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太乙的《林語堂傳》中,最令人感動之一是林語堂先生晚年下山到士林看電影,滿座的鄉音,讓他掉淚。
前幾天游常山引戴望舒的《雨巷》--其中的丁香姑娘,竟然成為文人茶餘飯後的猜迷遊戲。
我想起 林太乙《丁香遍野》(台北:文星,1965)----- 我讀它前一兩章,談到小吃蠔餅、廈門炒麵等等,都覺得很親切。
此書的英文本,網路上讀得到:
The Lilacs Overgrow : Jai-yi Lin. : Free Download ...
archive.org › eBook and Texts › Universal Library
The Lilacs Overgrow (1960/00/00). Internet Archive BookReader - The Lilacs Overgrow. The BookReader requires ... Author: Jai-yi Lin. Subject: LANGUAGE.
http://hcbooks.blogspot.tw/2011/09/blog-post_9287.html
我想起 林太乙《丁香遍野》(台北:文星,1965)----- 我讀它前一兩章,談到小吃蠔餅、廈門炒麵等等,都覺得很親切。
此書的英文本,網路上讀得到:
The Lilacs Overgrow : Jai-yi Lin. : Free Download ...
archive.org › eBook and Texts › Universal Library
The Lilacs Overgrow (1960/00/00). Internet Archive BookReader - The Lilacs Overgrow. The BookReader requires ... Author: Jai-yi Lin. Subject: LANGUAGE.
http://hcbooks.blogspot.tw/2011/09/blog-post_9287.html
🔁東西文化的交會者
我最喜歡在思想界的大陸上馳騁奔馳。我想到有一宗開心的事,即是把兩千年前的老子與美國的福特氏(汽車大王)拉在一個房間之內,而讓他們暢談心曲——共同討論貨幣的價值和人生的價值。或者我要辜鴻銘引導孔子投入麥唐樂(前英國內閣總理)之家中而看著他們相視而笑,默默無言,而在杯酒之間,得完全了解。
——林語堂,《林語堂自傳》
#東西文化 #林語堂
-----1960年冬,賈先生(HC:賈植芳)偶然與「海上孟嘗君」之稱的出版家邵洵美同監。身患氣喘病的邵洵美對出獄甚感 絕望,曾鄭重其事向賈先生囑托兩件「後事」,請他一定寫篇文章。這兩件事,其一是1933年英國文豪蕭伯納訪滬時,邵洵美負責接待。因蕭伯納不吃葷菜,遂在素菜館「功德林」宴請,「用了46塊銀元,由我自己出錢付出。參加宴會的有蔡元培、宋慶齡、魯迅、楊杏佛,還有我和林語堂。但當時上海的大小報紙的新聞 報道中,卻都沒有我的名字,這使我一直耿耿於懷」。至於另一件,則是邵洵美與魯迅之間的誤會。「我的文章是我自己寫的,但魯迅先生在文章中說我是花錢僱人 代寫的,這真是天大的誤會!」1989年5月,賈先生專程著文回憶與邵洵美的「獄友」生活,並履行了27年前的諾言,糾正了邵洵美掛懷不已的兩項訛誤。
略誌林語堂大師誕生一百廿周年及逝世卅九周年感懷(上)
不久前,報載一位文史工作者洪俊彥先生出版了近鄉情悅:幽默大師林語堂的台灣歲月這本書。按:林語堂大師(1895-1976)晚年,居台北陽明山“有不為齋”,在台灣度過他最後的十年歲月。不禁使我想起,當年我曾在“有不為齋”訪問過林語堂大師。其後在三訪陽明山“林語堂故居”時,填寫了“鷓鴣天”一闋,以紀念與林大師生前之交往:
暮色靄靄草芒芒。大師故居透幽光。
咖啡一杯煙一斗,幽默風趣豈能忘。
心交融,靈分享,縱論古今評文章。
編輯鉤沉話甘苦,文字事奉恩澤長。
咖啡一杯煙一斗,幽默風趣豈能忘。
心交融,靈分享,縱論古今評文章。
編輯鉤沉話甘苦,文字事奉恩澤長。
大師生於閩南漳州龍溪,他最後十年定居台灣,與故鄉僅一水之隔。他曾居美三十載,久違鄉音。抵台後,最愉快的事情,莫如能聽到鄉音,特別是鄰婦用閩南語罵小孩,他聽到這種粗話俚語,認為可媲美天籟,列為來台後之二十四件“不亦快哉”之一(“來台後二十四快事”刊林著無所不談合集655頁)。另有一件“快事”;“可在早晨一面喝咖啡,一面看‘中副’文壽的方塊文章,好像咖啡裏多放了一塊糖。不亦快哉!”(按:文壽為趙滋蕃筆名,趙滋蕃曾任東海大學中文系主任,為“信義堂”會友,惜趙滋蕃早逝,沒有看到大師讚美他的方塊文章。)
語堂先生一生懂得吃,也愛吃。來到充滿家鄉味的台灣,更吃興大發,大快朵頤。他為首位讚美“台灣小吃”的大師級人物。
林先生情有獨鍾的台菜計有:豬腳,蚵仔煎,炒米粉與紅蟳等。據其女兒林相如回憶,林語堂常在他太太燒好飯菜之後,忽然心血來潮,向他夫人說:“進城吧,到圓環去吃蚵仔煎,炒米粉。”立即驅車進城,一解饞癮。讀了這些記載,不禁引起我與林先生交往的種種回憶,在心中如煙般裊裊升起。
語堂先生一生懂得吃,也愛吃。來到充滿家鄉味的台灣,更吃興大發,大快朵頤。他為首位讚美“台灣小吃”的大師級人物。
林先生情有獨鍾的台菜計有:豬腳,蚵仔煎,炒米粉與紅蟳等。據其女兒林相如回憶,林語堂常在他太太燒好飯菜之後,忽然心血來潮,向他夫人說:“進城吧,到圓環去吃蚵仔煎,炒米粉。”立即驅車進城,一解饞癮。讀了這些記載,不禁引起我與林先生交往的種種回憶,在心中如煙般裊裊升起。
在“有不為齋”與林語堂暢談人生
當年林語堂大師定居陽明山仰德大道時,我適任基督教論壇副刊主編,頗思向語堂先生邀稿,便寫信給他,希望能趨府拜謁。不久便接到語堂先生寄來小札:“很願意能見到您,並談談。”
我欣然應邀,以電話與林先生約定時間,在一個晴和的禮拜天下午上山,赴林先生寓所拜訪。在“有不為齋”中,與語堂大師共飲咖啡,作半日暢談。
當年林老居住的陽明山仰德大道白色山莊,是林先生返台後,以台幣萬元月租,租來的房子,但他可以隨意改建,此屋為林先生親自設計改建的,房子外觀為西班牙式,前庭有一個很大的游泳池,但他並不常游泳,卻養了幾條觀賞的大鯉魚。
我欣然應邀,以電話與林先生約定時間,在一個晴和的禮拜天下午上山,赴林先生寓所拜訪。在“有不為齋”中,與語堂大師共飲咖啡,作半日暢談。
當年林老居住的陽明山仰德大道白色山莊,是林先生返台後,以台幣萬元月租,租來的房子,但他可以隨意改建,此屋為林先生親自設計改建的,房子外觀為西班牙式,前庭有一個很大的游泳池,但他並不常游泳,卻養了幾條觀賞的大鯉魚。
他起居室的家具以籐製為主,寫作的地方是他雅靜的書齋,屋中懸掛着他自書的“有不為齋”匾額。此匾也代表林先生的風骨,即人生有所為,也有所不為,且後者尤為重要。他到台灣後,老總統擬邀他出仕(官職應為“中央研究院”院長),但他堅辭未允,顯示其“不願為官”的決心。因他不慣官場拘謹的虛飾文化,而性愛自然,喜隨遇而安。
他的英文著述極豐,作品“足踏中西文化”,更喜“一心評宇宙文章”。他雖語出幽默,人稱幽默大師,但他曾言:“文章可幽默,作事須認真。”說明了他為人處世的風範。
當天蒙大師熱誠款待,讓我到他寫作的書齋中聊天,林夫人捧上兩杯香濃咖啡,他手握煙斗,不時咬在唇間,但卻未點燃(因他當時已經戒煙),手握煙斗僅為一種生活習慣。他唇叼煙斗,雙目微合,神情時而激昂,時而面現一片童真。我曾問他兒時家中的宗教生活,因他的尊翁為漳州長老教會牧師。他回憶兒時家中,天天都有家庭禮拜,他最喜歡背誦“主禱告文”,說時口中唸唸有詞,背誦禱文時,臉呈現一片虔敬,誠摯與童真,為我留下極深刻的印象。
當天蒙大師熱誠款待,讓我到他寫作的書齋中聊天,林夫人捧上兩杯香濃咖啡,他手握煙斗,不時咬在唇間,但卻未點燃(因他當時已經戒煙),手握煙斗僅為一種生活習慣。他唇叼煙斗,雙目微合,神情時而激昂,時而面現一片童真。我曾問他兒時家中的宗教生活,因他的尊翁為漳州長老教會牧師。他回憶兒時家中,天天都有家庭禮拜,他最喜歡背誦“主禱告文”,說時口中唸唸有詞,背誦禱文時,臉呈現一片虔敬,誠摯與童真,為我留下極深刻的印象。
林語堂的世家及信仰
林語堂出生於牧師世家,家住廈門約六十英里的深山裏,當時正在流行維新思潮,林先生的父親由上海“廣學會”訂了一份基督教期刊。每週可以讀到林樂知先生編的通問報,這種週報是油印的,紙張油墨都很差,但卻是傳播新知識的來源,影響他們一家很大。當時他們住在偏僻的鄉下,能得風氣之先,完全是“廣學會”的“通問報”所賜。林先生一家熱心新學,嚮往維新思想;林先生回憶說,有一次他由漳州搭船去廈門,坐在艙中看機器齒輪有力的轉動,專注觀之,良久,良久。對機器的功用,及西方的文明印象極深。一次報載已經有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但他們從沒有看見過。當時他們弟兄姊妹都有嚮往新學的傾向,因為林先生的父親是牧師,所以能在教會學校免費讀書。林老牧師有一個夢想;盼望兒子們都能進上海“聖約翰大學”讀書,當時的廈門還很少有人知曉“聖約翰大學”,後來林老牧師的願望終於達成,林氏弟兄三人都進了這所著名學府,實現了父親的夢想。
林先生回憶幼年的宗教生活,每天晚上都由父親領導做家庭禮拜,唱詩,讀經以後,在椅子旁邊跪下禱告。林先生說他家傳到他,已是第三代基督徒了。他祖母是基督徒,父親是牧師,就其記憶所及,母親是一位非常虔恭的婦人,一點架子都沒有,與教會弟兄姊妹相處如一個和樂的大家庭,讓林先生留下難忘的印象。
林先生在“聖約翰大學”初讀神學,打算做牧師,他說並不是出於父親的勉強,而是他自己的理想,但讀下去以後,由於受教條的束縛過甚,尤其對神學家們將聖經支離破碎的解讀,不感興趣;他說神學家們多已離開耶路撒冷,以理智解經,使他產生了疑惑與反抗思想。林先生說耶穌講的話都是心靈的,知覺的經驗,也都是真知灼見。耶穌的話很少推論,祂每逢與人談話時,必先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但到達第四世紀以後的教父思維,便常是推論的,理智的,甚至是斷章取義的解釋聖經,很多與耶穌的話不相同。林先生說這些神學家的思想,很難使人接受,但“主禱文”是不能動搖的,是耶穌自己的話,不是神學博士以理智想出來的。林先生說:“主禱文”無論在任何時代,社會,政治,經濟改變到甚麼程度,“主禱文”不能改變,因為那不是寫出來的文章,全篇“主禱文”無一句廢話;其中“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是多麼感人的禱告。又如“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只要是上帝的旨意,無論是冒險犯難,或吃苦犧牲,都要遵行,不能違背。
一個基督教徒可說是在追求一條很長的路,永遠走不完,追不完。聖經的真理也永遠沒法完全懂得,但形式與教條並不是聖經,它沒有耶穌的話那麼使人心悅誠服。
接着與林先生談到基督教的文字工作,林先生認為思想文字有永久的價值,影響很深。人讀了一篇有內涵的東西,可能在十年八年之後發生作用。林先生對創刊不到一年的基督教論壇印象頗佳,認為很有前途(現已發行到第五十年)。又談到美國的基督教科學箴言報(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林先生極讚賞該報獨特的風格,盼望中國將來也能有那麼一份報紙。
後來我將那天與林先生的訪談寫成一篇文稿“山居偶訪”(刊於當時的中央日報副刊,後收入我的歸回田園散文集224頁),再後來由“台灣開明書店”收入林語堂的無所不談合集中(刊該書803頁,並易篇名為“談基督教”)。
我當時在中央日報副刊及其他刊物寫了一些散文,以歸回田園刊印成集,付印前函請林語堂先生為此書寫篇序文,他收信後立刻將序文寄來。此文也收入無所不談合集(757頁)。序文開始寫:
林先生回憶幼年的宗教生活,每天晚上都由父親領導做家庭禮拜,唱詩,讀經以後,在椅子旁邊跪下禱告。林先生說他家傳到他,已是第三代基督徒了。他祖母是基督徒,父親是牧師,就其記憶所及,母親是一位非常虔恭的婦人,一點架子都沒有,與教會弟兄姊妹相處如一個和樂的大家庭,讓林先生留下難忘的印象。
林先生在“聖約翰大學”初讀神學,打算做牧師,他說並不是出於父親的勉強,而是他自己的理想,但讀下去以後,由於受教條的束縛過甚,尤其對神學家們將聖經支離破碎的解讀,不感興趣;他說神學家們多已離開耶路撒冷,以理智解經,使他產生了疑惑與反抗思想。林先生說耶穌講的話都是心靈的,知覺的經驗,也都是真知灼見。耶穌的話很少推論,祂每逢與人談話時,必先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但到達第四世紀以後的教父思維,便常是推論的,理智的,甚至是斷章取義的解釋聖經,很多與耶穌的話不相同。林先生說這些神學家的思想,很難使人接受,但“主禱文”是不能動搖的,是耶穌自己的話,不是神學博士以理智想出來的。林先生說:“主禱文”無論在任何時代,社會,政治,經濟改變到甚麼程度,“主禱文”不能改變,因為那不是寫出來的文章,全篇“主禱文”無一句廢話;其中“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是多麼感人的禱告。又如“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只要是上帝的旨意,無論是冒險犯難,或吃苦犧牲,都要遵行,不能違背。
一個基督教徒可說是在追求一條很長的路,永遠走不完,追不完。聖經的真理也永遠沒法完全懂得,但形式與教條並不是聖經,它沒有耶穌的話那麼使人心悅誠服。
接着與林先生談到基督教的文字工作,林先生認為思想文字有永久的價值,影響很深。人讀了一篇有內涵的東西,可能在十年八年之後發生作用。林先生對創刊不到一年的基督教論壇印象頗佳,認為很有前途(現已發行到第五十年)。又談到美國的基督教科學箴言報(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林先生極讚賞該報獨特的風格,盼望中國將來也能有那麼一份報紙。
後來我將那天與林先生的訪談寫成一篇文稿“山居偶訪”(刊於當時的中央日報副刊,後收入我的歸回田園散文集224頁),再後來由“台灣開明書店”收入林語堂的無所不談合集中(刊該書803頁,並易篇名為“談基督教”)。
我當時在中央日報副刊及其他刊物寫了一些散文,以歸回田園刊印成集,付印前函請林語堂先生為此書寫篇序文,他收信後立刻將序文寄來。此文也收入無所不談合集(757頁)。序文開始寫:
“我在中央日報副刊上常常看見殷穎先生的文章,看了必讀,因為這些文章清新可喜。大概是沉醉自然,或回憶故鄉之作。一草一木皆足留戀,這是富於詩意的散文,是屬於感懷小品一類。”
大師之謬譽,至今仍讓我感到汗顏。
林氏夫婦八秩雙壽
無所不談合集
我在翻閱林著無所不談合集時,書頁間掉出了王藍先生親筆書寫給我的邀請函(按:王藍當時以小說藍與黑享譽文壇),該函由“中華民國筆會”等十個文化單位聯名邀約,為林語堂夫婦舉辦八秩雙慶茶會,時間為民國六十三年十月十四日,地點為台北“大陸餐廳”,惜我當天另有要事未克出席,否則我應可在茶會上見到林先生最後一面。不料,次年林語堂先生便遽歸道山,與林公最後竟緣慳一面。
事後在報端見到當天的慶典報導:總統府秘書長張羣代表老總統贈送林氏壽軸,及嚴家淦總統與林先生共同主持切生日蛋糕等活動。會後林氏夫婦即赴香港與其二女(林太乙與林相如)度過最後一段時日。
事後在報端見到當天的慶典報導:總統府秘書長張羣代表老總統贈送林氏壽軸,及嚴家淦總統與林先生共同主持切生日蛋糕等活動。會後林氏夫婦即赴香港與其二女(林太乙與林相如)度過最後一段時日。
林語堂遽歸道山
林語堂先生於1976年三月二十六日病逝於香港瑪麗醫院,其靈柩於三月廿八日運返台北,次日在台北市新生南路“懷恩堂”舉行追思禮拜,由周聯華牧師主持。參加追思之政府要人計有嚴家淦總統,蔣經國行政院長及總統府資政張羣,黨國元老陳立夫,總統府秘書長鄭彥棻,行政院政務委員葉公超,周書楷及天主教總主教于斌並王世杰,蔣彥士,新聞界大老馬星野,藝術大師藍蔭鼎等,文藝界則有王藍等許多作家,約五,六百人出席,我也忝列在座。
周牧師以“林語堂的歷程”為題,分享這位幽默大師一生的心路歷程,周牧師曾為許多名人主持過追思禮拜,但這次追思證道卻十分文學;他說:“春天是那麼好,但春天太年輕,夏天是那麼好,但夏天太驕傲,只有秋天是最美的,秋天的樹葉會變色,黃的,棕的,紅的。他說林先生最喜歡多彩多姿,成熟的秋天。”林先生的生命在秋天便成熟了,已由異教徒回到基督徒,並回國定居了。周牧師還回憶林博士夫婦在懷恩堂做禮拜時,聽到基督釘死與復活的信息時,曾激動得流下眼淚。周牧師說,林大師才是一個真正的基督徒。
後來林語堂先生安葬於他生前陽明山居所的後花園中,即現在之“林語堂故居”。(下期續)
周牧師以“林語堂的歷程”為題,分享這位幽默大師一生的心路歷程,周牧師曾為許多名人主持過追思禮拜,但這次追思證道卻十分文學;他說:“春天是那麼好,但春天太年輕,夏天是那麼好,但夏天太驕傲,只有秋天是最美的,秋天的樹葉會變色,黃的,棕的,紅的。他說林先生最喜歡多彩多姿,成熟的秋天。”林先生的生命在秋天便成熟了,已由異教徒回到基督徒,並回國定居了。周牧師還回憶林博士夫婦在懷恩堂做禮拜時,聽到基督釘死與復活的信息時,曾激動得流下眼淚。周牧師說,林大師才是一個真正的基督徒。
後來林語堂先生安葬於他生前陽明山居所的後花園中,即現在之“林語堂故居”。(下期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