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學歷造假風波而遠離中國的日本人加藤嘉一去年返回中國,最近他到倫敦參加活動,談及這段經歷對他的影響。
http://bbc.in/1N6qc2b
http://bbc.in/1N6qc2b
2011.4 此文內容有點貧血
北大該加油
我的北大體驗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作者微博】
評論打印電郵收藏騰訊微博新浪微博
在鄰居清華大學剛剛迎來百年校慶的令人歡喜之際,我趁機對母校北大進行一點回想和反思。在未來的時間裡我希望看到的是,清華與北大這兩所中國最高學府能夠共同進步,共同成長,同舟共濟,培養使得中國真正走向世界大國的人才。以人為本,靠人發展。
我在北京呆的時間最長的地方是北大。我的在華生活與北大離不開。感恩北大,沒有北大,就沒有今天的自己。
遇見北大也是一種享受。我已經畢業於北大,卻將繼續享受作為北大人的幸福感。儘管這種享受也帶著壓力。既然我是北大人,就要擔當北大人的責任。適當的努力是必要的。但願有一天能有信心地說北大是我的母校。為了那一天,我堅持不懈地前進。
那麼,在這裡,我表達三點切身的體會。我明確表態,沒有拍馬屁,發自內心的。
其一,北大的國際化水平令人詫異。
北大師生很重視國際交流。北大國際化的程度以及北大學子的國際意識遠遠超出我原來的預期。我當時住的留學生宿舍——勺園無疑可稱為“小聯合國”。北大擁有來自100個左右國家和地區的大約3萬外國留學生,已同近80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所大學建立了校際交流關係。
勺園是很多元化的地方,什麼樣的文化、語言、民族都有,大家都努力和諧相處,中英文交叉是交流常態。在勺園,我們都能感覺到英文多麼普及。大家同時努力說中文,水平雖然五花八門,但提高中文水平無疑是共同的目標和願望。大家以各自的姿態努力進取。從2004年開始,每年舉行的國際文化節是各國學生,包括中國學生展示自己民族文化的平台,是中外溝通、相互理解的過程,大家都是一家人。
北大經常迎接外賓。從國家領導到海外教授,在北大負責國際交流的國際合作部以及各所院系的老師每天都忙於接待外賓。雖然我也知道這是大學行政化的高度表現,但這種繁忙在世界上是罕見的。給人的感覺是,外國領導人只要來了中國,就會訪問北大——克林頓、普京、希拉克、賴斯、福田康夫、李明博……國家領袖都訪問過北大;各國政治家、高官、著名記者、學者、活動家等經常來到北大。雖然我也知道人家來也是為了拍馬屁,為本國謀利。
北大的國際知名度一天比一天提升。老師們過得很充實——畢竟能夠直接接觸高端人物,增加了對世界的了解,讓世界也了解了自己。更加幸福的是學生,只要是北大學子,幾乎每天都能看到那些海外人物。雖然直接參加與國家領導人的對話的機會並不均等,你需要刻苦學習,表現得很精彩,但每一個學生都有資格接觸到國際上的最先進的思想和理念。對於成長中的大學生來說,這種機會實在太寶貴。在日本,類似北大的情況絕對不會有的。
在我所歸屬的北大國際關係學院,因為專攻國際關係,老師們經常組織國際研討會,邀請海外各國的著名學者訪問、演講等。我們學生則能夠去聽講座,進行交流,大部分情況下都用英文交流。北大國際關係學院的國際化環境給我提供了許多知識,開闊了我的視野,豐富了我的人脈。
北大老師和學生也經常出國。訪問學者、國際會議、海外實習、交流項目、出國留學等等,我們有各種渠道出國,加深國際理解,接觸海外事務。北大與世界各國的著名大學簽訂了協議,交換老師和學生、共同主辦國際會議等。北大國際關係學院跟英國的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日本的早稻田大學、東京大學等學術機構共同設立了雙學位項目。畢業後主動出國讀書的學生也很多,有些學生把北大視為一種跳板,認為“真正的學習”從出國開始。北大在學生心目中已經成為了“接觸世界”的紐帶與平台。原來出國的學生,作為“海歸派”回到母校、繼續教書的也不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