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30日 星期四

楊逵(1906 —1985)/楊翠 Arthur Rothstein (1915 – 1985)《紀實攝影》遠流1993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1986) 李文吉譯















不合理的行為

唐.麥庫林 李文吉


  • 出版日期:1993/10/01




紀實攝影(3版)

紀實攝影(3版)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Arthur Rothstein 李文吉

內容簡介

  紀實攝影表現攝影工作者對環境的關懷,對生命的尊重,以及追求人性的社會。他們以冰冷的機器,証錄邊緣景象,或不被面對的事實,卻往往能借影像力量使攝影成為參與改造社會的工具。本書作者以平易手法,介紹當代著名紀實攝影家的貢獻,同時呈現不同的紀實角度和社會參與方式,提供環繞紀實攝影的實務資訊,希望藉此喚起更多攝影人的投入。

作者簡介

亞瑟.羅特施坦

  生於一九一五年,一九三五年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加入美國農業安定局(FSA)攝影小組,五年之間攝製許多傳世名作。羅特施坦繼而擔任美LOOK雜誌攝影部負責人與Parade雜誌的副總編輯,負責攝影事務顧問與指導工作。曾任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研究所教職,與Syracuse大學傳播學院教授,目前擔任紐約Mercy College 與Parsons設計學院的教職。羅特施坦獲得五十多項攝影獎,其中包括美國攝影協會一九八五年的「進步獎章」。曾在美國華府的史密斯索連協會、紐約的現代美術館與巴黎的國家藝術中心舉辦個展。著有Words and Pictures, Photojournalism等八本專書與許多篇攝影文章。


Arthur Rothstein (July 17, 1915 – November 11, 1985) was an American photographer. Rothstein is recognized as one of America's premier photojournalists. During a career that spanned five decades, he provoked, entertained and informed the American people.

Rothstein in 1938
BornJuly 17, 1915
New York City, US
DiedNovember 11, 1985 (aged 70)
Alma materColumbia University (B.A.)
Occupation(s)Photojournalist and teacher
Known forPhotography

He was a member of the faculty of the Columbia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a Spencer Chair Professor at S. I. Newhouse School of Public CommunicationsSyracuse University. Rothstein was also on the faculties of Mercy College, and the Parsons School of Design in New York City, and he took great pride in mentoring young photographers including Stanley KubrickDouglas Kirkland, and Chester Higgins, Jr.



Perhaps Rothstein's most famous photo, "Dust Bowl Cimarron County, Oklahoma" and an icon of the Dust Bowl: a farmer and his two sons during a dust storm in Cimarron County, Oklahoma, 1936[5]

  • Annie Pettway Bendolph carrying water. Gee's Bend, Alabama. April 1937. Photographed by Arthur Rothstein.

    Annie Pettway Bendolph carrying water. Gee's BendAlabama. April 1937. Photographed by Arthur Rothstein.

  •  
  • The former home of the Pettways. Gee's Bend, Alabama. April 1937. Photographed by Arthur Rothstein.

    The former home of the Pettways. Gee's Bend, Alabama. April 1937. Photographed by Arthur Rothstein.

  •  
  • Woman on the Pettway Plantation

    Woman on the Pettway Plantation





  • 譯者簡介

    李文吉

      台灣台北人,一九五七年生於台北縣三重埔,一九七九年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曾任《人間雜誌》編、採、攝、圖片等工作(1981 ~ 1990),《大地地理雜誌》與報社之撰述、攝影、圖片編輯。

     

    目錄

    序 陳映真
    原序
    導論

    紀實攝影的傳統
    關心社會的人文主義者
    美國農業安定局
    好奇心與客觀性
    政治與寫實主義
    目擊現場的觀察者
    反戰遺言
    平凡的尊嚴
    紀實攝影集-終極傳播管道
    色彩與攝影
    方法與技術
    附錄
    參考書目
    譯名索引


     

    前言

      在那本娛樂性高、睿智而活潑的《影像》(The Image)中,布魯斯丁(Daniel J. Boorstin)是如此做開場的:欣羡的友人說:「喲!你那個寶寶好漂亮哦!」母親說:「噢,那沒什麼──你該看看他的照片!」

      由此可見,光鮮亮麗的照片對許多人來說比事實本身更重要、更有意義。

      不到一世紀之前,出現一項製作、保存與傳播人、地、事的精確影像的美術革命。

      攝影起初是一種功能性的記錄裝置。一八四○年畫家保羅.德拉赫希(Paul Delaroche)1第一次看到達蓋爾式(daguerreotype)照片時說:「從現在起繪畫已經死了!」德拉赫希對於攝影極為狂熱,他派他的學徒參與一八五一年歷史上第一次的紀實計劃。在拿破崙三世的統治下,這項計劃組織攝影家記錄法國著名的歷史性建築,如教堂、橋樑與城堡。攝影師使用威廉.塔爾伯(William Talbot)發明的紙質底片與沖洗法(Calotype Process)。

      但是往後數十年攝影者仍繼續摹仿繪畫,甚至到現在部分攝影家還樂此不疲。畫意派攝影家(Pictorialists)主宰了十九世紀。照相機的使用者似乎嚴重自卑,不敢承認或是無法發現攝影的特長──例如精細描寫與凝固動作的能力。要等到二十世紀,紀實攝影家才能實現他們的媒體的創作潛力,並且被完全接受為藝術家。

      在藝術領域內要用到心智、雙手與工具。雕刻家使用的鑿刀受其手操作,受其心智指揮。畫家以手與心智控制畫筆。鋼琴演奏家以心智控制的雙手在鋼琴上彈出音符。作家的心智指揮雙手以筆或打字機在紙上寫作。而攝影家則以心智控制著操作照相機的手與眼睛。也因此安塞.亞當斯(Ansel Adams)會以音樂的辭彙來描述攝影家的藝術。他說過,拍一張照片和作曲相似,印放照片則有如演奏。紀實攝影家得到藝術家的稱號並不表示他們是為藝術而藝術。他們的作品可能技術高明而具高度藝術性,但其首要目的還是在於製作出圖像式的報告。

      紀實攝影家對許多人而言已經成為目睹我們這個世界與人民的現場觀察者。紀實攝影家先研究現場狀況的視覺呈現,再將他對題材的知識與感受放進照片中。攝影家通常也將個人情緒與感覺放入作品中。

      愛德華.威斯頓(Edward Weston)說:「在運用照相機原理時,思想與行為是一致的,因而一個想法的成形與執行可能是幾乎同時發生的。攝影者事前在心中醞釀的圖像,在他獲致最明晰的了解與最強烈的情緒感應的一瞬間,會像透過照相機觀看一般地浮現眼前,而被他拍攝下來。」這是許多最優秀的紀實攝影作品被製作出來的方式。

      本書討論的所有攝影家都曾指出他們勇敢面對社會,與社會產生的互動,和他們對社會的詮釋。打從布拉迪(Brady)、湯姆生(Thomson)和傑克森(Jackson)等先驅者起,每一世代的社會價值與文化價值都透過攝影這個媒體傳達。里斯(Riis)、海因(Hine)和 FSA 的攝影家將照相機當作分析與說服的憑藉,和社會變革的機具。戰地攝影家卡帕(Capa)、鄧肯(Duncan)、麥庫林(McCullin)與艾迪.亞當斯(Eddie Adams),以圖像的語言描述世界各地人民為了和平,不假思索、義無反顧的抗爭時的勇氣與恐怖。一九六 年代的茫然失據也反映在法蘭克(Frank)、弗里德蘭德(Friedlander)、阿勃斯(Arbus)和溫諾格蘭德(Winogrand)的作品中。就像傑克森.帕洛克(Jackson Pollock)2背叛傳統繪畫,這些攝影家重新界定攝影美學,使用新的象徵指出時代對於醜陋的、平庸的與內心世界的沉迷。現代的紀實攝影家熟悉他們的傳統。他們認為值得也滿足於透過攝影,將尋常百姓平凡的生活昇華成不朽的藝術。

      普林斯頓大學的彼得.班耐爾(Peter Bunnell)說:「攝影家的創作能力日益精進,已經能呈現社會的內容,當今的攝影似乎已經能使遠遠超出相片物質範圍的理念具有形體。現在我們已經了解攝影能像經驗一樣影響我們:攝影把我們所看到的呈現給我們。」

      紀實攝影有一項重要的組成要素,是事實上攝影需要文字輔佐,才能使影像更有影響力。許多紀實照片中將招牌、街頭塗鴨畫或告示牌也拍出來。有的圖片說明中採用被攝者當時說的話。如此,紀實攝影是文字與照片的真正結合,而照片仍獨立地承載著信息。

      「紀實」(documentary)這個詞描述的是一種風格與一種方法。曾經有過許多別的建議──寫實的(realistic)、事實的(factual)、史實的(historical)──但是無一能傳達紀實傳統那種對真相的深刻尊敬,與對於我們這個世界加以積極地詮釋的創作欲望。

    自序

      我寫這本書的目的是用文字與照片解釋紀實攝影這門獨特的視覺藝術型式的演進與後續發展。我討論從美國(南北)內戰到今日真實地詮釋都市生活的實紀作品,及其攝影方式、技術與哲學。

      因為我是個紀實攝影者,我相信我能威權威地評估與報告重要的趨勢與方向。在我個人五十年的攝影生涯中,我很榮幸能會晤過許多備立書中敘述的攝影家。對於那些以思想和感情來理解照相機前的真實社會的攝影家們,本書也極為敬重、佩服他們的努力。

      本書是按年代的先後順序開展的,強調攝影家們相似的意識形態所顯示的風格關聯性。儘管以往對紀實方式個別層面的討論也很多,本書則佢可能對這個特殊領域中風格迥異的眾多攝影家及作品加以搜羅與界定,,並討論他們彼此間的影響。

      我希望這本書能啟發其他的攝影者,特別是剛開始投入攝影的人,一起來追求紀實攝影之路。我相信這類的藝術創作與可貴的社會意見,其表達方式將會繼續成長。

      感謝許多協助我完成此書的先生女士與機構的鼎力協助。我所採訪、引述、並貢獻插圖照片的攝影家們才是本書最重要也最主要的資源。

      (以下為提供協助的個人與機構,略。)

      在此向”Focal Press”出版社的本書編輯Arlyn Powell與David R. Guenette致最高敬意,感謝他們提供的建議、支持與鼓勵。我的目的是鼓勵其他人追尋這種攝影方式,好讓我們記住過去,記錄我們的成就,並且堅定我們對人性的信仰。

      亞瑟.羅特施坦






    攝影的哲學思考



    V.Flusser 李文吉 彭春美優惠價: 9 折, 135 元

    試閱

    記憶重建:莫拉克新開災誌-六龜新開災後口述史
    中文書

    張卉君 李文吉

    紀實攝影


    Arthur Rothstein 李文吉 曾淑正









    (臺灣話:Iûⁿ Kûi,1906年10月18日—1985年3月12日)

    楊翠分享了 1 則動態回顧。

    一年一年,十年十年,夢想愈來愈老。
    老到無法辨識,終究埋葬在時光裡。人們沒有想要深深挖下去。
    最終,我們連土地都失去了。
    60歲那一年開始,我懂得「一切成空」的意思。
    楊翠──在楊逵親筆所寫, 東海花園, 1978 。
     
    12/2日(週五)清華大學「生活在地方」系列活動,
    首場開跑了,楊翠要以〈人間楊逵.文學俠客〉為題
    分享楊逵的勞動生活、文學實踐、社會運動、政治抵抗
    有閒來坐喔。
    時間:12/2,晚上7:00-9:00
    地點:清華大學水木咖啡廳
    可能是高爾夫的圖像


    ****


    夜了,想起2010到2012那幾年,還是很激動。


    總是東奔西跑,忙到昏天暗地,經常有時空錯置感,忘記自己身在何處。我記得那時陪伴我一起努力的一個學生曾看著我的行事曆說,老師你是怎麼度過每一天的。


    但是,很感動,我有好多很棒的學生,跨越了超過十屆的學生們。因為他們的一路陪伴,因為他們一直不曾離棄,有時甚至陪我哭泣,我才能不喪志,不放棄,堅持到現在。


    也因此我才能繼續保有對人性的正面信念。雖然那之後我的人生也沒少經歷挫敗與被刺傷的疼痛,但因為宇宙中那幾抹也許微小但澄亮的光,所以我仍願意相信。

    。。。

     整理舊物。林瑞明老師2014年4月30日寫來的明信片,從一疊差點被我扔進回收箱的雜物中掉落。即使沉積著時光的厚重塵埃,仍然儲存著林老師的生命溫熱,我讀了幾次,默默落淚。他寫:


    「阿翠:辛苦了。『走唱楊逵』辦得相當成功。我看見了愚公一代、二代、三代、四代精神的延續。1976年10月12日發表於中時人間的〈三個臭皮匠〉 “黃袍在故宮,龍種早已絕”,”土地是我們的”,”國土是我們的”,”創造新樂園”……」等等,對於向來的大頭病有醍醐灌頂的作用。」


    2011年,為了推動成立 「楊逵文教協會」,我和一群學生、友人、親人,共同策畫了「春光燦爛.走唱楊逵」文學音樂節,從10月一直辦到2012年4月。總計辦了3大2小,5場音樂會,兩場地景走讀,兩場文化市集,編印了一本小冊子,兩本筆記書,製作了兩件意象T恤。經費非常少,我們到處募錢,到了最後一場,台中主場,最大型的那場音樂會,已經完全沒錢了,市府應允的20萬一直沒有下來,學生夥伴們說要去托缽募款,所幸最後市府及時趕上。


    為了每一個活動細節,每一筆支出的來源,開了無數次會議,群組中累積無數的討論串。魏揚自己也募了款,在清華辦了兩場,還寫了一首歌的詞。


    這些,都還銘刻在我心中。這就是林瑞明老師信中說的「走唱楊逵」活動,就是他說的愚公精神。


    昨天,在讀派,【三十而麗:楊逵《鵝媽媽出嫁》音樂會】的暖身場,朱約信Ⅹ陳淳杰Ⅹ王信允,帶我回到2011年。在三人合唱李雙澤以楊逵〈三個臭皮匠〉所寫的〈愚公移山〉的歌聲中,還有魏揚寫的落落長、其實很難和韻入歌,但是我的學生王信允努力譜曲,竟然還好聽的〈愚公幾代過去〉的歌聲中,我想起1993年的傻子,以及2011、2012年陪我走過「春光燦爛.走唱楊逵」那一段艱苦但美好日月的夥伴了。


    因為這場「春光燦爛.走唱楊逵」,「楊逵文教協會」才得以在2012年成立。推動27年方才有成,真的非常不容易。


    所有的陪伴,所有的付出,所有的真心真意,所有的溫暖盛情,都純化為人間至美,我都會收藏、銘記、此生不忘。


    【三十而麗:楊逵《鵝媽媽出嫁》音樂會】要正式開場了。沒有再一個30年了。再一個30年,我也不在人間了,朱約信也很老很老唱不動了。請大家這一次,這一次就一起來支持這些傻子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