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網址: 東海大學推廣FinTech與MarTech 成立「智慧金融與行銷講座」 | ETtoday財經 | ETtoday新聞
.......這次參與捐贈的東海校友涵蓋許多金融界重量級巨頭,包括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工業工程系)、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周建宏(物理系)、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經濟系)、施羅德證劵投信董事長巫慧燕(國貿系)、德勤財務顧問總經理范有偉(會計系)、華誠資本董事長楊邦彥(物理系)、摩根富林明投信前總經理高桂卿(企管系)、日本大和證券前總經理江世津(企管系)。
黃齊元表示:「這是智創者聯盟,整合衆人的智慧,發揮改變社會、開創台灣新格局的力量。」其兩年內推動新經濟回饋母校,曾引進亞馬遜AWS在東海成立台灣第一所雲創學院,並捐贈藍濤講座,聘請前台大EMBA執行長陳鴻基擔任管理學院院長,去年又設立「智慧轉型中心」,協助企業數位化轉型。
黃齊元表示:「這是智創者聯盟,整合衆人的智慧,發揮改變社會、開創台灣新格局的力量。」其兩年內推動新經濟回饋母校,曾引進亞馬遜AWS在東海成立台灣第一所雲創學院,並捐贈藍濤講座,聘請前台大EMBA執行長陳鴻基擔任管理學院院長,去年又設立「智慧轉型中心」,協助企業數位化轉型。
支持講座基金的校友也寫下給學弟妹的勉勵,周建宏說:「要學會掌握趨勢,具備未來需要專業能力。我期許學弟妹能透過講座,更清楚自己方向,成為順應時代潮流的成功者。 」張錫則勉勵:「數位化是未來趨勢,隨著AI、Big data 技術大幅提升,所有行業都與數位科技脫離不了關係,尤其是Fintech 與 MarTech。」
劉宗聖提到,「在智慧金融時代,需跨界人工智能與金融科技,培養國際視野。期待講座協助學弟妹價值提升的契機。」巫慧燕則表示,「Dream big and take actions to complete yourself! 勇敢的追求遠大的夢想,要有長線和整合的思惟,善用科技、跨界的思惟和人的溫度,認真和紀律的行動,去完整自己的人生。」
陳鴻基表示,未來東海管院會全力推動以AI和智慧轉型為核心的管理教育,帶領台灣企業加速邁向數位化的新時代。
****
胡徳偉(1經 1959級)
中國首位外籍衛生經濟學專家胡徳偉:對中國而言,提高煙稅是減少吸煙率,增加政府收入,減少未來醫療費用的'三贏'手段。(網易)
胡德偉簡介:
Wisconsin 大學經濟學博士。曾任賓州州立大學經濟學教授,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衛生經濟學教授,系主任,副院長。南開大學 Fulbright 訪問教授,中國衛生部首席衛生經濟顧問,WHO,World Bank 顧問。臺灣國家衛生研究
院咨詢委員。曾獲美國公共衛生學會 Mental Health Economics 貢獻獎,WHO 控煙貢獻獎。
|
胡徳偉學長 (1 經)UC Berkeley 榮譽退休教授,對推動台灣全民健保與大陸禁菸有卓越貢獻,有「 台灣健保之父」美譽,是東海傑出校友。 胡學長為人誠懇丶正直丶樂觀,對年輕校友相當親切,亦師亦友, 與胡學長相處如沐春風,他普受校友敬重與愛戴。
以下前半段英文,是胡學長大兒子寫的信。
後半段,則是胡學長要求大兒子在他走後, 幫他轉寄給親朋好友丶東海校友丶門生故舊的一封道別信。
胡學長,一路好走 !
大疫日 送別公衛專家胡德偉
大家敬重的柏克萊公共衛生學院榮休教授胡德偉,選擇在2月3日告別他深愛的人間。
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鬧得全球皆兵。換作以前,胡教授此時必定全神貫注這件公衛大事。他走的這天,北加州剛確診四個病例,成為全美國確診病患最頻密的一區。奈何胡教授已和末期胰臟癌從去年7月奮戰到如今,他把這一役留給同儕。
胰臟癌前景如何他很清楚,肉體折磨也承受夠了。給友好最後的信上說,他活過豐實的人生,如今來到替自己作最後決定的時刻,到底該和無可想像的痛苦繼續纏鬥,抑或使用2016年加州通過的臨終選擇(end –of-life options)權利?
他選擇後者,甚至幽自己一默說,大概也只有像他這樣的公衛經濟學家還會想著,安樂死對節省健康照護的公共資源,說不定有點助益!
這話讓大家笑中含淚。想到他是那樣精力充沛,東征西討努力替大眾做事的人,如今決定和心愛的妻一前一後相偕離去,他反身向你我揮手,除了祝福和感謝,這世界還能給他什麼呢?
胡德偉生於上海,台灣的東海大學第一屆畢業生,威斯康辛大學博士,除柏克萊的事業,也曾是中國衛生部首席衛生經濟學專家,並參與台灣與香港等地的健保制度設計工作。
台灣的全民健保人人稱羡,卻很少人知道胡德偉扮演的角色 ,他當年受到衛生署長張博雅邀請,將各國健保制度介紹給台灣學者、規畫外派學習,以及將台灣分成6個區,做保費的計量預測模型。他說,多方參考下,是以德國的健保制度為範本所建。幫助中國推廣戒菸則是他退休後未停的大事業。
那年,胡德偉和柏克萊同事搭捷運來報社相談在世界日報推出柏克萊加大「健康文摘」(The Wellness Letter)中文雙周刊。花了一整年的準備,本報於2012年初起,每隔周推出這份在生活上非常有用,由柏加大衛生學院編纂,內容均有憑有據的健康資訊刊物。
坊間很多以訛傳訛積非成是的養生說法,胡德偉深知教育大眾的重要,並得到好友,世新大學董事長成嘉玲的幫忙,讓1984年即創刊的健康文摘有了中文版,本報則於2012年到2018年底推出。
新冠肺炎疫情愈演愈烈,不少人感受到公共衛生以及教育大眾的重要,也提醒大家胡教授這樣的專家對世界可大可久的付出和貢獻。胡教授生前交代不辦追悼會,大去之前曾親身以電話向幾位一生的摯友道別。李白詩云:揮手自茲去,蕭蕭斑馬鳴。謹此向遠行的公衛專家致敬,祝胡教授伉儷一路好走!
****大度山風雲--我們第一屆東海人的故事
東海瑣記和畢業後的工作生涯 胡德偉 經濟系
1955 年台中一中畢業,參加了全國公立大學聯考。我們班上共有三人考
上了台大經濟系:齊錫生,劉泰英,和我。只有劉泰英上了台大。東海爲私
立大學,第一次單獨招生。那時東海沒有經濟系,只有歷史系。我中學時本
來對歷史有興趣,所以報考了歷史系,也被錄取了。當時只知道東海是教會
辦的學校,注重英語教學。父親請教了他在台大教書的同學,他的同學說東
海就像以前在大陸的燕京,金陵或清華,注重英語,有助于未來到美國留學。
1948 年底,我離開上海的前一晚,祖母督促我的一句話:「到台灣後好好唸書,
將來去美國留學。」當時小學六年級的我,一直把她這句話記在我心裏,所
以我很高興地上了東海。
東海的英語教學,除了外文系系主任柯安思(Miss Anne Cochran)教授之
外,還有很多剛從 Oberlin College 畢業的年輕教師教我們英文,加強了我的口
語和閱讀能力。除了英語教學外,東海還有兩個特點。一是通才教育,二是
勞作制度。通才教育包括我們除了上歷史課外不但要上國文,政治學,心理
學的課程,還得上生物和物理的課程。二年級時開了一門社會科學討論課程(叫
seminar)由朱有光教授主持。他是 Skidmore College 到東海的訪問教授。這門課
很特別,記得吳德耀院長也參加討論會,所以在他家舉辦,我們首先要閱讀
指定的論文,然後在討論會上自由發表意見,訓練我們發言和思考能力,並
且每次還備有茶點,當然茶點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吸引的,甚至可以連吃帶拿!
到了美國後才知道這種 seminar 是在美國研究院的課程方式之一。
第二個特點是勞作制度。第一年有幸被派到校長室做清潔和傳達工作。
有一天我彎著腰(大概有 70°到 80°)掃地。曾約農校長看在旁邊,就過來跟我說
我的姿勢不好,腰彎了太大會影響以後我的背部走路姿勢。他還示範給我看
如何掃地。說起曾校長,我 1961 年赴美搭了螺旋槳飛機(U.S. Overseas Airway),
曾校長也剛巧同機赴美,飛了三天三夜(因爲沖繩島有颱風,住了一夜)。途徑
Midway Island,Wake Island,夏威夷,然後到加州 Oakland 機場。從夏威夷上
機後,機上沒有食物,只有白水。幸虧曾校長在夏威夷上機之前買了三明治,
他還分給我了一半。從這件小事可以看出曾校長關心和愛護學生真是無微不至。
第二年勞作室分配我帶領一年級的學生負責清掃廁所,現在碰到住在灣
區的第二屆老朋友,還開玩笑叫我廁所所長!這個勞作制度不但給我們學雜
113
費的補助,並且也讓我們體會到事無鉅細,都有它工作的意義。
第三年經濟系成立了,想到畢業後的出路,還是轉到經濟系,上了一些
必修課程,諸如經濟學原理,統計,會計,工業管理等課程。其中田克明教
授的統計課對我上美國經濟系研究院最有幫助。
1959 年東海經濟學畢業後,1961 年來美,上了芝加哥大學和 Wisconsin
大學,主修計量經濟學(econometrics)。1966 年到賓州州立大學(Penn State)經濟
系教計量經濟學。當時賓州大剛成立了個研究所(Institute for Research on Human
Resources,人力資源研究所)。我參加了一個研究課題,是由聯邦衛生教育福
利部(HEW)撥款的「職業教育的成本效益分析」。這個課題需要搜集美國職業
高中畢業生和普通高中而沒有上大學的畢業生。畢業後五年的就業和收入的
資料,分析政府在職業教育上的額外投資額比普通高中的畢業生會有多大的
回報率。分析的結果供國會考慮繼續撥款職業教育的法案。這種題目當時稱
之爲教育經濟學(Economics of Education),以經濟學來分析教育投資的問題。
三年後,1969 年賓州大研究所得到州政府的委托要我研究「政府對低收
入家庭福利補助是否有助于兒童的身心發展」,這也是一個成本效益分析的課
題(cost effectiveness of child health and welfare assistance program)。這個題目把
政府補助對教育和健康的影響相連起來了。教育和健康都是人力資源,經濟
學上叫 Economics of Human Resources。1970 年初期,研究這種題目的經濟學
家很少,是個冷門的題目。全國經濟學年會大約有 5000 人參加,討論這個題
目的經濟學家只有二、三十個人而已。
我從小是祖父母帶大的,一直留在上海。抗日戰爭期間,父母去了四川,
抗戰勝利後,1948 年我才隨父母去南京然後到台灣。祖父母不願離家,留在
上海。自從 1972 年 Nixon 總統訪華以後,我一直想到上海去看他們。我向中
國在加拿大和華盛頓的聯絡處申請探親,都沒消息(當時中美還沒有建交)。當
時聽說美國政府的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對中國的
醫療衛生制度有興趣。1974 年爲了設法去上海看祖父母,我就申請到 NIH 作
訪問研究教授,以 NIH 研究項目的名義讓我去中國訪問,調查中國的醫療衛
生制度,回美後寫一份報告。另外一個工作是爲 NIH 籌備一個國際控制醫療
費用的討論會。因此認識了政府這方面負責研究經費和各國研究衛生經濟的
同行,對我以後在衛生經濟的研究 network 大有幫助。1976 年回賓州大後就開
了一門 Health Economics(衛生經濟學)。這是一門冷門的課,選課的學生很少。
但是現在幾乎每個經濟系都會開這門課,變成熱門課了。如今,世界各國,
114
包括美國的奧巴馬醫療保險改革,台灣的全民健保,大陸的醫療改革,都是
爲了解決籌集資金,節省費用,和改善醫療服務。這些都和經濟學的理論有
關系。
1979 年 3 月底賓州首府 Harrisburg 附近的 Three Mile Island(三哩島),核電
廠突然發生核泄漏事件,放射性物質外漏隨風向波及周圍幾十哩。二百萬居
民中有一大部分匆匆外遷。當地居民(尤其是孕婦)很擔心他們健康的影響。聯
邦原子能委員會和州政府委托我做一份研究報告,有關這個時間對附近居民
的健康和經濟的影響。經過一年多的追蹤調查發現,居民的健康沒有不良的
影響,但居民在心理精神上和房價有些短期的負面影響。
1983 年我利用賓州大半年的休假,到天津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教了兩門
課:計量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利用這個機會我也多了解了一些中國經濟的
問題,和南開的研究生發表了幾篇有關中國經濟的論文。1984 年回美後,我
就考慮到是否多花些時間研究中國經濟還是繼續研究衛生經濟學。最後決定
繼續研究衛生經濟學,因爲這是個全世界人類共同的問題:資料多,研究經
費也容易找。而中國政府的資料不容易取得,是另一原因。
1986 年,應聘到加州大學伯克萊公共衛生學院,當時他們需要像我這樣
的經濟學家,可以教衛生經濟學,也可以教計量衛生經濟學(計量的方法應用
到衛生醫療和服務的課題)。那時候選修這門衛生經濟學的學生每年有將近兩
百人,從而變成熱門課了。衛生經濟學研究的課題很廣,因爲 NIH 需要國會
增加他們的預算,我爲他們估計各種疾病對社會的經濟負擔,比如老年失智
症,憂鬱症,尿失禁,和視力障礙等題目。此外也做了一些成本效益的醫療
服務(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如何改善(behavioral therapy)養老院內尿失禁的患
者(主要是 80 歲以上的婦女)的症狀,改善(case management)街上的遊民(Homeless
with Schizophrenia)的生活品質,並且也可減少當地政府的醫療照護費用。
任教于加大的公共衛生學院的時候,我就變成百分之百的衛生經濟學
家。除了從事一些在美國和加州的研究項目外,台灣在 1990 年初籌備全民健
保,任務包括健保制度的設計和創設中央健保局,將當時的公保,勞保,農
保以及無保險的居民全部歸納在一個體系裏。我應邀培訓了一百多位在台灣
醫院和保險單位的中級幹部並挑選部分幹部來美國和加拿大學習,作爲台灣
中央健保局的主幹。在同一個時間(1990 年初)我也和世界銀行合作,在中國的
115
山西、貴州,河南和福建農村試辦農村的合作醫療保險制度。因爲我同時作
台灣衛生署和中國衛生部的顧問,我建議由中國衛生部做東,召開了首次兩
岸衛生經濟學研討會。2000 年初,受香港政府的委托,爲他們的公立醫院改
革收費制度,希望能減少浪費,但同時也能照顧低收入的病患。
2004 年退休,不再教課了。爲了讓退休後仍有些事可做,退休前申請到
了 NIH 資助的研究計劃,叫作 Economics of Tobacco Control in China。中國有
三億五千萬吸煙者,將近七億五千萬的被動吸煙者(主要是婦女和兒童)。中國
每年的死亡總人數中大約有九分之一可以歸咎於因吸煙而引起的疾病如肺癌
等。我研究的課題是如何以加煙稅使中國吸煙的人數減少。加稅一方面可增
加政府收入,將部分收入用在低收入者的醫療衛生服務,一方面希望更多人
戒煙。這個是雙贏的政策,說來容易做來難。主要中國煙草是政府獨占的行
業,他們的利潤收入可觀。2014 年我們的研究得到世界衛生組織(WHO)世界
無煙日的貢獻獎。經過多年和中國各級政府的溝通,去年 11 月我們的政策建
議書被中共中央辦公廳索取。今年(2015 年)五月財政部宣布增加零售價 10%的
煙稅。雖然增加的不夠多,我們估計這次加稅後,可以使將近四百萬煙民戒
煙(其中包括將近 14 萬不會嘗試吸煙的青少年),其中一百萬人將會減少了許
多與吸煙有關的疾病,諸如肺癌、心血管病、呼吸系統疾病等,因此他們的
存活率也就增加了。同時,財政部也可以增加一千億元的稅收。雖然過去很
多人都跟我說我的研究是沒什麽用的,可是我現在很高興能夠看到二十年來
的研究和政策建議終于被中國政府採用了。
除了做研究題目外,幾年來看了很多台灣和中國出版的自傳與傳記,作
爲消遣。覺得一個人的一生不外乎受三個因素的影響。一是不可改變的因素,
是與生俱來的,諸如:基因,體質,和天賦。二是個人的環境因素,它可以
影響未來,諸如:上那個學校,師長,同學,和交友。三是機遇,有時候機
遇會送上門來,但需要自己做一個選擇。有時候得自己創造機會,第三個因
素是自己可以做決定的。56 年前畢業于東海經濟系,怎麽也沒有想到有這門
衛生經濟學的科目。即使在研究院唸書的時候也沒有聽說過這個題目,更沒
想到會去公共衛生學院教衛生經濟學。這恐怕就是上述的第二和第三的因
素,我從經濟學家變成衛生經濟學家。
116
胡德偉簡介:
Wisconsin 大學經濟學博士。曾任賓州州立大學經濟學教授,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衛生經濟學教授,系主任,副院長。南開大學 Fulbright 訪問教授,中國衛生部首席衛生經濟顧問,WHO,World Bank 顧問。臺灣國家衛生研究
院咨詢委員。曾獲美國公共衛生學會 Mental Health Economics 貢獻獎,WHO 控煙貢獻獎。
校園、校友、感懷
過去一周,見了一些東海校友,他們多半是好友: 陳巨擘、李安國 (我與小燕在文理大道與他們合照, 這是我一年來上Facebook 被按讚最多的一張;此行也觸發我想推出”校園Campuses”之blog)、陳永松 (我的”人物”blog有他及其家人的文章) ;以及某位忘記問他名字的 (王汎森弟弟,東海法律,師大博士,高中教師)。
有的是讀其文思其人,譬如說,”翻讀許達然的"谷"、"相思樹"等等, 寫東海環境者,以他最好。” 更奇妙的是,他的一些東海懷舊的文章,寫於90年代初期,畢業近30年了。 (我想了解”夢谷”不在是東海人的,從那一年開始的? 真的是1980年嗎: 台中工業區 (Taichung Industrial Park),為台灣中部的一個大型工業區,隸屬經濟部工業局管理,位於台中市西郊大肚台地東側,總面積580公頃,於1980年開發完成,北臨東海大學與台灣大道…….
有的是通信,譬如說與唐香燕談陳永松女兒的椅子作品。
至於陳忠信, 想起他屋內進口處有一王汎森寫的字。陳說王當然不要潤筆費。
(“王汎森:我一直在了解各種西方的理論。就像我以前練字,在各種不同的字帖上下工夫,並不是只學一家。在熟悉字帖所有的筆畫 之後,再寫字就具備了最大的發揮能力,就能調動所有的資源。如果我想寫一幅字表現悲涼的感情,我不是寫一個“悲”字;我要表現禪意,不是寫一個“禪”字, 而是在筆畫、構思中運用各種表現方法,去表現這種境界。所以如果我們想“與古人處於同一個境界”,需要的資源非常多,能把一個歷史現象非常準確地描述出 來,所要具備的素養很多。維科就是要在笛卡兒對數理和自然的描述方式的籠罩下,尋找被遮蔽的人的復雜的特質。”)
*****
至於陳忠信, 想起他屋內進口處有一王汎森寫的字。陳說王當然不要潤筆費。
(“王汎森:我一直在了解各種西方的理論。就像我以前練字,在各種不同的字帖上下工夫,並不是只學一家。在熟悉字帖所有的筆畫 之後,再寫字就具備了最大的發揮能力,就能調動所有的資源。如果我想寫一幅字表現悲涼的感情,我不是寫一個“悲”字;我要表現禪意,不是寫一個“禪”字, 而是在筆畫、構思中運用各種表現方法,去表現這種境界。所以如果我們想“與古人處於同一個境界”,需要的資源非常多,能把一個歷史現象非常準確地描述出 來,所要具備的素養很多。維科就是要在笛卡兒對數理和自然的描述方式的籠罩下,尋找被遮蔽的人的復雜的特質。”)
*****
成嘉玲董事長在傳記文學撰文懷念前世新董事,也是台灣全民健保制度的推手胡德偉,及其夫人侯天華。
記一輩子的好朋友天華、德偉 by 成嘉玲
一月一日早上九時,我還在睡夢中,聽到WeChat的鈴聲,傳來老友天華的聲音,「嘉玲,我要走了」,我問說,「妳去哪呢?」「不是天堂,就是地獄。」我大吃一驚,「什麼意思?」天華悠悠地說,「我決定不活了,今天晚上醫生就會過來。」我急切央求,「不要吧 ﹗再考慮、考慮。」「我已決定了」,天華語音一落,電話就斷線了。我試著回撥,一直沒有接通,我只能心酸地趕緊寫道,「有沒有我能做的事,我真捨不得妳離開。」相交六十多年的好友就此瀟灑揮別了。
去年,天華、德偉夫妻為病魔所折磨,身為國際著名的健保專家,德偉告訴我,他們夫妻實在不願浪寶貴的醫療資源,所以選擇依據加州法令安樂死。德偉發願照顧天華一輩子,料理完天華後事,也隨之和我天人永隔。德偉、天華夫妻選擇安樂死的動機,不是因為怯懦厭世,逃避生存的奮鬥,而是出於知識的良知,勇敢踐行一生追求的真理,他們夫妻的無畏抉擇令我既敬佩、又悲戚。
天華和我是北一女同學,我們相鄰而坐,情比姊妹。我是班上唯二從私立初中考進一女中,又生性散漫,對一女中激烈競爭的環境深感壓力;天華雖然是很守規矩的學生,但不是死讀書的K書派。她住仁愛路,我家在麗水街,距離不遠,我們常常相約出遊。每次出去玩,都是盡興花得一文不剩,然後招三輪車,先順路送她回去,再到我家,由母親付車錢。母親總會笑著警告我,若家裡碰巧沒人,會被三輪車夫扭送警察局。不過,運氣好,自高中到大學,從未出現這種意外。天華是軍人子弟,和我一樣都有位嚴父,但我有慈母,隨時掩護我們的遊樂行動,所以天華和我母親非常熟稔親近。
進入台大,天華從政治系轉經濟系,我們又再續同窗情誼。天華的筆跡和我酷似,當年我出國留學,行程倉促,就由天華代筆草擬信箋,向同學道別,同學竟然無人識破。多年之後,回憶起這樁趣事,我和天華不禁還會莞爾,會心一笑。我和天華的好感情,不是那種互吐心事的閨蜜,而是患難的堅定情誼。德偉苦追天華,連我是她最好的朋友,都被蒙在鼓裡,不知情,直到他們的戀情修成正果,我才恍然大悟。不過,一旦遭逢困難,天華都會義無反顧向我伸出援手。那年,小兒在加州柏克萊讀書,他的韓籍室友吸毒藏槍惹上官司,有家歸不得,天華便把小兒接到她家去安頓、照料,緩解我的不安。
德偉是加州柏克萊知名的公衛學者,擔任世新大學董事二十餘年,真誠熱心扮演兩校的橋樑角色。他居間協調柏克萊公衛學院期刊的中譯,安排世新教授前往柏克萊訪學,為世新教職員講授美國大學的教育概況,開拓他們的視野見地。而當我因複雜的美國醫療保險規定茫然不知頭緒時,德偉常常會溫馨地在我的醫保卡貼上建議和提醒。德偉就是這麼溫柔貼心的朋友。
德偉專業之餘嗜愛讀歷史與傳記,是本刊的忠實讀者,他生前留下自傳,一聽我要將他的生命小傳翻譯成中文,並在本刊連載,十分欣慰。舍我基金會在美舉辦抗戰與記憶、五四運動百年等活動,德偉都興致盎然特別撥冗偕同天華出席,在我家小住時,我依然記得,蕙質蘭心的天華,早上會用她一雙巧手,在花園裡拈花惹草,為每個人準備瓶花,讓我們用鮮花的清香來迎接一天的開始。德偉、天華位於柏克萊的住處視野極佳,可以遠眺金門大橋的宏偉景致,至今我依然歷歷在目,我們三人坐在廊臺,笑語如珠,沉浸在金門大橋落日餘暉的美好時光。天華、德偉的離去,對我而言,自此之後,就如同宋代詞人柳永所抒發的離愁,「應是良辰美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徒留無限的懷念感概。
或許,因患有先天性心臟疾病,天華把生命當成是一種恩賜,對人生抱持豁達的態度,以充實的生活,來珍惜生命的存在。天華時常從事讓德偉提心吊膽的冒險,她搭直升機,放眼冰川的壯麗,乘熱氣球,鳥瞰無垠的大地,踏遍千山萬水尋訪歷史古蹟,如飢似渴吸收藝術養分,天華含英咀華,卻從不炫耀自己見多識廣。我從小怕死,忌諱死亡,而天華、德偉,實踐真理,直面死亡,讓我深深震撼。受她們選擇面對死亡的影響,我也修改了遺囑,明言放棄無謂的醫療急救。關於死亡,人們一向避談,躲開目光,阻止思考死亡。然而,死亡經驗又是不可被複製,在任何意義上,死亡是不可能成為學習的對象。事實上,天華、德偉的從容選擇,讓我理解到的是如何活著,並且認清虛假的無憂無慮,遮掩的不是死亡,而是對生活、生命本質的無知,因為死亡是生命圓滿的最後霎那,人惟有通過死亡,進而超越死亡,生命才能臻至完整,才有絕對自由。
朋友之間,有時候,很奇妙,在相知相惜的過程,會在心靈孕育出小小的世界,它就像每個人的家園。無論何時,它都是我們共同的情感依附、慰藉,精神的寄託。在這一無形的世界,我們彼此分享喜怒哀樂,相互扶持,總感覺隨時有一股可以倚靠的力量,甚至讓人暫時逃離外在紅塵俗世,即使孤單一人也不覺寂寞。因為你知道,縱然獨處、相隔遙遠,仍有人與你共在。天華、德偉走了,這個世界也破碎了,而我還得慢慢學習適應沒有他們的日子。若有輪迴,可以的話,不只下輩子,我由衷希望和天華、德偉的親密友誼能夠生生世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