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3日 星期六

王子 蔡焜霖。Jim Jeffords"當仁不讓(上議院議員)"



廣結善緣,
真的就是蔡焜霖前輩的寫照。
看到不同世代、還有許多年輕人都來送別。
。。。。

【#蔡焜霖 前輩紀念貼文】
五十年代白色恐怖受難者蔡焜霖辭世
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代表頒贈總統褒揚令

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 #蔡焜霖 前輩於9月3日辭世,享耆壽93歲。今(24)日在家屬、難友與各方好友的陪伴下,於臺北市立第二殯儀館舉行告別式,長眠安息。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及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均出席典禮,向前輩致敬。

#蔡焜霖 前輩長期投入白色恐怖歷史與教育推廣工作,致力使年輕世代深刻認識臺灣白色恐怖歷史,以及得來不易的民主。獄後他於1966年創辦兒童雜誌《#王子半月刊》,為本土漫畫保留創作園地,也成為許多年輕讀者認識世界的啟蒙讀物,催生臺灣漫畫影響深遠,對臺灣人權及文化發展,深具貢獻。蔡英文總統有感於此,明令表揚,由 #文化部 王時思次長代表頒贈褒揚令,長子蔡炎龍先生代表接受。 

經常自稱「書呆子」的蔡前輩十分愛閱讀、熱衷各項藝文活動,而在白色恐怖歲月裡所遭受身心靈的酷刑,最終在歌唱聲裡找到安慰與救贖,今日的告別式,家屬也依前輩生前意願,在樂聲悠揚中共同紀念。

歷史教育是蔡前輩最重視的人權推廣事務,其為民眾導覽解說的身影,經常出現在國家人權博物館綠島及景美紀念園區。為紀念蔡前輩的付出,並弘揚遺志,人權館暫訂於2023年11月4日下午2時於 #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 禮堂舉辦追思會,屆時歡迎各界朋友出席,一起緬懷蔡焜霖前輩。此期間亦邀請各界朋友在人權館臉書專頁紀念貼文留言,寫下對「蔡爺爺」的不捨與懷念,或於9月30日前提供紀念專文予人權館。

【蔡焜霖前輩紀念專文徵文】
徵文聯絡窗口:
國家人權博物館 顏子健 
Email:nhrm226@nhrm.gov.tw 
電話:02-2218-2438轉704

。。。

以為他都會在,或是希望他一直都在。

但人生有始有終,人與人之間,也無法避免緣起緣滅的殘酷。

昨天看到太多人分享與蔡前輩,或與蔡爺爺的情誼。晚上,和蔡前輩的一位好友聯絡,我們的心情都還是盈滿不捨及悲傷。

知道他不會再帶著溫暖的笑容出現了。感覺這世界好像缺了一大塊,也感覺少了他,更孤單了。

在進行 #我們只能歌唱 那一年多,與蔡前輩互動最頻繁。同為清水同鄉的蔡秀菊老師,每個月都有一天會到玉山社紀錄蔡前輩的口述回憶。

蔡前輩總是一早就帶著一袋巧克力,進到玉山社分享給大家。秀菊老師從中部過來,我們進行到中午,一起到附近餐廳簡單午餐。下午再繼續進行,到傍晚大約五、六點才休息。

這樣進行了一年多,再經過反覆整理、修改,差不多進行了2年才完成 #我們只能歌唱 的編輯出版。

我的每一位女性朋友都非常喜歡前輩,從幸佳慧,到林真美、游珮芸、秀菊老師...,不只把他當前輩敬愛他,也是可以交心的朋友。這種忘年之交,在台灣應該是極為稀有。

聽了一年多他親自的口述,知道蔡前輩的人生,經歷過的困頓及低潮並不少。但他的每一個階段,都仍然可以良善溫柔的面對他人。

昨天「燃燒殆盡」這四個字,不時浮了上來。

蔡前輩的生命因為國民政府的專制政權,帶給他及他的朋友,奪取可貴生命與人身自由的傷痛。他卻改以積極的態度,把這些故事告訴更多人,甚至是來台灣的外國友人,只希望這些悲劇不要在台灣再發生。

他在離世的一個多星期前,還到景美人權館去。心心念念的,是台灣的轉型正義,尚未完成。當年迫害他們的政黨,也還在台灣製造問題,帶來內部對立。

蔡前輩的精神,和他留下的典範,已留存在不少人的心裡,接下來,就是靠大家及台灣的年輕一輩,來接棒、來完成他的畢生心願。

*魏淑貞

#與蔡焜霖前輩及蔡秀菊老師攝於玉山社

。。
這是篇感人的簡要、有力訃聞。末段說傳主可名列甘迺迪的"當仁不讓(上議院議員)"(Profiles in Courage is a 1957 Pulitzer Prize-winning volume of short biographies describing acts of bravery and integrity by eight United States Senators.)




Robert Reich


Jim Jeffords, the former Vermont senator who died Monday, wasn’t well known, and his passing received little notice. But he was one of the most principled politicians I have ever met.  He was the only House Republican to vote against Ronald Reagan’s package of tax and budget cuts in 1981. As a Senate Republican, he supported gay right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t his passion was public education, which he championed. I once asked him why he remained in the GOP. He told me that when he was younger he had been attracted to the party of Mark Hatfield, Jacob Javits, and Nelson Rockefeller – liberal Republicans in the tradition of Teddy Roosevelt. But as time wore on, and the GOP moved rightward, Jim felt he had no choice but to abandon it. When George W. Bush’s tax cuts squeezed public education, Jim became an Independent, thereby shifting control of the Senate to the Democrats. Not surprisingly, he took extraordinary heat from his former Republican colleagues for this and was dragged through the mud by the Right. But Jim Jeffords never waivered. He was a profile in courage.





壹週刊壹號人物相片


壹週刊壹號人物


王子 蔡焜霖
撰文 李桐豪
攝影 賴志揚

畫面裡,老人回憶關押台北軍法處往事。「透早四五點,外頭鐵門吱一聲打開,睡著的人都醒來,大家都在等點名。被叫到的人面色凝重,穿衣服,穿雪白襯衫,和我們握手,我們開始在那裏唱學到的一首歌,安魂曲或者安息歌。」他聲音顫抖,說著,唱起歌來,「安息吧死難的同志,別再為祖國擔憂,你流的血照亮著路。指引著我們向前走。照亮著路,照亮……」老人喃喃重複歌詞,然後說,他唱不完。


畫面外,老人氣呼呼的。老人名叫蔡焜霖,今年八十四歲,因中學參加讀書會,被羅織「參加叛亂組織」罪名,綠島關了十年。紀錄片導演江國樑以其半生經歷拍《白色王子》一片,日前在公視播放。蔡焜霖對片子著墨太多過往苦難很有意見,「你看完為我們的過去而哭,我很謝謝,但無助嘛,我很不鼓勵大家去看那個,如果看了只為讓你傷心,看那個做什麼?」我們約在他家附近咖啡館採訪。他頭髮梳得一絲不苟,襯衫燙得有稜有角,鋼筆插胸前口袋,像那種在旅行團中自費搭商務艙的退休小學校長或董事長。

那紳士氣質其來有自:一九九九年,他自國華廣告副董事長一職退下,目前在景美人權園區當義工,他曾是國泰美術館館長、《儂儂》雜誌創刊人。他一九六六年創辦的《王子》半月刊曾是台灣最重要的兒童刊物,初期銷量五萬冊,僅次《讀者文摘》。如今《王子》是二手書市夢幻逸品,當年售價一本十元新台幣的雜誌,網路一千元起標。他說幼時讀童話,王子公主最後都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雜誌取名王子,像美好的祝福。

小時候愛讀童話,童年也過得如王子一樣優渥。他一九三〇年出生台中清水,家中經營清水鎮規模最大百貨店。讀幼稚園時,由女傭揹著去上學。他熱愛文藝,中學考入台中一中,參加讀書會,大量閱讀巴金、魯迅等左派作家。

戰後百業凋敝,百貨店生意慘淡,他高中畢業放棄升學,入清水鎮公所一邊工作,一邊準備教師資格檢定。一日在辦公室,憲兵闖進來將他扭送警局,是中學讀書會惹了禍,輾轉被移送台北軍法處,腳拇趾被用電線綁起電擊,屈打成招,以叛亂罪罪名移送綠島新生訓導處。新生訓導處是座開放式集中營,他算第一期「學長」,同期獄友有作家楊逵、舞蹈家蔡瑞月等,他們上山砍柴、海邊挖石頭,自掘監牢自我囚禁。

他用國語戰戰兢兢回憶往事,說解嚴前對兒女提及這十年空白,他都謊稱自己去日本留學,我們改用台語問他暝夢的時陣講台語抑是日語?「在家講台語,在火燒島講日語,台灣囝仔都講日語,抓耙仔聽無啦。」用母語說心事,原本平穩的口氣於是有了起伏和愛憎,提及綠島難友蔡炳紅、楊俊隆冤死獄中,他咬牙切齒。一九五三年,獄方迫政治犯在身上刺「反共抗俄」遭反彈,獄方挾怨報復,於當年七月以「散步唱匪歌」、「『匪幫國慶日』加菜」等理由前後槍決了十四人,「他們天真,陽光,犯的罪沒有一條可殺生!」

恨嗎?他淡然說:「毋哉要怨恨啥?顛倒覺得自己卡幸運。」說起他人的苦難慷慨激昂如法庭電影,但講起自已的際遇卻正面陽光像勵志片。他說入獄時四十幾公斤,每天割草勞動,離開後人都變壯了。把集中營當軍營,坐牢當做兵,每天唱歌讀書。說來諷刺,他因被控叛亂罪被抓去關,但入獄後才接觸毛澤東。獄友們弄來了毛澤東《論人民民主專政》,一冊書拆成好幾本,藏在菜園輪流閱讀。一晚他們被迫在司令台下聽蔣總統嘉言錄,他低頭發呆,忽然眾人鼓譟,他抬起頭,一名女子跳上司令台,那是舞蹈家蔡瑞月,星空下翩翩起舞如天仙。他被那畫面震撼,渾身像通電,久久不能自己。苦難中,藝術和友誼是他僅有的支撐。

他說有賴「賢輩」的照顧,自己才度過難關。別人照顧他,他也照顧別人,紀錄片已故難友黃石貴語帶哽噎地說:「蔡焜霖睡我旁邊,大家跟兄弟一樣好。有一天我偕伊講,你昨晚怎麼這麼難睡,怎麼把腳放在我身上。隔天,伊就把腳綁在柱子上。」

患難裡的真情是他《王子》偷渡許多難友的緣故。一九六〇年,他離開綠島,考上台北師專,高興興去註冊,校方稱「政治犯不得作育英才」拒絕他的入學。到《金融徵信新聞》工作數月,他被以相似理由在過年前資遣。權威國家的監控無孔不入,前腳剛到新公司,警察後腳就跟來詔告天下,出獄對他而言,無非是從一個牢籠到另外一個牢籠。

國家不讓他當老師,他索性自己辦兒童刊物。在岳父投資下,創辦《王子》。當年關在綠島四維山下,他化名蔡維嶽做發行,一來避難,二來惕勵自己要勇敢。他思想靈活,改裝福斯麵包車當巡迴圖書館,徵選兒童合唱團,辦寫生比賽,銷量衝到五萬冊,各地中盤商捧著現金在裝訂廠門口漏夜排隊等批書,風光得很。同時,綠島難友陸續釋放回來,找不到工作的,他延攬到雜誌社工作,「在綠島讀太多毛澤東,知道做人要有平等思想,《王子》是大家共同投資,大家一起打拼。」當時,搭公車一塊錢新台幣,他雜誌社養活八十到一百人,編輯平均月薪一千元。

全台最受歡迎的兒童雜誌出自一群政治犯之手,此事對當權者是極大的羞辱。

(其他精采內容,請見690期《壹週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