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0日 星期日

魏樂富Rolf-Peter Wille《 福爾摩沙的虛構與真實 》/ 葉綠娜。曹永坤

#鋼琴家魏樂富 所撰寫的《 #福爾摩沙的虛構與真實 》,以長年居住在台灣的西方人角度,綜合大量東西方文獻資料,用音樂般的律動,帶領讀者一窺「福爾摩沙」的虛虛實實。
#福爾摩沙的虛構與真實 》採中英對照,不只適合國人閱讀,也是贈送外國朋友、推展台灣歷史文化的絕佳內容。
** *
不同於以往,此次的翻譯內容並非我擅長的領域。本以為主題是自己最熟悉不過的家鄉,可以信手拈來,毫不費力。
誰知在著手翻譯後,才曉得原來我對台灣的過去竟然是一無所知,甚至是一竅不通。有多少來自西方的作家、探險家和傳教士,以及東方文人,都曾經以最生動的文字和圖畫,記下他們對福爾摩沙島的深刻印象,和奇特的感受。
而我們卻對身旁的景物無動於衷?這一切或許是我們對歷史的無知與遺忘……在翻譯過程中,我好似穿過了福爾摩沙的時光隧道,重新經歷了她坎坷而戲劇性的命運。
(節錄自 #葉綠娜 譯者的話)
魏樂富教授徵引國內正統研究者比較不注意的外語文獻,用修辭學的諷刺、滑稽,以及悲喜劇文體,記述下他所記憶的台灣四百年往事。
音樂家夫婦的鋼琴演奏,國際知名。現在又夫唱婦隨彈奏這本往事、土地情愛真真假假的故事,彷彿為心焦歷史枯竭的人敲琴鍵,喜愛文學、哲學與史學的聽眾可輕鬆來聆聽另一種文體的歷史。
(摘錄自 #翁佳音 教授推薦序)
** *
#魏樂富(Rolf-Peter Wille)
鋼琴家,1954年生於德國,1978年畢業於漢諾威音樂院,隨即抵台定居。紐約Manhattan School of Music鋼琴演奏博士。1990年國家文藝獎,2010年金曲獎最佳古典專輯及最佳演奏獎得主。
魏樂富於三十年前剛到台灣時,讀了 #馬偕 的《From far Formosa》,之後陸續深入閱讀許多有關台灣的書籍,特別受到影響的有 Davidson和Kerr之著作。
2009年初,偶然讀到《魯賓遜漂流記續集》中有關福爾摩沙的記載,再加上進入 #小琉球 #烏鬼洞 的經歷,深受震撼,彷彿之前只存在於書中的所有想像,突然和現實聯結在一起。
所有心情:
玉山社出版公司和其他12人


因為是音樂,讓這對鋼琴家這般溫柔,又飽含詩意?

三個月前,葉綠娜就聯絡,九月份魏樂富有個獨奏音樂會,問我有空來嗎?

那天坐在國家音樂廳,享受了兩個小時的鋼琴獨奏。魏樂富從頭至尾沒看樂譜,專注的為在場的欣賞者彈奏。

最後兩首沒在節目單的曲子,一首是快節奏的〈快樂島〉,一首是帶著憂傷離情的音樂,後來看了畢業於師大音樂系的蔣理容臉書,確認是〈送葬〉。

因為出版魏樂富撰寫、葉綠娜翻譯的《#福爾摩沙的虛構與真實》(台灣歷史的想像),以及由魏樂富編曲,後來改編為繪本的《 #暗夜的螃蟹》(白色恐怖家庭遭遇)。和葉綠娜成為精神上的朋友。

他們兩位對台灣歷史和人權的用心,從這兩本著作的完成,就瞭解到這對音樂家,除了音樂的成就,他們對台灣這塊土地的深厚情感。

可以想像,當年應該是魏樂富愛上葉綠娜,跟著她來到台灣住下來。到現在已經超過四十年,也成為領有身份証的台灣人。

曾經在葉綠娜臉書看過,為了這場音樂獨奏會,即使是假日,這位大師級的音樂家,還是到處去找鋼琴練習(可能是在住家練習,怕會吵到鄰居)。

台上的優雅熟練,不看譜的演奏,都是不斷的練習。

謝謝綠娜的邀請,謝謝魏樂富撫慰心靈的動人音樂。

#本來想在演奏結束後,去和沒上台的葉綠娜打個招呼,發現休息室的入口處,有一堆年輕人排隊等著進去,想是他們在師大、北藝大的學生或後輩,就不去湊熱鬧了。/魏淑貞

#相片取自葉綠娜臉書。



這對夫婦神仙伴侶。早在九十年代曹永洋即邀請朋友参加曹永坤家的音樂會。



2024

在舒曼「森林情景」(Waldszenen)
作品82 首次出版的樂譜封面是個墓碑,上面寫(刻)了題贈者(Anne曹永坤tte Preusser)和作曲家的名字,還有從森林地上長出來的葉子,上面是九首個性小品的德文標題⋯⋯
這部樂曲的創作靈感來自作家 Hebbel的詩作⋯

九首曲子名為:
1. 森林入口 Entry
2. 埋伏中的獵人Hunters On The Lookout
3. 孤寂的花兒 Lonely Flowers
4. 不祥之地  Place  of Evil Fame
5. 心曠神宜的風光Friendly Landscape
6. 客棧 Shelter
7. 先知鳥Bird As Prophet
8. 獵歌Hunting Song
9. 告别 Farewell

Hebbel詩作的英譯(魏樂富)
https://search.app/SKdX1fNpgJWt22GR9

。。。2011
最早 十幾年前 魏樂富/葉綠娜 每周日鋼琴節目
數年前在德國文化中心聽他們頌詩演奏....


魏樂富(Rolf-Peter Wille)

  鋼琴家,1954年生於德國,1978年畢業於漢諾威音樂院,隨即抵台定居。紐約Manhattan School of Music鋼琴演奏博士。1990年國家文藝獎,2010年金曲獎最佳古典專輯及最佳演奏獎得主。目前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近年來,他以敏銳的音樂感受寫成幽默的文章,在國內主要報章雜誌上發表,廣受喜愛。魏樂富博覽群籍,所涉獵的藝術領域極為廣泛。魏樂富於三十年前剛到台 灣時,讀了馬偕的 From far Formosa ,之後陸續深入閱讀許多有關台灣的書籍,特別受到影響的有 Davidson和 Kerr之著作。2009年初,偶然讀到《魯賓遜漂流記續集》中有關福爾摩沙的記載,再加上進入小琉球烏鬼洞的經歷,深受震撼,彷彿之前只存在於書中的所 有想像,突然和現實聯結在一起。

  其著述翻譯成中文的有《冷笑的鋼琴》、《怎樣暗算鋼琴家》、《台北沙拉》、《鋼琴家醒來作夢》、《魏樂富葉綠娜雙鋼琴二十五週年》,以及由Philips品牌,Universal 唱片出版之多套獨奏專輯與『雙鋼琴演奏專輯』,均備受好評。

   Born in Braunschweig (Brunswick), Germany (1954), Wille, pianist and piano teacher, lives in Taipei since 1978. He studied music in Hannover, Germany, and later in Canada and New York (Doctor of Musical Arts, Manhattan School of Music, 1987). Since 1987 he is professor at the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His wife, pianist Lina Yeh, and Wille toured and recorded extensively as a piano duo their albums having been released on the Philips, PolyGram and Universal labels.

   Wille’s literary activity began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music reviews and satirical short stories in Taiwanese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Three collections of satirical stories,translated into Chinese by Lina Yeh, were published in Taiwan. Books on piano playing appeared in English and Chinese. German short stories were published in anthologies of various literary forums and the Betzel Verlag. His works include, among others, The Cold Smiling Piano (satirical short stories, 1988), How to Sabotage the Pianist (satirical short stories, 1991), Taipei Salad (satirical short stories, 1994), Pianist: Wake Up and Dream! (2001). In 2002 satirical short stories appeared in the Project Gutenberg-DE and since 2003 short stories have been published in anthologies (Leselupe, Webstories, Betzel, Meiendorfer Drucke). In Taiwan Wille and Yeh have been awarded the National Cultural Award in 1988 and the Friendship Medal of Diplomacy in 2010. Their 30-year anniversary album (Rolf-Peter Wille and Lina Yeh: 30 Years of Piano Duo) won the Golden Melody Award for best performance and best classical album.

譯者簡介

葉綠娜(Lina Yeh)

  鋼琴家,出生於高雄縣。曾就讀於奧地利薩爾茲堡莫札特音樂院,德國漢諾威音樂院及紐約茱莉亞音樂院。現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教授。1990年與魏樂富共同獲得國家文藝獎章。2010年獲得金曲獎。

  除了音樂上的傑出表現外,葉綠娜也經常應邀於國內各大報章雜誌發表音樂評論與文藝作品。自1996年起擔任台北愛樂電台「黑白雙人舞」節目主持人。負責本書第一章引言,及其他全部的翻譯。



---

鋼琴家魏樂富 找出台灣新鮮事

  • 2011-05-22
  • 旺報
  • 【記者林采韻/台北報導】

 德國鋼琴家魏樂富30年前娶雞隨雞,跟著老婆大人、鋼琴家葉綠娜來到台灣,初來寶島,他對一切感到陌生,從小喜歡閱讀文學、樂於舞文弄墨的他,開始大舉閱讀有關福爾摩沙的英文著作,日前他將長年的讀書心得,以小說的筆觸,完成《福爾摩沙的虛構與真實》一書,論起書名由來,因為外國人對筆下的台灣有太多的幻想。

 魏樂富翻開書中一張繪製於1675年的畫作,不禁覺得好笑,畫中的福爾摩沙建築有著圓頂的風格,人民穿的衣服,也帶有歐洲風味,完全是一幅想像圖。不過,過去交通、資訊不發達,搞不好當時有許多歐洲人看到這幅圖而信以為真。

 書中〈現代傳說〉的篇章,內含有趣的資訊。魏樂富指出,2010年發行的好萊塢電影《被出賣的台灣》,拍攝地點事實上在泰國。然而1965年一群好萊塢影星,包括史蒂夫.麥昆、坎蒂絲.柏根在台灣拍攝《聖堡羅砲艇》其實說的是中國的故事,主要敘述1926年在中國揚子江巡邏的美國砲艇「聖保羅」號船上水手的故事。

 魏樂富指出,柏根在她的回憶錄裡Knock Wood 特別描述了她時拍片的台灣,留下讓人不敢恭維的描述,「這城市是以壯觀的故宮博物院,還有它富異國風情的妓院而聞名。市政水管維修工作也尚未引進,因此人們得小心翼翼踏過,在汙水裡燉熬。」

--

Knock on wood 按字面的意思就是“敲敲木头”, 这个短语是指接触木制的东西可以确保好运、甩掉坏运气。这是一个典型的英语惯用语。 ...

----


偶然看見自己在曹永坤先生(1929~2006)過世後寫的紀念文 : 


認識曹永坤先生是早在四十多年前郭美貞女士指揮〈台北愛樂交響樂團〉,魏樂富擔任柴可夫斯基《鋼琴協奏曲》主奏之時,曹永坤先生為 當時樂團的顧問,懵懵懂懂的我們,才剛剛完成國外的學業回到台灣, 對台灣音樂生態的一切都感覺生疏而好奇。

那時,不似現在的快速與繁 忙,樂團與獨奏家有著無數次練習的機會,而且每每只要有樂團練習, 之後就有許多音樂家和愛樂者在郭美貞女士東區的寓所聚會,曹永坤先 生及夫人就是常常出現的長輩愛樂者。從那時開始,曹伯伯及伯母就一 直在台灣音樂界中陪伴著我們成長。對我們,台灣音樂界三十年也就等於與曹永坤先生及夫人共享的時光。

 印象中曹伯伯總是不絕地敘述許多他對音樂演奏和音樂家的見解,讓我對他的博學多才,佩服不已。我無法想像,居然有人能在自己的專業外,對古典音樂有如此狂熱的興趣與認知。 早期在中廣賀立時先生主持〈醉人的音樂〉節目中,總是邀請曹伯伯 對音樂的種種與唱片版本的差異介紹擔任講評,也因為我經常應賀立時 先生之邀上節目,所以經常有機會與曹伯伯交換音樂上之意見。之後, 曹伯伯在中廣公司音樂網開了一個介紹古典音樂的節目,在這裡曹伯

伯的博學與對古典音樂的熱得以發揚與展現。 

記得約在1982-83年間,有一次,曹伯伯突然向我轉述日本音響專家高 城重躬先生之問候,並轉交一份法國鋼琴家Alfred Cortot彈的四首蕭 邦敘事曲給我。原來,被譽爲日本國寶的高城重躬先生與曹伯伯爲舊 識,而之前我正好與林榮德先生赴東京高城重躬先生家中錄了一些德 國藝術歌曲,可能高城先生向曹伯伯轉述了錄音過程,而我也表達了對歷史鋼琴家之敬重,所以高城先生就爲我轉錄了法國鋼琴家Alfred Cortot彈的四首蕭邦敘事曲。由此我也稍稍知曉曹伯伯古典音樂寶貴資料之來源處。

 曹府的沙龍音樂會,是許多人在台北最難忘的回憶之一,曹伯伯持之 以恆,多年來不斷地邀請各家好手。國內外演奏家,都會到曹府獻上一 手,而許多聽眾們也都因為參與這些「家庭」音樂會,全家共同成長, 進而認識古典音樂的美妙。

我自己對曹府音樂會印象最深刻的兩場音樂 會:一是比利時的〈庫梅朗鋼琴二重奏〉(Duo Crommelynck). 記得先生Patrick Crommelynck,與 夫人Taeko

 Kuwata 兩人在曹家於演出前,中場休息時都躲在樓上,不與任何人交談,直到演出完才與聽眾們見面。曹伯伯對演出者的敬業精神讚嘆不絕,一直到很久以後都會不停提到這兩 位音樂家的堅持。這對在1994年7月雙雙自殺身亡的夫婦在曹府的演出成了他們在台灣的最後音樂會。 另一場是鋼琴家陳宏寬在長期手傷後又重新復出的音樂會。陳宏寛一 直與曹伯伯有著長久忘年之交。最後次見到曹伯伯,就是在陳宏寬先 生的唱片發表會上,曹伯伯特地到場助陣致辭。他興奮至極的告訴我 們,不久之前聆聽愛樂合唱團預演布拉姆斯《安魂曲》時心靈享受的感 動。那時他剛動過眼睛手術視覺改善,對人生與音樂充滿著新希望。我見到他那麼熱情興奮的聆聽音樂,熱心參與音樂活動,讓我也感染到了對人生與音樂充滿信心的熱忱。 我相信這就是曹伯伯給與我們的最佳回憶與禮物:永遠對人生充滿信心,對音樂感覺熱愛!謝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