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copyright Reuters Image caption 日本政府反對企業技術外流的政策和夏普公司所在的大阪街頭市民發出遺憾的輿論壓力等,都令夏普正面臨困擾。
日本大型電機公司夏普(Sharp)董事會決定接受台灣大型電機企業鴻海7000億日元(約60億美元)援助,以至於夏普被鴻海事實上收購的消息震撼日本官民不到一天,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周五(2月5日)一早就現身大阪夏普總部,郭台銘對守候在那裏的記者群說:「希望今天下午兩、三點前後就能簽署最終合約」。
郭台銘的舉措被日本各大主流傳媒解讀是在日本半官方機構「產業革新機構」向夏普提出援助方案和日本政府反對企業向海外流出高科技的政策可能最終阻止夏普高科技外流前,鴻海防備「夜長夢多」的對策。
雖然周四夏普表明可能接受鴻海支援後,「產業革新機構」所屬的經濟產業省雖然公開表態不會向夏普提出新援助方案,經濟產業大臣林幹雄一邊表示「靜觀夏普決定」,一邊強調「產業革新機構是促進開放、革新的作用,夏普理解產業革新機構從這個觀點作出的提案」,但日本政府反對企業技術外流的政策和夏普公司所在的大阪街頭市民發出遺憾的輿論壓力等,事實上都令夏普正面臨著困擾。
日本電機業難
夏普經營艱難,在日本幾乎是大部分電機公司的縮影。去年東芝粉飾決算來蒙騙股東的醜聞曝光,揭開了日本各大電機公司在國內市場接近飽和狀況、國際市場受韓國、中國等廉價家電競爭處於劣勢局面下的苦撐窘境。一名前東芝高管對BBC中文網記者說明東芝粉飾結算的問題說,「其實很多電機公司都這麼做,只是東芝近年做得過了頭」。
1912年創業的夏普上世紀末曾因開發平板液晶電視成功,有過近10年風光。但隨著開發手機液晶部件落伍,2012年因經營艱難,與鴻海有過合作生產液晶、對抗韓國三星產品的協議,後來隨著夏普股價下跌,又與鴻海生出糾紛,鴻海參股在外界看來不了了之時,周四忽然傳出事實上被鴻海收購的消息,震驚日本官民。
馬兒跑要吃草
夏普去年4至12月的三個季度中,因主力液晶事業不振,赤字1083億日元(約9億美元),在此之前,夏普因經營艱難,向日本產業革新機構求助時,產業革新機構最終提出要求夏普的主力銀行瑞穗銀行和三菱東京UFJ銀行援助最大3500億日元的援助方案,附帶條件是把夏普液晶部門分割,然後與日本生產中小型液晶的JDI公司合併,務求集中和提升日本液晶技術能力,但合併後基於在液晶市場所佔份額巨大,可能還存在是否違反《禁止壟斷法》,需要審核。
Image copyright EPA Image caption 日本各大傳媒周四紛紛把鴻海的背景翻透,相信鴻海收購夏普,目的是看凖了夏普技術,尤其是太陽光發電等技術(資料照片)。
對夏普來說,此一方案將令企業面臨著大裁員等痛苦前景,而且在郭台銘1月底到訪大阪夏普總部,提出7000億日元的援助金額,並且不分割公司,確保夏普員工無需遭遇重大痛苦時,產業革新機構的援助方案就顯得苛刻。
在產業革新機構決定方案期間,一些輿論還警告產業革新機構不要忘記援助瀕臨破產企業的事業是動用納稅人的錢等,相信也是產業革新機構條件苛刻的原因。
現實逼出抉擇
日本各大傳媒周四紛紛把鴻海的背景翻透,除了說明鴻海在中國的事業外,也指出鴻海迄今為止已有生產美國蘋果(Apple)和日本索尼(Sony)等產品的能力,只是持有的技術劣於日本和韓國。所以相信鴻海收購夏普,目的是看凖了夏普技術,尤其是太陽光發電等技術。
在大阪,街頭廣泛的反應是「很可惜,畢竟是大阪的百年企業」,但對於讓外國企業收購好不好的問題,一般的反應也是「那沒辦法」、「很無奈」,不過仍有些意見是「最好還是留在國內」。
而夏普員工的反應既有「茫然,走著瞧」,也有「不會大裁員,維持現狀就好」的意見。
各大日本傳媒儘管盯著夏普與鴻海的下一步,但顯然都自覺地避免發表意見左右結果,包括意見相對激進的《產經新聞》在內,日本六大報紙周五的社論全都迴避議論夏普問題,顯示了在夏普問題敲定前,對日本企業在謀求生存空間時,是否能謀求海外援助對象,輿論和傳媒已能克制地提供思考現實的空間。
(責編:蕭爾)
各頂尖大學多收博士後研究學者和研究教授,不失爲行政救濟之上策,嚴格監管郭董的jumbo donation,更是台大應儘速对公眾提出一份報告,以免淪為捐贈下的廉價代替研發,落實大學治理,公司治理,企業社會責任正常化法治化
4月30日,永齡生醫工程館落地窗外,是夕陽下的台大校園。
下午4點半,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旋風式地走進會場,空氣頓時一凝,幹部們個個繃緊神經。
郭台銘剛從德國回來,他飛去漢諾威工業展考察「工業4.0」,也剛宣布投資台大電機系副教授葉丙成的公司六百萬美元。
2015《天下》2000大製造業排行,鴻海以4.2兆營收蟬聯龍頭。規模超過台灣代工五哥和碩、廣達、仁寶、緯創、英業達的營收總合,牽動全球科技業命脈。
65歲的郭台銘,依舊在第一線征戰,追逐著新機會,還立下5年後衝上10兆的目標。
身為鴻海頭號業務,握有絕對的客戶分配權,郭台銘樹立的權威,集團內沒人敢挑戰他。
但受訪這天,時間難得在郭台銘身上停了一拍。
「今天是我女兒妞妞6歲生日,」談起女兒,郭台銘霸氣盡褪,「她說,爸爸你今天一定要準時回家,我們跟媽媽在外面一起吃飯。」
此刻,他連眼角的紋路都是笑意,「別的可以遲到,我女兒這個絕對不能遲到!」
事業巔峰,人生考驗來了
一物剋一物,讓百萬員工敬畏的郭台銘,孩子是他最甜蜜的剋星。
有一年鴻海旺年會,在台大校園舉辦園遊會。被大批媒體簇擁的郭台銘,一手抱著女兒妞妞,另一手牽著兒子小虎,微雨中停下腳步,買了一個巧虎、一個憤怒鳥的氣球,像個平凡的父親,安撫兩個年幼的孩子。
鴻海幹部曾透露,郭台銘近年有了些微的轉變,「以前董事長常開馬拉松會議到很晚,現在要回家陪小孩,會議少了些。」
今年是他第一任妻子林淑如乳癌過世10週年,郭台銘在癌症研究為主的台大永齡生醫工程館接受《天下》獨家專訪,對他意義重大。
那是他人生重要的轉折。郭台銘開始正視年輕時忽略的許多事──孩子的成長、家人的健康。
「在公司最成長的時候,上帝給了我考驗,」他吐露心聲。
▲「在公司最成長的時候,上帝給了我考驗。」郭台銘說。(黃明堂攝)
05年,林淑如乳癌過世;兩年後,內定接班的小弟郭台成血癌過世。郭台銘當時剛完成全球併購,鴻海一舉登上全球最大EMS龍頭。攀上事業峰頂,他卻快樂不起來。
在台成幹細胞中心三週年紀念音樂會上,談及過世五年的弟弟,霸氣的郭台銘在台上哽咽不能自己,頻頻掏出手帕拭淚,自責是個「無能的哥哥」。台下人感嘆,首富也有用財富換不回的遺憾。
再婚後,孩子接連出世,郭台銘開始重視飲食和健康。受訪這天,他一把拿起桌上永齡農場種的有機玉米,徒手剝下外皮就大口咬下。
莫拉克風災後,他捐款蓋永齡農場,提供高雄小林村災民就業機會,如今是全國最大的有機農場。郭台銘定期宅配農場有機蔬菜給家人吃。
結束採訪,他匆匆離開赴約,不小心將隨身的老花眼鏡忘在桌上,也留下他霸氣面孔下的一絲溫度與人味。以下為專訪摘要:
今年是我太太逝世10週年。人生啊,都有起有伏,人生都會遭遇到困難。我也是公司在最成長的時候,上帝給我考驗。
我們和台大團隊合作,規劃癌醫中心、蓋永齡生醫工程館,還有紀念我弟弟,在台大醫院成立台成幹細胞中心,做幹細胞研究。
我當初花很多錢、找最好的名醫,後來犯了幾個錯誤。這些經驗都要移植回來給台大,由台大唐季祿醫生主導,現在已經幫助了幾百個病人。
我覺得,就是自己「歡喜甘願」,願意做這些事情。
八八風災時,劉兆玄當行政院院長,當時由慈濟蓋房子給災民,我們給他們工作,這是當時(蓋永齡農場)的構想。採取「BOPT」(建設、操作、利潤、移轉)的精神。先有賺錢,再移轉。
我們當時就希望以當地人為主,現在有90雇用當地員工。我們希望把當地的居民、原住民變成種菜高手。他們有自己的文化和習性,但他們也很努力。
我最喜歡吃他們(永齡農場)的玉米。我以前在家煮火鍋,都不太敢買玉米,因為玉米會吸農藥到梗裡頭去,吃火鍋放湯裡一熬就變農藥湯。但農場種的玉米非常甜,台灣這塊土地種出來的玉米,你看看,都可以煉糖了。
不過,我們現在也很頭痛。當初訂BOPT,經營到現在還沒賺錢,我已經投入五、六億台幣了。永齡基金會是我個人的,不是公司的。
最近,我們也跟高雄市政府報告,希望高雄市政府收回去,因為土地租約到年底就到期。但我們之前講過BOPT,沒獲利怎麼移轉?這樣等於害了這些員工。所以,正在跟高雄市政府商量,希望找到一個大家都贏的方案。
最主要這個農場不能斷,我們花多少時間跟心血,光有機農場就花了3年做認證。當初積累的經驗和成果,不要受到任何影響或破壞,這是我的第一個原則。
第二個原則,這些員工當初受到八八風災影響,現在還有100個家庭。最起碼他們學有一技之長。
第三個原則,我已經投這麼多錢下去,請專家來幫忙經營。我並不準備賺錢,因為這不是我賺錢的本業。我的原則是,最起碼可以損益兩平。
希望在這三個原則之下,把農場經營達到損益兩平,我們就盡快交出去。
要幸福,就必須付出
台灣這塊土地很好,只要你用心、努力經營,一定會有很好的成果。
之前尼泊爾大震,大家常常對既存的東西不珍惜,要遇到災難才懂得珍惜。但天底下沒有永遠白吃的午餐、也沒有永遠的幸福,你要幸福,就必須付出。
幸福的定義大家都不一樣,沒有災難的時候,都叫幸福。我覺得,在台灣我們應該珍惜這塊地、這裡的人。
台灣未來的希望在年輕人,在年輕的一代。
我是1950年在台灣出生的,今年66歲了。我在金門當兵還有聽過砲彈的聲音。
台灣年輕人是在無憂無慮的環境下成長。我們上一代不同,我到小學才有鞋子穿,我說給我女兒聽,她說我絕對在騙他們。
我國小一年級買鞋子,就是買四年級的尺碼。校長朝會的時候,我走路鞋子就發出「叩叩叩」的聲音。鞋子一直穿到四年級,就穿這一雙鞋,平常都是打赤腳。
台灣新一代有他們的想法,但比較沒有經歷過挫折。但挫折其實是一種考驗。你看我過去十年來也受到非常多的挫折,有兩百多名教授寫我是台灣之恥。
我認為重要的是,你要能夠容許別人檢驗。更重要的是,做事是為了自己的良心。我每天還是很努力地工作。
年輕人要能夠接受挫折,挫折對年輕人是有好處的。我常常講,「經一事、長一智」。
經驗確實是有助於你做判斷。現在年輕人缺乏經驗,缺乏經驗你就怕做事,因為怕做錯事,但不做怎麼會有經驗?
我常跟同仁講,做錯事不可怕,可怕的是重覆犯錯。
例如,我弟弟得癌症,我很惋惜,沒有把他救回來。但我要把當時救治的經驗完全複製到台大。
台灣的年輕人要學著肯做事,不要怕做錯事、不要怕被人家批評。
我就是個例子,怎麼批評我都接受,怎麼罵我都接受。年輕人要勇於任事,不要怕做錯事,做錯事才帶給你經驗。
台灣要進步,得靠民間力量
除了台大電機系副教授葉丙成,我們去年還投資和沛科技創辦人翟本喬。他們都是顛覆傳統的創意者和實踐者。
現在全世界不缺點子,缺的是執行者。點子大家都會想,「想」很容易,「做」卻不容易。
我現在就大量支持那些又有點子、又有創意的人。像在中國大陸,我跟李開復的創新工廠合作,也跟馬雲合作一個「淘富成真」計劃。(編按:郭台銘與馬雲合作打造虛實結合的高科技創新和研發製造基地,協助淘寶業主轉型升級,不要光打價格戰。)
淘寶很多賣假貨(的業主),馬雲來跟我談,我說淘寶不應該賣假貨,我幫你做,你就可以賣真貨。我做的東西又好用又便宜。一個是淘寶成功,一個是富士康成功,當然淘寶的商家也能「淘富」成真,有很多重的意義。
後來在淘寶圈裡就流行一句話:「我們不要做價格的破壞者,要做價值的創造者。」
回頭看台灣,台灣其實有很多願意做事的人。我很喜歡甘迺迪總統講的,不要老是期望政府替你做很多事情。要政府改變很多東西,太困難了。
民間的能力和活力,才是推動台灣進步的泉源。(黃亦筠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