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2日 星期五

農業部長 陳吉仲請辭。經濟學家朱敬一評論

 


我決定請辭。2023.9.20 


  昨天午後下了一場大雨,頓時洗去了內心的紛擾,也洗去了這麼多年來不斷被抹上的莫須有指控。雨後的陽光灑落在農業部的紅磚牆上,不論歷經多少艱辛和不被理解的抹黑,總還是會再見到陽光。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出身屏東農家,對農業一生懸命。一個農村子弟,可以有機會帶領著農委會、農業部同仁,為台灣農業改革三、四十年來的問題,這一切都要感謝蔡英文總統的信任、賴清德副總統的支持、林全院長的賞識、蘇貞昌院長提拔我成為主委、陳建仁院長任命我為首任農業部長,回想起農業部成立當天,歷任院長們都齊聚為農業部祝賀,內心十足感謝。


  我更感謝在臺灣這塊土地上辛苦努力的農漁民們,因為有你們的支持,我們才能一起成功讓台灣農業再往前走一大步。


  感謝蔡英文總統一路相挺、感謝歷任行政院院長的全力支持,我才能義無反顧的推動牽掛於心上數十年的農業改革,雖然還有未竟之志,但是近日對於專案進口雞蛋的執行過程,遭到外界不實的抹黑、造謠、指控,而造成社會大眾不應有的恐慌,農業部同仁遭受不應該背負的指責,因此我要一肩扛起責任,讓紛紛擾擾平息,決定請辭農業部長一職。


  我必須很堅定的向社會大眾說明,面對國內雞蛋供應不足時,專案進口雞蛋確實是為了顧及所有消費者糧食安全,同時不影響國內蛋農生計,一個最佳的作法。很多人問我,為什麼不直接調降雞蛋關稅,讓業者自己進口雞蛋就好?因為就算調降關稅,也解決不了黑市價格猖獗的問題,業者進口後如果再用高於市價販售,最後對消費者和蛋農的傷害只會更深。


  因此,專案進口雞蛋是對消費者和農民權衡之下最好的作法,才能讓消費者吃的到蛋、買的到合理價錢的蛋。也因為有庫存調節機制,不會讓進口雞蛋衝擊國內雞蛋供應市場,保障國內蛋農生計,所以農業部勇於承擔此政策。我特別要感謝當外界不斷抹黑、污衊時,仍一同捍衛此政策的所有好朋友們,讓我們可以將政策效益堅定的告訴社會大眾。


  七年半來,我和所有農業部同仁不眠不休為農業改革而努力,完成了許多過往三、四十年來遲遲無法改變的農業問題,這些改革,一一在小英總統任內的新農業政策達成。


  為了不讓農民看天吃飯、為了讓農民退休生活有保障、為了讓農民職災受到照顧,農業部建立三保一金農民福利體系、精進農民健康保險、開辦農民職業災害保險、推動農業保險、建立農民退休儲金,讓農民從農更有保障。


  為了讓農民灌溉不再受到灌區內外的差別對待,農業部克服重重困難,成功讓農田水利會升格為公務機關,農水署也才能擴大灌溉服務超過 5.6萬公頃。


  口蹄疫過去在台灣存在24年,在我們共同努力下,不只口蹄疫從疫區除名、傳統豬瘟更在今年全面拔針、我們也持續防堵非洲豬瘟,讓台灣有機會成為亞洲豬隻三大重大疫病的非疫區。


  遠洋漁業黃牌更是許多漁民心中的痛,但我們透過法規的精進,與漁業各界的溝通,終於解除遠洋漁業黃牌警告,保住 400億元漁業產值及週邊產業發展逾千億,讓遠洋漁業可以永續發展。


  農產品產銷體系過去常常被部分團體把持、掌控價格,但是因為有總統和行政院的支持,我們才能投入超過126億元建立冷鏈物流體系,讓農產品產銷體系更加健全,讓農民收益可以更好。


  近年來雖然中國不斷以禁止輸入特定農漁產品作為恐嚇台灣農漁民的手段,在大家努力下,我們不畏懼違反貿易規則的國家打壓,讓農漁民收入更好,因此我們開拓新市場,讓中國以外的市場出口持續成長,因此降低依賴單一市場風險,讓台灣農漁產品往高端國際市場邁進。


  其他還有提升國產農產品品質,是農民對消費者的責任,因此擴大產銷履歷超過 9萬公頃、有機與友善生產面積達近 2萬公頃,學校午餐全面採用國產可溯源食材近 98%,讓學生及家長能安心。我們更完成食農教育立法,全面推動綠色環境給付,參與面積超過43萬公頃,全面推動綠色照顧、實踐零飢餓政策……


  七年來在蔡英文總統的支持下,「新農業政策」相信為台灣農業升級轉型帶來良好的成效、為從農環境及農業永續發展奠定根基,更有效提高農民收益,2021年主力農家和專業農家平均每戶所得提高到155萬元及188萬元。


  今年8月1日,歷經35年各界的努力,農業部終於正式成立,回應了1988年520農民運動的訴求,達成了農漁民長期的期盼,面對極端氣候和國際情勢快速變化,農業部更要持續強化農業韌性,讓農民因應接下來的挑戰。


  為農業,我一生懸命。許多人都說我為什麼這麼容易哽咽、掉眼淚?農家出身的我,從小就在家裡的豬舍幫忙,家裡更被無情的口蹄疫疫情影響,頓時負債累累,農民的苦,我切身經歷也感同身受,所以從農運、學術界,再到政府部門,我的初衷就是要讓全台灣農民過更好的生活。


  今晚自己坐在辦公桌前,我想起有一次颱風過境後,我到香蕉田勘災時,我問眼前的農民夫婦,政府可以幫助你們什麼?他們沒有跟我提起希望政府補助多少錢,而是告訴我,他們只希望趕快清理家園重新站起來,聽到這句話,內心激動不已,這就是台灣農民的韌性。


  在農業部門七年多來的日子,歷經無止境的抹黑、認知作戰、各種顏色的無情攻擊,但我毫無畏懼,因為有一群真正為台灣農業努力的夥伴們,跟我一起往前走。希望未來這些夥伴們可以更加團結,讓台灣農民挺起腰桿、勇敢前行,為台灣農業的永續發展繼續努力。



。。。。。

如果你曾是出身農家,試著看前中研院副院長

朱敬一

分析蛋事故與平倉觀念

(文長)


朱敬一2023 09 22

分析「蛋蛋危機」與「仇恨值」


2018 底,吳音寧在眾多輿論壓力、政治勢力意圖切割、社會一片圍剿氛圍下,辭去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的總經理。我那個時候人在歐洲,詳細情形掌握不多,只能從媒體片段得知吳音寧「社會仇恨值非常高」。台北市長柯文哲對她口出惡言、若干媒體把她描述為「250 萬實習生」、「特支費圖利特定對象」等。當時,我曾經寫了一篇文章「說兩則關於吳音寧的故事」,貼在臉書,後來也𨍭載於媒體。文章內容只是記述我對此人的了解,用這樣的了解來反差社會對吳音寧的印象。孔子說「觀其眸子 視其所以 察其所安 人焉廋哉」;如果我觀察的吳音寧是如此平和正直,那麼為什麼她的社會仇恨值會那麼高呢?


幾天前,農業部長陳吉仲辭職獲准,而不必諱言,他今天也是一個「社會仇恨值超高」的人物。陳吉仲是我三十幾年前任教台大時的學生,後來因為種種原因而有機會進一步了解。套用前述「觀其眸子 視其所以 察其所安 人焉廋哉」的話,我對他的人格操守有相當了解,因此我起初也弄不懂他身上的「仇恨值」從何而來。


陳吉仲任職農委會到農業部長達七年,當然有許多風雨紛爭,我未必盡知詳情。即使這次的「蛋蛋危機」,我的訊息也不見得完整。但我是在「供給/需求」分析裡打滾數十年的經濟學者,要建構一套「政府進口鷄蛋又受批評」的思考架構並不困難。


故事大概是這樣的:1)因為禽流感,各地鷄蛋產量銳減,台灣如此、全球亦如此。2)人民缺蛋必將產生政治壓力;為了舒緩這樣的壓力,就要想辦法進口鷄蛋。3)部分進口蛋效期逾期,最後銷毀,誰要負政治責任?4)鷄蛋進口有利潤,農業部有沒有趁此機會圖利特定業者?


要分析上述幾個問題,首先要釐清「進口鷄蛋」的政治目標。我認為政治目標概有三項。第一,要舒解社會大眾「缺蛋」的民怨,因此進口數量不能少。若是進口太少,幾個星期之後再來一次缺蛋民怨,那就等於政策失敗。第二,進口數量也不能太多,否則鷄蛋效期過了就得銷毀,當然是國庫損失。第三:鷄蛋進口之後放在倉庫裡,每天「釋出」市場的數量也不能太多或太少,否則或是衝擊台灣在地蛋農,或是順遂了盤商的炒作。所以簡言之,政策目標有三:舒解民生壓力、避免國庫損失、維護本地蛋農利益。


但是要達成以上這三個目標,恐怕不容易。為了舒解民生壓力,進口蛋量只能寬不能緊。為了維護本地農民利益,例如萬一這幾天台灣自產的鷄蛋量充足,政府就只好減緩釋出,以免「蛋賤傷農」。而一旦政府如此調節供給,堆在倉庫裡的蛋增加,最後的銷毀數量就一定增加。用比較理論的方式說:政府的政策「手段」只有兩個 (進口蛋的數量與釋出蛋的數量),但是政策「目標」有三個 (舒解民生壓力、避免國庫損失、維護本土農民利益);用兩個手段同時解決三個目標,經濟學理上就注定不能周全。


不周全的結果只有兩種可能:1)有幾天的鷄蛋量過期,必須銷毀,或是 2)有幾天的鷄蛋量不足,民眾有若干不滿。無論 1)或 2),都有社會成本,農業部也一定挨駡:蛋不足則社會不滿,蛋太多銷毀則浪費公帑。


大家會問:這件事要如何評斷呢?我要請讀者注意:由於蛋的效期是以「天」為單位,因此評斷是非的單位也是「天」。簡化來說,如果最後台灣社會還是有「兩天」缺蛋,假設一顆都買不到,則以一天平均 2500 萬顆計算,就表示政府當初進口量短少了5000 萬顆。而如果最後台灣銷毀 5000 萬顆蛋,仍以一天平均 2500 萬顆計,表示當初多進口了「兩天」的蛋。台灣的情況大致是後者。


事後檢討,農業部這「兩天」的誤差,算不算大呢?算不算有過失呢?我認為,如果考慮前述「維護本地蛋農利益」的因素,就很難苛責了。若是我擔任農業首長,我也沒有把握能做到更好。有名嘴說,銷毀 5000 萬顆蛋就是有錯,我想是把問題太簡化了,沒有考慮到在地蛋農利益的政策目標。


至於進口蛋有沒有圖利特定人士,這事關政府法律規範。台灣過去從來沒有從外國進口這麼大量的鷄蛋。在全球蛋荒時要承接這種數量的鷄蛋進口,其貨源、倉儲、運送、檢驗,都必須是老手才能勝任。準此,這個採購案應該是有資格規格限制的。此外,由於這類進口業務是偶發的,一般企業大概也會成立一家子公司來操作,避免財務報表的波動,因此帳面上看到的進口公司資本額,恐怕不能反映其財力。無論如何,圖利是嚴重的指控也是重大的犯罪,有就有沒有就沒有,我們沒有辦法做灰色討論。


蛋蛋危機的供需分析已如前述,但是紛爭還沒說完。例如市面上發現逾期蛋啦、有商家改了到期日啦、有學童吃到臭蛋啦、農業部裡面有雜音啦、將來也許還有別的紛擾啦。今天紛爭吵得這麼大,超越前述供需分析,就與「仇恨值」有關了。一位官員的仇恨值高,表示馬路上有一大群人隨時打算跟這位官員「算總帳」。例如,社會上有沒有鷄蛋有過期?有沒有商家改效期?我想一定有,任何時候都有;我過去一個月也曾經買到過期商品,被人嘲笑。這一類的事情與進口鷄蛋未必有關係,但陳吉仲仇恨值高,就一定會有人趁這個機會拿出來「算總帳」。一旦算起總帳,原來的「進口鷄蛋帳」就未必是重點了,解釋難以服眾、紛擾越滾越大。


為什麼一個老老實實的陳吉仲會累積這麼高的仇恨值,著實令許多人不解。也許把陳吉仲與吳音寧放在一起,能猜測一些端倪。吳音寧與陳吉仲都是標準的農家子弟,凡是接觸過的人,都能體會他們的憨厚、樸實、堅持原則。我這幾天在想:農家子女與一般商人、公務員等家庭子女,有沒有什麼不同?農家子女的特質,會不會在官場形成一種「另類」?


每個做生意的人,都要周旋於商場;每個公務員,都得在長官部屬之間應對;每個面對升等壓力的教授,都在與全球其他的教授做研究競爭。但是農民不太一樣:傳統上,農民的「對手」似乎是「天」。不論是乾旱、淹水、蟲害、瘟疫,似乎都是老天爺搞的鬼。因為「天道無親」,所以當面對種種「天災」,農民的反應就只能努力做、努力做、努力做。乾旱就引水灌溉、蟲害則結網防範、海水倒灌則重新回復、瘟疫撲殺後就咬緊牙關再重新養殖。在農民的基因裡,大概殊少「盤算計謀」,遑論「佈局鬥爭」。農民子女應對方式如此,恐怕不會是官場應對的高手。他們唯一會打的球種,就是「直球」。


進入政治圈,處理事情的方式人人不同。今天上午,陳建仁院長對於「造成的社會紛擾」向社會道歉,這就是面對「非直球」優異的揮棒姿態。政務官推動政務,就是要得到人民的支持。如果得不到支持,反躬自省絕對不會錯。我們學者投稿有時候明明是評審沒看懂,而提出錯誤的批評,但是我們的標準回答永遠是 “I am sorry that I might have misled the reviewer …”. 即使評審看不懂,都還要說是「大概我誤導了你,令你看不懂,真是抱歉」。政務官肩上的擔子非常重、面對的可能誤解非常多。陳建仁的態度,絕對是陳吉仲可以學習改進的參考。


在北農事件中,有許多對吳音寧當時的指控,現在看來都是十足惡意、斷章取義,都是「伸卡球」、「滑球」、「大角度曲球」。也許農家基因就是不太會打這種球、不太會處理這些場面,有時候甚至治絲益棼,莫名其妙地累積自己的仇恨值。吳音寧辭職幾年之後,事過境牽,我相信許多民眾都有「當時受到誤導」之憾。然而政治圈是殘酷的;吳音寧當年所受的屈辱,今天似乎還在重演。我們沒有辦法限制政治圈的「球種」,但還是感慨與不捨優秀直球打擊者的凋零。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