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2日 星期一

何德來(1904-1986)吾之道:何德來回顧展。Paul Klee - Hommage à Picasso 川賴先生,林女士,

 

很不錯呢。謝謝。能寫詩歌真幸福。
今天讀到,安倍夫人在喪禮上引三十歲被斬的吉田松陰的‘’人人有其人生四季‘’。
看某女英文書個人領導。作者引老子各段,發揮之,各章有從合氣道學來的毛筆漢字,有的令人快抓狂。
矛盾主編的中國各地1936年某天。廈門某書店店員很溫柔,告訴某顧客要買的“反動”雜誌,在古鼓浪嶼某書店可買到。她的名字是囂張反過來寫。
看1964年香港今日世界的“小城故事”短篇,很感謝譯者序,說“林中遺屍”篇,如詩。我猜,可能是寫一寫女主角冰天雪地凍死,她家的狗獵到野兔,回來發現主人死了,抓出其背包中食物……眾狗發揮其原始野性,繞主人跑數十圈,祭之(作者小孩時想的)。
又,Koesther 的 Coincidence 一書都沒讀完。
又,見Monet 1889 年畫高山谷某可老小樹,畫題 Confluence ……
謹以這些,配時瑋聽不到的音樂節目,Reflections from keyboard 壽之,如該節目主持人,數十年如一日……詩心永恆。
去年,翻譯的林皎碧女士即將有新譯著出版。
「吾之道:何德來(1904-1986)回顧展」(2023)的書封面;貼在北美館辦公室的門上頭.......
「吾之道:何德來(1904-1986)回顧展」(2023); 譯詩辛苦不尋常 林皎碧;陳千武 。 何德來:《我的路:何德來詩歌集》《吾之道續篇:何德來詩歌選》


偌大的油彩畫面,密布畫家的五十五首和歌。文字的淡墨疊影,創造出空間的深度,濃淡錯落的墨色,使文圖之間張力十足。盈滿的文字構成夜空,既是背景也是前景。如泣如訴的長篇,彷彿綴滿夜幕的喃喃夢囈。畫面底端,以重疊「夢、泣」二字的圖像詩,構成低緩的山丘,訴說娓娓哀愁:「那個夢,這個夢。夢。勿在夢中哭泣!切勿哭泣!勿哭泣!這世界有人,也有黑夜。」畫布上方,留白的小小圓月象徵安頓,雖遙不可及,卻在天邊昭示一點未滅的希望。
#五十五首日文短歌,蒐錄了繪製此畫之前的重要詩作。何德來追憶身世,懷念家鄉,歌詠愛情,讚頌自然,也吟誦戰爭與和平,生命與死亡。他出身佃農之家,六歲因家貧過繼給地主,九歲獨身到東京就讀小學。中學返臺,就讀臺中一中,決心學習美術。1927年,入東京美術學校西畫科。畢業後偕妻子返鄉,號召李澤藩等地方同好籌組「新竹美術研究會」,播下現代美術芽苗。1936年,因個人健康與進修等因素,重返東京定居直至逝世。他終生未歸化日籍,與日籍妻子相知相惜,心靈得以停泊。然而童年際遇、異鄉羈旅及戰爭創傷,總讓其畫作透露孤寂。即使最抒情的日月星辰、晨昏雨露,當中也有一絲苦澀。
1950至60年代,面對舊疾復發和戰爭死亡的陰影,何德來探索多種藝術形式,急欲尋求安頓的力量。1964年的〈五十五首歌〉,結合長期經營的月夜、山景兩個母題,融合文字繪畫與詩歌文學。精心設計的版面布置與文字安排,以右上角「台湾」起首,左下角「富士」作結。月亮周圍環繞人與地球、父母與天地的詩句。「嚴然」兩字最大,觸目驚心的「原爆」、「廣島」、「長崎」文字下方,蹲踞著「東京目黑之家」小字。隨字體大小錯落、句讀停頓、淡彩重墨、起承轉合,刻烙書寫過程的沉思。
何德來的出生地苗栗淡文湖,位於海岸與淺丘之交。兒時記憶裡,母親溫柔的懷抱(〈吾之生〉),月光聖潔的撫慰,無不帶來安頓。1963年〈明月〉、〈月明〉的月海,在〈五十五首歌〉中轉換為詩文構成的滿天星斗。畫家將自身置於宇宙天地之間,向生命的原點致敬。
這幅「歌傳」性質的創作,技法獨特前衛,意涵深沉,予人詩意的視覺震撼,實為別出機杼的另類自畫像,標誌了何德來的自我宣言:「我底生命/只有一個/我底命運/只有一個/覺得很寶貴」。
作者|#王淑津
油彩、畫布,130×194cm,1964,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
#臺灣美術兩百年(下):島嶼呼喚》中介紹的藝術家何德來的〈五十五首歌〉近期在北美館新策展 #在夾縫中行走 展出,觀賞這件作品時會被布滿畫面之濃淡錯落的短歌文字驚艷,還沒認識何德來及其作品的朋友,展覽到2023/1/8,相當推薦看展之餘再與《臺灣美術兩百年》一起紙上閱展~~
2022/09/08-2023/01/08
北美館2A、2B展覽室





Paul Klee - Hommage à Picasso

周日,北美館看完展(一樓三樓),到圖書館,管理人員比讀者多多。
我拿起一本Klee 的畫冊翻翻。一頁文字對面頁畫作:很驚訝看到「向畢加索致敬」⋯我早知道Klee 重病時立體主義兩大師乘火車去瑞士「告別」⋯
這本書的文字,可能都無版權⋯目次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錯誤⋯
圖書館對面辦公室門上有美術館幾年前翻譯出版的「吾之道」封面。譯者送給我過。

朱寶龍



周日在北美館看到圖書館對面的辦公室門口上貼有「吾之道」封面。









感動我的 (19): 1.川賴先生,林女士相見,文化交流。 2. 我對喻紹發、張己任的小抽樣。  "十方樂集 柴可夫斯基第六號交響曲”悲愴”–15ips母帶分享"  3.At a U.K. A.I. summit ;Paul Klee 圖像庫的編年排列 A.I. 。  4. 美國 UAW 談判成功,中產階級的擴增 (Robert Reich) 。5.書物最難忘情 (Books Offer Shelter From the Storm of Dementia,誠品信義,紐約某公寓。。6. "Mononoke Village" Ghibli Park , 7.反思"台灣,世界的答案:加拿大為何會認為台灣很重要?"   纽约时报中文网 等等  ......Marinelli鑄鐘廠主要為教堂製鐘  8.欣賞──鐘聲 誰在傾聽、誰在撫鐘(聖嚴和尚).......{唐宋,戴明,徐志摩};9.日本料理 {Steve Jobs 張錯和黃英哲} 10.  A New Place to Learn Civics: The Workplace 。      Steven Mithen《歌唱的尼安德特人:語言和音樂的起源》 。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349474550802184



本展以「吾之道」為名,主要是彰顯何德來獻身藝術的決意,以及他另闢蹊徑後建構的藝術之路。1974年,70歲的何德來出版了一本類自傳的詩集「私の道」(吾之道,或譯我的路)。值得 ...
妻」、「目黑.家」、「宇宙.探源」、「筆.墨」、「速寫.風景」等八項主題,有系統地展出藝術家各時期重要作品,也為後繼研究開拓新的可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