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7日 星期三

敬祝 林義正老師 八十源源不竭 春秋易成。......請教林老師朱子的 "消"息"意思。「復見天地之心」之義。胡適《朱子語略二十卷》19610828等

 

《永恆的日記》(世界音樂界人物誌)中:
〈感謝〉北斗
慶生八十壽
退休教授蒙受禮
杏壇倍溫馨



Thomas H. C. Lee
你也八十了,應該開始像我一樣,相信已經達到完全自由的境界,不只是「不踰矩」,而且可以追求化成眾生,證全合一眾信的真理。

Hanching Chung
敬祝 林老師 八十源源不竭 春秋易成


wwwww
《"朱子語類"的歷史》,此文也錄在《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 》,pp.2113-2122 (索引則未收錄)。1950.1.8 紐約初稿,1959/1/8 台北南港改稿


這本書的重要不待言,如多年前陳寅恪給他的"指示"。
胡適先生在"師範大學" (學院) 講傳記時, 提出有人根據它, 做出《朱子年譜》。

胡適日記全集 8 : 1940-1952
  1950112日 頁469
提出朱子用福建方言,而《朱子語類》容易懂。
 朱子則認為張橫渠的" 語類"不好懂。
 提出: 鵝湖之會使用"官話"?

wwwww

胡適關於朱子語錄歷史的考察,還有1961828寫的《朱子語略二十卷》一文。這是篇提要式的文章。《朱子語略》一書藏於臺灣中央圖書館,為明弘治四年(1491)南京國子監重刊本,其初刻於何時已不可知。

胡適考證認為,此書是一部分類的語錄,每卷一類,二十卷即二十類,雖未標明類名,但各卷自成一類是一目了然的。他還說,比書似是比較早出的一部規模較小的語類。其編成可能在黃士毅的《朱子語類》百四十卷(刻成在嘉定十三年,1220)之前,也可能在晦翁死後(1200)的二三十年間。而其中有些條目是黎靖德編《語類大全》中所沒有的。

最後,胡適指出:這部《語略》的大毛病是每條不記采自誰人的記錄。但選定這部分類的人––––假定他是‘門人建安楊輿立’–––– 很有眼光、有翦裁的一個人。每條雖然很簡短,但選擇的很扼要,很有精采。”如胡適舉出該書類二十末葉的一段話:先生曰: “以熹觀之,做個聖賢千難萬難。如釋氏則今夜誦說一頓,有利根者當下便悟。只是個無星之秤耳。”然後指出:“這一段好像也不見於黎氏的《語類》裏。‘無星 之秤’的譬喻好得很!故我記在此。”又如胡適引卷十六“論政事”中的一條:“後世君太尊,臣太卑”。然後評論說:“這八個字何等扼要,何等精采!”

又,在 本文中胡適據“蜀類”、“徽續類”和“語類大全”等均未提及《語略》此書,因而推測說,此書在建安編成後“未必就有刻本流行”。但後來胡適看到元大德版葉 士龍編成後“未必就刻本流行”。但後來胡適看到元大德版葉士龍編的《朱子語錄格言》一書,前有王遂於淳祐甲辰(四年,1244)寫的序文一篇,其中講到建安楊與立以所見聞,則為《語略》。

於是,胡適遂補寫一條以更正上述說法,指出至遲《語略》在淳祐四年(1244)以前已有初刻本了。

取材胡适的朱熹研究

wwww
《朱子論禪家的方法》 (胡適 1952 ) 中許多(十幾)處引用《朱子語類》:
https://hushihhc.blogspot.com/2011/11/1952.html


最常見:
 朱子四字訣
寧煩毋略,寧下毋高,寧淺毋深,寧拙毋巧。 (《答汪尚書》,甲申十月廿三日,隆興二,1164朱子三十五歲)寧詳毋略,寧下毋高,寧拙毋巧,寧近毋遠。 (李方子錄,戊申以後,淳熙一五,1188朱子五十九歲)寧詳毋略,寧近毋遠,寧下毋高,寧拙毋巧。 (廖謙錄,甲寅紹熙五,1195朱子六十五歲)看《語類》十一,一七下蓋卿甲寅記,百廿二,一,伯羽記。

wwwww

9月15日是朱子生日。
請問林義正老師 "消"息"意思。

消,息是陽氣活動屈伸方式的另一種說明,消乃減慢趨静意思,息則加速生長意思。陽氣表示溫度。





問:「復見天地之心」之義。
曰:「十月純陰為坤卦,而陽未嘗無也。以陰陽之氣言之,則有 消有息;以陰陽之理言之,則無消息之間。學者體認此理,則識天地之心。故在我之心,不可有間 斷也。」。……  

 
問:「『一陽復於下,乃天地生物之心也』,先儒皆以靜為見天地之心。竊謂十月純坤,不為 無陽。天地生物之心未嘗間息,但未動耳,因動而生物之心始可見。」曰:「十月陽氣收斂,一時 關閉得盡。天地生物之心,固未嘗息,但無端倪可見。惟一陽動,則生意始發露出,乃始可見端緒也。 

節自《朱子語類‧卷七十一‧易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