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9日 星期二

台法文化獎 2018 繆詠華(Miao Yung Hua) 女士;高格孚(Stephane Corcuff);2025青年編舞家蔡博丞和團隊;鐵胡萬與妻子瑪婷




羅斌 第幾屆待查

百展百勝 100 Exhibitions
撤展後只剩下一些照片,也許一本書。在此跟大家分享這25年設計的一百多個展覽,也感謝數十個設計師、木工、鐵工、印刷廠、建築師、文化官員、攝影師與其他朋友(特別感謝詹雨樹, 他參加幾乎所有展覽設計, 以及所有台原的同事, 特別感謝林經甫博士!),一切都是team work完成的計畫。 After an exhibition there are only some photos left or maybe a book. Here I present some of the more than 100 exhibitions I was involved in over the past 25 years. I would like to thank the many designers, carpenters, architects, printers, cultural officials, Dutch representatives Menno Goedhart and Siebe Schuur, photographers and other friends with whom I had the pleasure to work; everything is team work.(special thanks to Rain Chan who worked with me on almost all exhibitions, as well as all my friends at Taiyuan 台原, especially Paul Lin 林經甫, without whom all this work would not have been possible!)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vanity=robin.ruizendaal&set=a.10153374928071114



中央社新聞粉絲團


今天在法國巴黎頒發第28屆台法文化獎2025,由「法國維蘇亞洲國際影展」聯合創始人鐵胡萬(Jean-Marc Therouanne)與「丞舞製作團隊B.Dance」藝術總監蔡博丞獲得。
鐵胡萬與妻子瑪婷於1995年在法國東部的維蘇共同創辦維蘇亞洲影展,這些年來他選了80部台灣電影,邀請逾30位台灣電影人,文化部長李遠稱他「用大半輩子介紹台灣電影」。
青年編舞家蔡博丞和團隊曾在歐洲多地巡演「浮花」、「怒」等作品,並因「怒」備受好評而獲戲劇、音樂暨舞蹈評論專業聯盟選為2019-2020年度新銳編舞家。他表示,他一直希望把台灣帶到歐洲的每一個角落。
--
中央社精選新聞推播
加入LINE好友就能接收👉 https://lin.ee/K7NKHQL


-3:30
15,903 次觀看
Taïwan en France
5 小時
在法國學界為台灣發聲,增加台灣在學術界與文化界的能見度,並與友人成立「法語台灣研究學會」,盼使「台灣研究」進入法國學術殿堂。他至今發表了60多篇台灣專題論文,中文流利的他,甚至還出版了兩本中文研究著作。
Stéphane Corcuff a connu Taïwan à 20 ans quand il faisait un exposé à Sciences Po sur le thème de Taiwan. L'année suivante en 1992, il s'est rendu à Taïwan pour la première fois. Ses voyages, recherches et ses 4 longs séjours à Taïwan remontent à 14 ans. Il s'efforce de promouvoir Taïwan dans l'académie, et puis il a établi l'Association Francophone d'Etudes Taïwanaises(AFET) en espérant que les études de Taïwan deviendront une discipline en France. A ce jour, il a publié une soixantaine de publications de recherche sur Taïwan, et, parfaitement sinophone, il a même publié deux livres en chinois !
👉Réalisation du film IChu Lin 林怡初 Centre culturel de Taïwan à Paris | 駐法國臺灣文化中心
👉除了欣賞巴文中心精采的影片外,也別錯過歲末抽獎活動喔!Tirage au sort fin d'année organisé par CCTP:
https://tinyurl.com/yc8c5j2y


2018







恭賀繆詠華(Miao Yung Hua) 女士榮獲 "2018年台法文化獎";
繆詠華在漢清講堂:
2014 「譯藝獎」、
介紹法國龔古爾文學獎、
巴黎地鐵印象:Métro de Paris 2017、
翻譯《小王子》(Le Petit Prince)2017、
巴黎文學散步 繆詠華2017



HANCHINGCHUNG.BLOGSPOT.COM

恭賀繆詠華(Miao Yung Hua) 女士榮獲 "2018年台法文化獎";繆詠華在漢清講堂: 2014 「譯藝獎」、介紹法國龔古爾文學獎、巴黎地鐵印象:Métro de Paris 2017、翻譯《小王子》(Le Petit Prince)2017、巴


高格孚
法語:Stéphane Corcuff,1971年-),法國政治學者,巴黎政治學院政治學博士,研究專長為臺灣認同政治臺灣史以及兩岸地緣政治台海關係,精通中文,曾因研究而待在台灣五年(1994-1999),現為法國里昂政治學院政治學副教授、里昂東亞學院(Institut d’Asie Orientale)研究員、法國現代中國研究中心(CEFC)研究員兼台北辦公室主任。

簡介[編輯]

高格孚1971年出生於法國布列塔尼省,在法屬加勒比海阿爾卑斯山長大。第一次到台灣作專題研究是1992年夏,1993年秋二度抵台,直到1994年8月才待在台灣做長期的研究,隔年報名巴黎政治學院政治學博士班。1994至1999年間,高格孚曾擔任法國在台協會基層政治分析員、法國現代中國研究中心台北分部研究員,研究員合約期滿後,曾在各機構及學校教授法文,接著在法國在台協會擔任新聞組組長。期間他蒐集資料,於1999年返回法國撰成821頁的《多元化的國家認同:台灣的外省人及認同轉變,1988~1997》並取得博士學位(2000年),該論文又以中文改寫為《風和日暖:台灣外省人與國家認同的轉變》(2004年)。[1]2002至2005年擔任法國河榭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2004至2005年擔任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訪問學者,2010至2012年擔任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國科會客座副教授。[2]

著作[編輯]

  • 《多元化的國家認同:台灣的外省人及認同轉變,1988~1997》(巴黎:巴黎政治學院博士論文,2000年)
  • 《風和日暖:台灣外省人與國家認同的轉變》(台北:允晨文化,2004年)
  • 《中華鄰國:臺灣閾境性》(台北:允晨文化,2011年)

參考資料[編輯]

  1. ^ 參考高格孚:《風和日暖》,〈前言〉,頁16-17。
  2. ^ 參考高格孚:《中華鄰國》,作者簡介。



高格孚︰作為主體 台灣可選擇自己未來. 新頭殼. 2012-01-04 (中文(台灣)‎).
YouTube上的「台灣制憲-法國友人高格孚(1/2)」影片
YouTube上的「台灣制憲-法國友人高格孚(2/2)」影片

在雲林虎尾、一棟棟日漸傾圮的日式木造房屋裡,法國學者高格孚遇上了...
CW.COM.TW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