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7日 星期四

陳思宏。Dazed。CINE 21。台積電白先勇清華文學講座。經典……離世歌缺 。教育

 除了上了Dazed Korea,我其實也上了韓國知名的電影雜誌:CINE21。


真的,我在韓國十天,超認真工作。


來:

https://n.news.naver.com/article/140/0000053783?sid=004


非常厲害的訪談。我這次在首爾,遇到的所有人,都不馬虎,都很專業,非常努力,不廢話。韓國文化能夠這麼厲害,是集體的努力成果。


講明:這週末來員林演藝廳,發現我本人跟這些照片差很多,不准退票喔。哼。真的啦,本人長得很可怕。這可是有妝髮啊。


親愛的各位讀者,這週末,我會超低調的。閃閃發光的,是阮劇團。


提醒:兩場演出,都是下午場。拜託不要晚上才出現。晚上,真的,沒人喔......

真的慚愧,我老人家只研究過小說“法國……”,要努力

陳思宏


可以公開了。我瘋了。
秋季號,11月的韓國雜誌Dazed,拍了我。
上一次,上這個雜誌的台灣人,是,許光漢。

來:
http://www.dazedkorea.com/fashion/article/2814/detail.do

十一月號,會有八頁。

這是不是很驚人。

我要瘋了。


Dazed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 › wiki › Dazed

Dazed is quarterly British lifestyle magazine founded in 1991. It covers music, fashion, film, art, and literature. Dazed is published by Dazed Media, ...




*****
非常感謝台積電白先勇清華文學講座。感謝羅仕龍教授,楊佳嫻教授,當我司機的孟小芳,特地來聽我說話的努力工作一尾同學,所有清華的學生。台積電願意支持這樣的文藝活動,深感佩服。
我的確是用了很多力氣準備這場演講。但我真的很怕被在我面前狂睡的大學生,謝謝清華的同學,你們都認真聽我說話。
這系列講座辦到第五季,我自己親身參與了,終於明白,這是積極的抵抗。把所謂的「老派的過時的上世紀的」文本帶到學生的眼前,鼓勵他們閱讀,看電影,介入文化,參與藝術。「經典」為何能永恆?我們這些講者傾全力說給你們聽,或許不給肯定的答案,但,人類的情感能抵禦時光而不腐,經典文本裡,很可能有你需要的色澤。
我總是覺得自己不夠。繼續學習,繼續努力。希望同學們在青春時光裡,能領悟到這種「不足」。經典文本,能讓身體裡的缺憾,少一些些。
好,我老人家說教完畢。
昨天講很多點,台下一臉呆滯,我心裡超想狂笑的。例如講到Harry Styles演的同志電影My Policeman,就是EM Forster的故事,前面一排跟我同年的中年人們竟然一臉呆滯。天哪!!!親愛的!!!Harry Styles!!!!!現在立刻去聽他的專輯!
講到電影《費城》,說到卡拉絲,她的傳記電影Maria,Angelina Jolie主演,即將上映。
講到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法國中尉的女人》,小說是John Fowles,梅姨在這部電影裡的造型,就是所謂的前拉斐爾派(Pre-Raphaelite),那蓬鬆的頭髮與眼神。大推薦這部後設電影與小說。
還有很多很多。
時間永遠不夠。時間永遠是我們的敵人。
再次說謝謝。還是要說一下:每天看可怕的新聞,要不要考慮一下,來讀經典。



我知道大家都很關心政治新聞,跟著政客上下起伏。心思是有限的,比率都留給政客,只關心網紅,生活實在是很難趨近「美」。當然是個人決定。我管不著。大家盡量。別理我。


但我這個中年大叔,相信有不同的路徑。


經典文學早就給了很多精彩的人物與故事,我並不覺得,當下那些虛偽的政客,有什麼太特別,需要大家花這麼多力氣去關愛。


莫里哀的所有劇作裡,就塞滿了這些人。《偽君子》(Tartuffe)這個精彩劇本,至今在全世界的劇場裡上演。這主角噁心至極,對照一下當今政壇,我並不覺得他們演得特別出色,演技很差,根本演不過莫里哀創造的角色。


看到很多人說,新聞台比Netflix好看,那幹嘛看電影,看影集?


嗯,那大家就盡量吧,隨意喔。我不會加入大家,我會去電影院看電影,在家裡看影集,進劇場,認真讀書。


十月底,臺中歌劇院有一齣戲,柏林Schaubühne演出的《人民公敵》,改編易卜生的經典劇作,導演以現代的時代感切入,民粹操控,媒體操縱輿論,知識分子的咆哮,政客的嘴臉,大眾的盲目。


這齣製作巡演很多年了,終於來到台中。這齣製作,在中國出過大事,首演之後被當局盯上,接下來的巡演直接以荒謬的理由被取消。你們來看,就知道為什麼這齣戲會在中國出事了。


這齣戲來到台灣,絕對不會出事。但,你如果相信,藝術演不過荒謬現實,拜託來看這齣。如果沒賣完,我才會覺得,這是大事。這麼好的柏林當代劇場來到台中了,大家不珍惜嗎?


文學與藝術,早就給了很多警示。歡迎來劇場,趨近美,接近美。生活一定有很多更值得追求的。但,那句老話,別理我。


喔對了,阮劇團《鬼地方》還有票喔,歡迎大家來員林看戲。十月五號我會先在員林演藝廳做個催票講座,免費入場。謝絕大家可愛的禮物,請勿餵食。我會跟大家說,我今年在世界各地的鬼地方體驗。


Margaret Mead ❤️



【父母應該多忽視他們的孩子】


今天要推薦昨天紐約時報刊登的一篇有關育兒的文章。我覺得這篇文章無比重要,推薦給大家。


這篇文章對我如暮鼓晨鐘,我過去只隱約知道我犯了嚴重的教養錯誤:沒有給蜜蜜足夠多的無聊時間。


從腦神經科學的角度,休息的大腦並非什麼都不做,相反地,休息的大腦會開始自己忙碌起來,特別會去想「其他人在想什麼」。如果我們要養成有同理心和充滿想像力、創造力的孩子,有能力自己娛樂自己,不會覺得無聊,足智多謀善於自己解決問題,那就不要讓她們的大腦太忙碌。不要帶他們去參加各種大人觀察、監督或指導的活動。


這篇文章不僅清楚分析了容忍兒童無聊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告訴我們明確的做法,也就是採取「有意識的低度教養」(mindful underparenting)策略。


最簡單的就是採取以前我們父母常做的事,拎著小孩去做父母要辦的各種雜事和正事,把小孩丟在一邊不特別去注意他們(當然不可以給他們螢幕)。


這真的是很棒的建議,這一開始很考驗父母親忍受小孩亂七八糟的吵鬧行為,但是父母親也因此逐漸更省力,保留力氣給真正需要關注小孩的時候。


以下基本上是google的翻譯,我自己做了一點潤飾,原文連結在回應處。


-------------------------------


父母應該多忽視他們的孩子

2024 年 9 月 15 日

達比·薩克斯比


Saxbe 博士是一位臨床心理學家,也是南加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她研究為人父母的神經生物學適應。


我最近採訪了一位名叫巴里·休利特(Barry Hewlett)的人類學家,他研究非洲中部狩獵採集社會的兒童撫養問題。他向我解釋說,這些社會中的孩子會花很多時間與父母在一起——他們整天跟著父母,經常幫助完成覓食等任務——但他們很少成為父母關注的主要對象。有時無聊,有時忙碌,這些孩子花大量時間觀察成年人做成年人的事情。


當代工業化社會的父母往往採取相反的做法。在我們不工作的寶貴時間裡,我們把孩子放在我們關注的中心,有意識地吸引和娛樂他們。我們開車帶他們去參加體育練習和音樂課,在那裡由成年人觀察和監督,而不是相反。我們重視「優質時間」而不是時間數。當我們必須拖著孩子一起處理無聊的成人事務時,我們會感到內疚。


這種密集且常常瘋狂的養育方式需要比休利特教授所描述的方式付出更多的努力。上個月,當我讀到衛生部長維韋克·穆爾蒂(Vivek Murthy)的建議時,警告許多父母的壓力已經達到了極限,我發現自己在思考那些狩獵採集者。這種令人擔憂的狀況有很多原因,一是我們不夠忽視孩子。


現代的養育方式不僅讓成年人精疲力盡,也讓他們感到疲憊不堪。它也基於關於兒童成長需要什麼的假設,而這些假設並沒有得到我們演化歷史的證據的支持。在人類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人們有很多孩子,孩子們在代際社會群體中閒逛,在這些群體中他們沒有受到嚴格的監督。「普通的、善意忽視的日托中心」可能更接近兒童保育的歷史經驗,而不是讓孩子獨自與溺愛的父母一起度過一天。


當然,僅僅因為一種養育方式古老並不意味著它是好的。但人類在地球上度過了大約 90% 的集體時間作為狩獵採集者,我們的大腦和身體不斷進化並適應這種生活方式。狩獵採集文化告訴我們一些關於兒童如何準備學習的重要資訊。


受狩獵採集者啟發的一種教養方式堅持認為,父母能為我們自己和我們的孩子做的最好的事情之一就是繼續我們自己的生活、並順帶「拎著」孩子在身邊。你可能會稱之為「有意識的低度教養」。


孩子們不僅可以透過直接指導來學習,還可以透過觀察和模仿周圍其他人的行為來學習,無論是尋找漿果、更換輪胎還是在漫長的一天工作後與朋友一起放鬆。從很小的時候起,這種觀察就開始為孩子們的成年做好準備。


更重要的是,跟隨大人可以讓孩子學會忍受無聊,從而培養耐心、善於尋找解決事情的方法和創造力。神經科學證據表明,休息的大腦並不是閒著的。研究告訴我們,當大腦獨自做自己的事情時,它就會變得忙碌——特別是,它傾向於思想別人的想法。如果你想培養出有同理心、富有想像力、能夠自娛自樂的孩子,就不要讓他們的大腦太忙碌。


讓孩子感到厭煩的一個好方法就是帶他們去年長親戚家,強迫他們聽一段關於他們不認識的家庭成員的長篇成人談話。日常去郵局或銀行也可以創造寶貴的無聊機會。


在這樣的旅行中,把孩子的螢幕留在家裡,可以加深無聊的感覺。它也迫使父母增強對孩子煩躁的容忍度,這是低度教養的一個重要部分。父母常常覺得有必要讓孩子參與「有趣」的活動,以吸引他們遠離螢幕。但透過教導孩子渴望持續的外部刺激和娛樂,密集的養育方式實際上會加劇螢幕依賴。


可以肯定的是,當孩子感到不安、處於危險或需要指導時,父母可以而且應該及時伸出援手。但這正是重點:只有在大部分時間忽略我們的孩子,我們才能節省必要的精力,以便在他們真正需要的時候給予他們充分的關注。


近年來,人們對所謂的「直升機父母」和他們無可救藥的嬌生慣養的孩子感到憂心忡忡。但我們很少談論父母該做什麼。在理想的世界裡,我們會讓孩子在無人監管的情況下在戶外自由漫步。身為 20 世紀 90 年代俄亥俄州小鎮的孩子,我和兄弟們在屋後的小溪裡玩耍了好幾個小時,有足夠的時間去享受和無聊。然而,當這種「自由放養」的經驗不可行時,有意識的低度教養就是下一個最好的選擇。


這種方法可以採取的形式是,不僅在無聊的差事中帶著孩子,而且在工作、社交或運動時也可以帶著孩子。有一天,我在健身房裡,一位父親帶著他 4 歲的兒子進來了。兩人輪流在教練的指導下練習武術動作。當他還沒輪到他的時​​候,這個四歲的孩子就在健身房裡爬來爬去,當他累了的時候,他就趴在墊子上,看著他的父親練習踢腿。看著這個男孩,他的大眼睛吸收了大量的社交訊息,我想到了所有說因為太忙於孩子而沒有時間運動的父母。


同時,我想到了所有禁止小孩進入的健身房。儘管育兒變得更加密集,但公共空間,尤其是在美國,似乎對孩子的存在變得更加敵視。我和我蹣跚學步的孩子一起在我家附近的咖啡店完成我的博士論文,那家咖啡店有一個迷你遊樂區,裡面堆滿了玩具、紙板書,還有一個可以停放嬰兒車的空間。那家咖啡店現在已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家更時尚的咖啡館,在那裡很難想像一個流浪的塑膠玩具,更不用說一個吵鬧的兩歲孩子了。


在德國和西班牙等國家,父母的情況會更容易,在這些國家,你可以在遊樂場旁邊找到啤酒花園和小吃吧;或者在丹麥,父母在社交時通常將嬰兒放在咖啡館外的嬰兒車裡。在這樣的地方,你可以在孩子們嬉鬧的同時放鬆身心並與朋友聚會——這提醒我們,當我們享受因共同投資照顧而產生的社會信任時,養育子女會變得多麼容易。


換句話說,我主張的「低度教養」需要我們的社會進行結構性改變,而且不僅是我們認為可以緩解父母壓力的明顯改變,例如「家庭假」和「兒童照顧給付」。


它還要求作為一個社會,我們重建對公共場所兒童的容忍度,盡可能地讓他們煩人和擾人,並創造安全的環境,讓孩子們在受到輕微監督的情況下可以自由漫步。在一個將兒童視為公共利益的社會中,我們會集體關注所有的孩子——這將使我們無需再關注自己的孩子。


(圖片為我從小教蜜蜜讀學術原文書的錯誤教養方式-毆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