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生涯遍及五國的資深評論員,
走過八十一個春夏秋冬的回憶錄。
書寫「心史」與「跡史」
何謂「賣國」與「愛國」
如何「順民」變「刁民」 印尼成長、中國學習、香港就業、美國短居、台灣入籍
歷經東亞政治局勢動盪時刻,原鄉與異鄉間的輾轉奔波
身分認同與人生價值的抉擇,書寫七十餘載的壯闊漂盪
本書雖以「心史」為主,也不乏「跡史」,即可作自傳來看,也可作歷史來讀。由於作者生涯遍及印尼、香港、中國、美國到最後定根台灣,而且敢言人之不敢言,內容豐富多彩自不待言。
作者披露了他的「雜種」身份,還是皇親國戚的「賣國」世家;「賣國」表達他具體化中國歷史的若干背景,「雜種」更是對傳統中國史觀的顛覆。
這是一本作者由共產黨的「順民」轉變為「刁民」的歷史見證;從史的誤會走向歷史的必然。不但有上當受騙的經歷,也有覺醒反思的過程,更有追尋光明的勇氣與行動。
在面對全球民主與獨裁、自由與專制大對決的關鍵時刻,作者對其一生平實的敘述與敏銳的觀察,有其可貴的價值。
專文推薦 李 劼(作家、留美文化思想學者)
謝志偉(台灣駐德代表、東吳大學教授)
程 翔(資深媒體人,前香港《文匯報》副總編、新加坡《海峽時報》特派員)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保華
1938年出生於中國重慶,兩個月大隨父母移居印尼梭羅,在那裡接受華語小學教育,開始接觸左傾思想;1949年移居首都雅加達在中共控制的華語中學就讀,1955年回中國。1960年畢業於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系,被分配到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任教。1964年被調到化工局半工半讀技術學校,文革期間下放車間勞動,1976年離開中國到香港定居。在香港長期從事時政評論,先後擔任中報、信報編輯,1986年在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擔任張五常教授研究中國經濟改革助理研究員。1997年移民美國,在美國繼續評論時政,並任自由亞洲電台特約評論員。2006年移居台灣,繼續時評工作,並且與台籍妻子楊月清共同創辦台灣青年反共救國團與台灣維吾爾之友會擔任創會理事長,並任公益信託雷震民主人權基金與台灣智庫諮詢委員、亞洲公共文化協會理事。
目錄
自序 林保華
序言:絕代文俠林保華╱李劼
序言:保華保台保民主 抗共抗統抗外侮╱謝志偉
序言:從「歸國」到「去國」—印尼華僑辛酸史的見證╱程翔
一、追尋家世
爸爸家世|顯赫媽媽|燕京結緣|賣國雜種
二、梭羅童年
南渡印尼|定居梭羅|華僑公學|二戰結束|革命啟蒙|奔向椰城
三、中學生涯
印尼首都|革命文藝|抗美援朝|巴城中學
四、回歸中國
回國準備|搭船回國|進入中國|廣州高考|到了上海|姨丈姨母|北京補校|廈門探親
五、人民大學
考上人大|黨團同學|政治氛圍|學習課程
六、政治運動
反右挨批|拔白插紅|半工半讀|三面紅旗|下鄉整社|迎接畢業
七、為人師表
華東師大|飢寒上海|化工學校|成家無室
八、文革狂飆
點燃引線|牛鬼蛇神|兩次抄家|奪權內戰
九、欲收不能
九大前後|上山下鄉|林彪事件|期待光明
十、離經叛道
拉攏美國|意識放寬|媽媽再來|不得安居|批林批孔|申請出國
十一、初到貴境
踏足香港|評論中國|倉庫主任|家庭團聚|僑生回流
十二、立足香港
涉入股市|轉行媒體|任職信報|家庭變化
十三、中英談判
人心浮動|中資競逐|政策百態|不信中共|首次赴台
十四、任職港大
結緣五常|研究中國|人大校友|樂業安居
十五、六四屠殺
暗潮洶湧|六四序曲|夜半槍聲|事件後續
十六、胸懷祖國
繁榮娼盛|考察承包|見趙紫陽|海南明珠|成都重慶|上海北京|獨闖北京
十七、放眼世界
首次赴美|俄烏之行|重返印尼|十國聯遊|台灣行腳
十八、面對九七
左報圍攻|列黑名單|抗日反共|末代港督|局勢交錯|政治滲透
十九、香港大限
媒體大變|穩定官民|準備接管|鶯歌燕舞|決心移民|最後玫瑰
二十、紐約紐約
定居紐約|網路世界|走馬看美|恐怖攻擊
二十一、中國民運
中華公所|領袖之爭|民運種種|中國人權|五獨俱全|法輪大法
二十二、台僑台灣
接觸藍營|綠營人士|多次返台|槍擊扁呂|決定轉戰
二十三、移民台灣
移居台北|研究工作|紅衫之亂|完成移民
二十四、反共救台
敗選之夜|小英主席|阿扁問題|反共傳承|維吾爾友
二十五、太陽花開
開門揖盜|運動爆發|怎樣收場
二十六、陽光輻射
雨傘運動|素人政治|黑箱課綱|馬習相會|小英總統
〔附錄〕
學府生活回憶╱林維新
序
自序
林保華 寫一本回憶錄,是我一九九七年離開香港再度流亡時就有的想法了。因為我深感我們僑生這一代的「東方猶太人」命運,不希望我的下一代與我一樣受共產黨欺騙,醒悟時一回頭已是後半生。我無法在香港召喚香港獨立擺脫所謂的「回歸」,但是有自己宣佈個人獨立而不受共產黨再次統治的可能。於是去了自由民主的美國。
感嘆自己的人生與我們這一代的命運,在寫這些「跡史」與「心史」時得到余英時教授的鼓勵,更加強了我要寫一本完整回憶錄的決心。
為了防止記憶力衰退,我開始將自己重要的人生片段在雜誌與網路媒體逐步寫出,未來即可串成一線;如若突然離開人世,也可以留下人生的片段記錄。其後不甘中共越來越為所欲為而來到台灣,認同我的新祖國,與台灣民眾在第一線對抗親共勢力,捍衛台灣的主權獨立,因此更多的時間放在現實的戰鬥上。然而我也不會忘記過去哺育過我的山水與民眾。
在太陽花運動前夕,認識了旅居美西的一位台僑,他看過我的一小段回憶文章,鼓勵我整個寫出來。我也答應在一年內寫出,趕上二○一六年的台灣大選。然而到了真正下手的時候,才知道事情並不簡單。一是台灣的政情多變,我無法什麼都不顧埋頭寫書,更重要的是,有些史料要詳細查證,還有一些新資料的出現,有些認識也在不斷變化,中間還不小心毀了我一部分文章讓我痛苦到一度停手,以致到去年八十大壽時還無法完成。在努力寫作時還不斷做夢,逝去的家人與往日的朋友在夢中湧現,讓我體驗精神世界的靈異與完成回憶錄的決心。
由於離開中國時是孑然一身,幾乎沒有帶任何東西,後來又是幾次大搬家,所以早年的照片,沒有好好整理過,爸媽的遺物也是下一輩在保管,最後尋找照片動員各地家人親戚,最後我在北京讀書時候的照片還是一張也沒有找到,實在是很大的遺憾。
因為擔心篇幅過大,所以有些事情從略從簡,細節只能從過去或以後我的其他文章中去進一步了解。也因為記憶關係,有些事情、人名都會有不準確乃至錯漏之處。希望當事人與知情人可以補正,使歷史更加準確與完備。
定居台灣後最特別的收穫是認識了史明前輩這位特別人物,有時我稱他為學長,不但他是我當年晉身「左翼」的前輩,培訓過他的華北聯合大學還是我的母校中國人民大學前身的一部分。他的知行合一,他的意志力與行動力,他的清晰頭腦,他的道德高地,對我都是鞭策。
完成了個人最後一件大事,算是對後世有個交代,雖死無憾。然而寫本序的時候,香港又在發生驚心動魄的「反送中」運動,台灣的政壇也不平靜,這都是自由世界與共產世界對決的一部分。所幸我們的下一代有出息多了,這是我最大的欣慰。我希望能夠像史明那樣長壽,看著共產黨怎樣倒台與台灣、香港、中國及世界的變化更新。那我真的可以含笑迎向九泉。
二○一九年六月十二日
若把被忽悠比作一種傳染病,那麼治癒的方式只能是受苦受難。但丁《神曲》是朝天上走的,林保華的人生直衝著地獄奔去。種種的折磨,勞役,批鬥,羞辱,始終活在難以想像的緊張和驚恐之中。
保華考入中國人民大學並非初衷,而是誤打誤撞。但也正是進入那個謊言中心磨礪過,以後才不會輕易上當受騙。反過來說,後來的朝廷應該後悔當初讓這個叛逆混入人大,無意中弄清了他們的底細。相信林保華對好萊塢電影《刺激1995》一定很有共鳴。能夠逃出生天倖存於世,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其中得疊加諸多幸運。
赴港執筆批時政 孤軍苦戰照丹心
保華最幸運的應該是,父母始終清醒。因此在大饑荒年代,保華能夠得到父母來自境外的援救。及至朝廷對僑生政策有所鬆動,保華馬上被母親救到香港,結束其長達21年的地獄煎熬。此刻的保華已經幡然醒悟,雖然還醒得不徹底,對周恩來抱有幻想。事實上,周恩來最大的罪孽,與其說是助毛為虐,不如說是欺騙了無數好人家的子女,為其團夥效力甚至賣命。
保華最有體會的應該是,統戰統戰,被統之前一朵花,被統之後一棵草。被忽悠去所謂新中國讀大學時,僑生宛如天之驕子,被忽悠進去之後全然草芥,該批鬥照樣批鬥,該整治照樣整治。流氓團夥的江湖規矩就是這樣的:用得著你,什麼都依;用完之後,過河拆橋,翻臉不認人。好比惡少玩弄小姑娘。不要說僑生,即便地下黨也如此。
逃到香港後的保華,從零開始,創出一份家業,也創出一片政治評論家的天地。比起60、70年代的金庸,保華的政治評論更為鏗鏘更為犀利。得江南文化之靈氣的金庸,聰明之餘,世故之極,最終落了個反毛附鄧的俗套。保華歷經地獄之火,煉就一雙火眼金睛,外加一顆赤子之心,致使其政論充滿真知灼見。保華的政治時評並非孫悟空式的大鬧天宮,而更像斯巴達克思那樣的角鬥士苦戰。那樣的苦戰是一種旁人難以理解的孤獨求敗,不僅是一個人面對一個龐大的國家機器,面對一個劫得了江山的黑幫團夥,同時還是一個人不得不面對各種世態炎涼,各種統戰設局,各種威脅,各種利誘,還不算朋友同道之間的各種背叛和出賣。金庸頂不住了,最後接受招安,得以榮歸故里,在浙江大學混了個什麼頂戴。
保華不吃那一套。這是保華的非凡之處,頂得住各種壓力。生存的逼仄也罷,文章發表空間的侷促也罷,個人的榮辱毀譽,甚至性命之虞,保華全不在乎。少年時代的受騙上當,彷彿一個無形的十字架,讓保華背了一輩子:你們騙我一時,我跟你們搏戰終生!保華的幾乎每一篇時評都是短兵相接,彷彿斯巴達克思揮動著鋒利的短劍,恰如其筆名凌鋒那般凌厲。保華的文風頗有俄羅斯文化才有的桀驁不馴,並含有十二月黨人式的高貴。這樣的人文品質,在香港找不出第二人。張五常的慧眼識人,並非偶然。
97年斷然離開香港。這之前的愛妻亡故,彷彿一個象徵,隱喻著與那塊土地的訣別。好在上蒼待保華不薄,揮淚離港之際,身邊有了楊月清的伴隨。楊月清在台灣長大,在香港供職,彷彿與生俱來似地不信不認《西行漫記》那樣的神話故事。那般堅定,讓人想起宋美齡回覆廖承志的決絕。保華有楊月清宛如郭靖有黃蓉。
保衛民主飛蛾撲火 太陽花、佔中不缺席
我與保華可說是前後腳到達紐約。一個97年,一個98年。我沒有保華的香港經歷,但與保華一起見證了海外民運的可悲可歎。這是繞不過去的歷史,保華在自傳裡字斟句酌,用筆甚輕。我更是至今絕口不提。與其說是心地宅厚不如說是奈何奈何。要而言之,當年保華是被毛澤東所欺騙被斯諾所忽悠的,如今保華忽然發現,兜了一大圈後,在民運江湖裡又碰見毛痞陰影。
保華夫婦離去時,我以為他們會在台灣安度晚年。沒想到,十二月黨人的脾性依舊。而且從時政評論,到街頭學運,飛蛾撲火般地投身保衛台灣。77歲高齡時,像章太炎一般被捕。時值馬英九當政。馬英九很像美國的歐巴馬,將來一旦水落石出,都逃不脫歷史的評判。看馬英九與對岸大當家握手的模樣,自然會讓人想起香港的梁振英。
倘若將保華作一個文學性的形容,那麼應該是,以文行俠的絕代俠客。這般文俠,獨此一個。89年組織學生遊行,我才34歲;保華年近80,尚在不屈不撓地參與太陽花和雨傘運動。如此的80之人行18之事,真是有點「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的意思了。文是俠文,人是奇人。保華的自傳,其實是一部文俠的傳奇。這樣的傳奇,值得兩岸三地讀者好好珍惜。更不用說香港台灣兩地的政要們,若想有點作為有點成就,此傳必讀。
(摘自林保華回憶錄《我的雜種人生》序言)
小檔案》林保華:肩擔反共志業
1938年在中國重慶出生,2個月後移居印尼,曾到中國就讀大學,遇上文革及下放,再移居香港及美國。基於反共信念,2006年定居台灣,是知名的政治評論員,最近出版回憶錄《我的雜種人生》。
小檔案》李劼:89學運上海被捕
李劼,本名陸偉民。文化思想史學者。89天安門學運期間,在上海支持學生一同上街遊行被捕入獄。旅居美國10多年,生活清貧,是海外中國民主人士中的異數。
****內容簡介
生涯遍及五國的資深評論員,
走過八十一個春夏秋冬的回憶錄。
書寫「心史」與「跡史」
何謂「賣國」與「愛國」
如何「順民」變「刁民」 印尼成長、中國學習、香港就業、美國短居、台灣入籍
歷經東亞政治局勢動盪時刻,原鄉與異鄉間的輾轉奔波
身分認同與人生價值的抉擇,書寫七十餘載的壯闊漂盪
本書雖以「心史」為主,也不乏「跡史」,即可作自傳來看,也可作歷史來讀。由於作者生涯遍及印尼、香港、中國、美國到最後定根台灣,而且敢言人之不敢言,內容豐富多彩自不待言。
作者披露了他的「雜種」身份,還是皇親國戚的「賣國」世家;「賣國」表達他具體化中國歷史的若干背景,「雜種」更是對傳統中國史觀的顛覆。
這是一本作者由共產黨的「順民」轉變為「刁民」的歷史見證;從史的誤會走向歷史的必然。不但有上當受騙的經歷,也有覺醒反思的過程,更有追尋光明的勇氣與行動。
在面對全球民主與獨裁、自由與專制大對決的關鍵時刻,作者對其一生平實的敘述與敏銳的觀察,有其可貴的價值。
專文推薦 李 劼(作家、留美文化思想學者)
謝志偉(台灣駐德代表、東吳大學教授)
程 翔(資深媒體人,前香港《文匯報》副總編、新加坡《海峽時報》特派員)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保華
1938年出生於中國重慶,兩個月大隨父母移居印尼梭羅,在那裡接受華語小學教育,開始接觸左傾思想;1949年移居首都雅加達在中共控制的華語中學就讀,1955年回中國。1960年畢業於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系,被分配到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任教。1964年被調到化工局半工半讀技術學校,文革期間下放車間勞動,1976年離開中國到香港定居。在香港長期從事時政評論,先後擔任中報、信報編輯,1986年在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擔任張五常教授研究中國經濟改革助理研究員。1997年移民美國,在美國繼續評論時政,並任自由亞洲電台特約評論員。2006年移居台灣,繼續時評工作,並且與台籍妻子楊月清共同創辦台灣青年反共救國團與台灣維吾爾之友會擔任創會理事長,並任公益信託雷震民主人權基金與台灣智庫諮詢委員、亞洲公共文化協會理事。
目錄
自序 林保華
序言:絕代文俠林保華╱李劼
序言:保華保台保民主 抗共抗統抗外侮╱謝志偉
序言:從「歸國」到「去國」—印尼華僑辛酸史的見證╱程翔
一、追尋家世
爸爸家世|顯赫媽媽|燕京結緣|賣國雜種
二、梭羅童年
南渡印尼|定居梭羅|華僑公學|二戰結束|革命啟蒙|奔向椰城
三、中學生涯
印尼首都|革命文藝|抗美援朝|巴城中學
四、回歸中國
回國準備|搭船回國|進入中國|廣州高考|到了上海|姨丈姨母|北京補校|廈門探親
五、人民大學
考上人大|黨團同學|政治氛圍|學習課程
六、政治運動
反右挨批|拔白插紅|半工半讀|三面紅旗|下鄉整社|迎接畢業
七、為人師表
華東師大|飢寒上海|化工學校|成家無室
八、文革狂飆
點燃引線|牛鬼蛇神|兩次抄家|奪權內戰
九、欲收不能
九大前後|上山下鄉|林彪事件|期待光明
十、離經叛道
拉攏美國|意識放寬|媽媽再來|不得安居|批林批孔|申請出國
十一、初到貴境
踏足香港|評論中國|倉庫主任|家庭團聚|僑生回流
十二、立足香港
涉入股市|轉行媒體|任職信報|家庭變化
十三、中英談判
人心浮動|中資競逐|政策百態|不信中共|首次赴台
十四、任職港大
結緣五常|研究中國|人大校友|樂業安居
十五、六四屠殺
暗潮洶湧|六四序曲|夜半槍聲|事件後續
十六、胸懷祖國
繁榮娼盛|考察承包|見趙紫陽|海南明珠|成都重慶|上海北京|獨闖北京
十七、放眼世界
首次赴美|俄烏之行|重返印尼|十國聯遊|台灣行腳
十八、面對九七
左報圍攻|列黑名單|抗日反共|末代港督|局勢交錯|政治滲透
十九、香港大限
媒體大變|穩定官民|準備接管|鶯歌燕舞|決心移民|最後玫瑰
二十、紐約紐約
定居紐約|網路世界|走馬看美|恐怖攻擊
二十一、中國民運
中華公所|領袖之爭|民運種種|中國人權|五獨俱全|法輪大法
二十二、台僑台灣
接觸藍營|綠營人士|多次返台|槍擊扁呂|決定轉戰
二十三、移民台灣
移居台北|研究工作|紅衫之亂|完成移民
二十四、反共救台
敗選之夜|小英主席|阿扁問題|反共傳承|維吾爾友
二十五、太陽花開
開門揖盜|運動爆發|怎樣收場
二十六、陽光輻射
雨傘運動|素人政治|黑箱課綱|馬習相會|小英總統
〔附錄〕
學府生活回憶╱林維新
序
自序
林保華 寫一本回憶錄,是我一九九七年離開香港再度流亡時就有的想法了。因為我深感我們僑生這一代的「東方猶太人」命運,不希望我的下一代與我一樣受共產黨欺騙,醒悟時一回頭已是後半生。我無法在香港召喚香港獨立擺脫所謂的「回歸」,但是有自己宣佈個人獨立而不受共產黨再次統治的可能。於是去了自由民主的美國。
感嘆自己的人生與我們這一代的命運,在寫這些「跡史」與「心史」時得到余英時教授的鼓勵,更加強了我要寫一本完整回憶錄的決心。
為了防止記憶力衰退,我開始將自己重要的人生片段在雜誌與網路媒體逐步寫出,未來即可串成一線;如若突然離開人世,也可以留下人生的片段記錄。其後不甘中共越來越為所欲為而來到台灣,認同我的新祖國,與台灣民眾在第一線對抗親共勢力,捍衛台灣的主權獨立,因此更多的時間放在現實的戰鬥上。然而我也不會忘記過去哺育過我的山水與民眾。
在太陽花運動前夕,認識了旅居美西的一位台僑,他看過我的一小段回憶文章,鼓勵我整個寫出來。我也答應在一年內寫出,趕上二○一六年的台灣大選。然而到了真正下手的時候,才知道事情並不簡單。一是台灣的政情多變,我無法什麼都不顧埋頭寫書,更重要的是,有些史料要詳細查證,還有一些新資料的出現,有些認識也在不斷變化,中間還不小心毀了我一部分文章讓我痛苦到一度停手,以致到去年八十大壽時還無法完成。在努力寫作時還不斷做夢,逝去的家人與往日的朋友在夢中湧現,讓我體驗精神世界的靈異與完成回憶錄的決心。
由於離開中國時是孑然一身,幾乎沒有帶任何東西,後來又是幾次大搬家,所以早年的照片,沒有好好整理過,爸媽的遺物也是下一輩在保管,最後尋找照片動員各地家人親戚,最後我在北京讀書時候的照片還是一張也沒有找到,實在是很大的遺憾。
因為擔心篇幅過大,所以有些事情從略從簡,細節只能從過去或以後我的其他文章中去進一步了解。也因為記憶關係,有些事情、人名都會有不準確乃至錯漏之處。希望當事人與知情人可以補正,使歷史更加準確與完備。
定居台灣後最特別的收穫是認識了史明前輩這位特別人物,有時我稱他為學長,不但他是我當年晉身「左翼」的前輩,培訓過他的華北聯合大學還是我的母校中國人民大學前身的一部分。他的知行合一,他的意志力與行動力,他的清晰頭腦,他的道德高地,對我都是鞭策。
完成了個人最後一件大事,算是對後世有個交代,雖死無憾。然而寫本序的時候,香港又在發生驚心動魄的「反送中」運動,台灣的政壇也不平靜,這都是自由世界與共產世界對決的一部分。所幸我們的下一代有出息多了,這是我最大的欣慰。我希望能夠像史明那樣長壽,看著共產黨怎樣倒台與台灣、香港、中國及世界的變化更新。那我真的可以含笑迎向九泉。
二○一九年六月十二日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8018853
- 叢書系列:台灣文史叢書
- 規格:平裝 / 624頁 / 15 x 21 x 3.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十五,六四屠殺
六四序曲
一九八九年四月十五日北京公佈胡耀邦逝世的消息時,我與張五常教授正好在深圳。與往常一樣,我們在深圳是住在新都酒店,那是比較新的酒店,一位叫做梁太的香港人經營,而且離火車站很近,走幾分鐘就到了。那天中午,我們在新都的酒樓飲茶後,就準備退房回香港。但就在飲茶當中,深圳的一位同事趕來告訴我們,胡耀邦逝世了。
張教授隨即回房間打電話給方勵之。方勵之那時已經從合肥調回北京。我們一九八八年訪問北京時,見到過他。鑑於當時中國的改革已經走不下去,民心浮動,張教授已經敏感的擔心北京將發生大事件。當時美國總統老布希在該年三月訪問北京時,北京不顧國際禮儀,以流氓手段阻止方勵之出席布希的國宴,可見他們對方勵之已經仇視到什麼程度,因此張教授擔心中共會拿方勵之開刀。為此電話中希望方勵之無論中國發生什麼事情,都不要出來講話,以免遭殃。
回到香港後,一路注視北京事件的發展,香港不斷有大大小小的遊行。我住在珠城大廈,是遊行隊伍進入維多利亞公園集合必經之路。也是那時,對長毛(梁國雄)有更多認識,因為他一定帶領一個小隊伍從樓下高呼口號走過,一聽到他的聲音,我就知道有遊行了,就會趕快收拾東西,然後趕去維園。我也是熱血沸騰,幾乎沒有一次缺席。包括五月二十日八號風球(強烈颱風全城放假)高掛的那場遊行。
那時,有兩批北京的朋友正好在香港。一個是我們請來的中國社會經濟系統分析研究會的朋友李忠凡與王麗莉,張五常教授與傅利曼教授夫婦一九八八年訪問北京時,就是他們接待的,我們成為很要好的朋友。因此我們也邀請他們訪問香港,了解香港。因為北京的事變,我們邀請的代表團無暇遊覽香港,很多時間都在電視前面關注北京局勢的變化。五月三十日是我的生日,本來準備請他們好好吃一頓,至少吃個生日蛋糕。但是我們毫無心情,結果是在一家麵館隨便吃吃過了我的生日。他們在六四屠殺前就回北京了。
還有就是金觀濤、劉青峰夫婦應邀到中文大學做訪問學者。金觀濤夫婦訪問時間較長,在香港的電視看到北京的屠殺情況。北京說金觀濤指揮了那場學生運動根本是胡說,因為學運期間他們在香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