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7日 星期六

卓永財,Brian Williams


Brian Williams名主播,一直自誇他在越戰訪問時直昇機失事,處理得宜,其實他坐的直昇機沒事......

Brian Williams Takes Leave from NBC
NBC News anchor said Saturday he wouldn't anchor Nightly News "for the next several days" while Iraq reporting controversy rumbles on





wikipedia 卓永財(1942年),台灣企業家,為上銀科技創辦人與董事長,現任台灣工具機產業公會理事長。

生平[編輯]

畢業於淡江大學會計系,美國舊金山大學管理學碩士。之後進入交通銀行工作,最高職位為主任秘書。
1983年,交通銀行總經理賈斯葆,請當時擔任主任秘書的卓永財,去輔導財務陷入危機的三星五金。卓永財在三星五金駐廠一年,完成重整任務。
1985年,卓永財離開交通銀行,自行成立管理顧問公司。卓永財以二千多萬元,收購了做滾珠螺桿的何豐精密工業,開始進入精密工業這一行。
因為受限於何豐精密工業在建廠時就存在的問題,產能一直無法擴大。卓永財於1989年創辦上銀科技,1993年,併購了德國滾珠螺桿廠Holzer公司。
1997年,創辦大銀微系統

著作[編輯]

《外匯實務》。



上銀董座:都是富人念台大 台灣有什麼希望

本報記者江睿智╱採訪
向來大聲疾呼恢復技職教育的上銀科技董事長卓永財,近期將教改焦點轉向高教改革。他接受本報專訪表示,一流大學才會有一流國家,這是互為表裡的。 記者陳易辰攝影
向來大聲疾呼恢復技職教育的上銀科技董事長卓永財,近期將教改焦點轉向高教改革。他接受本報專訪表示,一流大學才會有一流國家,這是互為表裡的。企業研發人才來自學校博碩士,而學校研究和教學必須改變追求SCI論文的心態與環境,教育投入要有產出,產業才能生生不息。
他強調,對於高教「政府必須維持基本的社會公平正義」,清大、交大推甄比例已偏高,「推甄對北部、有錢家庭有利,中南部、窮人家庭怎麼辦?」他表示,教育要讓窮人只要努力就能翻身,有錢人不努力也會變窮,如果階級不能流動,就像印度,出身就決定命運。
他也以自己求學為例,來自鄉下的他若不是靠著考試翻身,也不會有今天。他常提醒台大要站穩這一點,「國家投入台大最多資源,如果都是有錢人在讀,台灣還有什麼希望!」
針對較難就業的大學理科和文科學生,卓永財也建議,數學系和應用數學系邏輯能力很強,如果在大學修習工業工程或工業設計,很容易轉為企業適用人才;企業亦需要語文、國貿、管理人才,若能在大學開設工業概論通識課程,讓文科和商科學生,對精密機械、半導體、光學等產業製程有認識,都有助於就業,補足企業人力缺口。
卓永財與美國柏克萊大學合作,和該校長久接觸後,經常想到一個問題:穿梭柏克萊校園那些穿牛仔褲的小夥子,為什麼後來在全球非常有影響力?台灣學生從小學到高中都還不錯,為什麼到大學生、碩士、博士就不如人?創意、發明就不如人?他的以色列、俄羅斯同事並無三頭六臂,為什麼反而有創意?為什麼台灣教育愈往上就愈差?
他認為,大學拚論文量壓力大,卻失去創意。頂尖大學十年花納稅人千億元,除SCI論文量很大外,到底產出什麼?台灣在社會和自然領域,有提出什麼受到全世界重視議題或探討?答案都令人不滿意。
在一味追求論文下,教學方向也受到影響,以機械系領域來說,要有量,只有改做微機電,於是機械系全去做微機電、微奈米,因此不修機械設計,不會組合公差;電機系不會搞馬達,都去搞半導體,因為半導體是新領域,很容易發表論文。
【2015/02/01 聯合報】


    2014-12-10
台灣很多青年失業,但又有很多企業找不到人,這中間的落差對國家往前走的能力傷害很大。
    2015-01-29
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理事長、上銀科技董事長在「2015天下經濟論壇」(CWEF)專題論壇中,探討「人工智慧與就業」,其中他解答工作者最深沉的恐懼:我的工作會不會被機器人取代?他坦言某些
    2008-07-02
雖然人生充滿意外,但對來說,做什麼就要像什麼。從一位金融家變黑手,他也可以做到世界前三大。
    2013-01-07
Hermann Simon),分享他所觀察到的德國「隱形冠軍」」競爭力。更與台灣的「隱形冠軍」上銀科技董事長,以及經濟部長施顏祥,同台暢談台灣的「隱形冠軍」之路。 歐美經濟積弱不振,逆勢演出亮眼表現的德國
    2013-09-18
年過四十才創業,做的是技術門檻極高的工具機滾珠螺桿。 即使做到全球前三大,他仍不滿足,因為世界第一還沒到手。 七十歲依舊拚搏的,能給台灣新世代創業者什麼啟示?
    2013-12-25
國內半導體大廠的訂單。旁邊的三角多軸機器人,則像昆蟲的觸手,在隱形的生產線上做蜻蜓點水的動作。 最吸睛的產品,是擺在正中央的服務型機器人。只見高齡七十二歲的董事長,輕盈地踏上一部像是書桌結合
    2012-11-28
走進上銀攤位,最先遇到的,是十幾個上銀和其他同業的產學合作作品。 工具機展開幕前一天,上銀董事長,還一一巡視過產學合作與大學的攤位,和學生攀談,了解他們的主題,與產業連接緊不緊密。
    2013-04-17
她被視為台灣機械業頭號女CEO。 她和董事長,都不是技術出身,卻能把上銀推上台灣第一、世界第二。她有何能耐?
    2012-04-18
去年EPS超越聯發科、淨利率是股王宏達電兩倍,上銀科技堪稱是最紅的「黑手」企業,甚至吸引愈來愈多科技新貴跳槽。董事長,如何用分布在世界五國的研發團隊,以不到對手一半的成本,上演MIT的創新研發
    2012-04-18
問:為什麼你那麼有毅力做研發?
    2013-04-17
女性經理人經常碰到「叫你們工程師出來,我不要跟查某人講。」 上銀董事長、總經理蔡惠卿均非技術出身。靠著策略規劃、蔡惠卿品牌行銷,加上技術團隊所組成的鐵三角,上銀從被人看衰,一路做到世界第二
    2013-03-20
最近,中國被「豬」事困擾不休。 上海黃浦江近七千隻漂流死豬,在中國兩會召開的敏感時刻,引發兩岸與全球媒體熱議。 上銀科技董事長也因死豬事件,取消上海行程。 在中國微博上,死豬甚至比新
    2014-08-06
「我們曾錄用了幾個頂尖大學博士進來,卻發現博士竟看不懂設計圖!」上銀科技董事長嘆道,「機械設計這麼基礎的東西,他以前在學校居然沒學,看不懂設計圖要怎麼做研發?」
    2013-07-10
上銀、美律廖祿立、伸興林志誠等「磐石會」、「億載會」董事長齊聚一堂,共讀《隱形冠軍》,拆解全球隱形冠軍的成功之道。
    2009-03-11
「現在是產業聚落打群架的時代,」上銀科技董事長這樣深信,一心想把台灣機械產業整個一起帶起來,上銀科技的團體戰得到了什麼成效?
    2015-02-04
但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理事長、上銀科技董事長在「人工智慧與就業」場次心焦地指出,美國、德國和中國已將「工業4.0」訂為國家政策,積極推動,而台灣的「生產力4.0還躺在經濟部,研擬當中。
    2014-06-25
科技董事長,更是從○七年開始,不斷向政府積極建言,主導推動了各項產學合作計劃。 企業為什麼願意這麼做? 找不到人才的痛 七十二歲的坦言,過去十多年產業西進,「外移又快又廣又徹底,卻疏於
廣告
    2014-11-20
從產業角度,認為貨貿協議是貿易自由化的一環,貿易自由化則是臺灣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但在走向開放過程中,必然對某些產業、勞工產生衝擊。 「貿易自由化之後,基礎配套要做。」建議,政府與法人
    2014-12-10
救?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與上銀科技董事長,從制度與職訓角度提出解方: :推動產學合作多元化 辛炳隆:建立薪資透明化平台
    2014-06-25
(追求在國際期刊發表學術論文的機會),」上銀科技董事長談起缺乏實作人才的困境,連說了幾次「痛徹心扉」,「教授不去做實務研究,學校也不教,學生就很無辜。因為,他進不了職場,企業沒有好的基礎技術人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