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名人堂 2015-11-08 旅日華裔作家_王震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OkGoxQE4nY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新增了 4 張相片。
【日本國際生參加文壇大賞直木獎得主東山彰良演講實錄】
105年3月31日(四)由臺大日本研究中心以及臺大日文系共同邀請到第153屆直木賞得主東山彰良(本名王震緒)來校演講,分享自己的作品以及成為作家的歷程。
東山彰良表示,在自己成為小說家之前,主要從事翻譯工作。1997年開始是中國偷渡客大量抵達日本的時期,因此警察局需要中文翻譯人手,而東山就是以1小時5000日圓的收費擔任翻譯,打工維生。2000年年底次男出生,同時開始寫作小說,三個月後正式出道。此外,他同時也替人氣漫畫作品《火影忍者》撰寫同名小說,藉此獲得穩定收入。
關於東山彰良的得獎作品《流》,東山表示,原來就想要寫自己家人的故事,對於一位作家而言,一生只有一次這樣的機會。這部作品包含了東山彰良的回憶與血緣,小說背景設定在1975年的臺灣,而主角葉秋生雖然是以東山的父親王孝廉為原型,但年紀設定比王孝廉的實際年齡要少十歲。如此設定,主要是以國共內戰之後的臺灣為背景,探討當時的青年成長歷程。最後東山指出,認同固然與政治權力有關,不過關於認同的問題,其實可以用笑容去超越並享受它。如果要用一句話來說明王氏父子的作品主題,可以引用《流》的卷首語:「魚說:『只因為我活在水中,所以你看不見我的淚』--王璇」
得獎作品《流》的中文版,預計在2016年6月1日發行。
(圖/文 新聞暨攝影服務課程修課學生 井田良子)
直木賞作家、東山彰良氏が台湾で講演
31日、台北市内の台湾大学で対談する直木賞作家の東山彰良さん(田中靖人撮影)
【台北=田中靖人】台湾が舞台の小説「流」で2015年上半期の直木賞を受賞した作家の東山彰良さんが31日、台北市の台湾大で講演し、台湾で中国大陸出身の両親の下に生まれ、日本で育った背景を念頭に「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ーの問題は最後は笑い飛ばすのがいい」と話した。
東山さんは現在も台湾籍で、冒頭、学生ら約300人を前に中国語であいさつ。その後は日本語で、アルバイトをしながら小説を書き続けて受賞に至った経緯を紹介し、「僕は日本語以外で創作ができるとは思っていない」と話した。
また、同じく日本語で執筆する台湾人の新人作家、温又柔さんとも対談。「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ーの背後には権力があるが、いろいろな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ーを自分で選び、その中を自由に動いてもいいのでは」と述べ、異文化に触れ他者との差異を「楽しむ」ことの大切さを説いた。
作者:陳翔
1975年的台灣,那年蔣介石去世,十七歲的主角葉秋生的祖父在同一年遭到謀殺。
《流》的故事從這裡開始圖片來源
《流》是今年直木賞的得獎作品,作者是台灣出生的東山彰良。東山彰良本名王震緒,台北出生,九歲隨山東出生的作家父親王孝廉(筆名王璇)移居日本福岡縣,2002年以《逃亡作法》獲得「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銀獎,並以此作品出道。2015年直木賞評選委員北方謙三在評論東山彰良的《流》的時候是這麼說的:「這是一本有著汗水的味道與血的顏色、以及炙熱輝光的青春小說。」
1975年,蔣經國在蔣介石去世一個月之後掌握實權,在故事的最開頭就漸漸帶出了「台灣」作為故事舞台的複雜性。
這一年,身為山東外省老兵的葉尊鱗被發現陳屍在住家浴缸。葉尊鱗是剿共英雄,個性火爆,來到台灣之後,卻也沒有跟人結下非遭殺身之禍不可的深仇大恨。祖父葉尊鱗為何而死,成為了葉秋生少年到青年不斷追尋的課題。發生在青春期的親人的死,大大的震撼了十七歲的葉秋生,在他與損友廝混的時候、與女孩子約會的時候、獨處的時候,這個事件都像幽靈一樣縈繞在他腦中。
雜貨店阿婆的預言,中華商場裡的狐仙廟,在陽明山上遇見的女鬼,這些鄉野奇談式的插曲每每給了主角一些「破案」的提示,或是給了主角一個更認識身邊人們的機會。不管是狐仙廟那種庶民的信仰的連帶、或是女鬼的冤屈,那樣幽微的怪力亂神溫暖的可愛。
《流》是一個具有時代意圖的關於成長的故事,也是一個反戰的故事。在緝凶的過程中葉秋生發現,兇手殺害祖父的動機,直接連結到了自己身上流著的山東血液,更連結到了國共內戰時的對立,與難以分斷的正與邪。
葉秋生的祖父一直偷偷藏著一把手槍,想著也許哪天會用到;每天湊在一起打麻將的外省老兵爺爺們也老愛提戰爭時候的事,他們即使心中認定,此生大概沒有機會回家或是反攻大陸,但他們已經把自己的人生交給國民黨、逃難到亞熱帶的小島,無所適從卻又動彈不得。
葉秋生在故事後半回到山東,見到曾救過祖父一命的共產黨員,在那個時空之下正與邪卻翻轉了,漢奸也可以是慈父,而剿共英雄其實也是殺人兇手。這樣的衝突雖然一直到故事中後段才慢慢明確,但是書中第一頁就引用王璇的〈魚問〉詩的首兩句:「魚說:只因為我活在水中/所以你看不見我的淚」那些經歷過戰爭撕裂的、因為一念之間的選擇而就此離散在中國與台灣的人們,在時代的「流」當中,我們看不見他們的眼淚。於是可以發現,在《流》書中對戰爭的控訴,及其造成的不一定可見的、隱性的、甚至宿命的撕裂,以及傷痕,其實正是貫串全書的主題。
身為台灣人,用日文讀台灣人寫的日文小說,小說的背景都不是各自成長的時代,而讓我感到最不可思議的是文字與故事讀起來是那樣的親切。有趣的是,書裡面仍然有許多梗,漂亮運用了日文語彙,而且是只有台灣人懂的,像彩蛋一樣的小細節。
比方說故事裡操著一口台灣國語的黑道老大高鷹翔,第一人稱「我」發音成「偶」、語尾徵求同意表現的「吼?」,或是捲舌音發音不清楚,像這樣台灣人會會心一笑的小細節,用中文寫這種人物並不困難,但是用日文寫台灣國語,這梗就埋很深了。
在讀的時候會覺得,這似乎並不只是寫給日本人看的小說,對於抱著兩顆籃球就從金門游泳到廈門的林毅夫,作者是這樣寫的:
「年輕人為什麼要將己身投入大海?他心裡懷抱的又是怎樣的大志?漂流在黑暗的大海,他一心不亂的游向對岸的燈火。與孤獨與恐懼為友,滿懷胸臆的希望是他的指南針。」
對生活在台灣的人來說,林毅夫的叛逃代表的不只是國家機密外洩這麼檯面上的事情而已,另一方面也隱隱看到了黨國的危機,以及對島國未來的悲觀。
另外在書中第一章,寫1975年蔣介石去世之後一個月,兒子蔣經國掌握實權。有別於蔣介石的中山裝與軍人形象,蔣經國中小企業鄰家阿伯的打扮深獲人心。在這裡作者寫道「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人知道蔣經國真正的恐怖」、「是一個會把台灣最大幫派竹聯幫當手下使喚的人」,作者認定江南案是蔣經國下的指令;這樣的取態對生活在台灣的人來說並不陌生。
另外還有西門町的中華商場、紙盒做的補蟑器第一次到台灣……,這些場景、事件是我的父執輩親友在餐桌上會提起的話題,也較為容易在與作者同世代的台灣中文創作者的作品中看到。王震緒用日文書寫,在讀的時候是直接接收了台灣的那個時代、場景與氣味。我後來想,書寫語言的一牆之隔,以及日文特有的節奏和迂迴,也許才是整本書的「異鄉」之所在。
東山彰良= 王震緒 = 神話學者 王孝廉 之子
寫國共內戰三代漂流 王震緒勇奪直木賞
2015-07-16 20:06:03 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即時報導
「我一輩子都覺得自己在漂流,寫作就是我的浮木;因為漂流的感覺揮之不去,推著我一直寫下去。」台籍作家王震緒今晚以小說「流」獲日本直木獎,成為繼邱永漢、陳舜臣之後,第三位獲得這項日本文學大獎的台裔作家。
在日本,王震緒擁有另一個名字「東山彰良」,從筆名就可以讀出其家族「漂流」的足跡。「東山」是王震緒祖籍「山東」的倒寫,「彰」則是紀念其父曾就讀與執教的彰化中學,王震緒童年也曾在彰化住過一個月。
王震緒是旅日學者王孝廉之子。他1968年生於台北,五歲隨父移居日本福岡,九歲曾短暫返台念台北南門國小,不到一年便返日。王震緒迄今仍持中華民國護照。
「我出生於台灣,成長於日本,到哪裡都是外人。」王震緒今天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自己在台灣被認為是日本人,到日本被認為是中國人,大學畢業後到大陸研究中國經濟史被當成「台胞」。
32歲那年,王震緒第二個小孩出生,他的事業卻面臨低潮,寫論文「不太順」、教授也不滿意。「突然之間,我隨手寫起了小說。」處女作「逃亡方法」是王震緒一部描寫逃獄的推理小說,獲首屆「這本推理小說真厲害」大賞銀牌獎與最受讀者歡迎獎。
此後王震緒一邊在福岡多所大學教中文,一邊寫小說,一年出版一到兩本小說,題材多為科幻、奇幻、推理等類型小說。
其中奇幻小說「強尼兔之教父本色」五年前在台推出繁體版。野人出版社總編輯張瑩瑩表示,該書被譽為「兔子版『教父』」,以擬人化兔子描繪黑幫的形形色色,全書充滿驚人想像力與黑色幽默,如今已絕版。
「我經常感覺難以定位自己的存在,雖然在台日都有家,總感覺那邊都不是我的容身處。」王震緒說,他十多年前就立志寫一部家族漂泊命運的小說,用寫作抓住自己的根,但因「筆力不夠」,累積了十年才出手,就是去年動筆的「流」。
「這是我提筆以來,創作過程最快樂的一部小說。」王震緒表示,「流」是一部以國共內戰為背景的少年成長小說,題材迥異於過去作品,五月在日本出版便大獲好評,「不管銷售成績和文學評價,都是我寫作生涯的高峰」。這次勇奪直木大獎,更讓他大呼不可思議。
王震緒祖父出身山東游擊隊、外祖父是來自湖南的黃埔將軍張莫京,曾任中部警備司令,兩人都曾打過國共內戰。王震緒採訪父親王孝廉談當年來台初期的點點滴滴,加上父子倆輾轉台日兩地的心路歷程,寫成「流」。
王震緒透露,下一部小說已完成,是一部描繪未來文明毀滅的科幻小說。
「我一輩子都在漂流,我的小說主角也多半設定和我有相同感受。我想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不被接納的感覺,希望我的故事能傳達至那些人心裡。」如今,勇奪「直木獎」的王震緒早已被日本文壇接納,然而他的筆仍將繼續漂流,把許許多多精彩的故事「流」進讀者心裡。-------
「台灣是我的國家」懷念美食
〔駐日特派員張茂森、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台北出生、九歲移居日本的台灣籍作家王震緒(筆名東山彰良),十六日以小說「流」獲得日本大眾文學最高榮譽、第一五三屆直木獎(直木三十五獎),此為繼一九五六年的邱永漢、六九年的陳舜臣以來,第三位獲得直木獎殊榮的台灣人。在東京帝國大飯店舉行的記者會中,王震緒說:「台灣是我的國家,這本小說『流』如果能翻譯成中文,給台灣的讀者閱讀,將給我帶來無比的喜悅。可能是我漸漸懷念起台灣的美食了,近期我想回台灣一趟。」
直木獎與芥川獎是日本文壇兩大獎項,由日本文學振興會主辦的評選委員會,昨晚在東京築地的新喜樂餐廳公布芥川獎和直木獎的得獎人名單,獎金一百萬日圓(約廿五萬台幣)。直木獎由王震緒獲得,評審過程所有評委一致投票給「流」。芥川獎則頒給小說「Scrap and Build」作者羽田圭介和小說「火花」作者又吉直樹。主辦單位預定八月底在東京舉行頒獎典禮。
小說「流」評委全按讚
現年四十六歲的王震緒目前旅居九州福岡縣,他在二○○二年以推理小說「逃亡作法」在日本文壇闖出名號。這次獲獎的「流」,是以台灣歷史為背景的長篇小說,描述一名十七歲少年探索祖父死亡之謎,內容涉及國共內戰和台灣的戰後歷史。
中央社報導,王震緒表示,「流」的故事大半是真實的,他從父親口中得知祖父的故事時,便有意寫成小說。經過一番構思,他改以父親做為小說主角,愈寫愈欲罷不能,最後出版社編輯還刪減部分內容。
盼作品能在台翻譯出版
王震緒表示,「流」是他最滿意的作品,他對獲獎感到很榮幸。評選委員北方謙三則說,「流」這部小說描寫台灣的複雜性,是一本「充滿汗臭、血色的青春小說」,更是「廿年才能一見的傑作」。日本媒體和書評家對「流」也相當推崇,有書評大讚「流」是世界文學級的小說,寫作功力一流,描述大時代波瀾壯闊的故事,頗能呈現台灣。
中央社報導,一九六八年出生的王震緒,五歲時因父親工作關係,有幾年往返於台日之間,九歲正式移居日本,迄今仍持用中華民國護照,未歸化日本。他以「東山彰良」為筆名,是因為他的祖籍是中國山東省,「彰」則是因為他幼年時曾在母親的故鄉彰化,由祖母扶養過一陣子。他娶日本人為妻,育有兩個孩子,目前在福岡大學擔任兼任講師教中文。
台灣出生、日本長大的王震緒說,自己曾被問是中國人、台灣人或日本人,後來他認為最確實的歸屬感就是家人,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情感才撰寫「流」。文化部長洪孟啟得知王震緒得獎後隨即拍發賀電。
旅居日本的台灣籍作家王震緒(筆名東山彰良)所著小說「流」,榮獲日本大眾文學最高獎「直木獎」,記者會上他說:「台灣是我的國家。」 (中央社)
王孝廉(王璇)
王孝廉、郭豫倫
記得9月是林文月先生的80歲大慶,我有機會參加臺大為她辦的國際研討會,結論那場,後來才知道隔座是她女兒。去參觀她的文物展,從影片等略知林先生和家人……..。
會後,找出林先生的大部分散文作品拜讀,當然知道林先生洪範版的幾本書,封面是她先生設計的郭豫倫。
近兩天,買到王孝廉的小說《彼岸》: 1985年1月出版同年9月3版.......我以前都只讀王先生的學術作品,讀他的小說當然可以了解他的另外面向。他在"自序"說葛浩文教授曾將書中兩篇《塵海三色》和《平戶千里》翻譯成英文....... 『郭豫倫先生為我設計此書和另一本散文集《船過水無痕》的封面,對我來說,都是一個十分好的紀念。』我想有系統的找郭先生的資料,而網路上有不少郭豫倫和林文月的照片。不過齊邦媛先生的回憶錄這樣記林先生:二○○一年丈夫郭豫倫過世後,她獨居在舊金山,和一雙兒女感情親密………
東海的人與書 (44):
我2013年年底才讀王孝廉的小說《彼 岸》: 1985年1月出版同年9月3版......1984.10的"自序"說葛浩文教授曾將書中兩篇《塵海三色》和《平戶千里》翻譯成英文.......
王孝廉
山東昌邑縣人,一九四二年生,早歲來臺,東海大學中文系畢業,留學日本國立廣島大學文學研究科,修畢中國哲學博士課程;現任日本福岡市西南學院大學文學部國際文化學科教授。王孝廉筆名王璇,出版有《春帆依舊在》、《船過水無痕》、《彼 岸》、《神話與小說》、《中國的神話世界》等書。
內容簡介
《花與花神》為王孝廉研究中國神話與人文的重要著述,全書二十餘篇,歷論盤古、女媧以下的神人傳說,月亮、彩虹的象徵意義,旁及西洋神話,博援比較,舉凡仙鄉花神,精衛杜宇,無不系統分明,深入淺出。作者心胸博大,文彩燦然,《花與花神》允為古典神話中文著作中的瑰寶。
第一輯
靜扎在黑暗渾沌中的神
造人主婚
不周之山
永劫與回歸
不死與再生
洞庭波兮 巫山之雲
湛湛江水
漂與誓
遠遊與望鄉
靈蛇與長橋
方舟與葫蘆
春天的神
巴山夜雨
第二輯
仙鄉何處
桑樹下
第三輯
夸父逐日
神農炎帝
叛神刑天
後 記
靜扎在黑暗渾沌中的神
造人主婚
不周之山
永劫與回歸
不死與再生
洞庭波兮 巫山之雲
湛湛江水
漂與誓
遠遊與望鄉
靈蛇與長橋
方舟與葫蘆
春天的神
巴山夜雨
第二輯
仙鄉何處
桑樹下
第三輯
夸父逐日
神農炎帝
叛神刑天
後 記
《東北、西南族群及其創世神話──中國的神話世界》 (上編)
《中原民族的神話與信仰──中國的神話世界》 (下編)
作者:王孝廉,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1987-
內有台灣高山族的始祖傳說 pp. 677-712
王孝廉《中國的神話與傳說》 聯經出版
內容共分為六章以及附錄「日本學者的中國古代神話研究」。
《水與水神─中國的民俗與人文》
作者:王孝廉, 出版社: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1992
從泰國北部的森林到雲貴高原的村落,從東北的白山黑水到新疆的天山兩麓,從秋風駿馬的塞北到 杏花春雨的江南...從漢民族而到少數民族,從神話傳說而到民俗信仰...行萬里路固然是為了好玩和興趣,也為了保存民族 文化的精髓。 本書為作者近年來關於中國民族和人文的文字總集,文章的長短和體例或不一
王孝廉編譯《島國春秋─日本書紀》台北: 時報 1988初版
《日本書記》由神代上下兩卷開始,到以下二十八卷所記載的由神武天皇到持統天皇的記事,是極為詳密的日本 史,這部被稱為是「邦家之經緯,王化之鴻基」的日本史書,當時編纂的目的,是在強調日本天皇王權的絕對性,要將地方上各氏族的勢力,統合於以天皇為中心的 律令國家體制之下。
該書是由王孝廉編集和譯述一些日本學者對《日本書記》的研究成果,提供給國內的朋友們做為參考的資料,希望能拋磚引玉,期待年輕的朋友之中,能有真正的研究日本的學者出現。
島國春秋 : 日本書紀
《神話與小說》
作者:王孝廉,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1993
《華夏諸神.水神卷》
作者:王孝廉, 出版社:雲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
水一直被人類認為是萬物之母。在世界上,大部分的民族都相信水是生命的泉源,認為水的多寡是由於神的慈悲或惡意,農耕民族常把與他們的生活有最密切的關係的水或雨加以人格話而成為水神、雨神...
《中國的神話與傳說》
作者:王孝廉, 出版社: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1994
神話是民族的夢。中華民族的遠古祖先,憑著他們的超自然意志活動,為周遭的自然界及人文界諸事象,做了種種的解釋和說明。正因 為地域的廣博,民族的眾多和智慧的成熟,中華民族的夢是多樣多采的。 由於許多原因,使得古代的神話和傳說產生了極大的流變,到如今,有關中國古代神話 的知識,仍舊是一片鬱鬱蒼蒼的原野,等待我們去墾拓。本書是作者從事神話研究的心得,溯本追源,探求了若干神話與傳說的原始內容與意義。
《中國神話世界:上編》
《中國神話世界:下編》
王孝廉 - 洪葉文化,2006-01-01 出版
回顧中國神話研究的發展,迄今已有百年歷史。百年間名家輩出,研究成果豐碩可觀。七○年代以後,神話研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