩節,已在病中的方勵之對她說:「進入(美國)大使館後,你阻止我要出去,最後聽了你的,結果為我爭得這二十年的時間。這二十年我做 了那麼多的事。…」當時在場的林培瑞是見證人,他為這句話做了注腳,他說一九八九年六月五日中午他第一次帶方氏夫婦進入美國大使館,在裡面談了三個鐘頭 後,是方勵之決定不願留在大使館,要求林帶他們出去。後來薄瑞光奉白宮之命請他們回大使館。
林培瑞說:「方勵之並不是很願意回到美國大使館,是方的妻子和兒子都覺得最好去吧,因為中國官方發瘋了,前一天在天安門廣場殺了那麼多人,即便不判你入獄坐牢幾年,也可能找流氓殺你,李淑嫻對此感到害怕,最終勸方勵之進入美國大使館。」
林培瑞在普林斯頓大學教了很長時間,數年前轉到加州大學河濱校區當講座教授,常在一流刊物《紐約書評》寫文章介紹中國近況,方勵之在過去幾年亦曾為這份 雜誌撰文。《紐約書評》享譽全美的人物漫畫家大衛.拉文(David Levine)曾畫了一幅方勵之的人物插畫,極為生動,尤勝過他所畫的劉賓雁,可惜天下文化版的方傳未選錄這幅足可傳世的插畫。
林培瑞因常年批評中共,又參與翻譯《六四真相》文件,一九九六年被中共列入黑名單,不准訪問中國。他說過去十幾年他接觸到許多中國留美學生,他發現他們 沒什麼理想,只愛追求自身的利益,懷抱狹隘的民族主義,不關心中國的民主和貧富懸殊。林氏說,八○年代的中國大陸知青比今天的知青強太多了,洋溢著理想主 義,關切現狀和中國前途。
林培瑞說他在六○年代末,因嚮往和平、自由、正義、真實和小人物也有翻身的機會,而仰慕毛澤東。今天,為了同樣的理想,他憎惡老毛和他所留下來的遺產。
出處: 2013-5-29 林博文〈方勵之和林培瑞〉
美國漢學大師Perry Link:面對服貿中國因素 台灣不應犧牲民主價值
作者:黃兆年(畢業於台大政治系、政研所,現為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政治學博士候選人)採訪及撰稿。
1.訪問時間:2014年3月27日15:00-17:00
2.訪問地點:中央研究院
(以下報導內容已獲林培瑞教授親自修改並同意刊登)
The CCP aims to destroy Taiwan’s democracy and Taiwan’s best answer is to show to the Chinese people and to the world how well its democracy works and how civilized its society is.
─Perry Link, Taipei, 2014
Perry Link(林培瑞)現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系榮譽教授、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校長特聘講座教授,1989年曾在北京親身觀察六四學運,這半年多來則旅居 中央研究院擔任訪問學者,適逢台灣服貿協議爭議越演越烈,目睹至今已持續十多天的三一八太陽花學運。身為美國知名的中國問題專家,林教授希望藉此機會提醒 台灣政府以及社會大眾:應該多加留意大陸政權對民主社會的潛在威脅,並持續深化台灣既有之人權、民主、公民責任(civic responsibility)等文明價值所體現的「軟實力」(soft power),同時嘗試從上述兩個觀點來理解服貿協議以及三一八學運的意義。
服貿隱含中國共產黨的政治目標
林 培瑞教授認為台灣首先應從共產黨的政治目標來理解服貿協議對北京政府的意義。共產黨在世界上許多地方—歐洲、南美、北美、非洲—都是想利用它的政治與經濟 力量,去擴大自己的影響,而減少其他國家的人權意識與民主政治。在全球各地都能看到這樣的趨向。但台灣對北京政府尤其重要,是其亟欲擴張影響力的對象。除 了「統一祖國」這等既表面又真實的原因之外,中國官方之所以致力於破壞台灣的民主,另外還存在兩個潛在的因素。首先,北京政府經常把民主體制與中國文化不 相容,做為抗拒或拖延民主化的藉口之一。然而台灣民主的存在,恰是一個最佳也最令其頭痛的反例。其次,北京政府最關心的終究還是對國內社會的控制,以及自 己政權的維繫。中國政府於是經常挑起一些不必要的矛盾,例如西藏、維吾爾的問題,以及日本、釣魚島的問題,當然也包括台灣的問題,藉此轉移群眾的注意力, 抑制社會內部的反對聲浪,並把自己設為「愛國」的代言人。
至於服貿協議,對共產黨來說,政治上的意義絕對遠大於經濟上的意義。林教授說他 很難猜測馬英九的心理,馬英九到底是為了追求台灣的經濟發展,還是為了呼應中國政府的政治需求,還是為了別的目的,林教授不知道。但他十分明確地表示,從 北京政權的立場來看,服貿協議「95%是政治、不是經濟」,而且「不是可能」、而是「一定帶來一些政治上的影響」。具體來說,北京政權就是想要借由服貿, 將其影響力進一步擴張至台灣,以便對台灣施加壓力,最終的目標則是要台灣「香港化」。
香港經驗值得引戒
在 林培瑞教授看來,香港是受共產黨的「和平演變」比較明顯的例子。這一點在新聞自由上能看得最清楚。在1997年以前,香港媒體享有高度的自由,報紙、雜誌 反映各式各樣的聲音,中國共產黨的聲音、台灣國民黨的聲音都有。到了1997年之後,儘管鄧小平當初承諾「五十年不變」,但事實上不到十年就產生了巨大變 化,特別是在傳播媒體方面。北京政府基本上以兩種方式去影響新聞自由。首先是購買媒體,然後對買不到的媒體採用商業力量施加壓力,壓縮其生存的空間。第二 個,而且還是更有效的方法則是針對個別記者、編輯製造「自我審查」(self-censorship),也就是利用各種威脅手段,讓說真話的人必須付出代 價,新聞工作者的理想和利益於是被對立起來,人人得開始「打自己的算盤」,越來越少人敢提「六四」、「法輪功」、「達賴喇嘛」、「維吾爾」、「台獨」等北 京政權不喜歡的詞彙。這種自我審查,一開始,編輯和記者都意識到,但日子久了,就變成一種下意識的反應,說謊於是變成一種「很自然的生活方式」。這不僅對 媒體生態造成衝擊,更令人擔心的是,它使得社會大眾被謊言所蒙蔽,越來越沒辦法接近真相。中國大陸好幾十年來就是這樣,香港也開始走這條路了。林教授認為 台灣人民應該問自己:「要不要走這條路?」不要的話,早說「不」比晚說「不」來得好。
除了香港之外,林教授進一步指出,北京政府也開始透 過自我審查的手段,試圖影響美國的新聞自由。例如,彭博新聞(Bloomberg News)和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兩大媒體,最近就發生旗下個別記者簽證不被中國當局延長的情況。這兩家媒體曾揭露過習近平與溫家寶家族不可思議的龐大財產的詳細情況,北京於 是採取了對付香港媒體的方法來對付美國媒體。對台灣有可能不一樣嗎?有的台灣媒體已經開始對北京「學客氣」了,將來共產黨要是真的來了以後,「自我審查」 只能增加百倍。台灣人民就跟大陸人一樣,不得不面臨「我說真話還得付個人代價」的難題。
犧牲民主的發展是假發展
台 灣面對共產黨施加的壓力,林培瑞教授認為最佳的因應策略即是把自己的人權、自己的民主、自己的文明等可愛的社會氛圍展現出來,理直氣壯地歡迎對岸以及全世 界來跟共產黨之下的社會生活做比較。中國國內有不少人對台灣持敵對看法,那是因為共產黨散發「分裂注意」的宣傳,而不是因為他們了解真相。其實大陸人到台 灣訪問,眼睛是雪亮的,哪一個社會比較「優越」,一目了然。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的確很快,「爆發戶」(習近平、溫家寶家族即是例證)的確很多,但我們要是 用人民的平均生活水準來做尺度的話,台灣還是高得多。總而言之,台灣遠遠低估了自己的軟實力。既然經濟已經發展得不錯,台灣現階段最值得珍視的其實是一種 現代文明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千萬不要為了一時的經濟發展而犧牲掉更寶貴的民主價值。
六四與三一八的比較
1989 年北京的學生和市民上街遊行、要求民主,後來遭到屠殺。林培瑞教授擔任美國科學院駐北京代表,目睹了這些情況。2014年台北的學生和市民上街,林教授注 意到有幾方面是類似的:學生要求對話,政府不接受;學生佔領地方,官方採取暴力。但也有些明顯不同的地方:台灣政府後來做了一些讓步,同意重新考慮立法過 程、同意對話,但北京始終沒有。暴力的程度也很不一樣,一邊是打棍子、踢腳;另一邊是開機關槍和坦克車。台灣新聞也是自由得多,林教授說他晚上開電視看到 許多節目進行熱烈的訪談和對話,跟當時的北京電視形成明顯的對比。北京一言堂,只有官方的聲音說一些真假混雜的話。
然而,最令林教授擔心 的,並不是台北跟北京在客觀程度上有多大差別的問題,而是台灣眼前所走方向的問題:是要繼續往現代文明走,還是退回到一黨專政的暴力文化?林教授說他看到 了一個新聞報導讓他不寒而慄:國民黨副祕書長林鴻池說學運是被「極少數、別有用心」的某些人在幕後利用的。讓林教授吃驚的,並不只是副祕書長的用意,而是 他的語言。在六四以前,共產黨媒體就說北京學運是「極少數、別有用心」的幕後黑手挑撥的。字眼如出一轍。共產黨的這種用法,當然也不是六四的時候發明的, 從1950年代初就已經開始使用。林教授說他還沒有研究,林鴻池的字眼是留戀蔣介石時代的一黨專政呢?還是想借用當前中國共產黨新朋友的習慣用語呢?(共 產黨和國民黨原先都是根據列寧政黨模式創辦的。)無論如何,台灣民主社會都應該有權利說「不」。
學運有益!
最 後,林培瑞教授說他對台灣學運的印象非常好。他認為民主最基本的原理,就是政府為民間社會服務,而不是民間社會為政府服務。在民主過程中,學生運動所扮演 的角色,即是把公民社會的聲音傳遞給政府,協助公民社會跟政府對話,打開政府裡面不民主的「黑箱子」。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學生佔領了中心,自己就成了總 統。只是,對話正是民主最基本的元素。學生以和平的方式向政府提出對話的要求,應該是可以被一個民主國家所允許的,也應該是可以被一個民主政府虛心接受的 才對。
1.訪問時間:2014年3月27日15:00-17:00
2.訪問地點:中央研究院
(以下報導內容已獲林培瑞教授親自修改並同意刊登)
The CCP aims to destroy Taiwan’s democracy and Taiwan’s best answer is to show to the Chinese people and to the world how well its democracy works and how civilized its society is.
─Perry Link, Taipei, 2014
Perry Link(林培瑞)現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系榮譽教授、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校長特聘講座教授,1989年曾在北京親身觀察六四學運,這半年多來則旅居 中央研究院擔任訪問學者,適逢台灣服貿協議爭議越演越烈,目睹至今已持續十多天的三一八太陽花學運。身為美國知名的中國問題專家,林教授希望藉此機會提醒 台灣政府以及社會大眾:應該多加留意大陸政權對民主社會的潛在威脅,並持續深化台灣既有之人權、民主、公民責任(civic responsibility)等文明價值所體現的「軟實力」(soft power),同時嘗試從上述兩個觀點來理解服貿協議以及三一八學運的意義。
服貿隱含中國共產黨的政治目標
林 培瑞教授認為台灣首先應從共產黨的政治目標來理解服貿協議對北京政府的意義。共產黨在世界上許多地方—歐洲、南美、北美、非洲—都是想利用它的政治與經濟 力量,去擴大自己的影響,而減少其他國家的人權意識與民主政治。在全球各地都能看到這樣的趨向。但台灣對北京政府尤其重要,是其亟欲擴張影響力的對象。除 了「統一祖國」這等既表面又真實的原因之外,中國官方之所以致力於破壞台灣的民主,另外還存在兩個潛在的因素。首先,北京政府經常把民主體制與中國文化不 相容,做為抗拒或拖延民主化的藉口之一。然而台灣民主的存在,恰是一個最佳也最令其頭痛的反例。其次,北京政府最關心的終究還是對國內社會的控制,以及自 己政權的維繫。中國政府於是經常挑起一些不必要的矛盾,例如西藏、維吾爾的問題,以及日本、釣魚島的問題,當然也包括台灣的問題,藉此轉移群眾的注意力, 抑制社會內部的反對聲浪,並把自己設為「愛國」的代言人。
至於服貿協議,對共產黨來說,政治上的意義絕對遠大於經濟上的意義。林教授說他 很難猜測馬英九的心理,馬英九到底是為了追求台灣的經濟發展,還是為了呼應中國政府的政治需求,還是為了別的目的,林教授不知道。但他十分明確地表示,從 北京政權的立場來看,服貿協議「95%是政治、不是經濟」,而且「不是可能」、而是「一定帶來一些政治上的影響」。具體來說,北京政權就是想要借由服貿, 將其影響力進一步擴張至台灣,以便對台灣施加壓力,最終的目標則是要台灣「香港化」。
香港經驗值得引戒
在 林培瑞教授看來,香港是受共產黨的「和平演變」比較明顯的例子。這一點在新聞自由上能看得最清楚。在1997年以前,香港媒體享有高度的自由,報紙、雜誌 反映各式各樣的聲音,中國共產黨的聲音、台灣國民黨的聲音都有。到了1997年之後,儘管鄧小平當初承諾「五十年不變」,但事實上不到十年就產生了巨大變 化,特別是在傳播媒體方面。北京政府基本上以兩種方式去影響新聞自由。首先是購買媒體,然後對買不到的媒體採用商業力量施加壓力,壓縮其生存的空間。第二 個,而且還是更有效的方法則是針對個別記者、編輯製造「自我審查」(self-censorship),也就是利用各種威脅手段,讓說真話的人必須付出代 價,新聞工作者的理想和利益於是被對立起來,人人得開始「打自己的算盤」,越來越少人敢提「六四」、「法輪功」、「達賴喇嘛」、「維吾爾」、「台獨」等北 京政權不喜歡的詞彙。這種自我審查,一開始,編輯和記者都意識到,但日子久了,就變成一種下意識的反應,說謊於是變成一種「很自然的生活方式」。這不僅對 媒體生態造成衝擊,更令人擔心的是,它使得社會大眾被謊言所蒙蔽,越來越沒辦法接近真相。中國大陸好幾十年來就是這樣,香港也開始走這條路了。林教授認為 台灣人民應該問自己:「要不要走這條路?」不要的話,早說「不」比晚說「不」來得好。
除了香港之外,林教授進一步指出,北京政府也開始透 過自我審查的手段,試圖影響美國的新聞自由。例如,彭博新聞(Bloomberg News)和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兩大媒體,最近就發生旗下個別記者簽證不被中國當局延長的情況。這兩家媒體曾揭露過習近平與溫家寶家族不可思議的龐大財產的詳細情況,北京於 是採取了對付香港媒體的方法來對付美國媒體。對台灣有可能不一樣嗎?有的台灣媒體已經開始對北京「學客氣」了,將來共產黨要是真的來了以後,「自我審查」 只能增加百倍。台灣人民就跟大陸人一樣,不得不面臨「我說真話還得付個人代價」的難題。
犧牲民主的發展是假發展
台 灣面對共產黨施加的壓力,林培瑞教授認為最佳的因應策略即是把自己的人權、自己的民主、自己的文明等可愛的社會氛圍展現出來,理直氣壯地歡迎對岸以及全世 界來跟共產黨之下的社會生活做比較。中國國內有不少人對台灣持敵對看法,那是因為共產黨散發「分裂注意」的宣傳,而不是因為他們了解真相。其實大陸人到台 灣訪問,眼睛是雪亮的,哪一個社會比較「優越」,一目了然。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的確很快,「爆發戶」(習近平、溫家寶家族即是例證)的確很多,但我們要是 用人民的平均生活水準來做尺度的話,台灣還是高得多。總而言之,台灣遠遠低估了自己的軟實力。既然經濟已經發展得不錯,台灣現階段最值得珍視的其實是一種 現代文明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千萬不要為了一時的經濟發展而犧牲掉更寶貴的民主價值。
六四與三一八的比較
1989 年北京的學生和市民上街遊行、要求民主,後來遭到屠殺。林培瑞教授擔任美國科學院駐北京代表,目睹了這些情況。2014年台北的學生和市民上街,林教授注 意到有幾方面是類似的:學生要求對話,政府不接受;學生佔領地方,官方採取暴力。但也有些明顯不同的地方:台灣政府後來做了一些讓步,同意重新考慮立法過 程、同意對話,但北京始終沒有。暴力的程度也很不一樣,一邊是打棍子、踢腳;另一邊是開機關槍和坦克車。台灣新聞也是自由得多,林教授說他晚上開電視看到 許多節目進行熱烈的訪談和對話,跟當時的北京電視形成明顯的對比。北京一言堂,只有官方的聲音說一些真假混雜的話。
然而,最令林教授擔心 的,並不是台北跟北京在客觀程度上有多大差別的問題,而是台灣眼前所走方向的問題:是要繼續往現代文明走,還是退回到一黨專政的暴力文化?林教授說他看到 了一個新聞報導讓他不寒而慄:國民黨副祕書長林鴻池說學運是被「極少數、別有用心」的某些人在幕後利用的。讓林教授吃驚的,並不只是副祕書長的用意,而是 他的語言。在六四以前,共產黨媒體就說北京學運是「極少數、別有用心」的幕後黑手挑撥的。字眼如出一轍。共產黨的這種用法,當然也不是六四的時候發明的, 從1950年代初就已經開始使用。林教授說他還沒有研究,林鴻池的字眼是留戀蔣介石時代的一黨專政呢?還是想借用當前中國共產黨新朋友的習慣用語呢?(共 產黨和國民黨原先都是根據列寧政黨模式創辦的。)無論如何,台灣民主社會都應該有權利說「不」。
學運有益!
最 後,林培瑞教授說他對台灣學運的印象非常好。他認為民主最基本的原理,就是政府為民間社會服務,而不是民間社會為政府服務。在民主過程中,學生運動所扮演 的角色,即是把公民社會的聲音傳遞給政府,協助公民社會跟政府對話,打開政府裡面不民主的「黑箱子」。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學生佔領了中心,自己就成了總 統。只是,對話正是民主最基本的元素。學生以和平的方式向政府提出對話的要求,應該是可以被一個民主國家所允許的,也應該是可以被一個民主政府虛心接受的 才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