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2日 星期四

《詩論》:艾青的〈許定銘〉

 


艾青的《詩論》
艾青﹙1910~1996﹚以《大堰河》於三十年代躍登現代詩壇,除了不斷創作,後來他還出版了論詩的專著《詩論》。
《詩論》是一九四一年九月,由桂林三戶圖書社出版的,解放前共出過四種不同的版本,內容大致相同;建國後也出過四版,內容則大幅增加不少。如今大家見到的,是一九四一六年二月,上海新新出版社的第三版,內容與初版相同,三十二開一二一頁。包括:〈詩論〉、〈詩的散文美〉、〈詩與宣傳〉、〈詩與時代〉、〈詩人論〉和〈後記〉等篇。
艾青寫《詩論》的緣起,可見於他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十日與日本女學者瀨口巴的談話。
艾青說:「那時我已寫了六七年的詩,有必要總結一下我的創作,解釋一下我對詩的看法、觀念。在《詩論》中,我把詩人的地位提得很高。當時我才二十八九歲。這本東西後來譯成了法文和英文,法文共有两個譯本。」——﹙見周紅興《艾青究與訪問記》‧
北京文化藝術‧1991.7頁262﹚
艾青《詩論》一開始的「真、善、美、是一在人類共同意志裡的三種表現,詩必須是牠們之間最好的聯繫。」﹙頁1﹚和〈詩人論〉的首句「創世者以自己為模型創造了人;詩人以自己為模型創造了世界。」﹙頁93﹚正好印証了艾青上面與瀨口巴的談話,也講出了艾青當時的看法。
艾青在〈後記〉中說:「……假如有重版的機會時,當可重新增删和添加註釋。」建國後出版的《詩論》,比這個版本增加了很多,正是由這句話來的。我沒把前後版的《詩論》仔細核對、比較過,不知詩人在創作幾十年後的詩觀有無改變,不過,這本舊版《詩論》的珍貴處是它記載著詩人三十年代的詩觀,是研究者不能忽視的。
――2004年5月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