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敏川(1889年3月22日—1942年9月2日),有時單用「錫」作為筆名。彰化人,是為台灣文化協會末代委員長。1919年自公學校畢業後,任教於彰化公學校。1919年入早稻田大學,接觸社會主義,並先後加入「啟發會」與「新民會」。1920年擔任《台灣青年》的編輯工作,並加入「台灣文化協會」。1922年回台,繼續擔任《台灣青年》的記者,積極投入知識啟蒙的工作。1923年因「治警事件」遭到逮捕,無罪開釋後,放棄台日合作的想法。1926年在台灣文化協會的分裂上扮演主導角色,成為新文協的實際領導角色。1928年發行《大眾時報》,是為新文協機關報,並擔任編輯部主任,但最後因總督府的刻意阻撓下被迫停刊。5月因「台南墓地事件」入獄,1929年出獄,此時文協發生分裂,台共分子主張解散文協,王敏川獨排眾議,堅持文協應作為「小市民的大眾團體」而繼續存在。1931年1月5日左派掌握台灣文化協會後,於第四次代表大會中被選為中央委員長兼財務部長,並且支持工農運動與台灣共產黨,同年因參與簡吉發起的「台灣赤色救援會」,遭到檢舉而再度被補入獄,被判處4年有期徒刑,外加判決前留置的2年,直至1938年被釋放。1942年逝世。戰後曾被國民黨政府列為「抗日英雄」而入忠烈祠,但1958年9月3日其在忠烈祠牌位遭撤除,當時國民黨給的理由是「故台共匪幹」。但其實王敏川本身並未曾加入台灣共產黨。2010年3月7日總統馬英九探望遺族,2010年3月29日王敏川將重新供奉於彰化縣忠烈祠。
*****
|
||||
莊永明先生著《台灣紀事(下)‧ 永和網溪一詩翁》頁728-29
楊仲佐 1876-1968
......勿妄求 勿奸巧 奸巧天不容.....(《楊仲佐‧養生歌》楊仲佐91歲)
7 、 網溪泛月 | |
在今日永和市中正橋附近的河域,人稱網尾寮溪,民國八年士紳楊仲佐(楊三郎之父)結蘆在此地,名叫網溪別墅。據說想模仿王維輞川別墅的意境,因種植菊蘭及
奇花異草而聲名大噪。每到花開的季節許多人從對岸的川端町渡河來觀賞,因此形成了月下舟船往返絡繹不絕的奇觀。故有詩云:「乘搓放浪隨鷗去,擊揖高吟載月
回;也似東坡遊赤壁,夜深有客共追陪。」網溪別墅在今日的永和市博愛藝術街,保存完整,在旁邊新建的楊三郎美術館﹝永和市博愛路 7
號﹞,是中永和地區唯一的美術館。
網溪泛月 ─
←楊仲佐立於昔日網溪別墅 (照片來源:中和庄寫真集)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