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匠人的成長之路:學做人先於學技術🪵】#日本
「#匠人精神」顛覆了過去影視作品裡,木匠、鐵匠、棉花匠的辛苦底層勞工形象,成為了時下的熱門關鍵詞。
在日本,這樣的匠人精神比比皆是,他們用一生的時間,用十幾代人的投入只做一件事,焉能不精!
其中,日本木工業傳奇人物 #秋山利輝 及其創立的「#秋山木工」,更是不得不提的重要典範。
秋山先生強調「先德行,後技能」、「己成,則物成」的大道,更創立了一套一流人才的育成法則,受到社會各界所推崇。
我們都知道,一流的產品必然源自一流的人才及一流的心性,但一流的 #心性 是怎樣磨礪而成的?一起來看看 >>
🇺🇸美國大選倒數,點此連結總複習 >> https://bit.ly/406lAZs
【一流匠人的成長之路:學做人先於學技術🪵】#日本
「#匠人精神」顛覆了過去影視作品裡,木匠、鐵匠、棉花匠的辛苦底層勞工形象,成為了時下的熱門關鍵詞。
在日本,這樣的匠人精神比比皆是,他們用一生的時間,用十幾代人的投入只做一件事,焉能不精!
其中,日本木工業傳奇人物 #秋山利輝 及其創立的「#秋山木工」,更是不得不提的重要典範。
秋山先生強調「先德行,後技能」、「己成,則物成」的大道,更創立了一套一流人才的育成法則,受到社會各界所推崇。
我們都知道,一流的產品必然源自一流的人才及一流的心性,但一流的 #心性 是怎樣磨礪而成的?一起來看看 >>
🇺🇸美國大選倒數,點此連結總複習 >> https://bit.ly/406lAZs
吳建盤在東海大學 Tunghai University 。
東海大學
我的父親吳艮宗先生所領導之光源營造廠在東海前後共蓋了七十餘棟校舍。首批建築是六棟教職員宿舍(1956年),接著又陸續興建約廿幾棟宿舍。其後,又興建第三批男生宿舍(1958年)、醫務室(1958年)、唐榮捐贈的實驗室(1959年)、舊活動中心(1959年)、舊建築系館(1961年)、招待所(1961年)、藝術中心(1962年)、路思義教堂(1963年)、宗教中心(1963年)、 衛理樓(1963年)、舊校門(1963年)、生物系館(1964年)、文理大道鐘樓(1965年)、男單身教職員宿舍(1966年)、畢律斯鐘樓(1966年)、工學院(1968年)、女生餐廳(1970年)、舊圖書館增建(1971年)。吳德耀校長特別贈予吳艮宗先生榮譽獎狀一紙,以表達東海的謝意
我的父親吳艮宗先生所領導之光源營造廠在東海前後共蓋了七十餘棟校舍。首批建築是六棟教職員宿舍(1956年),接著又陸續興建約廿幾棟宿舍。其後,又興建第三批男生宿舍(1958年)、醫務室(1958年)、唐榮捐贈的實驗室(1959年)、舊活動中心(1959年)、舊建築系館(1961年)、招待所(1961年)、藝術中心(1962年)、路思義教堂(1963年)、宗教中心(1963年)、 衛理樓(1963年)、舊校門(1963年)、生物系館(1964年)、文理大道鐘樓(1965年)、男單身教職員宿舍(1966年)、畢律斯鐘樓(1966年)、工學院(1968年)、女生餐廳(1970年)、舊圖書館增建(1971年)。吳德耀校長特別贈予吳艮宗先生榮譽獎狀一紙,以表達東海的謝意
不只完成華裔建築名師貝聿銘、建築巨擘陳其寬、張肇康設計的教堂,整個東海校園舊校舍,從1956年起他就參與如文理大道、鐘樓等70餘棟的建造,可說東海令人感受肅穆動人的房舍,泰半由他執行
我父親吳艮宗的貢獻為何?「懷念為上帝造房子的人-吳艮宗」短文,指出他是當年建造教堂的主角,帶領光源營造廠工班,以那時能達到的最嚴謹營造水準,完成這座感動人心的作品,是那個時代在台灣最受矚目的建築事件
當時蓋東海教堂有多困難?羅時瑋院長說這是今天無法想像,因4片雙曲面組成的結構體,當時沒電腦可畫出曲面體也無電腦切割機可作精準模型,只能靠貝聿銘事務所提供的8張施工圖和陳其寬作的小模型來想像施工
我父親先組足尺模型,再實際在三向度空間中揣摩曲面構成,後放樣製作鷹架,在水平垂直方向組構出雙曲面模板,而組構的每根構件並不完全一樣,但最後每一支螺栓都可順利鎖上,四片曲面體從地面斜邊往上施作,逐漸到頂朝東西向擺正,真是大考驗
考驗在結構工程,他以自負成敗條件,改變原施作工法,並將混凝土強度從3000psi提高到4000,並將6分鋼筋改為8分,量從100頓增加約50噸。羅時瑋感慨,在偷工減料不絕於耳的今天,吳艮宗是打著燈籠難找啊!
因綁鋼筋時吳艮宗發現施工圖薄殼裡外兩層鋼筋間未標示繫筋,他本可按圖施工,將責任推給設計單位。但他深感不安,後來他還緊張地坐夜車到台北找結構工程師商量,證實是繪圖疏失,最後還自掏腰包把繫筋補上。羅時瑋說,不如此,教堂結構體拆模,可能立刻崩塌,後果不堪想像
羅時瑋院長指出,50多年來教堂磁磚從不曾脫落一塊,這都是當年扎實施工才有的功力,並說「這是台灣在1960年代純真時期的具體表徵,建築物可依靠一個「誠」字集結眾力完成,不管是雙曲面頂上的十字架或城隍廟 的筊示,都是至誠與天地感通的見證,教堂的完成,是吳艮宗等建造者的勇氣與創意的昇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