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4日 星期六

告別人間的笑聲: Walter George Bruhl Jr., 陳志梧【社區建築-未竟的志業:陳志梧老師紀念論壇】



謝東霖寫道: 「老師 荷蘭建築師Herman Hertzberger曾說過" 建築是生活的容器",也一直影響著我 
曾旭正老師 碩士論文就是研究Herman Hertzberger 
但是有一句話 影響我更深 是陳志梧說的: 建築 作為改革空間(社會改革)的志業 原句有很多版本 深深的影響了我們世代的淡江建築學生 
陳老師逝世已經一九五二~一九九七 創立淡水社區工作室  「社區建築師」不再關起門來自己畫圖,而是走進社區,將環境規劃權,交到居民手中,鼓動市民參與、溝通社區環境的建築及空間規劃,締造市民社會形成的契機。「淡水社區工作室」主持人、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陳志梧生前曾說,「建築是創造的工作,也是改革的事業。」」


****

【社區建築-未竟的志業:陳志梧老師紀念論壇】

活動與演講
張貼人:網站管理員 ╱ 公告日期:2015-01-08
裝飾性圖片
【社區建築-未竟的志業:陳志梧老師紀念論壇】
 淡江大學建築系,穿越七○年代那匯聚了鄉土運動鬥士的淡水校園,帶著李雙澤的歌聲踏入九○年代關注地方歷史與社區意識重建的淡水小鎮, 嘗試讓建築系的教學更貼近社會、更貼近市民。在這條以「社區建築」作為進步專業實踐的改革路徑上,曾經,陳志梧(1952-1997),這位專業教育的改革者,用那不願停竭的背影,邁著大步,快速地走在人前。
 將「社區建築」視為其建築志業的陳志梧老師,一邊捲起袖子在校園裡創設「淡水社區工作室」,親力親為地帶領師生,以社區參與的方法,具體實踐許多在地空間改造方案,一邊也不忘致力於從左冀的視野重新調整建築史教學方向,期待建築專業教育在開創社會實踐的路途上,能夠從具備反省動力的進步史觀中尋找改革養份。此外,陳老師身負空間改革者之責,參與了不少當代建築與社會改革等公共事務。在陳老師有限的專業實踐及教學生涯中,作育英才無數,豎立了獨特的身言作風,已成當今專業者及為師者之典範。
 值此淡江建築系五十週年之際,本系特別舉辦「陳志梧教授紀念論壇」,透過主題演講:「社區建築—未竟的志業」,以及「建築教育」、「史學教育」與「社會實踐」等座談議程,期待能重新省思建築專業教育及社會實踐的改革步伐,作為本系邁向下一個五十年的堅實起點。專業教育改革的路途未竟,期待各界參加,共同勉勵與前瞻。

■時間:2015年1月24日(六) 0900-17000900-1700
■地點:淡江大學城區部5樓校友聯誼會館(台北市金華街199 巷5 號)
■議程(暫定, 將視情形修改):
.0900-09300900-0930 【報到時間】
.0930-0940 【主席/來賓致辭】
.0940-1010 【Review_社區建築:未竟的志業】
主持人:劉欣蓉 (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助理教授)
報告人:張志源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1020-1200 【建築教育論壇】
主持人:米復國 (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
與談人:陳逸杰 (金門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
孫啟榕 (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講師)
鄭晃二 (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
陳惠民 (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學系助理教授)
林麗珠 (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營建工程學系副教授)

.1200-1330【用餐時間】
.1330-1510【史學教育論壇】
主持人:郭文亮 (東海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
與談人:夏鑄九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名譽教授)
劉欣蓉 (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助理教授)
賴仕堯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助理教授)
張志源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謝明達 (淡江大學土木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林芳正 (台大城鄉基金會建築設計部主任)
.1520-1700 【社會實踐論壇】
主持人:彭揚凱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
與談人:喻肇青 (中原大學景觀學系榮譽教授)
呂欽文 (呂欽文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
黃瑞茂 (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系主任)
董俊仁 (新北市眷村文化協會理事兼代總幹事)
林雋怡 (都市里人規劃設計有限公司主持人)
■主辦單位:淡江大學建築學系
■協辦單位: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學系、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OURs)
■報名方式:網路報名(即日起至2015年1月20日截止)
http://goo.gl/forms/bzkZ3mhu3Z

■連絡人:淡江大學建築學系 陳憲宏助教 / Email: nolihiro@gmail.com
連絡電話:02-2621565602-26215656 分機 2610 / 2620 手機:0912-605780
*****
標題: [轉載]陳志梧/社區建築 -- 一個另類的追尋 社區建築 -- 一個另類的追尋 陳志梧(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本文主要目的在於:針對目前蓬湃地發生在全球各地(也包括台灣) 的「社區建築」,進行一個基本論述與專業技術的先期整理,並從在地的 (local)角度對這個全球性的運動提出一個島嶼觀點,以作為我們在島嶼 推動「另類建築」時,在理論與實踐上的借鏡。   
「社區建築」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稱法(在美國稱之為「社會建 築」(social architecture);在英國稱之為「社區建築(community architecture);在日本稱之為「町造」(machitsukuri)...;在不同民族範疇中也各有獨特的工作方式與內容,但不論如何,其共同的特徵 是:一種起始於七○年代而盛行於當前的社區重建運動,其表現出強調以 市民或草根參與方式進行之空間的、歷史的、文化的或社會的計畫,有別 於當前盛行之「建制建築」(established building system)(在此我們所稱 之「建制建築」指的是盛行在一般資本主義世界之建築或都市生產的勞動 分工)。「社區建築」這些年來在台灣也以「社區參與」「參與式設計 」,甚或官方版本的「社區總體營造」等名稱出現在後殖民(或後威權) 年代島嶼中,逐漸成為「本土化運動」的一個顯學。因此,我們有必要從 一個批判的觀點對其論述與專業技術作一個初步的討論,以檢視它對空間 專業(或社會、文化)可能產生的影響,特別是它和「建制建築」在論述 和技術上的差異。在討論這些差異之前,對「社區建築」(或更準確地 說,社區運動)在島嶼浮現的歷史條件作一個初步地分析,或許有益於進 一步討論其在專業上、社會上及文化上的意義。 台灣社區運動(社區建築)的浮現  
一九九○年代的台灣社會正面臨著一個巨大轉變、政治權力的重組、 國家認同的危機、都市問題的惡化、金權勢力的擴張、國家機器的腐化、 以及產業昇級的困境等等不一而足;此之同時,也因各種資訊的流通越愈 發達,更加上地下媒體在空中的激盪,而有一種前所未見之都市及文化認 同的暗流開始逐漸浮現。這些矛盾而相互衝突的動力層層疊疊、相互衝 擊,讓島嶼社會的未來正面對著多方面的挑戰。   
市民社會在歐洲或日本都有相長的歷史,但在台灣卻是一個新生的現 象,其原因和我們現代社會建立的特殊過程有關。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台 灣近一百年來的現代化歷史幾乎是一個「殖民現代化」的過程:日治時代 的台灣完全處在殖民地的統治關係中,是不用提大家都知道的;縱然在太 平洋戰爭後的國民黨統治下,台灣也仍然在一個「類殖民」的統治中。也 就是說:在台灣從過去的農民或部落社會轉向現代化的過程中,其社會變 化的動力來源,並非來自其內部的社會力量轉化(在歐洲就是權力由貴族 轉向市民);反而是由外來的國家機器根據其統治政策要求所推動的結 果。如此一來,在西方現代社會中一向共存而又有某種程度矛盾的兩個相 對體--國家與社會之間既聯合又對立的關係--在台灣過去的歷史中幾乎完全 不存在,只有國家機器獨大掌控了絕大部份權力,而市民社會更是完全不 曾出現。這個威權統治體帶給我們的不僅是長期人身禁錮,更是在思想意 識的層次上產生台灣當今社會最特殊之碎片化(不論在生活上、文化上、 環境上)且投機之價值觀的關鍵所在。在台灣的特殊政治和文化上的統 治,同時也來自其所縱容(或扶植)之土地資本一再推進之土地炒作帶來 的對城市歷史之毀滅性摧殘,讓我們生活在一段沒有身分與記憶、沒有歷 史與出身的經驗中。這是一段被外來政治意識形態與邊陲資本主義經濟 「進步的暴風雨」所摧殘的過去。這樣的歷史造成台灣當今社會特有之去 歷史、去認同的價值意識,以及嚴重的社會瓦解與道德性的危機。凡此種 種,是台灣奇蹟中所特有的經驗,是一種特殊的「殖民現代化」經驗。   
這樣的情況在一九九○年代有了一個巨大的轉變。八○年代末台灣宣 告解除長久以來的戒嚴體制,在當時雖然沒有具體的改變,但隨著社會力 量的重新集結,也大力催迫著威權國家體系的解體或變形。新社會力的集 結表現在兩大方面:政治上的反對運動與都市社會運動。政治的反對運動 延續著過去黨外力量形成新的反對黨;而新興的都市社會運動則環繞著生 活議題推進,是一個新生的社會力量,主要因對抗國家與資本對城鄉生活 、文化環境破壞而生。初期運動主要表現在環境抗爭上,如:鹿港反杜 邦;後勁反五輕;無住屋組織反土地炒作;新莊垃圾大戰;貢寮反核四; 民生別墅反輻射鋼筋;蘭嶼反核廢;原住民還我土地;慶城社區反色情; 山豬窪反垃圾場。這些抗爭行動造就了新的生活與地域的意識,也形成了 新的社會行動主體。因而自九○年代後則更出現了一種新的根運動,如: 主婦聯盟的共同購買、垃圾分類與環保媽媽;各地文史社團的文化扎根與 鄉土重建工作;高雄南方綠色革命;原住民的部落主義運動;以及各地的 社區造街等..。凡此種種都表現出台灣新的社會力量。   
在空間規劃設計的專業領域中,近年來,也有許多專業者投身於「社 區建築」的行列中,他們持續對島嶼都市與生活環境改造有著高度的關 懷,在台灣各地的社區中默默的耕耘。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就是這些長期 積極於推動「社區建築」的公益性的都市環境改造的行動(比如:新港、 九份、淡水、台北舊城..等),累積了一定的工作經驗。以下對「社區建 築」的討論,就立基在這些實踐經驗上提出來的。為了敘述上的方便,我 們將從:一、專業角色;二、生活世界;三、社區參與;四、規劃與設計 等主要面向,來討論「社區建築」和當今之「建制建築」在論述和技術層 面上的差異。 社區建築的另類追尋 專業角色   
在當今社會中專業者對自身角色的期許,一般而言,是一個中立的技 術者(或官僚),是空間供應者或服務者;但是在現實上,把這個技術服 務者的角色放在當今的空間的生產關係中來看,專業者的角色卻遠比上述 的自許還要複雜。在台灣現今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中,「建制建築」的生產 由於城市環境的建造日益商品化、專業者環境觀點日益形式化,使得設計 者(規劃者)與使用者的距離日益遙遠。由於這種規劃者/建築師與城市 使用者(社區)在城市觀點與生產關係上的遙遠距離,使得我們城市空間 生產日益脫離與日常生活、社會文化意義結合的使用價值,而轉為房地產 交換價值所支配(這點已故的美國城市規劃師Kevin Lynch在他的著作中時 有批評),甚至造成了城市生活空間品質低落和生態環境破壞等嚴重問 題。這些在「建制建築」生產中很難化解的個別建築與城市環境對立、公 共利益與私人利益對立、業主與使用者對立、專業者與社區對環境控制權 力對立、都市發展與生態保育對立....等各種基本問題,幾乎是當今城市環 境營造最難解決的制度性問題,除非我們可以從一個制度層面對專業者的 角色進行一個根本的變革。尤其是當前建築師(或規劃師)的社會性角色 非常被動,必須有某種委託關係發生才可能工作,因而完全侷限了專業者 主動參與當前台灣社會變革(以及城市改造)的可能性。在前一階段台灣 社會追求民主化的艱辛過程中,大部分的專業者幾乎都缺席了,他們並未 積極地在城市營造決策的民主化上,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社區建築」在專業者的角色上採取了一個新的介入關係,並試圖改 變專業者與城市使用者之間的距離問題與權力關係。在這種新的實踐類型 中,建築師(規劃師)試圖進入社區,直接與他們對話,加入他們成為同 一陣線的戰友,甚至成為社區的一員,變成局內人和社區一齊積極主動地 為改善我們的城市以及社區生活環境而行動。在這種新關係中,專業者改 變他們過去的消極角色,不僅對少數的業主負責而已,也把改善城市生活 變成專業者的積極任務。他們也與社區(城市使用者)之間建立朋友關 係,共同為建造新城市文化努力,而打開社會參與的可能性,也因而,打 開專業者參與台灣社會(與城市)再造的歷史變革的可能。 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是「社區建築」中對生活環境的概念,這個概念是由現象社 會學的life-world的觀念借用來的。生活世界的概念,有別於「建制建築」 之空間作為一種獨立存在之對象的概念,指的是人與環境不僅止於資本主 義傾向的消費性關係而已,而存在著在生活上(社會上以及文化上)豐富 而緊密的扣連。這些扣連表現在:實質環境與文化意義的扣連、整體城市 與個別建築的連結、物質空間與社會關係的扣連、當前時空與歷史記憶的 扣連....等等。簡言之,這些空間、社會、歷史、文化的相互扣連關係,構 成了社區建築的生活世界。這種概念下,專業者和社區所努力建構的生活 環境,就不只是一些石頭、磚塊...無情的堆積,也不只是某種關乎土地私 權的地產開發行為,而卻是一個堆疊、積累著各種(可能並存,或相衝突 之)文化意義、社會權力、歷史記憶的生活基底(substractum),於其中 個人或社會的生活行動賴以滋生。在生活世界概念下城市、建築與土地, 不只是一塊塗著分區使用色彩和編上容積率有待開發的基地而己,它是生 活行動與歷史記憶疊合的舞台,也是族群與權力交錯的場域,更是人們對 其社區未來想像與行動的滋生點。生活世界中的城市與建築,有別於以交 換價值為核心的私產,它們不只是空間商品化、國家干預、甚或是霸權支 配的場域;它們也是私人領域與公共行動的交匯之處,是一處有待重新改 造的空間,也是一個有待重新界定的文化議題。生活世界的概念表明了: 每一個城市、社區都有它豐富的人文或自然史,關鍵是我們如何對待它 們﹖假如社區建築最終的場域是地域認同政治(local identity politics)的重 建,那麼,對台灣這樣一度沒有過去、沒有歷史的社會,專業者應如何重 新看待我們的城市、建築之生活世界的與地域認同重建呢﹖ 社區參與   
社區參與是「社區建築」最關鍵性工作方式,因為它強調在規劃設 計,以至於施工維護過程中的草根參與,是這種新專業類型與「建制建 築」生產過程中最不同之處,因而也是最受議論的課題之一。在一般的發 問中,最常見的社區參與的質疑是:社區參與是否將使設計者的創造力受 到折損﹖這個質疑充分引出了「社區建築」對在專業實踐上的全新觀點, 特別是對環境經營主體、專業角色和工作方式的嶄新看法,也就社區是城 市建造與使用的主體,專業者的角色在於協助他們實現對生活世界的夢 想,和他們一齊打造新城市,建立新文化。在社區參與的過程中,專業者 最需要的技術是:傾聽和想像力的動員,因為社區參與的規劃設計,就是 一個傾聽多元意見,並發動草根想像力以改造城市的過程。   
社區參與自己生活世界的決策與營造,對一個民主化的過程是相當關 鍵的一步。參與對台灣這個缺乏公共領域的社會特別有意義,因為它是 (重新)建立社區公共領域很重要的手段,設計參與是發展社會參與的主 要基礎。經由設計參與,人們可共享成功的果實,並且留下深刻的回憶。 建築設計的參與,或許可以化解社會的疏離。關於社區參與作為想像力動 員,Richard Hatch有最佳的觀點:「參與的重要功能在於要求重心思考創 造與渴望...參與的真正意義在於它對參與者的作用,而不是對建築的作 用...建築生產過程的參與所代表的是喚起這種需要的珍貴機會。在參與 中,人們可以重溫營造環境的能力,經驗著共同工作的樂趣,並發展出質 疑人造世界的能力」。當然,我們在社區參與的倡議中,也應記得社區不 是一個簡單的統一體,而是不同族群、不同文化、不同權力關係、不同階 級與不同性別關係等社會關係所組成的,因而,就如同Kevin Lynch提醒我 們的:面對這種不平等的社會關係,專業者有責任去思考在規劃設計過程 中自己是否給機會,讓沉默的使用者及弱勢族群發出聲音來,而在這個社 區參與過程中,有可能改變現有的階級、性別、權力、族群、文化關係, 並讓人與城市(社區)的新想像力可以發聲? 規劃與設計   
「社區建築」與「建制建築」的涇渭之別,最終也最透徹的表現這兩 種建築生產關係對規劃與設計的看法上。「建制建築」中的規劃與設計, 大多來自國家或財團的委託而展開的,並且以達成都市(或經濟)政策或 空間商品生產的目的作為主要任務。設計的最重要任務是為創造新空間之 故,創造商品的新品味形式。甚至對於許多建築師而言,設計乃是創造的 過程,是建築師創造奇蹟、實現自我的關鍵。   
「社區建築」也贊同規劃與設計是一個創造性的行動,然而與其把它 當成是設計者個人的自我實現,反不如將之視為一種思考的習慣(借用Le Corbusier的話來說),它可以用來讓我們對社會、文化、人間秩序與空間 美學進行一連串的思考,不斷地對社會既定的、被自然化(也就是類型 化)的空間秩序提出質疑,因為這些建制性的城市與建築空間經常就是族 群、性別、階級、或文化支配的非言說式實踐(non-discursive practice)的 場域;設計就是人們在和這些既定的社會既定的社會關係與其欲言又止的 形式持續的戰鬥,以傳達出他們對於新文化關係的渴望。因此在這種新類 型的建築實踐中,設計不被當成個人創造的神話,而是一群人(可能來自 不同的文化、族群、階級、性別)相互學習、建立溝通,以至於共同創造 城市生活的過程,是一種集體性的演出。用句通俗的話來說,在「社區建 築」中規劃設計就像一個球隊在打球,專業者只是參與於其中的一員,他 的任務在於動員人們的各種想像力,幫助他們突破既定的社會關係實現營 造生活世界的願望。「社區建築」這樣的規劃設計觀點放在台灣厚植民與 半邊陲資本主義城市狀況來看,就有些具體的工作方向可以提出來在此討 論。或許在這個階段,其主要的方向有二:一、在規劃與設計的技術上, 我們應找尋某些「空間綴補術」以大力修護我們被過去各種殖民統治幾乎 破壞殆盡的城市歷史、文化與生態,並透露一個新社會關係的可能性;二 、在態度上我們應可持著某種「批判的地域主義」(critical reionalism)以 在台灣更邁向國際化的過程中,在全球、文化、在結構的條件下,批判地 找尋在地文化重生的可能,一種島嶼空間與社會新生的可能性。   
總之,「社區建築不是「建制建築」的某種社區性類型的業務而已: 它是一種新的專業實踐方式,在追尋著一個新的社會的、歷史的與文化的 另類答案,一種新的人與人、人與空間的新關係。 *****
Man Jokes in Obituary: Now My Wife Can Buy The Mink Coat She Always Wanted






It has gone viral since his grandson posted it on Reddit.






Walter George Bruhl Jr., Marine Corps veteran and longtime DuPont Co. employee, passed away in Florida Sunday at 80 years old, and on Tuesday, the Cape Gazette published a hilarious obituary that he wrote for himself.
The Philadelphia native who lived and worked in Delaware jokes that now his wife can purchase the mink coat he never let her buy because he thought “only minks should wear mink.”
Here are other funny lines from the write-up, which is going viral after his grandson Sam Bruhl posted it on Reddit, USA Today reports:
  • “His spirit was released from his worn-out shell of a body and is now exploring the universe.”
  • “He was surrounded by his loving wife of 57 years, Helene Sellers Bruhl, who will now be able to purchase the mink coat which he had always refused her because he believed only minks should wear mink.”
  • “There will be no viewing since his wife refuses to honor his request to have him standing in the corner of the room with a glass of Jack Daniels in his hand so he would appear natural to visitors.”
  • “Cremation will take place at the family’s convenience, and his ashes will be kept in an urn until they get tired of having it around.”
TIME has also rounded-up other famous last words that have gone viral in recent years, from Waffle House’s most loyal customer to the man whose final request was that, in lieu of flowers, people write their members of Congress and petition for a repeal of Daylight Savings Tim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