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道同: 當老庄遇到黃帝內經
于美人
三月間蔡璧名教授在人間最後一本書《鬆柔歌訣》來我的節目宣傳,我說:「感覺妳把壓箱底都拿出來了!」她笑著回:「對~我每一本書都是懷著明天要跟這個世界告別的心情寫的。」
-----
長相思,因「解愛」而長安 / 蔡淇華
-----
鄭伊玲
《正是時候讀莊子》蔡璧名老師離世
----
廖志峰
今天最意外的消息是驚聞蔡璧名教授過世,心想:怎麼可能?
-----
---陳文茜週報
-----
----
-----
蔡璧名(1965年2月9日—2025),生於台北市,中國思想史學者,專治醫家及道家經典。現為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曾7度獲選國立臺灣大學優良教師。
生平
蔡璧名生於醫學世家,曾祖父與祖父皆為中醫師,外祖父為西醫師;父母皆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藥學系,為執業藥師,開設藥局。父蔡肇祺為近代太極拳宗師鄭曼青之嫡傳弟子。蔡璧名為家中么女,其上有一兄一姐[1]。
蔡畢業於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後,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班,事師禮學專家周何教授,1991年獲碩士學位,復考入國立臺灣大學中文所博士班,事師中國思想史專家林麗真教授,亦受教於張亨、彭毅、葉國良、方瑜教授,1995年30歲時獲博士學位,翌年留系任教。博士班期間,專治《黃帝內經》、《傷寒論》、《神農本草》等醫家經典;後轉向道家思想研究,以《莊子》及莊學研究為主。
2007年,蔡璧名確診罹患子宮頸癌第三期。經五個月療養後,腫瘤消失,返回臺大任教。
學術榮譽及獎勵
- 1998年,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甲種獎勵。
- 1999年,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甲種獎勵。
- 2001年,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甲種獎勵。
- 2001年,獲國立臺灣大學優良教師。
- 2002年,獲國立臺灣大學優良教師。
- 2003年,獲國立臺灣大學優良教師。
- 2004年,獲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教學優良教師。
- 2005年,獲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教學優良教師。
- 2006年,獲國立臺灣大學優良教師。
- 2006年,獲國立臺灣大學共通及服務性課程教學傑出教師。
- 2007年,開設之通識課程「醫家經典選讀(一)」通識課程獲國立臺灣大學共同教育委員會個別型通識教育改進計畫第1學期績優計畫。
著作
期刊論文
- 〈道家起源綜論〉,《中國文學研究》,7期,頁161-186,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3年5月。
- 〈五行系統中的色彩──試論色彩因何存在於系統化五行說中〉,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修訂稿;師大國文系研究所集刊,37號,頁141-334,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93年6月。
- 〈感應與道德──從判比儒、道與《易傳》的成德功夫論「道德」開展的另一種模式〉,《國立編譯館館刊》,26卷2期,頁1-25,1997年12月。
- 〈《本草備要》中的認識觀──以《本草備要》為中心重審陰陽五行理論〉,《中醫典籍學報》,2期,1999年12月。
- 〈重審陰陽五行理論:以本草學的認識方法為中心〉,《臺大中文學報》,12期,頁285-364,2000年5月。
- 〈身體認識:文化傳統與醫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6輯,頁219-255,2000年10月。
- 〈莊子「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新詮(上)〉,《大陸雜志》,102卷4期,頁154-159,2001年4月。
- 〈莊子「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新詮(下)〉,《大陸雜志》,102卷5期,頁193-221,2001年5月。
- 〈疾病場域與知覺現象:《傷寒論》中「煩」證的身體感〉,《臺大中文學報》,23期,頁61-104,2005年12月。
- 〈身外之身:《黃庭內景經》注中的兩種真身圖像〉,《思與言》,44卷1期,頁131-196,2006年3月。
- 〈「守靜督」與「緣督以為經」──一條體現《老》、《莊》之學的身體技術〉,《臺大中文學報》,34期,頁1-54,2011年6月。
- 〈《莊子》的感情:以親情論述為例〉,《臺大中文學報》,49期,頁43-98,2015年6月。
- 〈《莊子》書中專家的身體感:一箇道家新研究視域的開展〉,《漢學研究》第33卷第4期,頁73-108,2015年12月。
- 〈大鵬誰屬:解碼〈逍遙遊〉中大鵬隱喻的境界位階〉,《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8期,頁1-58,2016年3月。
- 《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1996年5月博士論文修訂稿),臺大《文史叢刊》之102,臺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7年4月。
- 〈疾病場域與知覺現象:《傷寒論》中的「煩」證的身體感〉,余舜德主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頁165-203,2008年12月。
- 〈當莊子遇見Tal Ben-Shahar:莊子的快樂學程──兼論情境、情緒與身體感的關係〉,余舜德主編:《身體感的轉向》,頁227-246,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5年。
書籍
- 蔡璧名. 《渡口芙蓉:蔡璧名詩選》. 建宏出版社. 1997年9月二版一刷. ISBN 978-9578132015 請檢查
|isbn=值 (幫助). - 蔡璧名. 《正是時候讀莊子:莊子的姿勢、意識與感情》. 天下雜誌. 2015年8月26日. ISBN 978-9863980964.
- 蔡璧名. 《穴道導引:融合莊子、中醫、太極拳、瑜伽的身心放鬆術》. 天下雜誌. 2016年2月24日. ISBN 978-9863981473.
- 蔡璧名. 《莊子,從心開始》. 天下雜誌. 2016年10月7日. ISBN 978-9863981824.
- 蔡璧名. 《正是時候讀莊子 二:人情》. 天下雜誌. 2017年1月23日. ISBN 978-9863982289.
- 蔡璧名. 《勇於不敢 愛而無傷:莊子,從心開始二》. 天下雜誌. 2018年1月3日. ISBN 978-9863983088.
- 蔡璧名. 《形如莊子、心如莊子、大情學莊子:從生手到專家之路》. 聯經出版公司. 2018年7月19日. ISBN 978-9570851434.
- 蔡璧名. 《醫道同源:當老莊遇見黃帝內經》. 平安文化. 2019年2月26日. ISBN 978-9579314237.
- 蔡璧名. 《學會用情:當老莊遇見黃帝內經2》. 平安文化. 2019年10月28日. ISBN 978-9579314404.
- 蔡璧名. 《解愛:重返莊子與詩歌經典,在愛裏獲得重生》. 天下雜誌. 2020年7月7日. ISBN 978-9579314404.
註釋
- 何佩珊、楊雅馨. 台大中文系副教授蔡璧名 罹癌重生過後 才知「心」的重要. 今週刊. 2019-03-06 [2019-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31).
wwwwww
這幾年讀到吳鳴的《 秋光喜捨》,內有《秋天的告別:懷念尤克強學長》,頁170~180
人生很奇怪,我再杜邦內壢廠上班多年,卻無緣見/認識尤克強(1952-2010)
2015 1022
公寓內有加拿大來的華人傳教士,起初--1年前,幾乎聽不懂他講的普通話。不過他都是最勇於打招呼的人;今午,他可能提著便當上樓。我說今天提早下班了?他說下午還要去桃園。我在電梯內追問桃園那兒?他說內壢,我不禁驚嘆:從1985~1995,除1987-88在竹科,我在Motorora和DuPont,都在內壢,很親切的地方。可惜,沒空問他內壢的那兒,一切可好?
東海的人與書 (86):尤克強(1952-2010)
2014.3.21
尤克強教授肺腺癌病逝 - 東海大學第16屆畢業校友園地[Tunghai 1974]
時鐘停擺、切斷電話、讓交警改戴黑手套.......兩首葬禮藍調 -
終於來到了元智, 這是外甥的母校. 從鶯歌過來的路上經過了幾個小坡. 我開始覺得這趟路可能比想像中辛苦. 可是....回頭太丟臉了. 再上吧!! 這照片是元智教務長尤克強想出的點子 "元智密碼石", 仿虫二兩字為風月無邊的文字謎猜, 猜3到7個字的文藝相關詞. 猜對的人可平分五萬元獎金. 我是想了很久不知何為, 但不知2home 有沒人可解的出來.
In the Trenches《在戰壕裏》
中譯 - 尤克強
Not that we fear, 我們雖然懼怕
Not that we are lonely 我們雖然寂寞
Though never alone - 儘管並不孤單
Not these, not these destroy us; 我們不會因此倒下
But that each rush and crash 但一陣又一陣的
Of mortar and shell, 砲聲隆隆
Each cruel bitter shriek of bullet 彈雨呼嘯
That tears the wind like a blade, 如利刃劃空
Each wound on the breast of earth, 大地滿佈瘡痍
Of Demeter, our Mother, Wound us also, 若慈母受難令我們哀痛
Sever and rend the fine fabric 扯裂了我們纖細的
Of the wings of our frail souls, 靈魂之翼
Scatter into dust the bright wings 把飛翔的心靈
Of Psyche! 化作塵泥
圖片來源:
BBC - http://goo.gl/cGIPZv
--
| ||||
| 尤老師的英詩中譯相當傳神, | ||||
----
另一方面
Onionhead Cerebrum Come Up from the Fields Father
(by Walt Whitman,1819-1892)
《爸爸!快從田裏上來》
(尤克強譯)
Come up from the fields father, here's a letter from our Pete,
And come to the front door mother, here's a letter from thy dear son.
爸爸!快從田裏上來,我們的彼得來信了
媽媽!快來到前門口,您親愛的兒子來信了
Lo, 'tis autumn,
Lo, where the trees, deeper green, yellower and redder,
Cool and sweeten Ohio's villages with leaves fluttering in the
moderate wind,
Where apples ripe in the orchards hang and grapes on the trellis'd vines,
(Smell you the smell of the grapes on the vines?
Smell you the buckwheat where the bees were lately buzzing?)
看哪!這一片秋色
看!樹林綠得更深了、變黃了、轉紅了
樹葉在清風中搖曳,歐亥俄的農莊多麼涼爽宜人
熟了的蘋果在果園裏一粒粒懸著,棚架上的葡萄沿著蔓藤一串串垂下
(你聞到蔓藤上的葡萄的香味嗎?
你聞到蕎麥的氣味嗎?蜜蜂剛剛還在那兒嗡嗡地打轉)
Above all, lo, the sky so calm, so transparent after the rain, and
with wondrous clouds,
Below too, all calm, all vital and beautiful, and the farm prospers well.
看那上方!雨後的天空清澈寧靜,點綴著夢幻的浮雲
下方也同樣美麗寧靜生氣勃勃,農莊欣欣向榮
Down in the fields all prospers well,
But now from the fields come father, come at the daughter's call.
And come to the entry mother, to the front door come right away.
大地田野一切都欣欣向榮
但是現在爸爸聽到女兒的呼喚,從田裏上來了
媽媽也急急忙忙,趕到前門口
Fast as she can she hurries, something ominous, her steps trembling,
She does not tarry to smooth her hair nor adjust her cap.
她步履踉蹌匆匆趕來,心中有不祥之兆
頭髮來不及梳齊,帽子也來不及整理
Open the envelope quickly,
O this is not our son's writing, yet his name is sign'd,
O a strange hand writes for our dear son, O stricken mother's soul!
All swims before her eyes, flashes with black, she catches the main
words only,
Sentences broken, gunshot wound in the breast, cavalry skirmish,
taken to hospital,
At present low, but will soon be better.
迫不及待地把信拆開
哦!這不是我們的兒子的筆跡,雖然簽的是他的名字
哎呀!是一個不認識的人代我們兒子寫的信,媽媽的情緒快崩潰了!
一切都在眼前漂浮,她只能在暈眩中抓住幾個字眼
句子斷斷續續: 槍傷在胸部…騎兵遭遇戰…送到醫院
目前狀況不佳…過一陣子會好轉
Ah now the single figure to me,
Amid all teeming and wealthy Ohio with all its cities and farms,
Sickly white in the face and dull in the head, very faint,
By the jamb of a door leans.
啊!眼前的身影多麼孤單
襯托歐亥俄繁華豐饒的城市和農莊
她的臉色死灰頭腦空白,幾乎要昏厥
無力地靠在門沿上
Grieve not so, dear mother, (the just-grown daughter speaks through
her sobs,
The little sisters huddle around speechless and dismay'd,)
See, dearest mother, the letter says Pete will soon be better.
親愛的媽媽,您別太傷心(剛成年的女兒哽咽地說
小妹妹們擠在一旁,驚嚇得不敢出聲)
您看!最親愛的媽媽,信上說彼得過一陣子會好轉
Alas poor boy, he will never be better, (nor may-be needs to be
better, that brave and simple soul,)
While they stand at home at the door he is dead already,
The only son is dead.
唉!我可憐的孩子不會好轉了(他也沒必要好轉了,那純樸勇敢的孩子)
信差出現在門口的時候,他就已經死了
我唯一的兒子死了
But the mother needs to be better,
She with thin form presently drest in black,
By day her meals untouch'd, then at night fitfully sleeping, often waking,
In the midnight waking, weeping, longing with one deep longing,
O that she might withdraw unnoticed, silent from life escape and withdraw,
To follow, to seek, to be with her dear dead son.
但是媽媽需要好轉
她瘦削的身體裹著黑衣裳
白天食不下咽,晚上時睡時醒
夜半醒來了就哭泣,懷著殷切的祈望
哦!她多麼想靜悄悄地離開人世
去追尋逝去的愛子,重聚在他方
用你的眼波和我對飲
内容简介 · · · · · ·
作者藉由社會事件、世界情勢的發展來介紹符合他當下情緒、心境的英詩和詩人,並加以剖析英詩的意境。在詩人的生平介紹和主要創作風格上,作者也花費相當心思著墨,文字淺顯易懂,使一般人對英詩當中屬於“格律、韻腳、節拍”等較為人陌生的一面也能領略一二。
特 別的是,作者除了介紹著名詩人的詩作,更親筆翻譯這些詩,譯文兼顧信實與優美,足證作者確實對他所評論的詩人、詩作有深刻認識,也使得全書的評論更具說服 力。整本賞英詩集捨棄一般人對評論集“論述刻板、引章據典、文字動輒上萬”的生硬印象,反而處處瀰漫濃厚的文學之風,和作者鮮明的個人散文風格。作家帶我 們進入廣闊、優美的詩文天地,眾人不只是“讀詩”,更進而能“品詩”、“賞詩”和“愛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