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ople 人物 To Mention Only A FEW.

2025年11月14日 星期五

TITLES【追書時報】Kabuki Kool 《美人凝視:喜多川歌麿的浮世繪藝術》。




【追書時報21】
https://hcbooks.blogspot.com/2011/08/blog-post_2535.html
Ken Kesey 奇人,他的小說 (台北太陽社 2011)/電影1975 

《飛越杜鵑窩》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裡的男主角被施以前腦葉白質切除手術,象徵什麼?

《殺母的文化:二十世紀美國大眾心態史》(孫隆基)

【追書時報20】
https://hcpeople.blogspot.com/2025/10/stephen-greenblatt-swerve-how-world.html
《權力劇場:莎士比亞的領導課》等等 ;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劍橋大學辯論社(Cambridge Union)說,從母親教他英文的方式,學到了一項關鍵領導能力「我看待任何事情的方式就是:這能有多難?」。
《仲夏夜之夢》之夢 1978/2025; Shakespeare’s Language 4: The Hidden Code of You vs. Thee.

Stephen Greenblatt 葛林布萊 ,《推理莎士比亞Will in the World: How Shakespeare became Shakespeare》 《大轉向:文藝復興的開展與世界走向現代的關鍵時刻》......

【追書時報 19】
https://hcbooks.blogspot.com/....../marie-antoinette......

Antoinette by Stefan Zweig 『瑪麗 安托內特傳:法蘭西悲情王后』
Under the Spell of Royal Rituals
精裝版《瑪麗安托瓦內特風格》展覽畫冊
《與瑪麗安托瓦內特共度的一天》
Singer Madonna dressed as Marie Antoinette when she performed "Vogue" for the MTV Music Video Awards in 1990.Marie304頁,盡是緞面鞋履、沙沙作響的絲綢、令人驚豔的髮型、精緻的馬卡龍、引人入勝的陰謀,當然還有血腥的法國大革命。
《瑪麗安托瓦內特風格》展覽圖錄取材於當時的記載、信件、肖像以及僅存的少量個人物品,重現了這位魅力四射卻又命運多舛的法國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的生平與風尚。
這位命運多舛的法國王后至今仍激勵著人們——從十九世紀的盛裝舞會到約翰·加利亞諾為迪奧設計的時裝,再到索菲亞·科波拉執導的電影,無不體現著她的傳奇。這本展覽圖錄以全新的視角審視了這位複雜而又飽受誤解的人物,她的風格、青春和傳奇經歷都賦予了她永恆的魅力。
《瑪麗安托瓦內特風格》展覽圖錄可在V&A商店線上購買,也可前往V&A南肯辛頓分館購買-連結見個人簡介。
圖片描述 - 精裝版《瑪麗安托瓦內特風格》展覽畫冊,封面為弗朗索瓦·於貝爾·德魯埃的油畫《法國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書脊上印有粉紅色燙金標題和 1760 年代的豹紋圖案。











【追書時報 18】

https://hcbooks.blogspot.com/2011/09/blog-post_18.html
拉封登寓言/ 拉封登(Jean de La Fontaine)著; 莫渝譯. 臺北: 志文出版社, 民77/1988

拉封登(La Fontaine, Jean de), 1621-1695.
此書有索引相當有用
譬如說我查福樓拜致喬治桑信中提的橡樹與蘆葦

----

在1762年的插圖中,靈感源自讓·德·拉封丹的詩作《教皇無花果島上的魔鬼》,一位女性面對邪惡並非依靠武器或祈禱,而是憑藉智慧。

當魔鬼要求農夫一半的收成時,農夫耍了個花招,只給了他一些葉子和莖稈。魔鬼勃然大怒,發誓要報復。農夫戰戰兢兢,但他的妻子佩雷塔卻毫不畏懼。

當魔鬼再次出現時,她假裝受傷——聲稱是丈夫打了她。然後,在令人震驚的反抗中,她撩起裙子,露出所謂的傷口。

魔鬼被人類的膽識──被女性原始而無畏的力量震撼──嚇得魂飛魄散,從此消失得無影無蹤。

拉封丹的故事既詼諧又深刻,它展現了智慧如何驅散恐懼——即使是羞恥,當與勇氣結合時,也能成為一種武器。

佩雷塔並非魔鬼的受害者;是她讓魔鬼淪為自身恐懼的俘虜。

#恥辱的俘虜 #讓‧德拉封丹 #神話與道德 #勇氣史 #民間傳說 #歷史上的女性

In a 1762 illustration inspired by Jean de La Fontaine’s poem “The Devil of Pope Fig Island,” a woman faces evil not with weapons or prayers — but with wit.
When a devil demands half a farmer’s crops, the farmer tricks him, giving only leaves and stems. Enraged, the devil vows revenge. The farmer trembles, but his wife, Perretta, does not.
When the devil returns, she feigns injury — claiming her husband has beaten her. Then, in a moment of shocking defiance, she lifts her skirt to reveal the supposed wound.
The devil, struck by human audacity — by the raw, unapologetic power of womanhood — recoils in terror and vanishes forever.
La Fontaine’s tale, playful yet profound, shows how cleverness can banish fear — how even shame, when wielded with courage, can become a weapon.
Perretta was not the devil’s victim; she was the one who made the devil hostage to his own horror.

【追書時報 17】 《懷海德對話錄》 裡,一所大學需二三百年的成果累積才可觀。
https://hcpeople.blogspot.com/2025/11/2025-1112.html

參觀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2025 1112): 了解"流變與重構:千禧年來台灣文學」學術研討會暨作家論壇"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

參觀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 ( 《百文一見》特展 文學院為慶祝人文館全新啟用,並迎接即將到來的臺大 百週年校慶,


【追書時報 16】
https://hcbooks.blogspot.com/....../germany-memories......
Germany: Memories of a Nation By Neil MacGregor 德意志:一個國家的記憶。
台積電德國德勒斯登蓋廠

【追書時報 15】(美)朱莉·納爾遜·戴維斯《美人凝視:喜多川歌麿的浮世繪藝術》。
https://hcpeople.blogspot.com/2024/12/261-kitagawa-utamaro-i-17531806-here.html


日本浮世繪大師 -- 喜多川歌麿 Kitagawa Utamaro 漢清講堂261 歌磨 Kitagawa Utamaro I (喜多川 歌麿, 1753–1806; here signed: Utamaro hitsu drew 歌麿筆),



日本木版畫是西方世界獨一無二的藝術現象,它既有令人嘆為觀止的風景,也有令人臉紅心跳的情色畫面;既有妖魔鬼怪折磨生靈,也有相撲力士、歌舞伎演員和藝妓等巨星。我們全新推出的超大開本畫冊《日本木版畫》揭開了這門備受喜愛卻鮮為人知的藝術的神秘面紗,展現了1680年至1938年間200幅最傑出木版畫背後的故事和人物。本書精選世界各地博物館和私人收藏中的珍品,收錄了89位藝術家的作品,並附有17幅摺頁插圖💕

《戀人》,喜多川歌麿,1788年,選自蔦屋重三郎出版的《枕上詩》(歌藏)。 © 曼恩收藏,伊利諾州高地公園。收錄於 TASCHEN 最新 XXL 版畫集《日本木版畫》。

----

【追書時報 14】【追書時報】"Martin Chuzzlewit" is a novel by Charles Dickens, Peter Drucker “真正的美國”…… ”土製popularist諷刺過度“抱歉”……


 “真正的美國”……   《馬丁‧瞿述偉》"Martin Chuzzlewit"這本小說很厚,有中譯本。Peter Drucker 在回憶錄“ 《旁觀者》……”提到作者出版十餘年之後,為書中描寫的美國選舉時的土製popularist諷刺過度“抱歉”……作者是先知,寫出至2024年選舉揭曉的“真正的美國”……


《馬丁‧瞿述偉》是查爾斯‧狄更斯創作的小說,於1843年至1844年間連載。它被認為是狄更斯晚期流浪漢小說之一,透過丘澤爾維特家族的命運,探討了自私、道德和救贖等主題。 故事圍繞著年輕的建築師馬丁·丘澤爾維特展開,他因自私的行為而被富有的祖父——也叫馬丁·丘澤爾維特——剝奪了繼承權。小說對比了兩個丘澤爾維特家族成員的命運:一個是尋求道德救贖和個人成長的馬丁,另一個是貪婪腐敗的堂兄喬納斯,後者將他引向犯罪和絕望的深淵。 狄更斯運用眾多鮮活的人物形象,諷刺了社會的各個層面,包括虛偽、貪婪和對財富的追逐。書中塑造了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例如自私自利、偽裝成正直的建築師塞思·佩克斯尼夫,以及靠他人死亡牟利的殯儀館老闆莫爾德先生。故事充滿幽默,並巧妙地融入了對社會的諷刺,展現了狄更斯對人性的敏銳洞察。 小說也穿插了馬丁前往美國的副線情節,講述了他如何體驗當時的文化差異和社會問題。這段旅程也為進一步探討身分認同和歸屬感等主題提供了背景。 總而言之,《馬丁‧瞿述偉》是一部複雜而引人入勝的作品,體現了狄更斯不斷演變的文學風格以及他對人物和道德的深入探索。這部作品至今仍是狄更斯作品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其幽默、社會批判和令人難忘的角色而備受讚譽。

【追書時報 13】
https://hcmemory.blogspot.com/2025/11/grumpy-guide-geography-of-bliss-one.html

杜塞爾多夫藝術宮博物館的一位導遊每月兩次舉辦「暴躁導遊 “Grumpy Guide”」導覽活動,故意侮辱遊客…

《尋找快樂之國》/《福祐之地:世上最快樂的地方》(The Geography of Bliss: One Grump's Search for the Happiest Places in the World)

【追書時報 12 】
https://hcpeople.blogspot.com/2025/11/11-1895-2017-162-202509.html

葉龍彥博士(1940~2023) 未亡人張素珠寄贈 《臺灣的崛起: 從16世紀到2世紀,歷經四百年的臺灣磅薄史詩.......》 ; 作者, 葉龍彥著 ; 出版機構, 充電趣電影文化 ; 出版版次, 2025.09 初版 ;


葉龍彥 《圖解台灣電影史(1895-2017年)》《西門町電影史》《日治時期台灣電影史》;《老戲院》;合著數本

【追書時報 11 】
https://hcpeople.blogspot.com/2019/01/thomas-mann.html

魔界川端康成《文章讀本》一休/川端文章讀本等:佛界易入 魔界難入、

『好孩子,你所知道的大概只有亞當和夏娃兩人?』《赫爾曼與陀羅特亞》(Herrmann und Dorothea)中的莫札特魔笛男女主角Pamina and Tamino 、

魔山 dw 談Thomas Mann 及"The Magic Mountain" (originally titled "Der Zauberberg")等:

Thomas Mann/彭淮棟、林世堂、張己任



【追書時報 10 】楊憲益自傳《White Tiger: An Autobiography of Yang Xianyi》。
https://hcpeople.blogspot.com/2008/01/blog-post_12.html
「在牢中和幾個犯 人關在一起,他們幹什麼的都有,我教他們讀唐詩唱英文歌曲,他們也教了我很多,教什麼?偷東西哪,殺人哪,我也從他們身上學了許多東西。」
楊憲益訪談;
《奧德修紀》
《銀翹集》、
《零墨新箋—譯餘文史考証集》、

【追書時報 09 稍微深入談日本古典文藝KABUKI 】
https://hcpeople.blogspot.com/2025/11/09-kokuho-202511.html
電影《國寶Kokuho》 ; 《曽根崎心中》/《曽根菸鴛鴦殉情》--- 錢稻孫譯《近松門左衛門選集》;
推薦NHK國際台(英語)一系列的KAKUKI KOOL 節目,
譬如 The Battles of Coxinga: Chikamatsu's Puppet Play, Its Background and Importance 國姓爺/ 鄭成功之戰。
《聯合文學 吉田修一專輯》2025.11
【追書時報 09 稍微深入談日本古典文藝KABUKI 】 電影《國寶Kokuho》 ; 《曽根崎心中》/《曽根菸鴛鴦殉情》--- 錢稻孫譯《近松門左衛門選集》; 推薦NHK國際台(英語)一系列的KAKUKI KOOL 節
hcpeople.blogspot.com
【追書時報 09 稍微深入談日本古典文藝KABUKI 】 電影《國寶Kokuho》 ; 《曽根崎心中》/《曽根菸鴛鴦殉情》--- 錢稻孫譯《近松門左衛門選集》; 推薦NHK國際台(英語)一系列的KAKUKI KOOL 節
No and Bunraku: Two Forms of Japanese Theatr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December 1, 1990) 能・文楽・歌舞伎 (講談社, 2001). Jp trans. 吉田 健一 & 松宮史朗 noh...


【追書時報 09 稍微深入談日本古典文藝KABUKI 】
https://hcpeople.blogspot.com/2025/11/09-kokuho-202511.html
電影《國寶Kokuho》 ; 《曽根崎心中》/《曽根菸鴛鴦殉情》--- 錢稻孫譯《近松門左衛門選集》;
推薦NHK國際台(英語)一系列的KAKUKI KOOL 節目,
AI Overview
In the context of the TV show Kabuki Kool (produced by NHK World-Japan), the word "Kool" is an informal, stylized spelling of the English word "cool," used to convey that traditional Kabuki theater is interesting, modern, and exciting.
The show is designed to introduce and explain traditional Japanese Kabuki theater to a foreign, English-speaking audience, presenting it in an accessible and engaging way. The title uses "Kool" to suggest that this ancient art form is not just a dusty historical relic, but is a vibrant, contemporary, and "cool" form of entertainment with relevance today, even influencing modern Japanese culture like anime and games.
人工智慧概述
在電視節目《歌舞伎酷炫》(由NHK World-Japan製作)中,「Kool」一詞是英文單字「cool」的非正式風格化拼寫,用來表達傳統歌舞伎劇的趣味性、現代感和活力。
該節目旨在以簡單易懂、引人入勝的方式向英語觀眾介紹和講解日本傳統歌舞伎劇。節目名稱中的「Kool」意在表明,這種古老的藝術形式並非塵封的歷史遺跡,而是一種充滿活力、時尚前衛的娛樂形式,在當今社會依然具有現實意義,甚至對現代日本文化(如動漫和遊戲)產生了影響。
譬如 The Battles of Coxinga: Chikamatsu's Puppet Play, Its Background and Importance 國姓爺/ 鄭成功之戰。



【追書時報 08】奮鬥與愛的故事:
https://hcpeople.blogspot.com/2025/11/1500.html

半世紀的風華——向臺灣作曲大師致敬; (長笛篇)
《孤獨行路終不悔—賴德和的音樂人生》《德和青青: 浪漫主義的愛情樂在在》;
羅芳華 (Dr. Juanelva Rose)來台60年( 2025): 永遠青春2024 永遠芳華2025 。《東海大學音樂學報》第一期 1975?....
(我就是所有我讀過的作家,所有我遇到的人,所有我愛過的女人,所有我到訪過的城市。)撰寫回憶錄的一些反思 (胡適鼓吹寫傳記的信徒 VS Bauhaus 的校長 W. GROPIUS 的說法也很有道哩,說明回憶錄能力有限..... )
蕭菊貞 矽谷的首映日,一天內近1500名觀眾進入電影院看《造山者》,還有很多人買不到票⋯⋯ 放映的電影院地點很特別,對面就是矽谷半導體的誕生地「391 San Antonio Road」,附近還有一塊小型紀念碑 寫著”Birthplace of Silicon Valley” 就連我們住的飯店,進門的第一面牆也是「14-Si-28.086」矽元素表
台灣的科技奮鬥故事能踏上這裡,也是寫下歷史吧! 造山者-世紀的賭注 A Chip Odyssey ),讀蕭菊貞導演"矽谷的首映日,一天內近1500名觀眾進入電影院看《造山者》,還有很多人買不到票⋯⋯"

【追書時報 07】

【追書時報 07】 《蝴蝶記 『三三集刊』第一輯》 發刊辭.
https://hcpeople.blogspot.com/2025/11/07-19774-1949.html
春潮方生兮
日月星辰於啪啪的浪潮中燦爛升起
呀— 竟也在這樣的三月三
『三三集刊』或釋出雲的紫微
這或是偶然,或是必然;或是人意,或是天意
又或是什麼都不是
你訝異也好
— 最好笑一笑
它的光輝靜落在沙灘上
銀河裡思凡的星
您無意拾起來
聽它向您訴說天上的故事

您若認為『三三』縱排出乾卦,橫排出坤卦,也好 /。

《蝴蝶記 『三三集刊』第一輯》,皇冠雜誌社,1977年4月, 馬叔禮(1949—)《三三集刊》主編


民國62年追隨史惟亮先生任省立交響樂團研究部主任之職,除了策劃「中國現代樂府」,持續演出本國作曲家作品之外,又籌設台中市光復國小及雙十國中音樂班(這是現在普設於全省各縣市音樂班之先驅)。最值得一提的是音樂班之教材廣泛取材鄉土教材,大力扭轉全盤西化的觀念。史先生主持省交響樂團時間短短不及兩年,卻惠我良多,僅以最重要的兩件事略述如後:當時他正完稿《音樂向歷史求證》一書,由我幫忙校稿也順便時常請益,書中主要思想,中國音樂史聲音部分的主流應該流傳存在戲曲音樂當中,雅樂只是儒生攀附政治造出來的形式而沒有生命。我們的音樂文化也應珍惜身邊環境存在的諸如歌仔戲、客家、福佬及山地民歌(現稱原住民)皆爲瑰寶。時下普通覺醒的多元文化觀,在20餘年前,史先生已預為先知!忝爲弟子的我也早就從中汲取豐厚的滋養。  ~~~顏綠芬《孤獨行路終不悔—賴德和的音樂人生》2022 ( 陳忠信送的書)。賴德和   <咬舌詩>合唱版已由台北室內合唱團出版於《合唱無設限四》。邱坤良《德和青青: 浪漫主義的愛情樂在在》 《文訊雜誌》2014年10月號No.348. pp.13~19.   Dolly Parton      


吳家恆,吳鳴等多人

國臺交80周年專書陳惠湄、黃俊銘、楊忠衡、陳效真、李志銘、吳孟宇、明格斯、林耀民、孟瀟諸位高手的協助,擔任執筆,也請到歷史學者彭明輝(吳鳴)教授擔任審定。


前(幾)天,國臺交80周年記者會,我因為參與80周年專書的撰寫與編輯,被找去記者會。
過去的半年來,花了許多時間在這本書上頭,邀請作者,討論,在這個過程,很幸運得到陳惠湄、黃俊銘、楊忠衡、陳效真、李志銘、吳孟宇、明格斯、林耀民、孟瀟諸位高手的協助,擔任執筆,也請到歷史學者彭明輝(吳鳴)教授擔任審定。我自己也把整個八十年整理了一遍,同時也負責這本書主文的撰寫。
這是個無底洞,越挖越深,越挖越驚奇,但心中也暗叫不妙。這個過程不容易進去,但是出來更難。表面看起來,好像就一小圈路,但越走越遠,越繞越大圈,但問題是,我得在時限之內繞回來。
所以這半年來,沙龍音樂會辦得比較少,因為實在沒辦法兼顧。但也因為這本書,多了一條新的路徑來認識臺灣,認識臺灣音樂,認識國臺交。我才發現,自己原來認識得太少,也發現,包括台灣的音樂家、音樂系學生,文化工作者、文化官員,對這一塊的認識都很有限。
這是滿可惜的。溫故知新,這句話是真的。現在碰到的問題,有很多在以前都曾碰到;現在以為的創舉,很多在以前都已經做過。花一點時間,了解過去,會得到很多幫助,少走很多冤枉路。
這本書出版之後,國臺交在網站上應該會開放免費的電子版,再請大家賜閱、指教。


【追書時報06 】從 "TAIWAN PLUS 台的Rebel Artist 專集群英: 周書毅等多人"
到《反叛的科學家:一代傳奇物理大師的科學反思》"
https://hcpeople.blogspot.com/2025/07/disturbing-universe-by-freeman-dyson.html

《宇宙波瀾》( Disturbing The Universe by Freeman Dyson (1923~2020) (英文本1979 書名出自The Love Song of J. Alfred Prufrock 第7章章名 《攀登F6峯》詩歌,末引歐本海默喜歡的詩歌《牧師項圈/領圈為1633年發表的一首詩,收錄於赫伯特詩集《聖殿》--這詩集生前託摯友評判是否值得出版。)


【追書時報05 】
https://hcpeople.blogspot.com/2025/11/scientifically-hair-is-awe-inspiring.html

「女孩」特別選在基隆「中山陸橋」取景,向24年前的經典作《千禧曼波》致敬,「舒淇橋」。
長髮 唐墓 壁畫 舞 康正果《泛文與泛情 》頁265;《肉像與紙韻 》

「髮妻」「結髮為夫妻」,意指男女初成人時,在婚禮上將各自的頭髮打結綁在一起,象徵永結同心。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主宰許多華人的一生:民國前尤然;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髮上衝冠。」
宋.岳飛〈滿江紅.怒髮衝冠〉詞:「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

頭髮不只是死物,它更是你身體秘密的寶庫——但從科學角度來看,頭髮令人驚嘆,是大自然工程的真正奇蹟 scientifically, hair is awe-inspiring, a true marvel of nature’s engineering。

拿破崙頭髮的分析歷史錯綜複雜,相互矛盾的研究結果引發了關於其死因的持續爭論。

【追書時報02 】
https://hcpeople.blogspot.com/....../fairy-tales-by......
傳到唐朝的《灰姑娘》世界文學漂泊記:張隆溪《作為發現的世界文學》2025: 頁92~93;
《格林成人童話全集 21《灰姑娘》頁70~75 》:
德國格林兄弟"Fairy Tales" By The Grimm Brothers德國格林兄弟《格林童話全集》/;……
查看更多
hcpeople.blogspot.com
【追書時報02 】傳到唐朝的《灰姑娘》世界文學
【追書時報01 】周芬伶家ㄧ門八個東海人合編《紅土地白鼻心》(東海校史); 《提案 on the desk 139 》2025.11. 《提案 on the desk 139 》2025.11成品公關書: 對老頭子如我。這期倒回看會較不出力, ┬第25頁,胡金倫介紹: Three Wee Bookshops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果然,書市還找不到此書《紅土地白鼻心》的資訊。 ISBN 說十月初出版,.....耐心等待。
周芬伶這一年來投注在東海七十年校史編務,書名《紅土地白鼻心》。完成之後,昨天有個發表會。但我可能力氣用盡,竟不知要說什麼。這是屬於大家的書,無我最重要。
東海七十年前由一群人種下真善美的種子,並實踐在這塊土地上,沒有他們的犧牲奉獻,就沒有這優美的傳統與理想。
我們家ㄧ門八個東海人,我能有機會回報很開心,謝謝學校、編輯團隊,太多話要說,就化為一句—-祝東海七十歲生日圓滿與遠大!
【追書時報01 】周芬伶家ㄧ門八個東海人和編《紅土地白鼻心》(東海校史); 《提案 on the desk 139 》2025.11. 《提案 on the desk 139 》2025.11成品公關書: 對老頭子如我。這期倒回看會較不出力, 地25頁,胡金倫介紹: Three Wee Bookshops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提案 on the desk 139 》2025.11成品公關書: 對老頭子如我。這期倒回看會較不出力
Three Wee Bookshops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Front Cover
Ruth Shaw
Allen & Unwin, Feb 24, 2026 - Biography & Autobiography - 320 pages
This stunning sequel to The Bookseller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continues Ruth Shaw's story with more heartwarming tales from a woman who has lived a brave and fascinating life.



【追書時報04 】
https://hcpeople.blogspot.com/2025/11/04-1935-nose-large-two-burner-fireplace.html
鼻子兩題:"夏目漱石說芥川這篇小說《鼻子》具有「優雅的趣味」":《芥川龍之介全集》;《異鄉人:上海的芥川龍之介/上集》1921年『芥川龍之介の書画』2009;《海市蜃樓、橘子》;芥川龍之介(Akutagawa, Ryunosuke) (1892-1927)讀 《河童旅行 素描本》之「令人懷念的書」(送邱振瑞先生)


;Jean-Louis Gailemin《達利:超現實主義狂想天才》Dali (New Horizons) /anglais: the impresario of surrealism/Mae West Room, Salvador Dalí, 1975"

鼻子:一個大型雙灶壁爐"---薩爾瓦多·達利1935年創作的水粉和攝影作品《梅·韋斯特的臉,可用作超現實主義公寓》為靈感 :The Nose: A large, two-burner fireplace (with two areas for logs at the base of each nostril).

【追書時報03 】從「詩人"石川啄木"曾在日記中寫到,克服病痛,在死之前,前往相馬屋購買原稿用紙。」到
The First Modern Japanese:The Life of Ishikawa TakubokuBy Donald Keene (1922~2019)『《石川啄木:日本的第一個現代人》(2025
https://hcpeople.blogspot.com/....../03-first-modern......
紙上級樂
......神樂坂有間創業三百年的老字號紙店名為「相馬屋」,國民文豪"夏目漱石"最愛用他們家的稿紙寫作。而有另一派文人,則偏愛附近的百年「山田紙店」所出的稿紙,這兩店各有擁護者。
因此,對原稿用紙特別講究的作家們便分成了「相馬派」與「山田派」對立,彼此互看對方不大順眼。作家"吉行淳之介"就是擁抱山田原稿紙派。而這些東瀛文豪,各個赫赫有名,但是一旦用錯了稿紙,腦波變弱,就寫不出文章來,非常有趣。
詩人"石川啄木"曾在日記中寫到,克服病痛,在死之前,前往相馬屋購買原稿用紙。多年之前,我曾到過神樂坂的相馬屋一回,沒買東西,只進店欣賞那些原稿用紙。.......
Donald Keene (1922~2019 96歲.義子將骨灰撒夏威夷2025年6月6日,他戰時學日語處) 'Expatriates of No Country: The Letters of Shirley Hazzard and Donald Keene' (edited by Brigitta Olubas, courtesy of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追書時報03 】從「詩人"石川啄木"曾在日記中寫到,克服病痛,在死之前,前往相馬屋購買原稿用紙。」到The First Modern Japanese:The Life of Ishikawa TakubokuBy Donald Keene (1922~2019)『《石川啄木:日
hcpeople.blogspot.com
【追書時報03 】從「詩人"石川啄木"曾在日記中寫到,克服病痛,在死之前,前往相馬屋購買原稿用紙。」到The First Modern Japanese:The Life of Ishikawa TakubokuBy Donald Keene (1922~2019)『《石川啄木:日
【追書時報03 】 紙上級樂 ......神樂坂有間創業三百年的老字號紙店名為「相馬屋」,國民文豪"夏目漱石"最愛用他們家的稿紙寫作。而有另一派文人,則偏愛附近的百年「山田紙店」所出的稿紙,這兩店各有擁護者。 因此,對....

張貼者: 人事物 於 下午2:28 沒有留言:

【追書時報20】 《權力劇場:莎士比亞的領導課》等等 ;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劍橋大學辯論社(Cambridge Union)說,從母親教他英文的方式,學到了一項關鍵領導能力「我看待任何事情的方式就是:這能有多難?」。 《仲夏夜之夢》之夢 1978/2025; Shakespeare’s Language 4: The Hidden Code of You vs. Thee. Stephen Greenblatt 葛林布萊 ,《推理莎士比亞Will in the World: How Shakespeare became Shakespeare》 《大轉向:文藝復興的開展與世界走向現代的關鍵時刻》The Swerve: How the World Became Modern 大師為你說莎士比亞:戲劇之王的誕生Will in the World: How Shakespeare became Shakespeare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說,他從母親教他英文的方式,學到了一項關鍵領導能力。
黃仁勳在12日公布的一場劍橋大學辯論社(Cambridge Union)座談中說:「我母親教我英文,但她不太會說英語,這說明了一切」,「這在許多方面多多少少定義了輝達,還有我自己」,「我看待任何事情的方式就是:這能有多難?」
AI Overview
About Us - The Cambridge Union
The purpose of the Cambridge Union is to be a forum for debate and discussion, hosting guest speakers and organizing competitive debates to promote the free exchange of ideas. It is the oldest and largest student society at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founded in 1815 to provide a platform for members to engage with a wide range of topics and prominent figures. 
AI Overview
莎士比亞的劇作探討了多種領導風格,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在悲劇中刻畫的領導者,例如《馬克白》中的野心勃勃的君主,以及在《李爾王》中因判斷失誤而導致國家動盪的君主
。這些作品深刻地展現了權力、野心、人性的複雜性,以及領導者所面臨的道德困境和其決策對國家帶來的影響。 
  • 野心與權力的誘惑:
    • 《馬克白》描繪了一位權力慾薰心、最終走向毀滅的君主。
  • 決策與責任:
    • 《李爾王》則探討了過於自負的君王因個人判斷失誤,導致國家動盪不安。
  • 人性與道德的困境:
    • 莎士比亞的作品擅長描寫領導者內心的衝突與掙扎,如《哈姆雷特》中面臨道德選擇的王子。
    • 他的劇作不僅展現了領導者光明的一面,也揭示了人性的陰暗面,以及這些陰暗面如何影響領導行為。
  • 領導的影響:
    • 莎士比亞的作品深刻地探討了領導者的一舉一動如何影響其國家、人民甚至家庭的命運,強調了領導者責任的重大。 
  • 第4 期專題任務-莎士比亞
    莎士比亞的作品不僅在文學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對戲劇藝術和 文化歷史帶來了重大的貢獻。 莎士比亞的的作品擅於刻畫人物心理,運 用生動的戲劇語言扣動讀者心弦,他的故事結構嚴謹、情節豐富多元, 其中更富含人生哲理。 許多讀者透過閱讀他的劇作常常能學到很多道 理,如...
    木柵國小
  • 四大悲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英國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即莎翁的四部悲劇作品《哈姆雷特》、《李爾王》、《馬克白》和《奧賽羅》。
    维基百科
  • 莎士比亞生平介紹|作品特色及著名作品| Art
    Mar 19, 2024 — 2. 莎士比亞作品特色 莎士比亞的作品以其深刻的人物刻畫、精湛的語言運用和豐富的主題內容而著稱。 他的劇本涵蓋了愛情、權力、背叛、家庭等各種主題,並通過生動的對話和情節展開展現出人性的複雜性。 莎士比亞的作品還常常融入詩歌元素,他的詩歌...
    Madame Figaro Hong Kong
Show more

權力劇場:莎士比亞的領導課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 › prod...
·Translate this page
內容簡介. 400多年過去了,激勵莎士比亞創作出那些深奧劇情的人生和管理難題,仍然困擾著今天的商界領袖。 本書的作者沒有把莎士比亞的劇作與管理技巧簡單對比了事。

Shakespeare’s Language
#4: The Hidden Code of You vs. Thee
There are, I think, numerous ways to enjoy reading Shakespeare’s plays: you can luxuriate in the beauty of the language; study the imagery; concentrate on following the iambic pentameter; or work to understand the language as clearly as possible.
Another aspect of the poetry worth 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 is the use of you vs. thee. There was a deep social code embedded in their use, and grasping the subtleties of this code can significantly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aracters in Elizabethan drama, adding a truly delightful extra layer of comprehension.
I will use examples from Act II, Scene I of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to illustrate.
I. At the most superficial level, you represents the formal form of address, and thee is informal. However, this distinction barely even scratches the surface.
A good starting point is to recognize that choice of pronoun can be used to signal differences in status between characters. Any man or woman will address those above them with you, while employing thee when speaking to those below them.
Thus Oberon addresses Puck with thee, as when he instructs the imp to apply the magic herb’s juice to Demetrius’ eyes: “Take thou some of it, and seek through this grove … a disdainful youth; anoint his eyes… thou shalt know the man / By the Athenian garments he hath on … And look thou meet me ere the first cock crow.”
Puck in turn responds, “Fear not, my lord, your servant shall do so.”
II. More interesting is the exchange between Demetrius and Helena earlier in the scene. Helena, we remember, loves Demetrius, but Demetrius is planning to elope with Hermia.
Helena always addresses Demetrius with you; this signals her respect for Demetrius, but there is also an element of her feelings of inferiority to him. Here she describes the irresistible attraction Demetrius seems to exert over her:
You draw me, you hard-hearted adamant;
But yet you draw not iron, for my heart
Is true as steel: leave you your power to draw,
And I shall have no power to follow you.
Demetrius’ speeches in this scene are more complex, as he switches back and forth between thee and you.
He uses thee when pouring out his sarcastic disdain on poor Helena:
Tempt not too much the hatred of my spirit;
For I am sick, when I do look on thee.
Then, Demetrius tries to reason with Helena, but uses you as a way to emotionally distance himself from her; the effect is a rather civil stiffness in his speech:
You do impeach your modesty too much,
To leave the city, and commit yourself
Into the hands of one that loves you not;
Helena continues her desperate plea:
Nor doth this wood lack worlds of company.
For you, in my respect, are all the world.
Demetrius, now really frustrated, lashes out again, less in control of himself; his contempt is explicit:
I’ll run from thee and hide me in the brakes,
And leave thee to the mercy of wild beasts.
Even as she grows more desperate herself, Helena does not abandon you:
The wildest hath not such a heart as you.
Demetrius then resorts to threatening harm to Helena:
Or, if thou follow me, do not believe
But I shall do thee mischief in the wood.
Demetrius finally storms away, leaving Helena behind; now alone, she dramatically apostrophizes to him with thee, signaling her intimate affection:
I’ll follow thee, and make a Heaven of hell,
To die upon the hand I love so well.
So to summarize you vs thee as illustrated in this article (this list is not exhaustive):
You = formal
Used to: address a person of higher status; show respect; signal emotional distancing; employ mock formality.
Thee = informal
Used to: address a person of lower status; underscore scorn and disdain; express intimate affection.
Drawing below: Louis Rhead.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Helena pursues Demetrius. Folger Shakespeare Library. (1918 or earlier)
莎士比亞的語言

#4:你與汝的隱秘密碼

我認為,欣賞莎士比亞戲劇的方式有很多種:你可以沉醉於語言之美;研究意象;專注於理解抑揚格五音步;或者努力盡可能清晰地理解語言。

莎士比亞詩歌中另一個值得密切關注的方面是「你」與「汝」的用法。它們的使用中蘊含著深刻的社會規範,掌握這些規範的微妙之處可以顯著加深我們對伊莉莎白時代戲劇人物間交流的理解,從而增添一層令人愉悅的全新視角。

我將以《仲夏夜之夢》第二幕第一場為例進行說明。

一、從最表面的層面來看,「你」代表正式的稱呼,「汝」則代表非正式的稱呼。然而,這種差異僅僅觸及了表面。

一個好的切入點是認識到,代名詞的選擇可以用來顯示人物之間地位的差異。任何人在與上級交談時都會稱呼你,而在與下級交談時則會稱呼你。

例如,奧伯龍在吩咐小精靈帕克將魔法草藥的汁液塗抹在狄米特律斯的眼睛上時,就稱呼他為“你”:“取些汁液,穿過這片樹林……尋找一個傲慢的年輕人;塗抹在他的眼睛上……你就能認出他/他身上的雅典服飾……在第一聲雞鳴之前,來見我。”

帕克則回應道:“大人,不必擔心,您的僕人會照辦。”

二、更有趣的是狄米特律斯和海倫娜在本幕早些時候的對話。我們記得,海倫娜愛著狄米特律斯,但狄米特律斯卻打算與赫米亞私奔。

海倫娜總是稱呼狄米特律斯為「你」;這顯示她對狄米特律斯表示尊重,但也包含她對他的自卑感。在這裡,她描述了狄米特律斯似乎對她施加的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你吸引著我,你這鐵石心腸的頑固之人;

然而,你吸引的並非鋼鐵,因為我的心

堅如鋼鐵:讓你繼續吸引我,

我將無力追隨你。

狄米特律斯在這一幕中的台詞更為複雜,他在「你」和「你」之間來回切換。

當他用“你”來表達對可憐的海倫娜的諷刺和輕蔑時,他使用了“你”:

不要太激起我心中的憎恨;

因為我一看到你,就感到噁心。

然後,狄米特律斯試圖與海倫娜講道理,但他用「你」來保持與她的情感距離;結果是,他的言語顯得相當拘謹:

你太有失謙遜了,

竟然離開這座城市,將自己

託付給一個不愛你的人;

海倫娜繼續絕望地懇求:

這片樹林裡並不缺乏陪伴。

因為在我心中,你就是我的全世界。

狄米特律斯此刻真的惱怒了,再次爆發,情緒失控;他的輕蔑毫不掩飾:

我要逃離你,躲進灌木叢裡,

把你留給野獸享用。

即使自己也越來越絕望,海倫娜也沒有拋棄你:

最野蠻的人也沒有你這麼善良的心。

狄米特律斯於是威脅要傷害海倫娜:

或者,如果你跟隨我,不要相信

我會在樹林裡傷害你。

狄米特律斯最後怒氣沖沖地離開,留下海倫娜獨自一人;現在她深情地向他傾訴衷腸,表達她濃濃的愛意:

我要跟隨你,即使身處地獄,也要化作天堂,

死在我深愛的人手中。

因此,總結本文中闡述的「你」與「你」(此列表並非詳盡無遺):

「你」 = 正式

用於:稱呼地位較高的人;表示尊重;暗示情感上的疏離;故作姿態。

「你」 = 非正式

用於:稱呼地位較低的人;強調輕蔑和鄙視;表達親密的愛意。

下圖:路易斯·里德。 《仲夏夜之夢》,海倫娜追逐狄米特律斯。福爾傑莎士比亞圖書館。 (1918年或更早)







我要評價

推理莎士比亞(經典復刻版)
Will in the World: How Shakespeare became Shakespeare
作者: 葛林布萊 新功能介紹
原文作者: Stephen Greenblatt
譯者: 宋美瑩
出版社:貓頭鷹 新功能介紹
出版日期:2013/07/06
語言:繁體中文




美國國家圖書年度非小說獎、
普立茲年度非小說類作品獎雙料得主葛林布萊
破解莎士比亞身世之謎驚世大作!

  ◎ Amazon讀者★★★★強力推薦
  ◎ 紐約時報書評年度選書
  ◎ 美國國家圖書獎決選書單
  ◎ 中文世界莎士比亞權威彭鏡禧教授專文導讀

  莎士比亞到底是如何成為莎士比亞的?

  莎士比亞的身世向來是有名的歷史謎團。

  他只有中學學歷,對人性的洞察卻宛如飽經世故的學者;他出身英國偏遠鄉村,卻有本事在首善之區倫敦揚名立萬;他的父母識字不多,他卻成為西方文學五百年來最偉大的天才。

  一個只有中學學歷的鄉村小孩,為何能成為西方五百年來最偉大的文學巨擘?

  幾個世紀以來,文學家、史學家都想從有限的歷史材料中,還原莎士比亞的身世真相。有人說他其實是義大利人,有人說他的作品其實是他妹妹所寫……莎士比亞的傳記不斷問世,但他的生平、經歷、思想、成長過程,不但眾說紛云、言人人殊,甚至可謂晦澀難明、離奇古怪。

  直到葛林布萊,才解開了這個高懸之久的謎題。

  不同於一般傳記寫作方式,葛林布萊不只收集文獻資料,還融入當時的社會禁忌、語言遊戲,透過作品和其時代的交叉應證,推理莎士比亞的生活處境和創作靈感來源,不但解開了莎作引人入勝的關鍵,更以清晰優雅的語調,娓娓道來莎士比亞的一生。

  葛林布萊何許人?新歷史主義學派開山祖師爺是也,更是2011年美國國家圖書獎年度非小說獎、普立茲年度非小說類作品獎雙料得主。在他筆下,縝密推理與趣味性雙雙兼備的《推理莎士比亞》不僅是嚴謹的研究,也充滿了豐美的文采,絕對足堪見證莎翁精采不凡的一生!

作者簡介

葛林布萊 Stephen Greenblatt

  新歷史主義學派開山祖師
  2011美國國家圖書獎年度非小說獎得主
  2011普立茲年度非小說類作品獎得主

  葛林布萊重視文學作品和歷史脈絡的關聯性,得獎著作眾多,包括《大轉向》(暫譯)、《煉獄裡的哈姆雷特》、《莎士比亞式的談判技巧》。

  葛林布萊現為哈佛人文學講座教授,也是《諾頓莎士比亞》的編輯。

譯者簡介

宋美瑩

  台大中文學士、碩士,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藝術史碩士,諾丁罕泉河大學英國文學博士,專研英國十八世紀詩人畫家布雷克。目前定居英國中部,從事研究與翻譯。

目錄


導讀 「推理」莎士比亞 文∕彭鏡禧
前言 走出書房、融入時代的劇作家
致讀者

第一章 開場首幕
第二章 少年之夢
第三章 宗教恐怖
第四章 婚姻愛情
第五章 勇闖倫敦
第六章 城郊生活
第七章 大學才子
第八章 情郎情婦
第九章 刑場笑聲
第十章 亡魂囈語
第十一章 蠱惑國王
第十二章 回歸平凡

中英對照



Next weekend, October 25th, it's the Boston Book Festival! Swing by at 3:00 pm EDT to see Joseph Leo Koerner in conversation with Pulitzer-prize winning literary historian Stephen Greenblatt, where he will speak about his book, Art in a State of Siege, and the role of art in the face of repressive regimes.

See the full lineup and get tickets here! https://hubs.ly/Q03Pbtny0



377 / 5,000



下週末,10月25日,波士頓圖書節就要來了!美國東部時間下午3點,歡迎前來觀看約瑟夫·利奧·科爾納與普立茲獎得主文學史學家史蒂芬·格林布拉特的對話。他將暢談他的新書《圍城中的藝術》,探討藝術在專制政權面前所扮演的角色。

史蒂芬·格林布拉特(英語:Stephen Jay Greenblatt,1943年11月7日—),美國莎士比亞學家、文學歷史學家和作家。自2000年以來,他一直在哈佛大學擔任約翰·科根人文學教授。格林布拉特是《諾頓莎士比亞》(2015年)的總編輯,也是《諾頓英國文學選集》的總編輯兼撰稿人。[1][2][3]

BooksGreenblatt, Stephen (1965). Three modern satirists: Waugh, Orwell, and Huxley.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300-00508-0.
— (1973). Sir Walter Raleigh: The Renaissance Man and His Roles.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300-01634-5.
— (2005) [1980]. Renaissance Self-Fashioning: From More to Shakespear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ISBN 978-0-226-30659-9.
— (1989). Shakespearean Negotiations: The Circulation of Social Energy in Renaissance Englan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ISBN 978-0-520-06160-6.
— (2007) [1990]. Learning to Curse: Essays in Early Modern Culture.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415-77160-3.
— (1992). Marvelous Possessions: The Wonder of the New Worl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ISBN 978-0-226-30652-0.
—, ed. (1992). Redrawing the Boundari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ry Studies. New York: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ISBN 978-0-87352-396-7.
with Cohen, Walter; Howard, Jean; Maus, Katharine Eisaman, eds. (2008) [1997]. The Norton Shakespeare (2nd ed.). New York: W. W. Norton. ISBN 978-0-393-92991-1.
with Gallagher, Catherine (2001). Practicing New Historicis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ISBN 978-0-226-27935-0.
— (2002). Hamlet in Purgator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691-10257-3.
— (2004). Will in the World: How Shakespeare Became Shakespeare. New York: W. W. Norton. ISBN 978-0-393-05057-8.

試閱
收藏試閱本10
人收藏
適合平板
5
3人評分我要評價

大師為你說莎士比亞:戲劇之王的誕生 (電子書)

Will in the World: How Shakespeare became Shakespeare



— (2005). The Greenblatt Reader. Hoboken: Wiley-Blackwell. ISBN 978-1-4051-1566-7.
— (2010). Shakespeare's Freedo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ISBN 978-0-226-30667-4.
— (2011). The Swerve: How the World Became Modern. New York: W. W. Norton. ISBN 978-0-393-06447-6.
— (2017). The Rise and Fall of Adam and Eve. New York: W. W. Norton. ISBN 978-0-393-24080-1.
— (2018). Tyrant: Shakespeare on Politics. New York: W. W. Norton. ISBN 9780393635751.
– with Adam Phillips (2024), Second Chances: Shakespeare and Freud, Yale UP, ISBN 978-0300276367
— (2025). Dark Renaissance: The Dangerous Times and Fatal Genius of Shakespeare's Greatest Rival. New York: W. W. Norton. ISBN 978-0-393-88227-8.






試閱



西元前一世紀,有人提出靈魂是由粒子組成,一個近乎無神論的主張。
西元十五世紀,在基督教掌權的歐洲,此一主張經教廷人員之手重見天日。
就此為後世科學家、哲學家開闢新徑,改變人類命運的走向。

羅馬共和末期,盧克萊修以優美的哲學詩寫成《物性論》一書。書中許多概念和我們的現代生活極為相似,但在那個被神靈包圍的西元前一世紀,極度難以理解且無法被人信任。繼承伊比鳩魯思想的盧克萊修提出:宇宙是由粒子組成,包含靈魂也是,人類沒有比萬物高等,沒有任何事物是不滅的,人只需專注現世、及時行樂。盧克萊修的主張,經過理性思維被壓抑的中世紀,在基督教掌握的歐洲重新出土,可以想見引發多大的衝擊與震撼。更遑論在印刷術發明後,書中的理性思維、原子論、人文精神被傳播開來。隨後的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啟蒙時代一票科學哲學家、文學藝術家都深受影響。還牽動佛洛伊德與愛因斯坦,且透過傑佛遜之手寫入了美國獨立宣言。

本書以1417年教廷文書人員波吉歐,在南日耳曼一座偏遠修道院發現《物性論》的事件貫穿全書。作者巧妙連結羅馬時代與文藝復興的思想與歷史背景,讓讀者身歷其境,體會古羅馬的書籍收藏風潮、中古修道院的手抄書文化,觀察那些沉迷於古代作品的佛羅倫斯人文主義者、醜聞纏身的文藝復興教廷,以及認識無數受《物性論》影響的人物與成就:達文西、莎士比亞、米開朗基羅、拉斐爾、蒙田,以及科學革命時代前後的哥白尼、伽利略、培根、馬基維利、卡拉瓦喬、賽凡提斯、霍布斯到斯賓諾莎等等。

這是一本描繪人類歷史轉變的關鍵時刻——文藝復興,眾人重新思索宇宙、理解萬物的人文思維的再現。這段歷史啟發了無數人,同時,也為後世科學家與哲學家提供的一座舞台,供其繼續思索與驗證。



․這本書提到了書籍的跨界力量,書寫文字的神奇魔力,以及兩千年前詩作的不可思議之處。
──葛林布萊受訪語,摘錄自 Publishersweely.com


․一場震古鑠今的書籍追尋行動,作者以吸引人的筆調與知性的眼光,將這段歷史呈現在世人面前。──《書單》

․極為傑出的非文學作品,書中的觀念與故事足以激盪你的心靈。
──全國公共廣播電台

․一部兼具啟發性與娛樂性,令人既驚訝又興奮的作品。它是一則與學術相關的冒險故事,描述我們的思想先驅如何運用才智與勇氣為現代世俗科學思想奠定基礎。
──Harold Varmus,諾貝爾醫學獎得主

․非文學類的傑作……是冒險故事,也是迷人的觀念史。
──Maureen Corrigan,全國公共廣播電臺

․無論是中世紀的修院文化,還是沉迷於古代作品的佛羅倫斯人文主義者,抑或是醜聞纏身的文藝復興教廷,葛林布萊都有辦法栩栩如生地將他們呈現在我們面前……在嚴肅的非文學世界裡,葛林布萊能給予我們最大的閱讀樂趣。
──《新聞日報》

․這本書揭露了人類歷史的關鍵時刻,顯示「人文主義」如何從最初的意義(探求先人的文義)演變成今日的意義(探求今人愉悅的意義)。怪誕的拉丁文傳說,鮮明的文藝復興人物,以及令人驚異的新故事,《大轉向》成功展現了伊比鳩魯學派史詩的樣貌。
──Adam Gopnik,《美食事大》作者

․這本引發討論的作品主張,近六百年前發現的一部湮沒不為人知的哲學作品,改變了人類的歷史進程,促成了今日科學與感性的興起。
──摘錄自普立茲獎得主官網

․葛林布萊在討論《物性論》及相關議題的古典及中古背景時,鉅細靡遺,博學但不炫學。
──翁嘉聲,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

․文藝復興是一個大家所熟知的時代,葛林布萊藉由一位對蒐集古代手稿有著濃烈興趣的書籍獵人波吉歐發現盧克萊修的《物性論》的過程,帶出中古後期到文藝復興的故事與風貌,充滿細節的趣味,值得一讀。
──黃大展,新竹高中歷史老師

․這本書以《物性論》當作楔子,並透過推理與歷史「神入」的敘事方式,讓許多著名西方歷史人物躍然紙上。
──王偲宇,員林高中歷史老師

․透過葛林布萊優美的敘事文筆,加上奇幻的文章布局,一定會讓讀者不僅更理解何謂文藝復興,也更能「神入」地瞭解:為何與如何「重生」。
──莊德仁,建國中學歷史老師

․歷史事件不會憑空出現,《大轉向》展現了歷史事件的複雜與連結,將希臘與羅馬文化的衝突與融合、文藝復興中思索的轉向,巧妙地集中在中世紀修道院的變化裡。……傳統對於文藝復興的意象本已相當美好,《大轉向》則在詩歌引用、文句刻畫中讓「文藝復興」躍然紙上,猶如藝術作品般令人驚嘆。在此誠摯推薦給對歷史脈絡與深刻價值有興趣的讀者。
──劉先芸,成功高中歷史老師

․當人類的歷史眼光超過千年長距時,更能從縱深的時間長廊中,看到不斷重演的人類故事。……葛林布萊以波吉歐的獵書故事為主軸,藉由波吉歐尋獲了羅馬學者伊比鳩魯大弟子盧克萊修的《物性論》,帶動了另一次歐洲文化的轉向,不僅影響了十六世紀著名的人文主義作家莎士比亞、蒙田,更影響了十八世紀起草獨立宣言的美國總統傑佛遜。
──王文霞,成功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

․葛林布萊的文字非常容易親近。這本書讀起來就像偵探小說一樣,特別是一開頭,讀者很容易融入其中,不知不覺地接觸深邃的哲學內容。更了不起的地方是,作者將這一切與現代世界連繫了起來,讓我們了解現代世界觀念的起源來自何處。這本書獲得普立茲獎可說是實至名歸。
──Amazon 讀者 A. Stamford

․葛林布萊透過盧克萊修古詩的重見天日與流通,描述了一段深入、有趣而且廣博的文藝復興初期史。本書不僅充滿各種有趣的故事,而且作者考證精詳,所有的情節都有歷史根據。葛林布萊試著透過廣大的外在歷史脈絡來討論盧克萊修的美麗詩作,非常值得推薦。
──Amazon 讀者 Michael George

․出身寒微的教廷抄寫員,已被遺忘的羅馬古詩,以及探究生命的理論家伊比鳩魯,這三件事物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開示世人如何超脫盲目的宗教信仰,從而體悟人類生命的本質與來生的真正意涵。閱讀本書,你不僅能獲得檢視自我生命的機會,也能更深入了解古代書籍與圖書館的歷史。
──Amazon 讀者 Christian Schlect

․葛林布萊以鮮活的筆觸表現故事,卻又不失學者的嚴謹。這本書從有趣的角度切入盧克萊修《物性論》,並且深入探討該書的中心思想,以及它對文藝復興的影響。本書非常易讀,書末也補充了大量資料提供有興趣的讀者繼續深入。葛林布萊又一傑作。
──Amazon 讀者 R. K. Edwards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葛林布萊Stephen Greenblatt
新歷史主義學派開山祖師,哈佛大學人文學約翰‧柯根榮譽教授。

2011美國國家圖書奬年度非文學類得主,2012普立茲年度非小說類作品獎得主,「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以及《諾頓莎士比亞》與《諾頓英國文學選集》總編輯。

葛林布萊重視文學作品和歷史脈絡的關聯性,得獎著作眾多,包括《推理莎士比亞》、《煉獄中的哈姆雷特》等。

大轉向:文藝復興的開展與世界走向現代的關鍵時刻 (電子書)
The Swerve: How the World Became Modern
作者: 葛林布萊 
原文作者: Stephen Greenblatt
譯者: 黃煜文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期:2019/03/28
張貼者: 人事物 於 下午1:18 沒有留言: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意見 (Atom)

網誌存檔

  • ▼  2025 (1779)
    • ▼  11月 (145)
      • TITLES【追書時報】Kabuki Kool 《美人凝視:喜多川歌麿的浮世繪藝術》。
      • 【追書時報20】 《權力劇場:莎士比亞的領導課》等等 ;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劍橋大...
      • 【 眾生報:每日人事物 2025 1116 週日】台灣藍白再次聯手修惡《財劃法》(Alvin Cha...
      • titles/ summarries 【眾生報:每日人事物】 2025 十月十一月 初周 ...
      • 【 眾生報:每日人事物 2025 1114 週五 Plus】杭之:俊義兄是東海老朋友,書裡面寫了...
      • 【 眾生報:每日人事物 2025 1115 週六 】 令人佩服的立委Puma 及其說故事能力。王貞...
      • TITLES 【 SHE 創新-- 環保安全健康 】Wifredo Lam, “Mother an...
      • 卓別林: 喜劇大師,更是一位洞悉人心的哲學家。,《淘金記》「文化、歷史或美學意義重大」1925 《卓...
      • 悼念世煜兄,慰問慧玲: "每次人權食堂都好豐盛" Ai32小組,附設人權食堂一周年:《百年追求...
      • Calder’s Universe 1976 朋友共同圈 等 Miro, Prévert....
      • 1113
      • Paul Klee (1879–1940) Paul Klee and the Bauhaus;吳...
      • Bauhaus群英及Bauhaus Journal:Walter Gropius. Klee and...
      • All The Young Men by Ruth Coker Burks 2020. 王淑平...
      • BBC動盪局勢須知 What to Know About the Turmoil at the B...
      • Jeff Bezos (3): 地球“沒有B計劃”, 最終應該主要用於居住,而高影響力產業應該轉移...
      • 戴瑞明《使英三年憶往,難忘的英倫:可敬的鐵娘子》等
      • Tintoretto (1578-1579)"The Abduction of Helen",Mus...
      • TITLES【美國論】《馬丁‧瞿述偉》Toyota Michelle Obama 米歇爾‧歐巴馬: ...
      • 【美國論】 Michelle Obama 米歇爾‧歐巴馬: 新書 《造型》(The Look)一書值...
      • 《懷海德對話錄》 裡,一所大學需二三百年的成果累積才可觀。 參觀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2025 11...
      • 【 眾生報:每日人事物 2025 1114 週五】沈伯洋:飛了十六個小時,我將以台灣立法委員身份在德...
      • 沈伯洋:飛了十六個小時,我將以台灣立法委員身份在德國國會作證。 “台独”分子沈伯洋涉嫌分裂国家犯...
      • TITLES 【 A. 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產業 】
      • 【 A. 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產業 】牟中原:為什麼相信AGI 是...
      • 【美國論】 美利堅/美國社會分裂的爭論與選擇: 參議員羅伯特·F·肯尼迪/金恩博士 , 1968...
      • 【美國論】了解美國政治:Michael Sandel探討他認為哪些因素正在加劇美國的收入和教育差距,...
      • 【美國論 】Toyota: planning an additional investment ...
      • 【追書時報 16】 Germany: Memories of a Nation By Neil Ma...
      • 【追書時報 15】(美)朱莉·納爾遜·戴維斯《美人凝視:喜多川歌麿的浮世繪藝術》。日本浮世繪大師 -...
      • 【 眾生報:每日人事物 2025 1113 週四】我這老先生是忠實聽眾…..曹銘宗先生演講:「我的飲...
      • 【演講電影院】曹銘宗:講題:我的飲食書寫:族群、歷史、語言、美味記憶與永續發展 台大演講 111...
      • TITLES【說! 記憶與相思】
      • 【說! 記憶與相思】 "臺灣大學普通教學館五樓 觀景"(2025) VS "東海大學人...
      • 【追書時報 14】【追書時報】"Martin Chuzzlewit" is a novel by C...
      • TITLES 【演講電影院】
      • 【 A. 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產業 】 (AI教主?)黃仁勳 (...
      • Masayoshi Son, "軟銀" 孫正義:對 OpenAI 的投資幫助軟銀約合 162 億美...
      • TITLES 【 生日】
      • 【 生日】 生日 11月12日 Auguste Rodin(1840-1917) Sun Y...
      • Jeff Bezos, Warren Buffett, 專注與積累財富;企業家的決策品質/能力與睡...
      • 【 眾生報:每日人事物 2025 1112 週三】Tatsuya Nakadai, 第八位武士(...
      • 【 眾生報:每日人事物 2025 1111 週二】REMEMBERANCE SUNDAY 終戰日等....
      • Calder: High Wire: Calder’s Circus at 100, 《考爾德:國際...
      • what advice John Clarkeoffers to young researcher...
      • 衰老之後:巴菲特與 Diana Athill ( 戴安娜·阿西爾/黛安娜·阿特希爾,1917~2...
      • 謝志偉「機不可失」:一通讓外交部總動員。 副總統接機.......; 和謝志偉大使談台積在德國設廠的...
      • Bitcoin creator Satoshi NakamotoCraig Wright revea...
      • 鍾玲教授:為什麼王璞會變成莫逆之交?如何寫作2025 師生盛會202504......從2013年起...
      • 諾基亞(Nokia)申請下市,全力發展6G等? 張國鑫:AI-RAN(Artificial...
      • 【 生日 2025 1108 週六】: 台積電員工運動會。基層員工的「小禮物」特別獎金也從去年的...
      • How Michael Sandel桑德爾 :哪些因素正在加劇美國的收入和教育差距,並促成川普民粹主...
      • 「真難以置信,竟然還有哪個嚴肅的機構會信任這些聊天機器人,」克萊默寫道,並指出它們依賴於「不準確的資...
      • 紙上級樂: 「蓋平館」時代,石川啄木住在二樓三,房間三疊半......利用網路逛東京大街小巷,看圖說...
      • 黃仁勳:馬斯克,不要低估半導體製造的複雜性......。TSMC 一則 "無情的對比 " 領先...
      • 中國物價崩塌下跌,通縮問題是系統性的。
      • 小泉進次郎,防衛大臣:「首相的意思不是舉例討論,而是強調最終應由政府綜合掌握所有訊息後再作出全面判斷...
      • 生日 Dostoyevsky杜斯妥也夫斯基 (11 November 1821 –188...
      • 英特爾的 18A 製程進度不如預期。黃仁勳:中美AI 競賽,中國有便宜的電力和管制較少,將得勝。(F...
      • 「日常反抗」既可以指女性主義偶像葛洛莉亞‧史泰納姆的文集《驚世駭俗之舉與日常反抗》,也可以指2025...
      • Hello Kitty小女孩卡通人物,並非貓。 Sanrio三麗鷗( Hello Kitty’s o...
      • 賴鼎銘和鍾漢清在溫州街的合照,以及明智周,李威利等的"重現明目盛況"討論.......;鍾漢清 to...
      • 【大師大作】 MARCEL BREUER (1902~1981 (aged 79)) 《陽光與陰影...
      • Oscar Wilde’s “Lady Windermere’s Fan”奧斯卡王爾德的《溫德米爾夫...
      • 吳大猷《吳大猷文選》等等。peter woit 《group群和表示representation...
      • 王雲五:「為學勿萌老態,做人須具童心。」 送孫子的詩和英皇贈袖扣.....胡大顧問 墓誌 學習型文...
      • 美中台競爭。為了與北京競爭,華盛頓「必須開始像中國一樣,從生態系統的角度思考問題」。中國間諜。紀政楊...
      • Karl Popper卡爾波普爾《開放社會及其敵人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
      • 【 生日】 Blue Snow 。 卡爾·愛德華·薩根(Carl Edward Sagan;193...
      • Rudyard Kipling. BBC Earth 中華電信MOD 252頻道.......
      • 派蒂史密斯Patti Smith:藝術、音樂與愛 (BBC 名人訪談 20251108 約25分)。...
      • 【大師大作】 許成鋼:演講摘要用ChatGPT的查核; 許多更正商榷: AI來自整個民主資本主義體...
      • 【 眾生報:每日人事物 2025 1110 週一 plus 】美國總統川普"想"全國廣發2000美元...
      • titles【大師大作】
      • 大師大作 巫鴻 (Wu Hung1945- ) 從哈佛研究生到芝加哥大學的數十本大著 張光直先生等...
      • 【 生日】 Martin Luther Decade 馬丁.路德(1483~1546)德文版《聖經》...
      • Net spending on America medicines grew by 11.4% ...
      • 彭淮棟 談:Peter Gay《威瑪文化》。ChungChih Li (李中志)李中志威瑪共和覆亡...
      • 台灣 "導入AI 於建築研究與教學"的先驅 邱浩修 (臺灣建築學會數位轉型委員會的主任委員/「...
      • 《哥德對話錄》1827 0506 五月六日 補充1823年11月14日(论席勒醉心于抽象哲学的理念使...
      • 【大師大作】 鄭清茂教授兩則回憶的學人鹽谷溫,高友工,這兩學人/文化人的故事,都可以成書:東海...
      • 【 眾生報:每日人事物 2025 1110 週一 】黃春明/山爺/ 新書發表。牟中原孫女畫「貓咪」。...
      • 【 眾生報:每日人事物 2025 1109 週日 plus 】: 胡守芳Shou-Fang Hu-M...
      • 【 眾生報:每日人事物 2025 1109 週日 】:Top stories:台積電運動會;世界球后...
      • 劇場界大師賴聲川:第12屆烏鎮戲劇節藝術總監2025;。王偉忠展節 (天下雜誌 456期 2010)
      • 美國傑出的生物學家James Watson ( 共同破解DNA(生命遺傳藍圖),領導人類基因組計劃,...
      • 2對醫生夫婦的故事: 林芳郁教授榮獲醫療奉獻獎的特殊貢獻獎。 感人的"班對"的愛情故事...
      • 蕭美琴: 副總統蕭美琴現身歐洲議會:全球繁榮仰賴強大自由的台灣》。大使讓中共恨得癢癢的,"向獨裁者展...
      • 戴資穎Tai Tzu Ying:世界球后戴資穎宣布退役 父親心疼:該讓她看看不同世界了。替高雄市警局...
      • 7位得主齊獲殊榮 The winners of the 2025 Queen Elizabeth ...
      • 阿馬蒂亞·庫馬爾·森,CH(Amartya Sen,又譯為沈恩,1933年11月3日—)92歲了; ...
      • Akiko Miyakoshi: Love means no regret. 愛無悔恨: 童書I D...
      • President Trump:中國出口意外下滑,價格持續下跌。川普團隊聲稱其數萬億美元的關稅收入是...
      • Palantir的老闆Karp和Peter Thiel是史丹佛大學法學院的同學。《The Philo...
      • Alfred Hitchcock 希區考克(1899年8月13日-1980年4月29日)的55分...
      • 回台參加 #東海大學畢業50週年活動 (周宏), Emmanuel-Joseph Sieyès (1...
      • 【追書時報 13 】 A.B.Yehoshua,(1936-)《詩人繼續 沉默》首本故事集《老人之死...
      • 【追書時報 12 】葉龍彥 《圖解台灣電影史(1895-2017年)》《西門町電影史》《日治時期台灣...
      • 【追書時報 12 】葉龍彥博士(1940~2023) 未亡人張素珠寄贈 《臺灣的崛起: 從16世...
      • 【追書時報 11 】魔界川端康成《文章讀本》一休/川端文章讀本等:佛界易入 魔界難入、『好孩子,你所...
    • ►  10月 (258)
    • ►  9月 (221)
    • ►  8月 (148)
    • ►  7月 (133)
    • ►  6月 (90)
    • ►  5月 (111)
    • ►  4月 (106)
    • ►  3月 (205)
    • ►  2月 (179)
    • ►  1月 (183)
  • ►  2024 (977)
    • ►  12月 (347)
    • ►  11月 (216)
    • ►  10月 (76)
    • ►  9月 (67)
    • ►  8月 (43)
    • ►  7月 (48)
    • ►  6月 (53)
    • ►  5月 (56)
    • ►  4月 (29)
    • ►  3月 (19)
    • ►  2月 (13)
    • ►  1月 (10)
  • ►  2023 (217)
    • ►  12月 (13)
    • ►  11月 (23)
    • ►  10月 (33)
    • ►  9月 (34)
    • ►  8月 (9)
    • ►  7月 (8)
    • ►  6月 (28)
    • ►  5月 (18)
    • ►  4月 (15)
    • ►  3月 (13)
    • ►  2月 (8)
    • ►  1月 (15)
  • ►  2022 (69)
    • ►  12月 (8)
    • ►  11月 (1)
    • ►  10月 (3)
    • ►  9月 (5)
    • ►  8月 (10)
    • ►  7月 (6)
    • ►  6月 (1)
    • ►  5月 (1)
    • ►  4月 (12)
    • ►  3月 (10)
    • ►  2月 (3)
    • ►  1月 (9)
  • ►  2021 (59)
    • ►  12月 (3)
    • ►  11月 (5)
    • ►  10月 (7)
    • ►  9月 (1)
    • ►  6月 (3)
    • ►  5月 (9)
    • ►  4月 (15)
    • ►  3月 (10)
    • ►  2月 (4)
    • ►  1月 (2)
  • ►  2020 (133)
    • ►  12月 (8)
    • ►  10月 (5)
    • ►  9月 (10)
    • ►  8月 (24)
    • ►  7月 (17)
    • ►  6月 (13)
    • ►  5月 (11)
    • ►  4月 (12)
    • ►  3月 (12)
    • ►  2月 (8)
    • ►  1月 (13)
  • ►  2019 (195)
    • ►  12月 (14)
    • ►  11月 (10)
    • ►  10月 (14)
    • ►  9月 (24)
    • ►  8月 (16)
    • ►  7月 (12)
    • ►  6月 (16)
    • ►  5月 (21)
    • ►  4月 (12)
    • ►  3月 (19)
    • ►  2月 (12)
    • ►  1月 (25)
  • ►  2018 (166)
    • ►  12月 (17)
    • ►  11月 (9)
    • ►  10月 (9)
    • ►  9月 (13)
    • ►  8月 (19)
    • ►  7月 (18)
    • ►  6月 (10)
    • ►  5月 (15)
    • ►  4月 (10)
    • ►  3月 (21)
    • ►  2月 (10)
    • ►  1月 (15)
  • ►  2017 (238)
    • ►  12月 (14)
    • ►  11月 (14)
    • ►  10月 (20)
    • ►  9月 (16)
    • ►  8月 (17)
    • ►  7月 (27)
    • ►  6月 (23)
    • ►  5月 (18)
    • ►  4月 (15)
    • ►  3月 (20)
    • ►  2月 (28)
    • ►  1月 (26)
  • ►  2016 (396)
    • ►  12月 (27)
    • ►  11月 (26)
    • ►  10月 (24)
    • ►  9月 (29)
    • ►  8月 (25)
    • ►  7月 (23)
    • ►  6月 (38)
    • ►  5月 (56)
    • ►  4月 (28)
    • ►  3月 (48)
    • ►  2月 (25)
    • ►  1月 (47)
  • ►  2015 (616)
    • ►  12月 (65)
    • ►  11月 (57)
    • ►  10月 (52)
    • ►  9月 (40)
    • ►  8月 (70)
    • ►  7月 (74)
    • ►  6月 (62)
    • ►  5月 (70)
    • ►  4月 (34)
    • ►  3月 (30)
    • ►  2月 (31)
    • ►  1月 (31)
  • ►  2014 (597)
    • ►  12月 (50)
    • ►  11月 (36)
    • ►  10月 (66)
    • ►  9月 (41)
    • ►  8月 (41)
    • ►  7月 (57)
    • ►  6月 (56)
    • ►  5月 (39)
    • ►  4月 (97)
    • ►  3月 (68)
    • ►  2月 (23)
    • ►  1月 (23)
  • ►  2013 (153)
    • ►  12月 (15)
    • ►  11月 (23)
    • ►  10月 (12)
    • ►  9月 (25)
    • ►  8月 (11)
    • ►  7月 (9)
    • ►  6月 (8)
    • ►  5月 (17)
    • ►  4月 (14)
    • ►  3月 (9)
    • ►  2月 (6)
    • ►  1月 (4)
  • ►  2012 (72)
    • ►  12月 (6)
    • ►  11月 (3)
    • ►  10月 (4)
    • ►  9月 (15)
    • ►  8月 (4)
    • ►  7月 (4)
    • ►  6月 (6)
    • ►  5月 (8)
    • ►  4月 (6)
    • ►  3月 (4)
    • ►  2月 (7)
    • ►  1月 (5)
  • ►  2011 (143)
    • ►  12月 (5)
    • ►  11月 (4)
    • ►  10月 (12)
    • ►  9月 (4)
    • ►  8月 (13)
    • ►  7月 (6)
    • ►  6月 (12)
    • ►  5月 (19)
    • ►  4月 (17)
    • ►  3月 (13)
    • ►  2月 (24)
    • ►  1月 (14)
  • ►  2010 (80)
    • ►  12月 (11)
    • ►  11月 (14)
    • ►  10月 (13)
    • ►  9月 (8)
    • ►  8月 (10)
    • ►  7月 (4)
    • ►  6月 (4)
    • ►  5月 (4)
    • ►  4月 (2)
    • ►  3月 (6)
    • ►  1月 (4)
  • ►  2009 (67)
    • ►  12月 (8)
    • ►  11月 (6)
    • ►  10月 (5)
    • ►  9月 (2)
    • ►  8月 (1)
    • ►  7月 (5)
    • ►  6月 (3)
    • ►  5月 (6)
    • ►  4月 (7)
    • ►  3月 (11)
    • ►  1月 (13)
  • ►  2008 (123)
    • ►  12月 (8)
    • ►  11月 (9)
    • ►  10月 (9)
    • ►  9月 (6)
    • ►  8月 (14)
    • ►  7月 (7)
    • ►  6月 (13)
    • ►  5月 (8)
    • ►  4月 (5)
    • ►  3月 (15)
    • ►  2月 (8)
    • ►  1月 (21)
  • ►  2007 (53)
    • ►  12月 (22)
    • ►  11月 (13)
    • ►  10月 (13)
    • ►  9月 (5)
簡單主題.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