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5日 星期二

Dylan Field d 與 Evan Wallace 兩人設計新設計軟體Figma。 Thiel Fellowship。 葉乾坤 ,曹永洋高中同學,兩人訪我 20250804王有邦鍾玲《我的紅楓歲月》


PopLady Magazine  
追蹤

#POP人物故事 Figma上市首日創IPO新紀錄:33歲創辦人Dylan Field從矽谷輟學生身家狂飆66億,他怎麼怎麼用10萬美金改寫設計界
Figma 是一款完全基於瀏覽器的設計工具,讓設計師能即時協作,不用擔心檔案版本混亂或傳來傳去的煩惱。它像 Google 文件一樣,支援多人同時編輯,讓設計流程更流暢、更高效。這個改變設計產業遊戲規則的平台,是怎麼誕生的?創辦人 Dylan Field 從一位 19 歲輟學青年,到如今成為身價超過 60 億美元的科技新星,他的創業旅程充滿反叛與突破,背後藏著哪些你不知道的故事?他又是如何在傳統教育體制外,打造出全球超過 1300 萬用戶信賴的設計帝國?現在,當 Figma 成為 SaaS 獨角獸上市首日股價暴漲 250%,這位創業者的下一步又會是什麼?你準備好一起揭開 Dylan Field 的創業秘密了嗎?
【設計界獨角獸登場】
還記得那些年被各種設計軟體折磨得死去活來的設計師們嗎?檔案大到電腦當機,團隊協作時要來回傳送,光想就讓人頭皮發麻。直到 Figma 誕生後把整個設計流程搬到雲端,讓設計師們終於可以像編輯 Google 文件一樣即時協作,不再為版本衝突抓狂。
這個徹底顛覆設計界工作模式的平台,2025 年七月底在納斯達克交出了一份驚艷答卷。創辦人 Dylan Field 以每股 33 美元讓 Figma 上市,結果首日股價就像坐火箭一樣飆到 115.5 美元,漲幅 250%,市值瞬間衝破 470 億美元,遠超當年 Adobe 想用 200 億美元收購的估值。
【創下 IPO 的首日漲幅紀錄】
從 2016 年那個 19 歲輟學、手握 10 萬美元獎學金的叛逆青年,到如今身家 66 億美元的科技新貴,Dylan Field 創下了 30 年來美國超過 10 億美元 IPO 的首日漲幅紀錄。Figma 坐擁1300萬月活用戶,去年營收 7.49 億美元、年增 48%,這種成長速度讓傳統軟體巨頭都眼紅。
雖然近期股價回跌約 23%,回落到約 92.75 美元,市值縮水 110 億美元,回到約 450 億美元區間。但市場分析指出,這主要是早期投資人獲利了結,並不反映 Figma 的長線基本面出問題,市場依然看好 Figma 的長線潛力與成長架構。
【破框跳脫?Dylan Field 如何靠 Thiel Fellowship 開啟設計顛覆之路】
Dylan Field 在高中時代即愛上了網頁開發設計,在 19 歲時進入布朗大學 Brown University 主修電腦科學後,他曾組織黑客松、參加 FIRST 機器人競賽,也曾在 LinkedIn 與 Flipboard 實習,這些經歷讓他更清楚,現成世界的設計工具為何總是夾雜拖慢流程的疊代與合作痛點。難道,就只是設計工具太古老了嗎?
【Thiel Fellowship 獎學金徹底改寫他的命運】
2012 年年僅 19 歲的 Dylan Field 成為 PayPal 創辦人 Peter Thiel 創辦的獎學金計畫的獲選者之一。該計畫每年選出 20 位 20 歲以下的青年,提供每人 10 萬美元資助,條件是受獎者必須離開學校、全心投入自身的創業項目。拿到這筆創業基金後,Dylan Field 毅然放棄學位,與大學同窗、當時在 Pixar 和 Microsoft 實習的WebGL 天才 Evan Wallace 一同前往矽谷,投入他們的軟體創業夢想。
【10 萬美元能做什麼?這兩個人造了一座設計宇宙】
Dylan Field 與 Evan Wallace 兩人以這 10 萬美元為起步資金,在舊金山灣區建立小型團隊。最初兩人聚焦在無人機研究,然而市場反饋讓他們意識到設計工具領域有更大的潛力。傳統設計軟體如 Adobe 的工具,往往是為個人工作設計,團隊協作時面臨檔案版本混亂、軟體相容性問題等挑戰。Dylan 敏銳地捕捉到這一需求,決定轉向開發基於瀏覽器的設計協作工具,於是 Figma 應運而生。
【協作成為 Figma 的強勢優點之一】
Figma 於 2012 年創立,經過四年潛心研發,2016 年正式推出首個公開測試版。這個基於雲端的設計工具,讓設計師能像使用 Google Docs 一樣,支援多人即時編輯,解決了傳統工具的版本混亂和檔案傳輸的煩惱。其技術基礎包括 WebGL 和多人協作基礎設施,確保畫布更新秒速同步,104ms 內自動儲存,跨時區團隊也能輕鬆對話。
Figma 的成功得益於其對用戶需求的深刻理解。設計師、產品經理、工程師能直接在畫板上留言、標記成員或進行聲音聊天,不用切換 Slack 或 Google Meet,思緒漂移在同一個頁面,設計變得更貼近使用者的節奏。2019 年,Figma 社群平台上線,設計師能分享模板、Remix 他人作品,進一步促進創意交流。
【Figma 國際化擴散】
Figma 首發 beta 後,迅速吸引科技大廠和平台,從 Airbnb、Uber、Notion,到後來連 Fortune 500 公司紛紛採用。值得注意的是:超過八成用戶來自校外,半數營收來自國際市場,充分說明 Field 的願景不是侷限於矽谷,而是要讓設計全球可參與。
【更深層的啟示:重新思考教育的價值】
回顧從 2012 年輟學到 2025 年 Figma 成功上市,這 13 年的時間軸清晰地展示了非傳統教育路徑的巨大潛力:
2012年:獲得10萬美元Thiel Fellowship資助
2016年:Figma 正式上線,獲得 14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
2019年:完成 5000 萬美元 C 輪融資,估值達到 4.4 億美元
2021年:D 輪融資後估值突破 100 億美元
2025年:IPO 上市,市值達到 470 億美元,Field 個人身家 66 億美元
這意味著 Dylan Field 的財富在 13 年間增長了 66,000 倍,回望這段從輟學生到億萬富翁的傳奇歷程,故事背後隱藏著一個更深層的問題:在快速變化的科技時代,傳統的大學教育是否還能滿足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需求?
Thiel Fellowship 的成功案例不僅限於 Dylan Field 一人。該計劃的其他獲獎者中,涌現出了 Ethereum 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OYO 創辦人 Ritesh Agarwal 等多位科技界的明星企業家。這些成功案例共同指向一個事實:對於某些具有強烈創業精神和清晰目標的年輕人來說,傳統的教育軌道可能並非最優選擇。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大學教育失去了價值,而是教育的本質應該是培養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技能,而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真正的教育改革,或許需要更多像 Thiel Fellowship 這樣的創新嘗試,為不同類型的學習者提供多元化的成長路徑。Dylan Field 用自己的選擇證明了一個道理:在這個充滿可能性的時代,成功的路徑從來不止一條,關鍵在於是否有勇氣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
【Field 的下一步,會是什麼樣的創業版本?】
如今這位 33 歲的科技新貴已經用 Figma 證明了雲端協作的威力,但他的野心顯然不止於此。Dylan Field 的願景是「消除想像與現實的差距」從最近的動態來看,他正在將目光投向 AI 與設計的深度融合,他也曾多次公開表示,未來的設計工具不應該只是被動的畫布,而應該成為設計師的智能夥伴。
更有趣的是,Field 似乎想要打破設計工具的邊界。他曾暗示,Figma 的未來不僅僅是設計軟體,更可能演化成一個創意生態系統,一個連結設計師、開發者、產品經理,甚至是終端用戶的創意協作平台。在這個生態中,任何人都能參與產品的創造過程,從概念到實現的距離被無限縮短。






鍾玲《我的紅楓歲月》 

鍾玲

威士康辛大學麥迪生校區比較文學博士。曾任職紐約州立大學艾伯尼校區、香港大學、國立中山大學、香港浸會大學、澳門大學,任協理副校長、院長及教授等。著有小說《餘響入霜鐘:禪宗祖師傳奇》、《深山一口井》、《修行的女人》(九歌)、《鍾玲極短篇》(爾雅;香港,匯智)、《天眼紅塵》(北京,人民文學);詩集《芬芳的海》(大地)、《霧在登山》(匯智);散文集《我的青芽歲月》(九歌)、《發光的人》(佛光文化事業)、《大地春雨》(香港,天地)等。學術專書五本。

目錄

各界推薦  甘耀明、李瑞騰、單德興、須文蔚、黃心雅、鍾文音、鍾堅

前言

第一輯 騷亂激進的美國校園

  1. 恩師劉紹銘的俠客行
  2. 兩種截然不同的宿舍:保守和前衛
  3. 煙硝瀰漫的留學日子
  4. 嬉皮亂象中的理想主義
  5. 文化中流砥柱胡菊人和唐朝詩隱寒山
  6. 三座山水絕佳的校園塑造我
  7. 北國冰雪的凌厲

 

第二輯 威士康辛大學教授群像

  1. 我的指導老師亞瑟.孔斯特教授
  2. 長在異國的大樹——周策縱老師
  3. 聞名國際的艾略特專家盧飛白教授
  4. 威大美國教授印象

 

第三輯 文字創作和生命創作

  1. 美國民謠歌手瓊.拜亞和我的嚮往
  2. 跟一個懷著夢的人走進荒野
  3. 連寫詩和做夢都用英文
  4. 文化推手林衡哲發掘作家鍾玲
  5. 在愛荷華結識大詩人瘂弦和鄭愁予、舞蹈家林懷民
  6. 香港短命詩人溫健騮的濃縮人生
  7. 詩歌朗誦饗宴:Robert Creeley, Don L. Lee & Gary Snyder

 

第四輯 內心如何得以平衡?

  1. 既疏離又親近的台灣鄉土
  2. 感謝那些年中學課本裡的中華文化教材
  3. 痛哭失聲的背後
  4. 冰河創造美景,朋友平穩心情
  5. 綜合學科大考試的夢魘
  6. 越界的比較文學,多重的人生視角
  7. 千萬不要在陌生地方生重病
  8. 特立獨行的人和游擊隊餅傳奇

 

第五輯 聖芭芭拉城的文學奇遇

  1. 美國詩人雷克羅斯翻譯中國詩歌的謎底
  2. 跟雷克羅斯合作翻譯兩本書的緣分
  3. 透過雷克羅斯瞭解美國人的可能性
  4. 1970年我眼中的白先勇和小說《台北人》

 

第六輯 由研究生到助理教授

  1. 1972年粵語班播下的種子開花了
  2. 博士袍經歷的五十年歲月
  3. 覓職記:山窮水盡疑無路
  4. 第一份教職:美國大學學系的生生滅滅
  5. 美國大學教師生活上的第一次
  6. 台灣旅美小說家於梨華的溫熱個性

 

第七輯 深入美國生活、美洲大地

  1. 美國學生帶我體驗美洲大地
  2. 美國詩人史耐德創建北加州的山中家園
  3. 史耐德說人要找自己的土地
  4. 史耐德的文化洞見和文友情誼
  5. 我見過三位史耐德太太

 

第八輯 回歸東方

  1. 越洋來北美相聚的家人
  2. 他啟航時:小說家李永平
  3. 胡金銓的出現是什麼機緣
  4. 迅雷求婚、閃電訂婚
  5. 紐約市星光耀眼的訂婚宴

★ 繼《我的青芽歲月》後,鍾玲再度循著老照片追索記憶,融合個人生命史與國族歷史,以四十六篇自述性散文,描述住在美國九年半的經歷。

內容簡介

從赴美留學、教書到步入婚姻的蛻變,親歷嬉皮年代與學術殿堂的震撼

鍾玲從容遊走於大歷史與個人記憶間,精彩刻畫鄭愁予、白先勇、林懷民、聶華苓、瘂弦等人的另一面,勾勒與導演胡金銓宛如電影般傳奇的姻緣。

 

作家 甘耀明

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榮譽教授 李瑞騰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單德興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 須文蔚

國立中山大學外文系特聘教授 黃心雅

作家 鍾文音

國立清華大學國防學士班總導師 鍾堅

專文推薦

 

集學者與作家於一身的鍾玲,自七○年代獲得美國威士康辛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後,於國內外各大學任教,學術表現卓著。其創作橫跨詩、散文、小說領域,更延伸至胡金銓導演《山中傳奇》的劇本撰寫。繼《我的青芽歲月》後,鍾玲再度循著老照片追索回憶,以自述性散文筆法交織國族記憶與個人生命歷程,從赴美留學,旅居美國、香港,到與導演胡金銓的婚姻,細膩描摹她在異鄉受到深遠啟發的「紅楓歲月」。

《我的青芽歲月》記錄自祖輩至二十二歲赴美前的生命軌跡;《我的紅楓歲月》則銜接書寫她在美國九年半的生活點滴——從威士康辛大學攻讀碩博士,到紐約州立大學艾伯尼分校任教,記錄了她在學術與人生旅途中的成長與掙扎。從一九六七年到一九七六年,美國正處於激盪年代,她身處前衛的大學校園與多元的國際合作宿舍,親歷反越戰浪潮、黑人民權運動與女性主義思潮。作者在威大學生宿舍時曾接到電話邀約她去擔任《花花公子》的兔女郎,羞恥懊惱地拒絕了,但美國室友卻流露欣羨的神色,令她驚詫東西文化的差異之大。她住在滿是嬉皮世代的宿舍,對迷幻藥的普遍感到震撼,更因其性方面的隨便態度而飽受驚嚇,保守的她被稱為多刺女孩。在嬉皮文化與學術殿堂之間,她一方面體驗西方思潮流變,一方面潛心鑽研文明精粹,描繪出早期留學生在異域雪地中、孤寂與衝擊交錯的環境裡,如何踽踽而行,默默築夢。

鍾玲從容遊走於大歷史與個人記憶之間,運筆轉換自如。她珍視每一段生命中的奇緣:碩博士論文聚焦於美國詩人蓋瑞.史耐德和肯尼斯.雷克羅斯,並與二人結為知交。史耐德是垮掉的一代的成員,也是美國當代最重要的環保詩人,更將東方文化傳播至美國,鍾玲近距離觀察他並帶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雷克羅斯是舊金山文藝復興的中心人物,致力於中國古典詩歌翻譯,鍾玲與其相識,則促成兩人合作翻譯中國古詩的文學因緣。她寫與余光中、白先勇等文壇耆宿的深厚情誼;刻畫林懷民舞台背後的一絲不苟;對夏志清初見面便評林懷民似「吸鴉片者」的俏皮語錄,以及鄭愁予遠離想像中蹄聲達達、風流瀟灑的浪子形象,描畫出一幅幅鮮活的文學群像。書中情感篇章亦扣人心弦,其中最精彩的莫過於與胡金銓導演那場宛如電影般的傳奇婚姻——迅疾且戲劇化,卻真實如她筆下的每一段人生。

由青澀稚拙的青芽蛻變為成熟內斂的紅楓,彷彿走過了一段四季更迭的旅程。紅楓不僅象徵北美四時分明的自然風貌,也是作者青春歲月的深刻隱喻。全書採自述筆法,非以編年為序,而採抒情的散文語調,召喚那些散落於美國各地、在時光中沉澱與思索的人間風景。四十六篇文章如同生命中四十六部光影斑斕的短片,在細膩入微的情感運鏡與優雅真摯的語言交織中,勾勒出一個逐漸遠去的時代風華與鮮活的人物剪影。不單是作者獻給青春時光的一篇篇動人情書,更為文學長河流注入一束束煙火般閃耀的生命力。

 

 

《我的紅楓歲月》披沙揀金,時光低語,不時令人見到高光畫面,讀起來不枯燥。

——作家甘耀明

 

本書其實是她青春歲月裡在域外的愛、生活與學習,從一九六七到一九七六的九年半期間,她之所愛,師長、同行、室友、愛人,以及各具特色的校園,經由書寫,生動而鮮明。

——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榮譽教授李瑞騰

 

栩栩如生的寫真文字,重現作者鍾玲的多元面向:面對挑戰的勇氣,堅持到底的毅力,坦誠待人的性情,知足常樂的胸襟,感恩圖報的真誠,熱心奉獻的投入……凡此種種都躍然紙上,真可謂言為心聲,文如其人。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兼任研究員單德興

 

鍾玲驚人的韌性和努力,讓這本始於浪漫抒情的青春抒寫,展現出生命中色彩斑斕、充滿歷練的「紅楓歲月」,絕對是當代重要的女性生命書寫的典範,更為文學史添上了充滿人間煙火的生命力。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須文蔚

 

若說《我的青芽歲月》記述童年與家國記憶,《我的紅楓歲月》則聚焦詩學與自然,呈現跨文化女性知識分子在異地自然環境與多語詩學的激盪中,完成自我與創作的蛻變。

——國立中山大學外文系特聘教授黃心雅

 

將一本個人的回憶錄開展成時代的不朽故事,每一篇都像是一部短片,見證一個年輕女性的蛻變史,見證一個消失年代的重返。

——作家鍾文音




葉乾坤 ,曹永洋高中同學,兩人訪我 20250804
九歌 8月新書 ·鍾玲《我的紅楓歲月》 ✩ 繼《我的青芽歲月》後,鍾玲再度循著老照片追索 記憶,融合個人生命史與國族歷史,以四十六篇自述性 散文,描述住在美國九 ...
(我的青芽歲月+我的紅楓歲月)
(我的青芽歲月+我的紅楓歲月)

革 - 國立政治大學韓國語文學系






國立政治大學韓國語文學系
https://korean.nccu.edu.tw › PageDoc

May 2, 2025 — 尤值得一提的是民國四十九年首屆畢業生中,有3人赴韓國進修深造,其中陳祝三先生與葉乾坤先生更獲得文學博士學位,後於駐外使館擔任文化參事並圓滿退休。



Zalan見識南島#王有邦!一個記錄魯凱族好茶部落超過30年的素人攝影家!沒有酬勞,甚至連一頓便當都沒有!平日是台塑企業南亞塑膠公司的勞工,趁每個週末騎兩小時路程的摩托車,穿過溪水礫石,越過一座又一座的山,從城市前往山中的好茶部落三十餘年不間斷!他用數萬張照片,數十萬公里的里程,數不清孤獨在山裡的夜,愛這塊土地。
-
一次在舊好茶部落偶遇魯凱族人作家 #奧崴尼.卡勒盛,一次拍攝記錄舊好茶部落的邀約,王有邦卻拍攝了超過三十個年頭!數萬張好茶部落與族人的照片,數十本文字記錄,族人過往日常的生活,傳統民族生態與文化知識、信仰文化、祭儀活動...,在好茶部落歷經三次遷村之後,這些影像與文字記錄都變成了珍貴的文史資料。常有朋友笑他傻,而他,只是笑而不語。他知道,這些正在隨著時間快速流失的人、文化、知識,再不記錄,以後就消失了…….。
-
單純、執著的王有邦說 : 「只要把一件事從頭做到完,就是一件大事 !」,他對於好茶部落記錄的影像專書《 Sabau! 好茶—王有邦影像話魯凱》,在2006年受到關注後,終於榮獲第41屆金鼎獎優良出版品。他的執著,從30幾歲,到70歲,從黑髮,到白髮。他深深的感謝妻子與孩子的諒解,若不是他們的寬容與支持,他將無法做好這件他一輩子未完的心願.......。
-
令節目主持人與現場工作人員淚灑攝影棚的真摯感人故事 - 王有邦與他記錄下的「好茶/古茶布安部落」 !
-
📌有興趣的朋友,推薦您收看主題影片【經濟起飛了,部落模糊了_記錄《#消失的國度》三十年】,#影片連結於留言區👇👇
照片來源 : 王有邦
---------------------------------------------------------------------
攝影家王有邦從1984年爬台灣高山,開始學習攝影,拍過高山攝影,寫實攝影,創作攝影。1991年第一次到舊好茶,透過魯凱族史官奧崴尼.卡勒盛的解說,開始關注魯凱族文化與歷史,並展開超過三十年的影像與文字記錄,全心投入部落文化紀實。
-
王有邦記錄魯凱族好茶部落大量而豐實的影像與文字累積,自2009年起長期發表於高雄市立美術館館刊《藝術認證》「南島紀事-影像話魯凱」專欄,共計42篇圖文,並於2016年發表攝影紀錄書《Sabau!好茶—王有邦影像話魯凱》,榮獲第41屆金鼎獎優良出版品推薦。Sabau是魯凱族問候語,有「你好、辛苦了、謝謝」等意思,象徵著王有邦每一趟往返好茶部落的心境,書中一幀幀用黑白刻劃的世紀容顏,一則則用真摯情感寫下的質樸文字,都因著他的快門與筆記成為好茶部落歷史的永恆見證。
*「Sabau」為魯凱族問候語,有「你好、辛苦了、謝謝」等意思。
-
📌《Sabau!好茶一王有邦影像話魯凱》
◾️欲購書請洽 : 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劉小姐,02-2551-9820。
請於周三到周五,早上9點到下午5點撥打電話,也可以直接至雄獅星空櫃台購買,地點位於台北市中山區南京西路9號2樓(中山站3號出口),營業時間:週三到周日,下午1點到晚上7點。
----------------------------------------------------------------------
🌍節目資訊:
主持人:#石忠山 (阿美族)、#朱國珍 (太魯閣族)
來賓:攝影家 #王有邦、魯凱族史官作家 #奧崴尼.卡勒盛(漢名:邱金士)
製作人 : 蘇震永 qaljayup pavuluwan (排灣族)
企劃 : 葉雅婷 eges (排灣族)
後製執行 : 高瑞祥 'ataw (阿美族)
原住民族電視台製作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