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6日 星期一

Kakuei Tanaka ( 田中 角栄 1918-1993)、金大中 Kim Dae-jung 1924—2009。《首爾之春》,張泰琓少將。全斗煥

金大中(韓語:김대중金大中 Kim Dae-Jung,1924年1月6日—2009年8月18日),號後廣후광[註 1],別名忍冬草인동초[10]本貫金海金氏[2]:2-7韓國政治家,大韓民國第15任總統,在朴正熙全斗煥獨裁政權期間多次因民主鬥爭入獄,被稱為「亞洲的曼德拉」,2000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11][12][9]

金大中原本是位企業家,韓戰後棄商從政,成為在野黨民主運動領袖。在朴正熙全斗煥軍政獨裁期間,他曾五次死裡逃生,經歷了六年獄中生活和十年的軟禁流亡生涯,屢次遭到軍政當局囚禁流放車禍謀殺、判處死刑等迫害[1]。在其四十多年的政治競選和民主鬥爭中,金大中屢敗屢戰,最終於1997年當選為韓國第十五任總統[13]。1998年2月25日,金大中正式宣誓就任,入主青瓦台,成功實現了韓國現代史上朝野政黨首次政權和平交替[11][14]

金大中執政期間致力復甦遭受亞洲金融風暴打擊的韓國經濟,改革韓國的經濟體制,使韓國成功完成企業民營化和產業結構轉型;在對北問題上,他採取「陽光政策」,曾在2000年成功進行首次南北雙邊會談,並在同年榮獲諾貝爾和平獎[9];另外,他通過協調發展與美國日本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的關係有效維護了朝鮮半島的和平穩定,提升了韓國的國際地位與威望[15]

金大中1956年由天主教漢城總教區盧基南總主教付洗成為一位天主教友,聖名為托馬斯·摩爾Thomas More[註 2],代父是當時韓國副總統張勉[2]:40[17]。金大中的座右銘是「敬天愛人」,也是他一生奉行的理念[18]


“In 1980, I was sentenced to death by the military regime. For six months in prison, I awaited the execution day. Often, I shuddered with fear of death. But I would find calm in the fact of history that justice ultimately prevails. I was then, and am still, an avid reader of history. And I knew that in all ages, in all places, he who lives a righteous life dedicated to his people and humanity may not be victorious, may meet a gruesome end in his lifetime, but will be triumphant and honored in history; he who wins by injustice may dominate the present day, but history will always judge him to be a shameful loser. There can be no exception.”
In his Nobel Prize lecture, Kim Dae-jung shared the story of how he bravely struggled against authoritarian regimes in South Korea. For this he was imprisoned several times. After being sentenced to death Kim Dae-jung was sent to Chungju prison.
His wife Lee Hee-ho knitted clothes to give more warmth than the prison uniform. In prison he was only allowed one sheet of paper per month. The letters to his wife Lee Hee-ho had to be written with small characters so he could fit in as many as possible.
Kim Dae-jung is occasionally referred to as the "Nelson Mandela of South Korea". He dedicated his life to working for democracy and human rights in South Korea.
****


【如是我思】
MOD有部《首爾之春》,講1979年12月12日政變摧毀民主的故事,真的好看。劇中最感人的是堅守崗位對抗全斗煥的首都警備司令李泰臣少將(原型人物是張泰琓少將)。
全斗煥即將獲勝時,張泰琓已無軍隊可調,仍決定奮力反擊。副官勸他:「大勢已去,不必做無謂的犧牲。」
張泰琓說:「國家即將落入叛軍手中,如果沒有軍人抗敵到底,那還算軍隊嗎?」
於是他率一百多人,開4輛戰車衝入敵陣,與全斗煥對峙。這段劇情據說與實情有點差距,但他抵抗到底,最後被無能的國防部長下令解職則是真的。張泰琓被捕後,遭勒令退役。1996年,雙十二事件翻案,當過總統的全斗煥、盧泰愚都被判刑。2000年張泰琓加入金大中的政黨,當選國會議員。2010年78歲時病逝。他被韓國人認為是真正的軍人。
問題:「大勢已去時,犧牲真的有意義嗎? 」
陳菊常跟我說,「美麗島大逮捕時,施明德逃亡,高俊明牧師挺身而出庇護他,最後也被關。高俊明跟施明德素不相識,本可置身事外,卻為大義而犧牲,他才是真正偉大的人。如果當時沒有一個人肯伸出援手,那個時代的台灣人會被看不起。」張泰琓說的,是同一個意思。
高俊明牧師拯救了1979年代台灣人的靈魂。
同一年,張泰琓將軍也拯救了韓國人的靈魂。
即使大勢已去,眾人必須忍受屈辱,
但一定要有人站出來,拯救時代的靈魂。



***

  Kakuei Tanaka ( 田中 角栄 1918-1993)
有意思的文章。其實,法國等國也有類似:基礎建設工程等,"或"可貪財,不過,要給後人留下好的建設。
Kakuei Tanaka ( 田中 角栄 1918-1993)的重要"日本列島的宏圖大略" 著作,在臺灣可找到譯本(約1972年)。我們大二的某課的課外參考書。

Japan has a deep tolerance for bribery scandals, especially those involving popular politicians



Japan is gripped by nostalgia for a corrupt former prime minister
Fondness for Kakuei Tanaka suggests a distaste for his grandson, Shinzo Abe
ECON.ST

wikipedia 田中角榮(1918年5月4日-1993年12月16日)是日本一名政治人物建築師,歷任眾議院議員(16期)、郵政大臣(第12代)、大藏大臣(第67-69代)、通商產業大臣(第33代)、內閣總理大臣(第64、65代)。

個人生涯[編輯]

出生自新潟縣農家的田中,在1940年代開設建築公司。日本戰敗後開始從政,曾組成自民黨最大派閥-田中派,並任領袖。1972年出任總理,是首名誕生於大正時代的總理。任內經歷簽署日中聯合聲明(與中華民國斷交,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金大中事件第一次石油危機等重大事件;並提出「日本列島改造論」,推動各項基建工程,在正反兩面均對日本近代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1974年因金權政治而下台,兩年後的1976年更因洛克希德事件而掀起更大波瀾,最終被迫退黨。但退黨後仍在政府及政壇保持一定的影響力。
其長女田中真紀子亦跟從父親步伐從政,是日本第一位女性外務大臣

生平[編輯]

  • 1918年(大正7年)出生於新潟縣一個農戶家庭。
  • 1939年(昭和14年)參軍,被派駐於滿州國
  • 1941年(昭和16年)回國,加入坂本工程公司。
  • 1942年(昭和17年)接管坂本公司,改名為田中工程公司。
  • 1950年(昭和25年)任長岡鐵路公司總經理。
  • 1953年(昭和28年)任理研化學公司董事。
  • 1954年(昭和29年)任日本自由黨副幹事長(翌年日本自由黨、日本民主黨合併成自由民主黨)。
  • 1957年(昭和32年)出任郵政大臣。
  • 1961年(昭和36年)任自民黨政務調查會長。
  • 1963年(昭和38年)出任大藏大臣。
  • 1965年(昭和40年)任自民黨幹事長。
  • 1966年(昭和41年)黑霧事件 (政界)
  • 1971年(昭和46年)任通商產業大臣
  • 1972年(昭和47年)出任內閣總理大臣。同年9月底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簽署《日中聯合聲明》,實現了中日邦交正常化。同年,與中華民國斷交。
  • 1973年(昭和48年)與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簽署聯合聲明。
  • 1974年(昭和49年)被《文藝春秋》揭發金權問題,辭去首相和自民黨總裁職務。
  • 1976年(昭和51年)洛克希德事件曝光,退出自民黨。
  • 1983年(昭和58年)因洛克希德事件,被東京地方法院判處4年徒刑、罰款5億日元。他最終並無服刑。
  • 1993年(平成5年)逝世。



Kakuei Tanaka was a Japanese politician who served in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from 26 April 1947 to 24 January 1990, and as the 64th and 65th Prime Minister of Japan from 7 July 1972 to 9 December 1974. Wikipedia
BornMay 4, 1918, Nishiyama, Niigata
DiedDecember 16, 1993, Minato, Tokyo, Japa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