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9日 星期一

繆。點燃希望的朢角咖啡 熊智翔 。 何瑞賢 東海大學學長 1973,《風土懷思錄》之 15 宜蘭縣地名變遷沿革,林清標評:詳盡有趣的宜蘭地名沿革及開發史,教科書級的版本內容,值得推薦研讀的精彩傑作。

 《高丘親王航海記》


天將降大任

「大美不言」忘得差不多了,豈料,竟然又被排到一個導覽。 英文的。 而且是大咖的。 我沒信心⋯⋯喂!妳最會掰了! 妳OK的啦! 撫胸~

磨豆磨豆,告訴我當下誰最開心?
磨豆說:到這裡看一看,便知道:
本週六12/14、週日12/15 二天
上午十一點到下午六點
在城中市場武昌街一段22巷46-1號,
朢角咖啡舉辦
「瞬間舒壓磨豆體驗」,
參加者免費獲贈
「衣索比亞日曬寶貝藝伎」咖啡豆10克。
讓您 好玩、好香、好開心。
歡迎
大家一起來「開心享受 輕鬆10克」
點燃希望的朢角咖啡 敬邀 2024/12/09


最近我高中與大學的同學,旅美的吳文建在一次旅美校友聚餐場合拿出一瓶葛瑪蘭威士忌助興,博得全場校友的好評。可是他自己心中有個問號,這瓶威士忌為何取名葛瑪蘭?我告訴他這瓶威士忌是在金車的宜蘭廠釀造的,而宜蘭古地名即為葛瑪蘭。
請參閱 2021 年 7 月 1 日貼文的 ((風土懷思錄)) 之 15 宜蘭縣地名變遷沿革:
((風土懷思錄)) 之 15
宜蘭縣地名變遷沿革
蘭陽平原就是宜蘭縣平原地帶,它三面被崇山峻嶺包圍,只有東邊臨海。在十七世紀初漢人尚未來到此地之前先後有西班牙人與荷蘭人造訪過此地,經與當地土著接觸留下歷史記錄文獻,西語稱此地為 Kebalan,荷語則寫成 Kbalan,發音則皆為 Kavalan (英文式拼音),當地土著則也被稱為 Kavalan 人,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噶瑪蘭族。在噶瑪蘭語,Kavalan的意思就是 “平原的人”,以此與西邊及南邊山區環繞的高山族泰雅族區隔。今天的噶瑪蘭客運以及金車噶瑪蘭威士忌酒英文名稱皆取名自 Kavalan 地名及族名古音。
清嘉慶元年 (公元1796 年),吳沙率眾從三貂嶺入侵,在頭城遭遇 Kavalan 人頑抗,兵敗退回三貂嶺。隔年再度入侵成功建立灘頭堡,進而推進拓墾,終於平定整個蘭陽平原,Kavalan 人或往南潰逃,或被迫融入漢人社會。
漢人奪取整個蘭陽平原後,依原來的原住民 Kavalan 地名發音將這塊土地命名為漢字 “蛤仔難”,發音與原來的 Kavalan 幾乎完全相同。
*蛤字台語發音為 kap (尾音 p 不出聲),如蛤蜊或蜆等有兩個硬殼合在一起的水鮮類皆稱為蛤。
*仔字台語發音為 Y (注音符號) 。
*蛤仔兩個字在一起發音就是 kava。
*難字的台語發音則為 lan,與蘭字同音,所以 “蛤仔難” 三個字合起來發音就是 Kavalan,文字雖優雅不足,表現在地名則與原來平埔族原住民古地名發音完全相同。
漢人入墾蛤仔難後,期望清廷在蛤仔難設治作為墾民後盾以防蛤仔難人再回來滋事,或是高山族泰雅族下山侵擾,清廷總是以 “蛤仔難為化外之地,非屬清廷管轄,設治恐招致番釁” 為由否決提議。
嘉慶 12 年 (公元 1807 年),楊廷理時任台灣知府,海盜朱濆進犯台灣北部,停泊雞籠。福建水師提督王得祿 (今嘉義縣太保市人) 率水師追擊,朱濆不敵轉進蘇澳並登陸襲擾蛤仔難墾民,圖謀以蛤仔難為長期根據地。楊廷理急切率兵勇從艋舺經淡蘭古道北路風塵僕僕趕往蛤仔難,與王得祿率水師陸海兩面夾擊。朱濆大敗,撤出蛤仔難及蘇澳。
海盜朱濆之亂平定後,嘉慶 17 年 (公元 1812 年),清廷終於批准蛤仔難設廳,楊廷理順便以蛤仔難文字不雅為由更名為 “噶瑪蘭”,噶瑪蘭台語唸起來與蛤仔難非常近似,發音為 Kamalan,但以國語來唸音就差遠了,國語發音為 Goemalan。
楊廷理是廣西柳州人,他在台灣三度任職,五度進出蛤仔難,當時淡蘭古道只有最北邊的官道,路途最遙遠,最難走,最艱苦,尤其在三貂嶺一帶,官轎無法載人通過,任你再大的官職,來到此處一樣必須下轎徒步攀爬山路,真可謂倍極艱辛。楊廷理來往蛤仔難的第一趟是為追剿海盜朱濆,其餘四趟都是為奔走蛤仔難設廳事宜。最後一次是蛤仔難獲准設廳,並改名噶瑪蘭那次,他時年六十六歲,拖著老邁身驅,奔波於比蜀道更艱辛的淡蘭北道,令所有蛤仔難墾民倍感不捨。此趟功成回歸台南任所,隔年年初,楊廷理染疫,病逝於台南任所,得年六十七。
楊廷理身後獲得噶瑪蘭百姓永遠的感念,如今縣治宜蘭市區的媽祖廟招應宮樓上左殿仍供奉楊廷理的神像,供地方百姓膜拜。
光緒元年 (公元 1875 年),噶瑪蘭廳改制並且改名 “宜蘭縣”,取噶瑪蘭的 “蘭” 字,前面加適宜的 “宜” 字。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曾短暫改名改制宜蘭支廳,宜蘭廳,宜蘭郡等等,光復後國民政府再改回 “宜蘭縣” 至今。
留言
林清標
詳盡有趣的宜蘭地名沿革及開發史,教科書級的版本內容,值得推薦研讀的精彩傑作。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