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林景淵先生在南天書店的出版品。林先生很感慨,昔日工人回日本,受到地方政府高度重視。台灣本地,幾乎沒記憶。
二次大戰的尾聲,日本海軍因戰事吃緊,不僅面臨前線兵源不足,連後方支援的工廠也因人力匱乏而無法滿足生產需求。於1942年6月,日本海軍決定從台灣召募25,000至30,000名年輕的台籍少年工,派遣至日本的高座海軍工廠,以支援飛機製造。這項計畫希望透過招募有一定文化素養的台灣少年工,填補工廠需求。然而,由於戰爭後期運輸的風險增大,計畫最後只有約8,400人成功被送抵日本。
這些少年工的離鄉原因各有不同。部分少年渴望藉由學習技術和獲取學歷,改變家庭的經濟困境,也有一些少年由於對飛機和航空工作充滿憧憬,幻想著能夠一展長才。他們有的偽造父親印章報名,有的則為家庭生計選擇冒險。隨著分批次的出發,少年們踏上前往日本的船艦,在狹小的船艙內忍受著擁擠與暈船的不適,更時常承受著美軍潛艇隨時可能襲擊的恐懼,最後在波濤洶湧的航程中抵達了陌生的日本。
到達日本之後,少年工們被安置在高座海軍工廠宿舍,宿舍雖然能容納千餘人,但條件簡陋,冬寒夏熱,食物也不夠充分,經常吃到只有粗米和大豆渣混合的米飯。儘管待遇遠不及當初宣稱的「豐厚」,但他們每天仍需長途步行至工廠,在那裡接受軍事化的管理。這些少年們被分配到生產日本戰鬥機「雷電」的生產流水線,負責技術訓練、零件裝配及檢查等工作。這個時候的「雷電」戰鬥機專為攔截美軍B-29轟炸機所設計,以優越的爬升力應對敵機威脅。由於性能卓越,雷電式戰機得以快速爬升至高空並進行有效的攔截,但也因此在設計上犧牲了操控靈敏性能。
隨著戰事加劇,美軍對日本本土的轟炸愈加頻繁,甚至有一天美軍的機槍掃射直接襲擊工廠,造成數名台灣少年工當場喪生。1945年8月15日,日本終於宣布無條件投降,少年工們在戰爭的結束後,不但失去了工作保障,想要返回台灣的路途也遙遙無期。當時部分少年選擇留在日本,試圖繼續習得技術或找到其他生活出路,但更多人渴望返回故鄉。然而,戰後的日本社會一片混亂,原本的日台交通已被阻斷,這些少年們即使想回到台灣,也無法立即成行。
在台灣少年工領袖的積極奔走下,他們得以向日本和中華民國政府爭取到返鄉船票和少量的補助。1946年初,部分少年工終於踏上歸鄉之路,結束了這段在異鄉漂泊的青春歲月。然而,當他們回到台灣,卻面臨了更加棘手的困境。
台灣經歷長達半世紀的日本統治,這些少年工在日本期間接受的是日本的殖民教育,許多人只會日語,對於國民政府的官方語言「國語(北京話)」並不熟悉。國民黨政府對此充滿懷疑,質疑他們曾在日本軍需工廠工作、協助製造戰鬥機的背景,將他們視為「日本的同路人」。
國民黨接收台灣後,社會在政治和文化上掀起了巨大變化。為了強化統治,國民黨政府推動「去日本化」的政策,強制性地將日語逐出社會,推廣北京話。許多台灣少年工因語言問題,無法適應急劇轉變的社會環境,既無法流利地使用國語,也難以溝通、找工作,成為被社會孤立的一群。
國民黨政府對待這些少年工的態度並不友善,甚至存在壓制行為。少年工們長期受到政府的監視,畏懼自己與日本的關係曝光。國民黨對日本殖民統治有強烈的反感,視這些曾參加日本軍需工廠的少年為「異類」,有時還直接加以管制。部分少年工出於自保心理,不敢向外人提起自己曾在高座海軍工廠工作的經歷,害怕這段歷史會給家人帶來不利影響。
1947年爆發的「二二八事件」進一步加深了少年工的恐懼。這場事件讓台灣人清楚見識到國民黨政府的武力鎮壓手段。許多少年工當時目睹甚至親身經歷了事件的血腥場面,深刻體會到在這個新政府治下的壓力和恐懼。特別是那些有過日本經歷的少年工,他們的過去成為了敏感話題,使他們不敢談論自己的異鄉生活與工作經歷,不少人因此感到壓抑,選擇對往事噤聲。
此外,國民黨政府在台灣設置了許多審查制度,對台灣人進行思想改造,進一步加深了少年工的困境。對於這些在日本軍需工廠工作過的青年,政府不僅質疑他們的忠誠,甚至懷疑他們可能具備「危險思想」,將他們列為需要警惕的對象。部分人因此遭到當局的秘密調查,甚至在生活和工作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排擠。這些審查與監控的措施,使得台灣少年工的社會地位十分脆弱。
這些因素,都使得回到台灣的少年工,曾滿懷希望,但回鄉後卻處處碰壁。在不穩定的政治環境和經濟窘迫的現實中,他們既難以融入新的社會,也無法擺脫戰時的陰影。隨著時間推移,部分少年工逐漸在戰後的台灣找到工作,但這段經歷卻成為他們內心的隱痛。一些人甚至終其一生都無法公開這段歷史,只能隱忍著過去的傷痕,默默承受時代的苦澀。
不過儘管如此,一些台灣少年工還是將在日本習得的技術和經驗運用到台灣的經濟建設中,對戰後台灣的工業發展作出了不小的貢獻。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曾為日本製造的「雷電」戰鬥機以其高效的爬升性能和強勁的速度著稱,最終生產了約128架,成為日軍攔截美軍重型轟炸機的重要機種。然而,「雷電」的命運和這些少年工們一樣,最終隨著戰爭的終結而被歷史塵封。多年後,日台民間仍有紀念這些台灣少年工的活動,他們的經歷象徵了戰爭的殘酷以及人性堅韌的力量。 顯示較少
-----
讀林景淵 《日本両大私立學校:早稻田大學;慶應義塾大學ˊ》(台北:遠景,2024) 。 懷念老師:陳文ˊ哲、盧淵原 (鍾漢清)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90341
鍾漢清日本早稻田大學 (Work Design), 135;
下面的社會學研究角度的論文 出自日本早稻田大學的網站
檔案類型: PDF/Adobe Acrobat -
HTML 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