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建三的問題是,他忽略有線電視台的政論節目的長時間"教育"觀眾。
有了網路 政治(還)沒有改變 從柯P說起
【馮建三/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台灣)】
有了網路,如果其他條件不變,那就什麼都無法改變,特別是長期的、廣義的政治效果。但是,因為我們都在用,整日電腦不離身,網路不離口,手機不離手,我們自己造就了自我實現的預言:通過每日的生活實踐,太多的人都聽到了這樣的說法,那樣的高聲朗誦與同義反覆,再三認定網路衝擊了這個,衝擊了那個,包括衝擊了狹義的、選舉的政治。
一個月前完成的台灣九合一選舉,結果既可預期,也是意外。大家知道國民黨會輸,但很少人預料輸這麼多。何故?大家都說,重要原因之一是,青年人加上新媒體,又因新媒體的重度使用者就是青年人,兩個原因也就是一個原因:新媒體。表面看,這個說法有道理。台北市長當選人柯P早就心知肚明,幾乎完全繞過傳統媒體,選戰期間僅有一次付費廣告,是因網路版點擊高而在十一月十九日,推出六十秒版的「這一票,你聽孩子的話」電視廣告。連勝文單是在選前五天,仍然抱著報紙不放,在四家綜合報紙刊登半版廣告十八次半,三分之一在頭版!
不過,柯文哲的網路有多成功?就看標準怎麼定。柯P在Youtube推出了三類廣告片。一種是所謂國際都會研習之旅,美國篇選前點擊1.4萬次,日本篇6.7萬。第二種是30則市政主張,第三種是15支情感訴求影片,平均分別有3.7859與9.8112萬次點擊。台灣收視人口最高的前20名頻道(很不幸,包括了7或8個24小時「新聞」頻道,也包括定點播放新聞的台、中、華與民視)平均收視率約在0.35-0.45%,亦即7-10萬人。
在Youtube的柯P影片,觀看(點擊)人數是累積至選舉當日,十或二十多天的人次,總計269萬,並且,觀看的人是柯P支持者的機會,挺大。電視新聞收看則比較不同,儘管也會反映既定立場,但成份低於網路收看者。假使一個(新聞)頻道一天有柯P新聞2則、重播1次,那麼,七個(新聞)頻道一天就有196-280萬人次(這還不包括五家無線台)。網路影片與電視新聞的收視質量,是無法直接比較;但是,這是重量不重質的年代,我們何妨只是比較收看的人數?若這樣比較,很明顯,傳統電視超過網路的人次,很多很多倍。
因此,比起電視,網路的宣傳效果不會更大。若看報紙,選前半年四報出現「柯文哲」的次數是867(聯合報)、842(自由時報)、724(中國時報)與609次(蘋果日報),連勝文在前四報則依序是761、843、682與630次。假使只看出場次數,其餘不論,報紙大致「公平」對待兩人。如果報紙立場列入計算,支持柯P的自由時報之昨日閱報率,超過聯合與中時的總合;是以,蘋果就是關鍵,那麼,這家港報可能挺柯大於挺連嗎?不太可能,因此,依據報紙的報導數量,假使能夠預測候選人的輸贏,柯P早就勝出。
當然,新媒體不是只有網路或Youtube,還有手機、臉書,以及各種社交媒體…等等。但是,不要忘了,這些新媒體的內容有二。一種轉載大眾媒體。第二種則是傳統的口耳相傳與口語攻勢,轉而在這裡進行,因此,這個部分的新媒體傳播,其實是人際傳播的延伸或擴大。
總之,前面這些段落的舉例,主要是要說,新媒體對柯P是有正面效益,但幅度不宜誇大,老媒體對柯P並沒有更壞,若不是更好。就此理解,網路等新媒體究竟在這次選舉的作用是啥,在沒有詳細研究之前,無法斷言。
近年來,政府的執政成績低迷、各種事故頻仍,無一不使社會氣氛沉鬱,無一不對執政黨不利,那麼,若用更為傳統的「賭爛票」解釋這次選舉結果,或許比青年人與新媒體的作用,來得大些?其中,最讓人詫異的新北市與桃園市,賭爛票的動力可能更是明顯:六都平均投票率是66.31%,台灣省十二個縣市是70.40,但新北市僅61.65%,桃園是62.73%,雙雙吊在車尾。傳統上投給兩市藍軍的人,以不投票表示賭爛,中間選民則投給非藍軍,以示賭爛。選後民進黨不敢浮誇,估計也是深知此番勝選,來自本身的實力,低於賭爛票的威力。
網路等新媒體與青年人足以帶來勝選,這是迷思。2008年,歐巴馬從一般公民身上募集了可觀的捐款、贏得了民主黨初選及總統大選。但,不要忘了,歐巴馬也得到企業大捐款,選戰也由昂貴的專業人士操盤(當年贏得行銷大獎),斥資電視廣告就有2.359億美元。這些傳統因素,加上當時經濟低迷已有多日、小布希也讓很多人怒氣衝天,又有金融核爆,才讓歐巴馬勝選。柯P也許比歐巴馬更不傳統,但與其說這是新媒體帶來了勝利,不如說政經與社會文化等總體面向,乘以馬政府的表現實在給人太惡劣的印象,引爆於九合一的選票。
2010-2011年,俗稱「阿拉伯之春」的出現,也很難說是新媒體促成。在六個起義的國度,巴哈林在2010年的網路普及率,確實名列阿拉伯國家前五名。但全球5200萬推特用戶,僅有0.027%在埃及、葉門與突尼西亞。臉書普及率在敘利亞是1%,利比亞是5%,埃及與敘利亞使用網路的人口不到四分之一,在利比亞是6%。沙烏地阿拉伯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新媒體普及率高出許多,但統治者高枕無憂。若有阿拉伯之春,這是不滿與怨懟已有數十年,是日積月累所催生,不是推特與臉書的產物。敘利亞在1982年就有叛變,葉門內戰1994年才停止,巴哈林、埃及、利比亞與突尼西亞在1980年代、1990年代與2000年代,再三上演抗議事件。
網路與手機所激盪的效能,在單一議題如洪仲秋案,或是台灣的太陽花社運(學運),以及香港的雨傘革命時,是產生了讓參與者培力(empowering)的感覺與作用。然而,另一方面,新媒體固然有助於這類臨時的、快速的、經常變動的「組織」的建立,但卻與這類組織是否能積累經驗與力量,沒有必然關係。這樣一來,這些假借新媒體動員與創建新型態組織的社會運動,是有後現代的嘉年華性質,它對於改變固有秩序的作用,若沒有更為傳統的組織與訴求,那麼,不一定能夠高估。究竟,這類抗議或起義行動,是會演變成為新穎且昭示了時代精神的實用組織,又足以創造實際與延長的效果,最終匯聚成為翻轉並引領新社會秩序的因子,導向不奪權,但改變社會的果實;或者,它(們)會是二十一世紀的薛西佛斯,不滿現狀的人群結合了新媒體,重回滾石上坡卻又不斷捲土重來的神話故事,在網路時代的搬演?這些不但是實踐問題,也是理論所應該問津與研判的課題。
就傳統的選舉政治來說,新媒體不是柯P(與民進黨)大勝的要素,更沒有人會說這是國民黨大敗的原因,但這不是指網路不起作用,而是指網路不起「獨立」作用,並且,就種有用但不是獨立的作用,多有突發效應的性質。率先大膽使用的人(組織或政黨)算是創新,若有作用、即便不是獨立作用,仍然可以看作是率先使用者得到的獎賞與報酬。往後,其他政治人都會跟進與模仿,到了所有人都在使用的時候,決定輸贏的因素,就不會是新媒體,此時,新媒體仍然只是工具的事實,就會更清楚,決定勝負的關鍵,就得在新舊媒體以外,另做定位。
柯P說要「推倒意識形態的高牆」,他說的高牆是藍綠統獨。但是,政治大學逐年民調的「台灣民眾統獨立場趨勢分析」(1992-2014)早就展現,主張急統或終極統一的比例,連年下降,最近(2014年6月)的調查僅有10.2%。藍綠作為主要政黨,都必須在這個框架下爭取將近九成民眾的支持,那麼,從這個事實看,要說藍綠在統獨會有差異,那就怪了;即便什麼是統,什麼是獨,政大的民調問得太過簡化,未能包括邦聯、大一中、一中屋頂等等主張。
很諷刺的是,台灣真正必須推倒的意識形態高牆,是截至目前為止,藍綠當中的主流力量都還緊抱不捨。藍綠要角很少挑戰當今的財經政策,優待資本與土地利得世界第一,致使稅收佔GDP比例世界最低,不會駕馭市場,反而誤解市場。柯P挑戰錯了,所謂藍綠中間有統獨的高牆,其實是誤會。
柯P錯了,有趣或說弔詭的是,雖然朱立倫可能低標準,也可能是虛晃一招,但如果「玩真的」,他倒是有潛力,可以打破真正的高牆。朱在參選國民黨黨主席時,發表〈找回創黨精神 和人民站在一起〉的千言聲明。這份文件的重點之一,或說應該是最重要的宣稱,如同「國王新衣」,說出了「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的黑暗面已在臺灣顯現,國民黨必須重建核心價值,提出各種符合公平正義的財稅制度及法令規章,使財富分配更合理;長期重視經濟成長的迷思更應轉化為追求有效率、更公平的分配;青年世代只要肯努力,就應有成功的機會;土地正義與環境永續都應是我們的主張。」
朱立倫是否低標準、是否虛晃一招,或是真正要再造孫中山主張的價值,只有他知道。但我們的大眾媒體無意就此探討追索,應該是千真萬確。朱發言之後,四家綜合報紙除轉載(於紙版或網路空間)之外,其後,所有評論重點全都在修憲與內閣制打轉。看來,傳統媒體對於朱的文件,採取「買櫝還珠」的認知,新媒體能夠撼動這個只知修憲而不知回歸憲法的「高牆」嗎?孫中山早就說了,「民生主義」就是「共產主義」,只是實踐過程不是共產黨的作法,何況共產黨現在是不是掛羊頭,世人自有判斷。朱立倫的說法自然不會取用孫中山當年的演講詞,即便如此,台灣是不是應該走向歐洲,相對民主化的經濟與社會化市場的模式,有沒有可能?假使新媒體能夠將這個議題設定為未來選舉的主軸,引領傳統媒體,那麼新媒體的政治效果就算落實。
真正結合新政治與新媒體的例子,可能是西班牙的新興政治組織「我們夠力」(Podemos)。今年五月,它在歐洲聯盟民代選舉一舉得到8%選票,半年後,它 已經與主導西班牙政治的傳統左右政黨,幾乎並駕齊驅。十一月十五日,「我們夠力」召集大會,前來結盟的歐洲與拉美政黨,都對如何馴服而不是順從(金融)市場及其脫韁的力量,已有共識。這個政黨的組織與支持者,正是嫺熟網路等新媒體,運用舊媒體也很自如的青年教師與政治活躍份子,現任黨魁是10.7萬網民投票選出的Pablo Iglesias,這位36歲的政治人在電視談話節目中,大受歡迎。
一個月前完成的台灣九合一選舉,結果既可預期,也是意外。大家知道國民黨會輸,但很少人預料輸這麼多。何故?大家都說,重要原因之一是,青年人加上新媒體,又因新媒體的重度使用者就是青年人,兩個原因也就是一個原因:新媒體。表面看,這個說法有道理。台北市長當選人柯P早就心知肚明,幾乎完全繞過傳統媒體,選戰期間僅有一次付費廣告,是因網路版點擊高而在十一月十九日,推出六十秒版的「這一票,你聽孩子的話」電視廣告。連勝文單是在選前五天,仍然抱著報紙不放,在四家綜合報紙刊登半版廣告十八次半,三分之一在頭版!
不過,柯文哲的網路有多成功?就看標準怎麼定。柯P在Youtube推出了三類廣告片。一種是所謂國際都會研習之旅,美國篇選前點擊1.4萬次,日本篇6.7萬。第二種是30則市政主張,第三種是15支情感訴求影片,平均分別有3.7859與9.8112萬次點擊。台灣收視人口最高的前20名頻道(很不幸,包括了7或8個24小時「新聞」頻道,也包括定點播放新聞的台、中、華與民視)平均收視率約在0.35-0.45%,亦即7-10萬人。
在Youtube的柯P影片,觀看(點擊)人數是累積至選舉當日,十或二十多天的人次,總計269萬,並且,觀看的人是柯P支持者的機會,挺大。電視新聞收看則比較不同,儘管也會反映既定立場,但成份低於網路收看者。假使一個(新聞)頻道一天有柯P新聞2則、重播1次,那麼,七個(新聞)頻道一天就有196-280萬人次(這還不包括五家無線台)。網路影片與電視新聞的收視質量,是無法直接比較;但是,這是重量不重質的年代,我們何妨只是比較收看的人數?若這樣比較,很明顯,傳統電視超過網路的人次,很多很多倍。
因此,比起電視,網路的宣傳效果不會更大。若看報紙,選前半年四報出現「柯文哲」的次數是867(聯合報)、842(自由時報)、724(中國時報)與609次(蘋果日報),連勝文在前四報則依序是761、843、682與630次。假使只看出場次數,其餘不論,報紙大致「公平」對待兩人。如果報紙立場列入計算,支持柯P的自由時報之昨日閱報率,超過聯合與中時的總合;是以,蘋果就是關鍵,那麼,這家港報可能挺柯大於挺連嗎?不太可能,因此,依據報紙的報導數量,假使能夠預測候選人的輸贏,柯P早就勝出。
當然,新媒體不是只有網路或Youtube,還有手機、臉書,以及各種社交媒體…等等。但是,不要忘了,這些新媒體的內容有二。一種轉載大眾媒體。第二種則是傳統的口耳相傳與口語攻勢,轉而在這裡進行,因此,這個部分的新媒體傳播,其實是人際傳播的延伸或擴大。
總之,前面這些段落的舉例,主要是要說,新媒體對柯P是有正面效益,但幅度不宜誇大,老媒體對柯P並沒有更壞,若不是更好。就此理解,網路等新媒體究竟在這次選舉的作用是啥,在沒有詳細研究之前,無法斷言。
近年來,政府的執政成績低迷、各種事故頻仍,無一不使社會氣氛沉鬱,無一不對執政黨不利,那麼,若用更為傳統的「賭爛票」解釋這次選舉結果,或許比青年人與新媒體的作用,來得大些?其中,最讓人詫異的新北市與桃園市,賭爛票的動力可能更是明顯:六都平均投票率是66.31%,台灣省十二個縣市是70.40,但新北市僅61.65%,桃園是62.73%,雙雙吊在車尾。傳統上投給兩市藍軍的人,以不投票表示賭爛,中間選民則投給非藍軍,以示賭爛。選後民進黨不敢浮誇,估計也是深知此番勝選,來自本身的實力,低於賭爛票的威力。
網路等新媒體與青年人足以帶來勝選,這是迷思。2008年,歐巴馬從一般公民身上募集了可觀的捐款、贏得了民主黨初選及總統大選。但,不要忘了,歐巴馬也得到企業大捐款,選戰也由昂貴的專業人士操盤(當年贏得行銷大獎),斥資電視廣告就有2.359億美元。這些傳統因素,加上當時經濟低迷已有多日、小布希也讓很多人怒氣衝天,又有金融核爆,才讓歐巴馬勝選。柯P也許比歐巴馬更不傳統,但與其說這是新媒體帶來了勝利,不如說政經與社會文化等總體面向,乘以馬政府的表現實在給人太惡劣的印象,引爆於九合一的選票。
2010-2011年,俗稱「阿拉伯之春」的出現,也很難說是新媒體促成。在六個起義的國度,巴哈林在2010年的網路普及率,確實名列阿拉伯國家前五名。但全球5200萬推特用戶,僅有0.027%在埃及、葉門與突尼西亞。臉書普及率在敘利亞是1%,利比亞是5%,埃及與敘利亞使用網路的人口不到四分之一,在利比亞是6%。沙烏地阿拉伯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新媒體普及率高出許多,但統治者高枕無憂。若有阿拉伯之春,這是不滿與怨懟已有數十年,是日積月累所催生,不是推特與臉書的產物。敘利亞在1982年就有叛變,葉門內戰1994年才停止,巴哈林、埃及、利比亞與突尼西亞在1980年代、1990年代與2000年代,再三上演抗議事件。
網路與手機所激盪的效能,在單一議題如洪仲秋案,或是台灣的太陽花社運(學運),以及香港的雨傘革命時,是產生了讓參與者培力(empowering)的感覺與作用。然而,另一方面,新媒體固然有助於這類臨時的、快速的、經常變動的「組織」的建立,但卻與這類組織是否能積累經驗與力量,沒有必然關係。這樣一來,這些假借新媒體動員與創建新型態組織的社會運動,是有後現代的嘉年華性質,它對於改變固有秩序的作用,若沒有更為傳統的組織與訴求,那麼,不一定能夠高估。究竟,這類抗議或起義行動,是會演變成為新穎且昭示了時代精神的實用組織,又足以創造實際與延長的效果,最終匯聚成為翻轉並引領新社會秩序的因子,導向不奪權,但改變社會的果實;或者,它(們)會是二十一世紀的薛西佛斯,不滿現狀的人群結合了新媒體,重回滾石上坡卻又不斷捲土重來的神話故事,在網路時代的搬演?這些不但是實踐問題,也是理論所應該問津與研判的課題。
就傳統的選舉政治來說,新媒體不是柯P(與民進黨)大勝的要素,更沒有人會說這是國民黨大敗的原因,但這不是指網路不起作用,而是指網路不起「獨立」作用,並且,就種有用但不是獨立的作用,多有突發效應的性質。率先大膽使用的人(組織或政黨)算是創新,若有作用、即便不是獨立作用,仍然可以看作是率先使用者得到的獎賞與報酬。往後,其他政治人都會跟進與模仿,到了所有人都在使用的時候,決定輸贏的因素,就不會是新媒體,此時,新媒體仍然只是工具的事實,就會更清楚,決定勝負的關鍵,就得在新舊媒體以外,另做定位。
柯P說要「推倒意識形態的高牆」,他說的高牆是藍綠統獨。但是,政治大學逐年民調的「台灣民眾統獨立場趨勢分析」(1992-2014)早就展現,主張急統或終極統一的比例,連年下降,最近(2014年6月)的調查僅有10.2%。藍綠作為主要政黨,都必須在這個框架下爭取將近九成民眾的支持,那麼,從這個事實看,要說藍綠在統獨會有差異,那就怪了;即便什麼是統,什麼是獨,政大的民調問得太過簡化,未能包括邦聯、大一中、一中屋頂等等主張。
很諷刺的是,台灣真正必須推倒的意識形態高牆,是截至目前為止,藍綠當中的主流力量都還緊抱不捨。藍綠要角很少挑戰當今的財經政策,優待資本與土地利得世界第一,致使稅收佔GDP比例世界最低,不會駕馭市場,反而誤解市場。柯P挑戰錯了,所謂藍綠中間有統獨的高牆,其實是誤會。
柯P錯了,有趣或說弔詭的是,雖然朱立倫可能低標準,也可能是虛晃一招,但如果「玩真的」,他倒是有潛力,可以打破真正的高牆。朱在參選國民黨黨主席時,發表〈找回創黨精神 和人民站在一起〉的千言聲明。這份文件的重點之一,或說應該是最重要的宣稱,如同「國王新衣」,說出了「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的黑暗面已在臺灣顯現,國民黨必須重建核心價值,提出各種符合公平正義的財稅制度及法令規章,使財富分配更合理;長期重視經濟成長的迷思更應轉化為追求有效率、更公平的分配;青年世代只要肯努力,就應有成功的機會;土地正義與環境永續都應是我們的主張。」
朱立倫是否低標準、是否虛晃一招,或是真正要再造孫中山主張的價值,只有他知道。但我們的大眾媒體無意就此探討追索,應該是千真萬確。朱發言之後,四家綜合報紙除轉載(於紙版或網路空間)之外,其後,所有評論重點全都在修憲與內閣制打轉。看來,傳統媒體對於朱的文件,採取「買櫝還珠」的認知,新媒體能夠撼動這個只知修憲而不知回歸憲法的「高牆」嗎?孫中山早就說了,「民生主義」就是「共產主義」,只是實踐過程不是共產黨的作法,何況共產黨現在是不是掛羊頭,世人自有判斷。朱立倫的說法自然不會取用孫中山當年的演講詞,即便如此,台灣是不是應該走向歐洲,相對民主化的經濟與社會化市場的模式,有沒有可能?假使新媒體能夠將這個議題設定為未來選舉的主軸,引領傳統媒體,那麼新媒體的政治效果就算落實。
真正結合新政治與新媒體的例子,可能是西班牙的新興政治組織「我們夠力」(Podemos)。今年五月,它在歐洲聯盟民代選舉一舉得到8%選票,半年後,它
******
馮建三/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台灣)
臺北政治大學新聞系學士、碩士,英國Leicester 大學博士,現任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編輯委員、臺灣媒體觀察基金會與媒體改造學社成員。教學科目包括「傳播政治經濟學」、「當代大衆傳播問題」、「電影史與政策」、「區域傳播問題研究」等。著有《廣電資本運動的政治經濟學》 (1995)等六本書及學術論文數十篇,(合作)翻譯《電視:科技與文化形式》(Raymond Williams,1974/1992)、《傳播政治經濟學》(Vincent Mosco, 1996/1998,與程宗明)、《問題媒體:21世紀美國傳播政治》(Robert McChesney, 2004/2005,與羅世宏、魏玓等六人)、《論市場社會主義》(John Roemer, 1994/ 2005)與 《傳媒、市場與民主》(Edwin Baker, 2002/2008)、《傳播理論史:回歸勞動》(Dan Schiller,1996/2010,與羅世宏)與《誤解網際網路》(James Curran等人,2015年6月)等十八本。主編《新聞學研究》(1997-1998,2008-2010, 2011- 2012)與《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995-96, 1998- 2001)。編輯《戰爭沒有發生?美英出兵伊拉克紀實》(2003)、《自反縮不縮?新聞系七十年》(2005)與(魏玓)《示威就是傳播》(2009)。撰寫有關傳媒的報章雜志評論數百篇。近期結案研究項目有「重訪資訊社會:傳播權概念的提出、建構與擴散」、『中國「輿論監督新聞學」研究』,目前思索與探討的課題包括,新聞傳播教育正當性與媒介素養、傳播科技與智能財産權及另類法律規範,以及『(媒體)文化與(媒體)經濟的競合問題:從「文化多樣性」與「文化(創意)産業」說起』,業餘時間投入於古巴研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