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8日 星期二

我所不知道的蘇立文及其作品。蘇立文Michael Sullivan (1916 - 2013):The Meeting of Eastern and Western Art, Revised and Expanded Edition. 巫鴻「擬山水畫」空


我所不知道的蘇立文  Michael Sullivan(1916 - 2013)夫婦:Modern Chinese Art: The Collection of Khoan and Michael Sullivan 『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Art』『中国美術史』(日本、1973)、《中國藝術史》 1985。『The Birth of Landscape Painting in China』(1962)『中国山水画の誕生』 1995/2005;The Birth of Landscape Painting in China (1962);《山川悠遠》  































































我所不知道的蘇立文  Michael Sullivan(1916 - 2013)夫婦:Modern Chinese Art: The Collection of Khoan and Michael Sullivan 『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Art』『中国美術史』(日本、1973)、《中國藝術史》 1985。『The Birth of Landscape Painting in China』(1962)『中国山水画の誕生』 1995/2005;The Birth of Landscape Painting in China (1962);《山川悠遠》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659736648409806




Michael Sullivan,(1916 - 2013)『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Art』『中国美術史』(日本、1973)、《中國藝術史》 1985。『The Birth of Landscape Painting in China』(1962)『中国山水画の誕生』 1995/2005;The Birth of Landscape Painting in China (1962);《山川悠遠》  

《山川悠遠:中國山水畫藝術》 [英]邁柯·蘇利文 洪再新 譯 上海書畫出版社 2015

-----

#藝術史小教室| 巫鴻,〈唐墓中的「擬山水畫」--兼談繪畫史與墓葬美術的綜合研究〉
唐代墓葬中的山水壁畫,不只是裝飾。
學者巫鴻指出,這些「擬山水畫」模仿現實中的山水構圖,卻省略人間形象,轉化成靈魂可居的世界。
從敬陵的掛畫式構圖、李道堅墓的屏風式佈置,到韓休墓中「空亭」的設計,畫家用山、水與空,構築出亡者安息與遊居的冥界。
這些作品成為「明器」——既再現山水的可視世界,也寄託了靈魂的歸所。
因為唐以前山水畫存世材料的缺乏,如果要研究唐代的山水,學者多往墓葬考古材料中的山水壁畫著手研究。藝術史學者巫鴻試圖把繪畫史與墓葬美術兩條研究路線拉在一起,提出「擬山水畫」的概念:他觀察到唐代墓葬裡那些看似山水畫的壁畫,其實不只是裝飾,而是把現實世界的山水畫整個搬進墓裡,轉化為一種可以安置靈魂的空間。
󠀠
🐈什麼叫「擬」山水畫?
這指的不是臨摹或複製,而是把現實世界的山水畫換場景搬進墓裡。這類畫有兩個明確特徵:一是描繪完整的山水全景,而非人物敘事的背景或局部特寫;二是畫面有明顯邊框。󠀠
󠀠
巫鴻挑選了五座唐墓作為研究對象:敬陵(737卒)、李道堅墓(738卒)、韓休與柳氏合葬墓(740、748卒)、崔氏墓(903卒)與王處直墓(923卒)。他根據時間與地點,將前四者與後兩者各分成一組,前四者是盛唐長安附近的貴族單室墓,後兩者則繪製於晚唐五代、坐落於河北。
󠀠
🐈畫的邊框與無邊框
李道堅墓中,一幅描繪牽牛的崑崙奴壁畫特別引人注目。畫面旁站著一名手持蘸墨毛筆的侍者,他的筆尖正壓在一旁壁畫的邊框上。巫鴻認為這是畫家想透過侍者的筆,界定出邊框內外的兩個世界:墓室的現實與繪畫的模擬。
󠀠
敬陵與李道堅墓的山水畫呈現形式雖然不同,卻殊途同歸。敬陵的壁畫以掛在牆上的畫幛形式出現,讓人與杜甫詩句「壯哉崑崙方壺圖,掛均高堂之素壁」產生連結;而李道堅墓的畫作則以木框聯屏的形式立於地面,如同屏風般圍繞空間。兩者的形制雖異,其實反映出現實世界中可供陳設的不同裝潢樣式。巫鴻指出,這類六幅畫面的組合也具有靈活性,可依需要增減畫幅。
󠀠
從敬陵、韓休與柳氏合葬墓觀察,可以發現其反映出同一套主導性的繪畫程式:高聳的峭壁、蜿蜒的溪流、曲折的坡道,並以連續變換的視角構成一種移動式觀看的經驗。這樣的構圖讓觀者如同靈魂,沿著畫面穿行於山水之間,體驗一場從塵世通往冥界的視覺之旅。
󠀠
🐈空的概念
巫鴻接著指出,「空」成為墓葬山水畫的核心概念。韓休與柳氏合葬墓中壁畫的「一圓一方空亭」,亭中無人,卻像是為亡靈預留的席位。畫中的山水並非單純的自然景觀,而是一種儀式性的靈座,讓亡者的靈魂得以在畫中安息與遊居。
󠀠
綜觀這些例證,「擬山水畫」模擬了現實中的山水畫樣式、主題與構圖,卻省略了人間的形象,轉而表現山水與靈魂的對話。巫鴻認為,這類作品無疑屬於「明器」,也就是專為墓葬設計的喪葬用畫。它們不僅在形式上再現了山水的可視世界,更在觀念上建構出亡者可居的冥界。
----


Modern Chinese Art: The Collection of Khoan and Michael Sullivan 

Paperback – 23 十月 2006

World authority on 20th century Chinese painting, Michael Sullivan was on staff at Chinese universities during World War 2 when he and his late wife, Khoan, befriended many artists who returned their kindness by giving them their art.

  • 出版者 ‏ : ‎ Ashmolean Museum (23 十月 2006)
  • 語言 ‏ : ‎ English
  • Paperback ‏ : ‎ 224 頁
  • ISBN-10 ‏ : ‎ 1854441655
  • ISBN-13 ‏ : ‎ 978-1854441652


生平[編輯]

蘇立文出生於加拿大多倫多,幼年隨父母移居英國。1936年至1939年,在劍橋大學學習建築學。1940年2月,他以國際紅十字會志願者的身份前往中國,支援抗日戰爭。1941年,在紅十字會結識了吳寰(Khoan),一位來自福建廈門的女大學生。1942年,蘇立文從貴陽遷居成都,在華西大學博物館工作,並且於同年和吳寰在成都結婚。[2][1]

蘇立文在2005年在北京大學的演講中稱,「在成都我第一次認識中國藝術家,特別是那些到內地來避難的藝術家,這些藝術家裡有吳作人丁聰劉開渠龐薰琹及他的妻子丘堤。龐薰琹是我一生最親密的朋友,他給了我很多的幫助。」1945年,蘇立文獲金陵大學語言和藝術史的教職,開始廣泛接觸中國畫家。他與中國畫家黃賓虹張大千林風眠、羅爾純、龐薰琹丁聰等人都有交往。蘇立文教關山月英文關山月則依照《芥子園畫譜》教蘇立文中國畫技法;吳作人在蘇立文家的陽台完成了《青海市集即景》;龐薰琹為蘇立文的妻子吳環繪了一幅畫像;丁聰葉淺予張大千等人對蘇立文講了遊歷中國邊疆的見聞,並贈給他不少畫作。獲悉蘇立文對中國現代藝術感興趣之後,素不相識的黃賓虹為蘇立文寄來一幅袖珍山水畫。[1][2]

1946年,蘇立文夫婦回到英國。1949年,蘇立文獲得劍橋大學的碩士學位,1952年,他獲得哈佛大學的博士學位。1954年至1960年任教於新加坡大學,1960年至1966年任教於倫敦大學亞非學院,1966年至1985年擔任斯坦福大學教授並曾任東方藝術系主任。1985年起,蘇立文任教於牛津大學直至退休,晚年為牛津大學聖凱瑟琳學院榮休院士。蘇立文組織策劃並協助完成了吳冠中倫敦大英博物館舉辦的展覽,此次展覽將中國當代藝術介紹到英國,同時確立了吳冠中在國際藝術界的地位。[1][2]

2012年中國美術館舉辦了「蘇利文與20世紀中國美術」特展。

2013年9月28日,蘇立文在牛津大學醫院病逝,享年97歲。[1]

著作[編輯]

  • The Birth of Landscape Painting in China (1962);
  • Symbols of Eternity:The Art of Landscape painting in China (1979);
  • The Birth of Landscape Painting in China: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1980);
  • The Meeting of Eastern and Western Art (rev. ed. 1989);
  • Art and Artists of Twentieth Century China (1996);
  • The Arts of China (fourth ed. 1999).



マイケル・サリバンMichael Sullivan,1916年10月29日 - 2013年9月28日)はアメリカ美術史家中国絵画コレクターである。中国美術の先駆的研究者として知られ、多くの著述がある。

カナダトロントで生まれ、3歳の時にイギリスに移住。ケンブリッジ大学建築学を学んだのちにロンドン大学中国語を学ぶ。1940年、中国に渡り国際赤十字のボランティアとして活動。成都にて博物館員として働いているとき、福建省厦門出身の女子大生呉環と結婚。1945年、南京大学にて言語と美術史を教えた。この頃、黄賓虹張大千林風眠龐薰琹丁聡呉作人葉浅予関山月劉開渠など多くの芸術家と交流を持ち、その作品を入手。その多くは贈り物として受け取った。

アメリカに移りハーバード大学で中国美術史を専攻し1952年に博士号を取得。ボーリンゲン財団から研究資金を得られることになる。1962年に『The Birth of Landscape Painting in China』(邦題:『中国山水画の誕生』)を上梓。

シンガポール大学を経て、1960年ロンドン大学東洋アフリカ学院(SOAS)のアジア美術講師に任命される。1966年から1984年までスタンフォード大学にて東洋美術学部部長に就任。引退後、1985年にオックスフォードに移住し、著述や講演を行う。

2013年9月、オックスフォード大学病院で死去。享年97。斉白石張大千傅抱石呉冠中などの巨匠の作品を含む400点以上にも及ぶ中国絵画のコレクションをアシュモリアン美術館に遺贈した。

主な著書[編集]

  • 『The Birth of Landscape Painting in China』 1962年
(邦題:『中国山水画の誕生』 中野美代子杉野目康子共訳、青土社、1995年 新版2005年) ISBN 4791762134
  • 『The Meeting of Eastern and Western Art』
     (邦題:『東西美術の邂逅』洋販出版、1976年)
  • 『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Art』
     (邦題:『中国美術史』 <新潮選書新潮社、1973年)


中文本:東西方美術的交流

东西方美术的交流
作者: 
蘇立文 (Sullivan, Michael), 1916-
ISBN(國際標準書號): 
9787534408076
版本: 
第1版
出版資訊: 
南京市 : 江蘇美術出版社, 1998
稽核項: 
648面 : 圖 ; 20公分
一般附註:
簡體字本
合著或輔助作者: 

書目索引附錄等註: 
附錄: 東西方美術交流年表(1492-1989)
登入號(微縮資料號): 
npmlib 南院 909.1 8836 stu 10518367




常見字詞


自欧洲文艺复兴以来,东西方文化开始相互影响,这是世界历史最有意义的事件。西方向东方的传播及影响已被公认,但是西方向东方的学习却总在忽略之列,例如18世纪欧洲艺术对中国风格的摹仿、以及启蒙运动人物的思想受到孔子影响的等等情况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书的“东方”指中国和日本,不包括印度、伊斯兰以至远东。
作者已亡

Michael SullivanMichael Sullivan






The Meeting of Eastern and Western Art, Revised and Expanded Edition 已修訂 版本
作者 Michæl Sullivan (Author)

The meeting of Eastern and Western art is always more than a synthesis; it offers creative possibilitie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East and West, a process in which the great civilizations preserve their own character while stimulating and enriching each other. In this book, Michael Sullivan leads the reader through four centuries of exciting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artists of China and Japan and those of Western Europe. From Hokusai to van Gogh, Sullivan shows how the study of artistic interpretation has significantly enlarged and enriched our vision of artists and their aims and ideals both East and West.
東西方藝術匯合 修訂版
作者:麥可‧沙利文(作者)


東西方藝術的交會永遠不只是一種綜合,它為東西方互動提供了創造性的可能性,在這個過程中,偉大的文明保留了自己的特色,同時又相互促進和豐富。在本書中,麥可·沙利文帶領讀者回顧了中國、日本和西歐藝術家之間四個世紀的激動人心的互動。從葛飾北齋到梵高,沙利文展示了藝術詮釋研究如何顯著擴大和豐富了我們對東方和西方藝術家及其目標和理想的視野。

出版者 ‏ :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已修訂版 (1998年 2月 24日)
語言 ‏ : ‎ English
Paperback ‏ : ‎ 320 頁


---



The Birth of Landscape Painting in China
Kindle Edition
US$49.95


Michael Sullivan 大暢銷標題
頁面 1 / 2頁面 1 / 2
上一頁

The Arts of China, Sixth Edition, Revised and Expanded


Symbols of Eternity: The Art of Landscape Painting in China


Art and Artists of Twentieth-Century China


The Arts of China, Sixth Edition, Revised and Expanded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In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