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0日 星期一

湯瑪斯·巴克禮Thomas Barclay 1849-1935,

Image result for 巴克禮
Thomas Barclay
Missionary
Thomas Barclay was a British missionary to Formosa from 1875 until his death. His ministry in southern Taiwan has been compared to the work done in northern Taiwan by George Leslie Mackay. He founded Tainan Theological College and Seminary in 1876. Wikipedia
BornNovember 21, 1849, Glasgow, United Kingdom
DiedOctober 5, 1935, Tainan Prefecture


湯瑪斯·巴克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https://zh.wikipedia.org/zh-tw/湯瑪斯·巴克禮
Translate this page
湯瑪斯·巴克禮(英语:Thomas Barclay,漢名:巴克礼,白話字:Pa-khek-lé ,1849年11月21日-1935年10月5日),生於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長老教會的傳教士、語言 ...

巴克禮紀念公園-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https://zh.wikipedia.org/zh-tw/巴克禮紀念公園
Translate this page
巴克禮紀念公園,或稱巴克禮公園,編號18號公園,為紀念英籍巴克禮牧師而命名。位於臺南市東區崇明里,。 目录. [隐藏]. 1 命名; 2 歷史; 3 位置; 4 樹木; 5 鄰近設施 ...

巴克禮傳奇奉獻一生為台灣- 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




巴克禮牧師與我(們):他的臺灣史遺產聯想
11月21日是巴克禮牧師誕辰,11月20日(星期日)臺史博學習中心特別舉辦《福爾摩沙的巴克禮》講座(報名詳情: goo.gl/F3Gpqi) 。由臺南神學院王貞文助理教授導讀巴克禮牧師傳記。透過教會書信、日記、回憶錄,來看基督教對臺灣的影響。戰爭與改朝換代,又帶來什麼樣的挑戰?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透過翁佳音老師的文章,切身感受巴克禮與臺灣歷史的親密關係吧! 文|翁佳音(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文標題也許很奇怪、媚俗,我生太晚,沒見過巴牧師,怎可裝熟如此破題?不過,我這樣開門見山,除了替萬榮華牧師(Rev. Edward Band)所寫《福爾摩沙的巴克禮Barclay of Formosa》經典舊作新譯寫些陪襯文字外,是想換個「自己人」角度來看,看能否讓讀者在閱讀本傳記前後,於臺南巴克禮公園中,於園外其他地方,都可切身感受到巴牧師與臺灣歷史的親密關係。
                  圖說:《福爾摩沙的巴克禮Barclay of Formosa》書影 
基督教與臺灣
巴克禮牧師(Rev. Thomas Barclay, 1849-1935)在臺宣教前後約60年,其生涯業績,迄今當然有一些不錯的專書與研究出版,讀者可在網路與圖書館查到,不用我費口舌介紹。但萬牧師這本權威之作,他不只熟識巴牧師,而且也運用後者的日記、回憶錄等未刊資料,正是入門、提綱挈領的好書。新版的譯者與註者皆術有專攻,可以信賴。
此書,對研究臺灣基督教的學者,或本身是長老會的信徒,原本就該看。至少,以第三代會友彰化人的我來說,是可再度從書中思索、反芻16世紀加爾文神學如何在蘇格蘭與英格蘭生根,而於19世紀基督新教大宣教時代,遠渡重洋傳到中南部臺灣。臺灣基督教長老會信仰上的啟蒙、理性與虔誠本質,以及強調聖經神學,是有世界史與神學思想淵源的。
此外,教會與國家間的糾纏,一直是歷史老問題。如第九章所述,巴牧師接受臺南人懇託,前往迎請日軍進城維持治安。改朝換代之際,巴牧師也期待著舊社會經外來新政權改革後,有利於宣教之進展。傳記如此敘述,難免會有後來正反兩面的歷史評價,尤其是大中國民族主義者最喜歡用此例恣意斷罪基督教是帝國主義走狗。不過,由本書可見,巴牧師對聖、俗世界之區別,依然有所堅持。他的主要關切點,在於確保教會對新時代對應中的信仰立場。長老會在臺灣歷史上不自外於世俗,關心、參與社會政治,是有他自己的神學傳統。

上圖:巴克禮獻身書。巴克禮自16歲的生日起(1865/11/21),就和上帝立了一份誓約,將自己奉獻給上帝。直至1934年(1935年辭世),巴牧師每年生日都於獻身書上簽名。1892年結婚後夫人亦簽名,兩人生前簽名從未間斷。
八卦趣事也不少
另一方面,對研究臺灣史者而言,以基督教史為析論對象者當然得翻閱;從一般八卦趣味角度來看本書,也有助於茶餘飯後閒扯古往今來之用。我同樣舉第九章的兩則例子。乙未抗日,民主國南部最高領導者劉永福,未與日軍正面決一死戰而落跑之事,民間傳言不少。一般傳說他化裝成苦力或歐巴桑,抱小孩搭外國輪船倉皇離臺。但本書卻爆料劉永福與買辦商量後,躲藏於船長艙臥舖下的抽屜櫃內。此說也許可說明,日軍當時雖追到那艘輪船,卻找不到一代大將軍黑旗軍軍頭的蹤跡。
再一則,是日本領臺後發佈公告,巴牧師提到有臺灣人找他,說一位朋友看過公告上文字,有「日本將佔領這座島嶼,從英格蘭格林威治119度東,至英格蘭格林威治122度東」,因此認為日本並沒有完全接管臺灣,而是跟英格蘭共同治理!看到這裡,也許有人會驚訝清末臺灣島人竟然有國際觀,有些人或許會嘲笑當時人世界地理知識居然如此貧乏。不過,地理知識貧乏,我看現在也好不了多少。當時割讓臺灣,條約載明「臺灣全島及其附屬諸島嶼,以及澎湖列島即英國格林威治東經119度至120度,及北緯23度至24度之間諸島嶼」,如今還是有臺灣及中國的學者,根據此約不斷吵嚷「釣魚臺」是臺灣固有附屬島嶼,卻忘記釣魚臺位於東經123°30' - 124°34'!
巴克禮牧師擔任英國長老教會總會議長時的照片。他在26歲時抵達臺灣打狗,以臺南做為中心向外宣教,並設立臺南神學院以培養本土神職人員。 
推廣拼音提升識字率
巴克禮牧師生涯中在民間所推行的白話(羅馬)字,我屬受惠良多的一群。對以近代初期歷史研究為職業的我(們)來說,巴牧師同事,編著豐富的甘為霖(Wm. Campbell)牧師所輯譯之Formosa under the Dutch,以及《廈門音新字典》,當然是重要難以取代的文獻與研究遺產。然而,文字著作不多的巴牧師,值得我(們)紀念事蹟之一,在於他的推廣羅馬字教育,不能不再特別說一下。
本書第七、十二章稍有交代,巴牧師認為羅馬字拼音有助於提高一般民眾識字率,而且「要正確地翻譯原文聖經,羅馬拼音系統無疑是更優良的選擇」;他也主張:「每個人都必須學習羅馬拼音,同時盡可能讓更多人學習漢字」。在他與教會同事如此堅持下,1950年代出生的我們這一代長老教會小孩子,居然在違反國家行政命令中,延續著於主日學中學習白話文拼音的「傳統」,而且也似懂非懂地讀著巴牧師所主持翻譯的羅馬字新舊約聖經。
研究臺灣史的人,大概都知道日本領臺那一年,原本同情大清中國劉永福的巴牧師,終於在臺南同意會見陪同樺山總督來臺的教育官僚伊沢修二,他向伊沢推銷國民教育用羅馬字。當然,日本人不可能接受。後來,日本國語教育似乎成功,有人問巴牧師有何想法。巴牧師用不傷害雙方感情的幽默口吻回答說:「現在報紙、商店的看板,都用國語(日語),不懂國語的人就無法看、無法去了。」教會還是繼續在「國語」教育之外,用白話字教導會友。戰後,國民黨政府,與日本軍國主義時期可相互媲美,下令禁止白話文教育,進而禁用白話文聖經。結局,國民黨統治階層未能成功撲滅巴牧師以來所推行的白話文,白話文如今成為臺灣文化重要家產,且擁有一片天。
我已記不清幼年啟蒙時,是先學白話字的A,I,U,E,O,O‧,還是ㄅㄆㄇ?但可確定的是,由於童年開始被教導閱讀巴牧師翻譯的白話字聖經,我因此可輕鬆用閩南語念漢字,廣泛運用宣教師所留下的詞典詞彙,並用傳承語言知識深入解讀中外統治者文獻,重建屬於自己族群的歷史。1980年代末,書寫方式逐漸轉變用電腦,ㄓㄕㄗㄙ分不清楚的我,幸虧有羅馬字系統可依賴,且能無縫接軌敲打其他語言。由此可見,我文章標題說巴克禮牧師與我,或我們,顯然不是玩笑輕佻話,他確實為我們臺灣留下了難以估價的歷史遺產。
巴克禮及其他傳教士自1865年起在臺灣宣教的版圖遍及臺灣南部,成果豐碩。旗後教堂是長老教會在臺灣所蓋的第一間教堂,後於1935年再建新堂。圖為當年巴牧師主持旗後新教堂的破土典禮。 
巴牧師的臺語遺產
讀完這本萬榮華牧師所寫的傳記之後,讀者若有興趣進一步探尋巴克禮牧師所留的遺產,我建議不妨勤於查閱、翻讀他替杜嘉德牧師(Carstairs Douglas)的《廈英大辭典》所做的增補版。萬榮華牧師說巴牧師「每當聽到新的字彙,不管意思好壞或無關緊要,他都會記下來。他已經蒐集了許多不見於杜氏大辭典的詞彙和成語」,增補本居然將近300頁,幾乎是正篇的一半!
巴牧師增補的字典,也收錄不少日本時代的新語言,包括電器科學、法律、政治與醫學、衛生等用語。其中,像手形簿(支票簿)、株式(股份)、興業會社,以及「臺南市竹園町二丁目三十九番地」,甚至是日式料理「天丼」等等的臺語,是屬於臺灣特有的閩南語,如今讀起來,很像是聽到日本時代臺灣史某個角落傳來的聲音,十分有趣。巴牧師所留的遺產,就是這麼值得我們回頭再正視。
※原文收錄於《福爾摩沙的巴克禮》,33~40頁,此處為精華版。


#今日壽星之一 1860年代,台灣開港通商,不僅國際貿易恢復暢旺。開港之後,基督教隨之再度傳入台灣。來台的傳教士也帶來了近代西方的醫學與新式教育。今天的冥誕壽星巴克禮(Thomas Barclay),就是其中一位奉獻台灣的傳教士。 巴克禮於1849年11月21日生於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是長老教會的傳教士,他也是一位語言專家。 1875年6月5日,26歲的巴克禮抵達台灣打狗(高雄),之後到府城(今台南)宣教。 1876年開設台南神學院。 他提倡台灣白話字,翻譯台灣話羅馬字聖經。 1884年巴克禮成立「聚珍堂」印刷所,引進台灣第一部西式印刷機。並於1885年7月創辦《台灣府城教會報》,是台灣第一份報紙。也就是今天《台灣教會公報》的前身,是研究台灣民主運動和獨立運動史不可忽略的重要史料。 巴克禮1935年10月5日病逝於台南,一生在台灣工作60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