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淞山是陳水扁在擔任台北市議員時期,最早期的辦公室主任。到了陳水扁執政後,在保訓委員會擔任委員,亦不受重視。在陳水扁卸任之後,資源日少鮮有人願意接手,才又回朝任扁辦主任。
陳淞山:太陽花影響港澳民主 中國別誤判學運本質
2014-06-10 15:27
陳淞山。
「台灣太陽花學運對華人民主的啟示及對兩岸關係的影響」
座談內容摘要(五之四):
從整個太陽花學運來看華人民主發展方向,當然我都是希望影響中國的領導階層或涉台系統,不要因為以前的舊有思維或政治利益考慮,造成更大的遺憾,我都是這樣跟他們溝通,當然我們是很小的力量,但都是努力往這方向去做。我想每一個人在華人民主也好,兩岸關係也好,都各有角色,在自己的角色上發揮一些價值與功能,去突破、解決一些問題。
十五年前我是民進黨,十五年來我是沒有黨籍的人,是因為當時到政府部門工作,我就沒交黨費,就沒加入,當然就保持我無黨籍的身份;我對民進黨也有喜愛,也有一些不好的看法,都有,每個人在他的人生歷程中有蛻變,也有重新反思,我是從這些轉變和策略價值去看問題。
太陽花學運我覺得是非常大的政治奇蹟。台灣的政治思維都被經濟現代化、科技化給迷失了,從太陽化學運找回了熱愛民主熱愛國家自我保護的價值與尊嚴,也展現年輕人當家做主的政治企圖心,這是對政治的關懷,這也是在追求民主自由社會公平正義的文明價值的一個轉折。
民主倒退 造就太陽花
台灣從民主走過來,本來應該要更提升民主內涵和價值,但為什麼會有今天這樣的情況發生?我們都有很大的問號。走過十幾年民主化、本土化的過程,它應該要開花結果了,怎麼突然斷掉了?我們還是需要反省,從陳水扁執政時代到馬英九產生很多的問題,基本上確實有讓民主倒退的轉折,所以才會激發這個力量,如果沒有民主倒退,可能它追求的就不是這樣的東西,除了自由民主思潮外,它更追求公平正義的社會價值,這樣的過程造就了太陽花學運。
二十多年來我觀察台灣政治,基本上代議政治失控、官僚體制是失能的,造成社會的反撲,當然對中國大陸政經社會衝擊,同時也產生高度的疑慮和不安。民主不能當飯吃,但沒有民主就不能呼吸了。我們不能批評郭台銘講的是錯的,但偏重的認知和價值觀是不同,我們應互相尊重想法,但不要去否定對方對於民主自由的價值,和對公平正義的追求。
台灣社會二十年來也產生很多經濟問題,我們年薪、所得無法提升,對未來民生經濟產生沒有未來的不確定感,以前是有能力還有未來,現在是有能力也沒有未來,加上中國因素,讓學生、公民社會產生想要對抗的心理。這不完全叫做台灣認同或中國認同,但學生在台灣感受到的壓力確實讓人不安,我認為中國也不是要用這些美髮業、印刷業來對付台灣、影響台灣,就我這幾年和中國接觸,中國對台灣影響,操作的方法已經愈來愈升級了,也不是用這樣短淺的觀點來看問題,它也不是真正的反服貿,這不是服貿真正的問題和爭議。
從我接觸民進黨或圈內的人來講,所謂贊成服貿跟反服貿,如果要他們選擇的話,不管是利大於弊,或贊同幾項,反對幾項,要他們做一個只有YES OR NO的抉擇的話,那是很難的抉擇的。對我來講,我會選擇我要,但我知道那些會出很多問題,那個平衡槓桿是很難去抓的,很多兩岸的處理,包括自經區,還有以後的貨貿都一樣要面對這樣的掙扎和矛盾,如果民進黨主政或許很多事不會那麼離譜,或許有很多談判力量和空間,太陽花也許就不會發生。
一些偶然 造就佔領國會的成果
佔領立法院是一個很重要的政治圖騰,它能彰顯政治訴求,彙集社會動能,加上國際宣傳、馬王之爭的後遺症,所以才會有今天這樣的結果。就我了解的情況,當時佔領學生認為,如果能撐過這個晚上就不錯了,就我們政治上的經驗,最慢三四點也會被驅離的。如果第一晚就結束,可以只有零散的反服貿,就不可能彙集到這麼大的社會力量,但有時就是這樣的偶然,造成太陽花的結果,這些我都是完全肯定的。
太陽花怎麼去影響中國?事實上這不是民進黨策動的,不要高估民進黨的能力了,當時公布林飛帆又是青年軍,但蔡英文連林飛帆都不認識,中國不要去從媒體的隻字片斷去做類似想像。事實上在博鰲論壇時,我確實是透過力量去影響大陸最高領導單位去做太陽花的評估,讓對方了解這部分確實沒有那麼大的操控,政治上沒有那麼大的黨派利用,中國要了解真正情況才不會誤判;太陽花當晚爬進去國會的,真正的主角或行動者只有少數幾十位而已,那是真的大家憨膽,就這樣子進去了而已。
當把一些情況讓他們了解後,大陸就會開始反思,原來不是那麼政治化的操作,很多結果是累積出來的,大陸不要把太陽花打成最不想看到的反中,反中力量集結後,對大陸後來處理兩岸關係來講,只是把台灣推的更遙遠而已。包括我最近跑了四場,此外我在對岸有寫點東西可以刊登,就每天跟大陸媒體人寫筆戰,給他們有一點信任基礎的東西。
我前幾天去香港跟民主派也有一些接觸,確實內部產生許多步驟上不一致的地方,包括前二天討論六四的遊行,一個在維多利亞港,一個在其他地方,也在自己打對台,自己在較勁一樣,內部確實有不一致。
「佔中」確實挑戰大陸內部的政治禁忌,很多人在協調,能不能有折衷方案?對大陸來說,那種風險是不可控制性,會出一個不可期待的人當特首,現在也正尋求解套的方案。但現在「佔中」只是民間發動的狀況之一,六月二十至二十五日還有民間的電子投票,有現場的投票,這些都不代表是最後的結果,七月一日也還會有遊行,但還不是真正關係「佔中」的遊行,真正關係的「佔中」遊行會移到八月是人大常委去批准第一波政改方案,包括特首要怎麼樣去普選,那時到底怎樣,才會是真正的結果。
香港親中勢力 急於和中共溝通
我也接觸香港一些親中的朋友,他們也很急著在跟中共中央溝通,在奔走看有沒有折衷的方案。政治本來就是妥協的,在大陸處理香港的嚴格體制下,真正重要是爭制度,而不是民主派的誰能不能選上特首,事實上選上特首是機會不大的,怎樣能把制度建構好,對香港市民以後最有保障?畢竟現在香港市民要的是自我保護的價值,所以大家爭民主、爭普選。
但香港的社會能量還沒大到跟中國對立的,一般比較不政治化的香港市民還是認為,佔中會破壞經濟,行政立法是癱瘓的,對金融是不好,心理上還是相當排斥,擔心佔中變成社會癱瘓的結果。至於訴求上是否有折衷方案?現在也正在醞釀,大陸也有人在處理這樣的事情,也許佔中不佔中的訴求,最後能達成民主派某種程度的方案。
至於公民提名也是一樣,民主派有人主張1000個人連署,有人主張1%、2%的連署,台灣是至少3%,現在也有人主張3%或5%,你要的是二、三萬的人就可提名選特首,還是基本要5到10萬的合理數目才能選?我想最後香港的機制自然會有一個處理,公民機制裏大家覺得有一個合理門檻,這正在處理當中。
太陽花學運我也跟香港朋友講,你們怎麼來找施明德?其實他們也有來找太陽花學運的領袖,太陽花確實已經對香港民主有影響,包括宣傳、行動力的方式,他們都相當關心,能不能對佔中運動發揮更大的效果,香港已經在借鏡這些經驗。
此外,去年我也去看澳門的立法會選舉,在那邊待了將近半個月,蘇家豪是民主派排名第二還第三,民主派拆成三組,主要力量有二組,另外一派是年輕激進的,那一組完全沒有實力,第一組二席,第二組一席,他在吳國昌還是歐錦新那一組,排名第二還是第三。每一組的文宣就是蘇家豪的最好,我家裏都還留著,澳門那麼政治貧瘠的地方,他算是突出了,畢竟他是台大政治系的,雖然他最後還是落敗,但我還是看好他的,他和原來吳國昌、歐錦新那種傳統民主派和他是比較不一樣的,他的演講是有煽動性的。你看年輕人在港澳和台灣交流最多,他們喜歡來看,喜歡來觀選,就會聊你們怎麼會思考這些問題,怎麼會有這樣的串聯,還有文宣的手法。這個串聯很自然就會形成,不是刻意的,很自然地兩岸三地民主相互學習借鏡的方式,力量、策略的結合以後會愈來愈多,中共自然就會很擔心,就會認為是政治勾結,擔心不主張港獨的也變成港獨。
事實上香港「佔中三子」(編按:戴耀廷、陳健民與朱耀明)都是反共不反中、大中國主義的,我跟他談台獨可能就要對幹了,有一些價值是一致,但有一些政治理念和情懷是不一樣的。剛才余杰說的好,說要找對人,找錯人可能讓很多事更難處理,會讓很多運動失焦。
澳門長期以來喜歡讓他們的學生來台灣讀大學,因為他們的資源比較沒那麼多,他們也很喜歡來台灣旅遊,政府每年都像分紅利一樣派遣,很多人就形容澳門好像「安樂死」,你搞得過火,我就不給你這些,這些錢用來收買人心。澳門政府每年這樣派遣至少派了五年,但澳門人反而覺得五年前更好,更幸福,比如現在市內叫不到計程車,太多觀光客擠在這五十八萬人的小島內,原來的生活機能都沒有了,像是次等公民一樣。像他們的公車每台都客滿,但運轉效率很不好,常塞到市區裏,政府每年都補助三、四家業者五億到十億,但每年都虧損,經營效率很不好。
澳門人不滿 難轉化挑戰中國當局
儘管澳門人對經濟上不滿,但對政治上不關心、冷漠,或者他們有傳統中國祖國的思維,很難把對特區政府政策的不滿,轉化到對中國關係的挑戰,因此它現在比較只針對經濟議題、官員自肥的議題,會走上街頭已經是奇蹟了,然而三四千人的大動員,預計會有一、兩千人到現場,扣掉官員警察記者,最後剩下不到一百人,記者和便衣警察比示威的人還多。我在現場觀察,澳門還是很難,因為政治意識薄弱。
回到兩岸與華人的問題,大陸需要刺激,需要更多台灣、港澳及海外華人力量彙集來改變它,但這是一個催化劑,是一個助長,但重要的是它內部有多少社會能量,當然它內部權力鬥爭也是逼它去處理,你要借用他政治制度,希望用一些民主制度去改變它,這是很緩慢的,很不可能的,和我們心裏落差會很大。
大陸是菁英和腐敗並存的領導社會,一方面有很多腐敗官員,另一方面又有很多菁英領導,他在自我調整矛盾的過程中,它試著走一條新加坡威權民主的,文明的中國社會。他們講的讓利,我說不要講讓利啦,我都跟他們講回饋,台商二十年來灌了多少錢了,你把一些紅利回饋給我們都是很正常的,你不要覺得是施捨,不要覺得你是大爺,台灣人是很有骨氣的,這是要互相的。你真的把台灣當一家人,兩岸真的一家親的話,就應該用同理心,用誠意給台灣人看看。
我都要求大陸應承諾對台不使用武力、給台灣國際生存空間、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這三個做不到的話,你怎樣要求民進黨放棄台獨黨綱?你怎樣開啟政治對話?我都是用這樣的思維去跟他們溝通,確實是不好溝通,但總希望他們能聽就聽,不要說我在公開的論壇場合連講都不能講;兩岸要慢慢拉近這些融合,大家生活方式不同,價值觀不同,本來就是慢慢拉近的過程,如果你只是因為這樣就把它搞成統獨爭議,或者是統獨對立,那你就是是把台灣推向往更獨的方向而已,這樣的結果只是更達不到原來所要的政治目的。
我想就是各有角色啦,我們實際操作政治的人,試著努力去改變他們上層的政治思維,不敢說能改變或影響多少,大家在各個崗位上去分工,去影響、改變對方的思維,當然大陸還是很保守的,像我今天來跟余杰座談,大陸也許就會想,你是不是和余杰一樣,搞海外民主運動、華人民主運動,要來對抗中國的?大陸很簡單的政治思維都是這樣歸類。所以陳光誠來台灣,見了哪些人,見了民進黨的哪些領導?他們都要算總帳的。
這就是大陸決策體系,你要他改變、要影響他,但台灣要有自己的思維。就余杰來講,你要叫他支持台獨嗎?要支持台獨我才要跟你在一起?不是嘛!要尊重每一個人彼此的差異,才有各種不同對接的可能性,你要兩岸有更多融合、統合的機會,這樣才能夠達成華人的民主,從大陸自己的民主化的過程中,慢慢互相、變動式的交錯的影響,來帶動華人社會更文明的發展。
華人民主運動新頁 劉志聰:太陽花打亂了促統節奏(五之一)
太陽花衝擊華人法治觀 余杰:應先要求政府守法(五之二)
紀舜傑:太陽花激發年輕人發聲 意外攪亂馬習會進程(五之三)
期待台灣多關懷民間社會 中國民主改革契機在內部(五之五)
節檢自持的陳前總統/ 陳淞山/11-06-28/Taiwanenews2012-2-10
陳水扁前總統在《壹周刊》寫專欄的事,被台北監獄以「 破壞社會安定為」由,硬生生地攔了下來, 原來受刑人的憲法言論自由基本人權還是要受到政治所壓制, 不能批評國民黨與馬政府,但可以對反對黨的民進黨放聲痛駡, 這是我們法務部與其所屬監獄的政治標準, 一國兩制的選擇性執法結果,坐實了陳水扁是政治犯的證據, 馬英九總統真的把陳水扁當作政治人質,百般折磨任人宰割。
事實上,陳水扁是靠意志力存活下來的, 他在獄中寫文章與會客是他最快活的事, 他的從政經驗與八年總統的視野格局及政治高度,對人、 對事的洞悉能力,不論在「阿扁札記」的政論分析, 或是與絡驛不絕的訪客會面,總是能夠畫龍點睛地看準問題、 抓對方向為人解惑、釋疑, 為台灣複雜多變的朝野政局清楚梳理出一條正確的方向與道路。 難怪,馬英九會開始擔心陳水扁的專欄內容可能會變成「 筆桿子出政權」的結果, 讓已經搖搖欲墜的國民黨政權再度輪替下台,所以, 馬總統只能用這麼多荒謬的理由來封殺陳水扁的聲音, 讓陳水扁不要成為壓垮馬政權的最後一根稻草!
殊不知,陳水扁每篇直透筆背的文章都是他用「筆心」 一字一字刻出來的,以前在土城看守所是扒在床上所寫出來的文字, 現在在台北監獄是不是也是如此? 他必須相當費力的完成任何一篇文章,在昏暗且狹窄的囚室中構思、 打草稿最後一氣呵成的寫完文章,這是他的精神寄託, 也是他的智慧結晶,是在每天只能看自由時報、 蘋果日報的有限資訊下完成的作品。以前在看守所有小收音機、 七吋的小電視陪伴他了解更多外面發生的事情, 現在在監獄中或許只能看同房的獄友積分夠不夠才有機會接觸到這些 資訊。因此,去年12月3日移監後, 陳水扁只能非常努力的寫文章、投稿來增加積分, 為的只是擁有更多外面的資訊獲取,讓他能夠更客觀的了解、 分析時政。
當然,陳水扁在獄中也看了很多的書,有時候是訪客帶給他的, 有時候是扁辦送進去的書,這也是陳水扁最需要的精神糧食, 他向來就有良好的閱\讀習慣,雖然人困在監獄中也不例外, 去年移監寄回扁辦的書大約有170多本, 這還不包括他看完後在早些時期就寄回來的好幾百本書。 他看的書很雜,從聖經、佛經到政經社會有關的新書, 他都很廣泛且大量地閱\讀,當然,他很喜歡「基督山恩仇記」 這本書,不是喜歡主角逃獄的情節, 而是欣喜他哪天出獄後最想見的那個人——馬英九, 會不會有小說情節中壞人落難時的同樣下場!
陳水扁是一個每天吃便當都會甘之如飴的人, 在監獄中的伙食他也能習慣,每次有人會客時送的「會客菜」 他都視如珍寶,也會分給同房獄友一起吃, 但他長期養成的節儉個性是不浪費食物。 記得有一次因為剛換了會客菜的廚師,送的菜份量多了一些( 會客菜在監獄裡是有規格、重量的固定限制), 他就吩咐我們份量要減少 1/3,因為量太多吃不完會浪費、會暴殄天物;還有水果不要削、 不要切,否則放到晚上會黃掉, 有時白天會客菜中的一個蘋果或芭樂,他可以放到晚上當作宵夜吃, 切過的水果到晚上黃了就不能吃會浪費掉!
在監獄狹小的空間洗澡是很費力的, 陳水扁為了洗澡時不讓水濺濕了其他地方,因此, 他是小心翼翼蹲著舀水洗澡,長期下來,我個人認為他心臟的毛病、 胸悶、胸痛主要是由此造成的結果,他剛移監不久後發生的病痛, 就連坐著呼吸都會喘,後來診斷的結果是心臟有問題, 現在則是服葯改善中,可是根本問題還是沒有獲得解決。
外剛內柔的陳水扁對老婆吳淑珍的關愛是相當深的, 前一陣子為了吳淑珍夫人到台中監獄服刑的事, 他幾乎每晚夜不成眠,每天憂心忡忡深感不捨。 陳水扁對老婆的深情,眾人皆知, 記得有一位他擔任總統時期的重要民間友人還曾告訴我當年的一段秘 辛,陳水扁卸任總統後因為國務機要費官司纏身, 當時為了體弱不堪、 血壓長期偏低的吳淑珍是否出庭應訊引發社會各界種種爭議, 這位朋友便曾私下建議陳水扁就讓吳淑珍如期出庭應訊, 倘若因為身體不堪負荷而昏迷,就不要急救, 夫人如果因此意外過世,則扁案官司便可自然解決。然而, 陳水扁最後還是因為愛老婆而沒有採納此建議, 他不會為了自己而犧牲他老婆的生命!
歷史是會還原真相的,台灣的卸任總統陳水扁是馬政府的階下囚, 是國民黨的政治肉票,可是陳水扁憑著他堅強的意志, 不僅存活下來,還勇往直前的用筆桿來救國救民。 他在監牢中跟所有的受刑人一樣過日子,沒有享受任何特權, 也沒有任何卸任總統的特殊待遇, 他還是不改其志地努力寫文章集結出版四本書, 希望對台灣的未來前途發展提供他的有限力量,如今, 他想寫的專欄或許\因為政治理由而夢碎了,但還是「 關不住他的聲音」,他會不屈不撓地奮戰到底, 來證明這是台灣人的意志與決心。 我們相信從上述所如實記載陳水扁「獄中生活」的點點滴滴小故事, 便可得知這樣一位節儉自持、以身作則的卸任總統絕對不會是一個「 貪污總統」,終歸會有洗清冤屈、真相大白的那一天!
商業周刊/端茶小妹變亞洲最具影響力女CEO
文/單小懿
▲幕後推手-沒有何湯雄(左)的雄心,特力大不了;沒有李麗秋(右)的執行力,特力活不了。 (圖/商業周刊 攝影陳炳勳)
2014今年2月底,《富比世》雜誌亞洲版公布亞洲最有影響力的50位女性商業領袖,台灣進榜三人,唯一的新面孔是特力集團創辦人兼董事長李麗秋。
提起特力集團,馬上就會想到總裁何湯雄;那,李麗秋是誰?
於私,李麗秋是何湯雄的太太;於公,李麗秋創辦特力集團,卻在婚後讓老公當總經理,把舞台和光環留給他,自己退居幕後,從未在媒體曝光,直到今年《富比世》找到她。
為了脫貧 嚼著檳榔搶業務
李麗秋從小一家7口,擠在13坪的房間裡,沒有馬桶、浴缸,內急得到巷口上又黑又髒又臭的公廁,每逢下雨天或半夜,李麗秋經常踩得滿腳屎尿。
大學畢業後,李麗秋原本考上台灣花旗銀行擔任行員,但沒錢作保而作罷,她轉而應徵當時最大貿易公司高林的業務,卻因非國立大學畢業而未被錄取,只好到中小型貿易公司做倒茶小妹,逐步升為業務員。
20多歲,她隻身到中南部幫客戶找代工廠,工廠老闆想欺負她:「敢不敢吃檳榔?」李麗秋回:「我吃一顆檳榔,你多給我一個貨櫃?」對方吃定年輕女生膽小怕事,沒想到她真的嚼起檳榔,只好多出貨櫃。
28歲時,美國客戶找她自立門戶,她創立特力貿易,很快的就賺到人生第一個100萬元,成為小富婆。
退居幕後 把總經理頭銜讓給丈夫
何湯雄和李麗秋的婚姻,從一開始便無人看好,不是因為何是李的員工,而是雙方差異實在太大。
何湯雄的母親是基隆女中校長,從小要什麼有什麼,習慣成為眾人焦點,腦袋裡充滿天馬行空的點子;李麗秋出身貧窮眷村,從小為求生存而煩惱,大學主修銀行、保險,慣於務實的尋求解決之道。
「差這麼多,為什麼會嫁給他?」
「因為他帥,而且善良。」李麗秋回答這個已經被問過上萬次的問題,「真是昏了頭。」
顧慮到社會上對於「女強男弱」的刻板印象,結婚第二天,李麗秋便讓何湯雄擔任公司總經理,自己繼續當經理。
兩人的差異,同時展現在公事上。下游工廠知道何湯雄好說話,要求他提高5%價格,何湯雄一看自家毛利有35%,便答應對方漲價,李麗秋氣到罵人,但只能照單全收。
何湯雄應酬多,聽到好機會就會心動,李麗秋便潑他冷水:「你們都沒有去研究,怎麼知道不好?」何湯雄總氣李麗秋太保守。
工作上意見不同,回到家還要相處,李麗秋笑說:「曾經覺得結婚很委屈,離婚協議書寫過不下百次。」最後都不了了之。
為避免衝突,他們開始分工。李麗秋負責速戰速決的美國客戶,何湯雄負責慢條斯理的歐洲客戶,兩人分別有Miss USA和Mr. Europe的外號;如果兩人一起拜訪客戶,李麗秋負責談生意,生意談完由何湯雄社交。何湯雄全權負責出席公開場合,李麗秋則隱身檯面下。
「總裁是個創意者,點子很多;李董則是負責把關的執行者,」特力集團執行長童至祥說:「他們各自負責擅長的事情,很互補。」
的確,沒有何湯雄的雄心,特力大不了;但沒有李麗秋的執行力,特力活不了。1993年,在何湯雄的主導下,特力上市,為跨足零售籌資,揭開集團轉型的序幕。
1995年與英國B&Q合資開設特力屋,花錢學習零售通路管理;緊接著,1998年成立自有家居品牌和樂家居;2000、2001年,李麗秋主導特力貿易進軍中國,2004年零售進中國,平均兩年走一大步。
連何湯雄自己都說,「我有能幹的老婆,才能有今天。如果沒有她,我不知道自己會變成什麼樣。」
▲幕後推手-沒有何湯雄(左)的雄心,特力大不了;沒有李麗秋(右)的執行力,特力活不了。 (圖/商業周刊 攝影陳炳勳)
2014今年2月底,《富比世》雜誌亞洲版公布亞洲最有影響力的50位女性商業領袖,台灣進榜三人,唯一的新面孔是特力集團創辦人兼董事長李麗秋。
提起特力集團,馬上就會想到總裁何湯雄;那,李麗秋是誰?
於私,李麗秋是何湯雄的太太;於公,李麗秋創辦特力集團,卻在婚後讓老公當總經理,把舞台和光環留給他,自己退居幕後,從未在媒體曝光,直到今年《富比世》找到她。
為了脫貧 嚼著檳榔搶業務
李麗秋從小一家7口,擠在13坪的房間裡,沒有馬桶、浴缸,內急得到巷口上又黑又髒又臭的公廁,每逢下雨天或半夜,李麗秋經常踩得滿腳屎尿。
大學畢業後,李麗秋原本考上台灣花旗銀行擔任行員,但沒錢作保而作罷,她轉而應徵當時最大貿易公司高林的業務,卻因非國立大學畢業而未被錄取,只好到中小型貿易公司做倒茶小妹,逐步升為業務員。
20多歲,她隻身到中南部幫客戶找代工廠,工廠老闆想欺負她:「敢不敢吃檳榔?」李麗秋回:「我吃一顆檳榔,你多給我一個貨櫃?」對方吃定年輕女生膽小怕事,沒想到她真的嚼起檳榔,只好多出貨櫃。
28歲時,美國客戶找她自立門戶,她創立特力貿易,很快的就賺到人生第一個100萬元,成為小富婆。
退居幕後 把總經理頭銜讓給丈夫
何湯雄和李麗秋的婚姻,從一開始便無人看好,不是因為何是李的員工,而是雙方差異實在太大。
何湯雄的母親是基隆女中校長,從小要什麼有什麼,習慣成為眾人焦點,腦袋裡充滿天馬行空的點子;李麗秋出身貧窮眷村,從小為求生存而煩惱,大學主修銀行、保險,慣於務實的尋求解決之道。
「差這麼多,為什麼會嫁給他?」
「因為他帥,而且善良。」李麗秋回答這個已經被問過上萬次的問題,「真是昏了頭。」
顧慮到社會上對於「女強男弱」的刻板印象,結婚第二天,李麗秋便讓何湯雄擔任公司總經理,自己繼續當經理。
兩人的差異,同時展現在公事上。下游工廠知道何湯雄好說話,要求他提高5%價格,何湯雄一看自家毛利有35%,便答應對方漲價,李麗秋氣到罵人,但只能照單全收。
何湯雄應酬多,聽到好機會就會心動,李麗秋便潑他冷水:「你們都沒有去研究,怎麼知道不好?」何湯雄總氣李麗秋太保守。
工作上意見不同,回到家還要相處,李麗秋笑說:「曾經覺得結婚很委屈,離婚協議書寫過不下百次。」最後都不了了之。
為避免衝突,他們開始分工。李麗秋負責速戰速決的美國客戶,何湯雄負責慢條斯理的歐洲客戶,兩人分別有Miss USA和Mr. Europe的外號;如果兩人一起拜訪客戶,李麗秋負責談生意,生意談完由何湯雄社交。何湯雄全權負責出席公開場合,李麗秋則隱身檯面下。
「總裁是個創意者,點子很多;李董則是負責把關的執行者,」特力集團執行長童至祥說:「他們各自負責擅長的事情,很互補。」
的確,沒有何湯雄的雄心,特力大不了;但沒有李麗秋的執行力,特力活不了。1993年,在何湯雄的主導下,特力上市,為跨足零售籌資,揭開集團轉型的序幕。
1995年與英國B&Q合資開設特力屋,花錢學習零售通路管理;緊接著,1998年成立自有家居品牌和樂家居;2000、2001年,李麗秋主導特力貿易進軍中國,2004年零售進中國,平均兩年走一大步。
連何湯雄自己都說,「我有能幹的老婆,才能有今天。如果沒有她,我不知道自己會變成什麼樣。」
原文網址: 商業周刊/端茶小妹變亞洲最具影響力女CEO | ETtoday財經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黃其光── 國際扶輪社首位台灣總社長 | |
作者: 賴宛琳
大老闆行有餘力參與社團不是新鮮事,這些富有領導魅力的企業領袖,通常到了社團多半也都能如魚得水,一展長才。但要在眾多領袖級人物裡,玩社團玩到「出國比賽」,最後還能代表台灣「得冠軍」,可就不是人人能做得到。
甫當選為國際扶輪社2014到2015年度總社社長,明年開始將領導168個國家、超過3萬4千多個扶輪社活動的新光保全前董事長黃其光,正是這樣一位經 營社團到出國比賽得冠軍的「台灣奇蹟」。因為這不僅是扶輪史上首位台灣人當選總社社長,也是目前台灣在屢遭中共打壓的國際環境下,至今為止在國際性民間團 體中所獲得的最高榮耀,意義非凡。
黃其光,這個名字或許外界並不熟悉,但他可是保險界大老黃秉心長子,求學時代便走上保險領域,之後為了好友新光金控董事長吳東進,又輾轉成為保全專家。兩 肋插刀的個性,讓他四十多年來在各種產業中身兼數職,因而結交不少好友,前統一超商總經理、有「台灣流通業界教父」美名的徐重仁、東元電機董事長黃茂雄等 都是他的多年老友。
黃其光企業經營的能力有目共睹,但更讓人驚訝的,還是他對於扶輪社的衝勁和堅定。
「稱他為台灣扶輪之父,一點都不為過!」黃其光的拜把兄弟之一、麗嬰房董事長林泰生這樣形容他。吳東進更直言,企業工作只是黃其光的「職業」,他一生最大的「事業」是在扶輪社。
黃其光如何能夠經營社團到如此淋漓盡致,讓其他閱歷豐富、居於金字塔頂端的大老闆們心悅誠服,願意放下身段配合他的領導,全心全意協助扶輪社發展,最後甚至擊敗其他十一國競爭者,成為世界級的領導人物?
黃其光靠的可不是八面玲瓏的交際功夫,而是多年來在各種場合領域中,對朋友的真誠相待,細心服務所累積出來的口碑。
不務正業 培養出點子王
讀書時代就讀成功高中實驗班,沒有升學壓力,加上父母鼓勵積極參與課外活動,黃其光從中學時代開始就是班上公認的「活動 咖」。他參加田徑隊、籃球隊,擔任司儀、班聯會會長,即使放假了也閒不下來,常邀請朋友到家裡烤肉、玩遊戲帶動氣氛。黃其光表示,因為家世不比其他同學優 秀,所以一有參與活動和擔任職務的機會,他都卯足全力接下來,這樣的習慣即使到了美國念書還是不改其志。
這些外人看似「不務正業」的玩樂,卻對黃其光日後經營社團活動產生很大的助益。因為長年的經驗累積,使他成為扶輪社和朋友間公認的「點子王」,有活動都會 先想到他。婚禮需要司儀,指名黃其光;活動要主持人,指名黃其光;餐會要招待,指名黃其光。連帶地,他的人脈也越來越廣。
有一次,社團沒有足夠經費請來表演團體,黃其光便突發奇想,要求幾位身材壯碩的男社員,身穿芭蕾舞者的小蓬裙表演天鵝湖,結果笨拙的表演竟得到當晚最熱烈的掌聲!在那個觀念保守的年代,這種表演平時幾乎不可能看到。
B咖哲學 服務才是最好的禮物
「天下沒有白念的書,也沒有用不到的經歷。」抱著這樣的信念,黃其光從不吝於對朋友提供幫助,貢獻自己所能。即便加入扶輪社多年,已有一定的地位,卻還總是能看到黃其光在舞台上載歌載舞、插科打諢,帶動現場氣氛。
因為不怕做事,服務細心,活動經驗又豐富,許多大老闆更愛找黃其光擔任社團組織的副手,協助這些忙碌的企業主負責執行團務。外人看來也許風光,實則要面對大大小小苦差事的請求,黃其光幾乎來者不拒,因為他發現:當B咖,學到的反而最多、最快。
黃其光也認為,交朋友應該不分高低,因為以後誰上誰下都不知道,「千萬不要看不起別人,今日的部屬也許就是明日的長官。」就是這樣廣結善緣的個性,讓他成為社團裡的人氣王。
除此之外,黃其光在對待朋友上,更多了份細心和貼心。有次在活動舉辦前聽說當天剛好是國際總社社長和夫人的結婚紀念日,他特地邀集夥伴辦場中國傳統婚禮, 場面熱鬧溫馨,讓社長夫婦驚喜不斷。另有一次知道國際總社副社長看上一座非賣品骨董觀音像,黃其光不惜砸下重金,對老闆動之以情,買下做為餞別禮物,讓副 社長感動到幾乎淚灑機場。這些細心的舉動,讓與他交往過的中外友人都印象深刻。
「服務,就是我能給朋友最好的禮物。」不求名利,沒有任何目的,黃其光認為參與社團只要在意自己是不是盡了最大的努力,毋需討好特定人,也別急著要求回 報。「時機成熟了,付出過的永遠不會白費。」果然,曾經因為太年輕而被連續拒絕三次的小夥子,經過六年真誠的付出與努力後,不僅被選為台北扶輪社社長,還 打破當時紀錄,成為台灣扶輪史上最年輕的社長。
不只服務朋友,黃其光更堅持服務國家,只要參加國際活動,他必定要求主辦單位要懸掛中華民國國旗、唱國歌,自己也隨身攜帶一面國旗應付突發狀況。即使來賓因為國旗問題敏感拒絕出席,黃其光還是不改其志,這樣的堅持無形中凝聚了社員的向心力,也把台灣扶輪社帶上國際舞台。
黃其光對朋友的情義相挺也是始終如一,在擔任國際總社副社長期間,多年的美國好友,也是當時的總社社長金恩(Richard D. King)身陷財務糾紛疑雲,朋友紛紛勸他盡快劃清界線,免得被連累,以免對日後競選社長之途不利。但黃其光拒絕背叛一手提拔他的好友,雖然因此錯過幾次 競選機會,但他從不以為意,只因為「人不能忘本。」
一般人常認為,有價值的人脈才需要經營,但在黃其光身上,所謂人脈經營的關鍵訣竅,還是難脫誠信二字。
華人之光 是榮譽也是責任
如今站上國際扶輪社的頂端,黃其光的夢想也更大。他表示,未來將把重點放在拓展大中華圈的影響力上,除了拓展社員人數、增加捐款外,他也計畫提出申請,讓中文可以正式成為國際扶輪社的官方語言之一,以提升華人地區社團的參與度,並且盡量提攜華人後輩,使人才不至於斷層。
黃其光還決定把社友所寫的台語歌,當作未來就任國際扶輪社社長的年度主要歌曲,跟著他全球播放,將台語傳遍全世界。「當選社長當然是個光榮,但不需要去特 地炫耀。因為自己做得好,後面才更有機會,做不好,等於砸了台灣的招牌,責任重大!」為了達到自我要求的高標準,黃其光不惜拒絕拜把兄弟吳東進的挽留,辭 去新光保全榮譽董事長職位,全心全意投入扶輪事業。
回首進入扶輪社至今已三十多年,黃其光謙虛地表示,經營社團其實沒有甚麼訣竅,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顆「服務」的心,其次就是全心投入,做到最好。正是因為 他先有了服務的熱誠,漸漸成為社團不可或缺的關鍵人物,合作過的朋友自然轉化為人脈,進而在不經意中交織成貴人網,當時機成熟時,就會有最好的收割,最後 的出國比賽得冠軍──當選國際扶輪社社長,不過是水到渠成。
「無求而自得」,想來是黃其光能在參與社團、交朋友之後,不知不覺邁向最高境界的最終祕訣。
本文摘錄自『看雜誌』第131期大老闆行有餘力參與社團不是新鮮事,這些富有領導魅力的企業領袖,通常到了社團多半也都能如魚得水,一展長才。但要在眾多領袖級人物裡,玩社團玩到「出國比賽」,最後還能代表台灣「得冠軍」,可就不是人人能做得到。
甫當選為國際扶輪社2014到2015年度總社社長,明年開始將領導168個國家、超過3萬4千多個扶輪社活動的新光保全前董事長黃其光,正是這樣一位經 營社團到出國比賽得冠軍的「台灣奇蹟」。因為這不僅是扶輪史上首位台灣人當選總社社長,也是目前台灣在屢遭中共打壓的國際環境下,至今為止在國際性民間團 體中所獲得的最高榮耀,意義非凡。
黃其光,這個名字或許外界並不熟悉,但他可是保險界大老黃秉心長子,求學時代便走上保險領域,之後為了好友新光金控董事長吳東進,又輾轉成為保全專家。兩 肋插刀的個性,讓他四十多年來在各種產業中身兼數職,因而結交不少好友,前統一超商總經理、有「台灣流通業界教父」美名的徐重仁、東元電機董事長黃茂雄等 都是他的多年老友。
黃其光企業經營的能力有目共睹,但更讓人驚訝的,還是他對於扶輪社的衝勁和堅定。
「稱他為台灣扶輪之父,一點都不為過!」黃其光的拜把兄弟之一、麗嬰房董事長林泰生這樣形容他。吳東進更直言,企業工作只是黃其光的「職業」,他一生最大的「事業」是在扶輪社。
黃其光如何能夠經營社團到如此淋漓盡致,讓其他閱歷豐富、居於金字塔頂端的大老闆們心悅誠服,願意放下身段配合他的領導,全心全意協助扶輪社發展,最後甚至擊敗其他十一國競爭者,成為世界級的領導人物?
黃其光靠的可不是八面玲瓏的交際功夫,而是多年來在各種場合領域中,對朋友的真誠相待,細心服務所累積出來的口碑。
不務正業 培養出點子王
讀書時代就讀成功高中實驗班,沒有升學壓力,加上父母鼓勵積極參與課外活動,黃其光從中學時代開始就是班上公認的「活動 咖」。他參加田徑隊、籃球隊,擔任司儀、班聯會會長,即使放假了也閒不下來,常邀請朋友到家裡烤肉、玩遊戲帶動氣氛。黃其光表示,因為家世不比其他同學優 秀,所以一有參與活動和擔任職務的機會,他都卯足全力接下來,這樣的習慣即使到了美國念書還是不改其志。
這些外人看似「不務正業」的玩樂,卻對黃其光日後經營社團活動產生很大的助益。因為長年的經驗累積,使他成為扶輪社和朋友間公認的「點子王」,有活動都會 先想到他。婚禮需要司儀,指名黃其光;活動要主持人,指名黃其光;餐會要招待,指名黃其光。連帶地,他的人脈也越來越廣。
有一次,社團沒有足夠經費請來表演團體,黃其光便突發奇想,要求幾位身材壯碩的男社員,身穿芭蕾舞者的小蓬裙表演天鵝湖,結果笨拙的表演竟得到當晚最熱烈的掌聲!在那個觀念保守的年代,這種表演平時幾乎不可能看到。
B咖哲學 服務才是最好的禮物
「天下沒有白念的書,也沒有用不到的經歷。」抱著這樣的信念,黃其光從不吝於對朋友提供幫助,貢獻自己所能。即便加入扶輪社多年,已有一定的地位,卻還總是能看到黃其光在舞台上載歌載舞、插科打諢,帶動現場氣氛。
因為不怕做事,服務細心,活動經驗又豐富,許多大老闆更愛找黃其光擔任社團組織的副手,協助這些忙碌的企業主負責執行團務。外人看來也許風光,實則要面對大大小小苦差事的請求,黃其光幾乎來者不拒,因為他發現:當B咖,學到的反而最多、最快。
黃其光也認為,交朋友應該不分高低,因為以後誰上誰下都不知道,「千萬不要看不起別人,今日的部屬也許就是明日的長官。」就是這樣廣結善緣的個性,讓他成為社團裡的人氣王。
除此之外,黃其光在對待朋友上,更多了份細心和貼心。有次在活動舉辦前聽說當天剛好是國際總社社長和夫人的結婚紀念日,他特地邀集夥伴辦場中國傳統婚禮, 場面熱鬧溫馨,讓社長夫婦驚喜不斷。另有一次知道國際總社副社長看上一座非賣品骨董觀音像,黃其光不惜砸下重金,對老闆動之以情,買下做為餞別禮物,讓副 社長感動到幾乎淚灑機場。這些細心的舉動,讓與他交往過的中外友人都印象深刻。
「服務,就是我能給朋友最好的禮物。」不求名利,沒有任何目的,黃其光認為參與社團只要在意自己是不是盡了最大的努力,毋需討好特定人,也別急著要求回 報。「時機成熟了,付出過的永遠不會白費。」果然,曾經因為太年輕而被連續拒絕三次的小夥子,經過六年真誠的付出與努力後,不僅被選為台北扶輪社社長,還 打破當時紀錄,成為台灣扶輪史上最年輕的社長。
不只服務朋友,黃其光更堅持服務國家,只要參加國際活動,他必定要求主辦單位要懸掛中華民國國旗、唱國歌,自己也隨身攜帶一面國旗應付突發狀況。即使來賓因為國旗問題敏感拒絕出席,黃其光還是不改其志,這樣的堅持無形中凝聚了社員的向心力,也把台灣扶輪社帶上國際舞台。
黃其光對朋友的情義相挺也是始終如一,在擔任國際總社副社長期間,多年的美國好友,也是當時的總社社長金恩(Richard D. King)身陷財務糾紛疑雲,朋友紛紛勸他盡快劃清界線,免得被連累,以免對日後競選社長之途不利。但黃其光拒絕背叛一手提拔他的好友,雖然因此錯過幾次 競選機會,但他從不以為意,只因為「人不能忘本。」
一般人常認為,有價值的人脈才需要經營,但在黃其光身上,所謂人脈經營的關鍵訣竅,還是難脫誠信二字。
華人之光 是榮譽也是責任
如今站上國際扶輪社的頂端,黃其光的夢想也更大。他表示,未來將把重點放在拓展大中華圈的影響力上,除了拓展社員人數、增加捐款外,他也計畫提出申請,讓中文可以正式成為國際扶輪社的官方語言之一,以提升華人地區社團的參與度,並且盡量提攜華人後輩,使人才不至於斷層。
黃其光還決定把社友所寫的台語歌,當作未來就任國際扶輪社社長的年度主要歌曲,跟著他全球播放,將台語傳遍全世界。「當選社長當然是個光榮,但不需要去特 地炫耀。因為自己做得好,後面才更有機會,做不好,等於砸了台灣的招牌,責任重大!」為了達到自我要求的高標準,黃其光不惜拒絕拜把兄弟吳東進的挽留,辭 去新光保全榮譽董事長職位,全心全意投入扶輪事業。
回首進入扶輪社至今已三十多年,黃其光謙虛地表示,經營社團其實沒有甚麼訣竅,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顆「服務」的心,其次就是全心投入,做到最好。正是因為 他先有了服務的熱誠,漸漸成為社團不可或缺的關鍵人物,合作過的朋友自然轉化為人脈,進而在不經意中交織成貴人網,當時機成熟時,就會有最好的收割,最後 的出國比賽得冠軍──當選國際扶輪社社長,不過是水到渠成。
「無求而自得」,想來是黃其光能在參與社團、交朋友之後,不知不覺邁向最高境界的最終祕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