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李弘祺六四經驗.....請聽直播錄影......
天安門事件35年後,中國再遭國際社會疏離 8964,NHK 紐約報導東京約五十人紀念六四(展覽等)。 吹不滅的燈 馮睎乾十三維度
8964,NHK 紐約報導東京約五十人紀念六四(展覽等)。那年那天,也是從該台看到報導,心想:該告別中國了……
1989年,國際社會對天安門鎮壓的反擊是迅速的; |
耶魯
邏輯也是前三科之一。這是重點。
史景遷說從中學時即開始注意想如何擺一個想法,現象,或事情用最精簡的、正確的字表達出來。
再者,如果兩個字都對,他傾向於用最淺易明白的字。
一百年來--事奉與服務的人生. 作者: 李嘉嵩 出版社: 公報社代理. 特價NT 100.
李維史陀 施特勞斯 《看 聽 讀》
****
在後面處,我請教李教授父親說北京話,其實在處理五零年代中段,台灣的長老教會(東海大學創校主要教會)黃彰輝等多位董事,只會說英日台等語言的溝通和認同問題(這是東海1949級蔡榮芳教授近幾年兩本著作的主題)。李教授點出黃彰輝牧師的思想要靠慮“脈絡”或““普世價值””。李教授家對黃彰輝的描述很得重點。讀者也可以在張英超的口述歷史中了解人們對他的敬仰。
。。。。
1947年4月29日,我太太陳享在天津出生。八個月之後,遷居台灣臺北。當時她的父親因爲是招商局的工作,已經先到了台灣。
前幾天,我女兒寄給了她一份非常有意思(未必有意義)的生日禮物:一份賓州大學校友會邀請梁思成(如果你不知道誰是梁思成,可以查一下Wikipedia)到那裏去演講的信,是由當時有名的建築師Alfred Bendiner (1899-1964)寄給他的。發信的日期正是1947年的4月29日。這個對我太太來説真是非常珍貴的生日禮物。
梁思成的回信很客氣地推辭了邀請,原因是這一次的訪美太過忙碌。
我女兒是學建築(哈佛)的,所以很早就讀過(也聼我們説過)有關梁思成、林徽因的故事,但是她與賓州大學並沒有什麽特別的關係,她如何發現這兩份文件的,我還需要再問問她。
梁思成這封信的地址是1037 Yale Station, New Haven, Connecticut.
這是耶魯大學郵局的郵箱號碼,大學本科生每一個人有這麽一個郵箱。研究生或訪問學人也有申請使用的。我在那裏求學的時候,就曾經申請了一個,號碼是 1941。當我太太告訴我女兒爸爸也曾經有 Yale Station 的信箱號碼時,我女兒回信說 ”no way!"
梁思成在1947年被邀請在耶魯大學擔任客座教授,並參與聯合國總部的設計咨詢工作。所以他有這麽一個信箱。
,
,太晚開始涉獵,只能說看到了有可能有趣的東西,
不敢說有什麼心得。
中文大學在 1960 年代中期創辦時,
有兩個重要的特色,且記得在學校組織章程裡,
就是第一以中文授課(所以叫中文大學);
第二次以書院為基礎的邦聯大學。
創校的三個書院,
分別是代表中國境內教會書院的崇基書院、
代表官學和國立大學的新亞書院、
以及代表地方書院和省立大學的聯合書院。
可謂代表了當時華人學界的具體狀況。
但是今天我們看到的中文大學,
在有其傳統(多、少就不談了)的同時,
顯然與當時相去甚遠。
1993年中文大學30年校慶紀念刊物中,
社會學家張德勝教授整理的這段歷史。
他提到的關鍵是在大學成立10年之後,
因應經費的變化,大學提出了各種改革方案。
主持研擬改革方案的人物,正是余英時院士。
有趣的是:在書院之間,顯然也因為利益及本位問題,
多少也都無法贊同余院士所提出的三個選擇方案;
而港府的應對是由從中文大學創校就主持其事的
政府委託的代表富爾敦爵士,
來審視學校的組織章程及余院士提出的方案。
非常令我驚訝的是,
當我讀到書中描述余院士提出的三種方案時,
我其實是會心地微笑的:
他不愧是個厲害人物,深諳如何再多數的山頭之中
想辦法河蟹各派系的利益糾葛。
當初如果中研院選院長由他選贏了,
中研院可能已經非常不一樣了吧!
但是當我看到富爾敦提出的報告時,我更為驚訝了。
我個人對法學是比較沒有程度的,
甚至對於有人說法律是這社會的邏輯,
我都只是抱著相信這個說法的理想性,
而不見得把他當現實看待的態度。
然而富爾敦剖析組織章程的本意
和余院士所提方案的缺失,
我忽然看清了:中國書院和西方大學的基本不同、
以及中國人解決問題的方法
與如英國這樣的西方國家解決問題的方法
根本上的不同。
簡單的說,就是我從力軒兄寫的關於陳紹馨老師的書、
以及豪人兄寫的關於殖民地法學者的書中學到的,
所謂的現代性。
我們治理這個社會所依據的倫理觀念,是從何來的?
這就造成有沒有現代性的差別。
今天晚上跟李老師的對談,
能否讓我們在這方面得到些什麼想法,
我完全沒有把握,
因為我還沒有對李老師提出這個問題,
也許他需要很多準備才能好好回答我們,
今天不一定來得及。
可是這正好是李老師的研究專業。
我希望這個問題能夠成為我和他之間討論的長線,
可以的話當然希望能夠分享給更多的人,
因為教育是我們能夠為未來做的最好的事,
做不好的話,也可以是最糟糕的事。
教育的現代性當然也就是最重要的事。
我當然希望更多人關心。
但你們若不想關心我也沒辦法。
總之淦話和唐山講座的門就是為你們開著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