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日 星期日

Simone Weil(1909-43);2005 懷念法國朋友Jean-Marie Gogue 並記他引Simone Weil的話


Simone Weil(1909-43)入法國先賢寺

----
我們可以知道JM 熟識世界級的品質大師

扎根:人類責任宣言緒論 北京三聯 2003
英文版
Simone Weil, Thomas Stearns Eliot, A.F. Wills (1978). The Need for Roots. Routledge. ISBN 071008854Xhttp://books.google.com/books?

JM 1988年 President, Mast, Inc., Paris, France
說法極像Deming

許多資料可更正
http://en.wikipedia.org/wiki/Simone_Weil

--
2016.3.11
“I can, therefore I am.” 
― Simone Weil

https://www.goodreads.com/author/quotes/18395.Simone_Weil
---

2005
懷念法國朋友Jean-Marie Gogue 並記他引Simone Weil的話

Simone Weil(1909-43)
「桑塔格是近世少數的自由身知識分子。她之前的著名例子包括十九世紀末的尼采,二次大戰期間的班雅明。他們都一生潦倒,也許桑塔格最心儀的是為理想殉道的法國女作家西蒙.威爾(Simone Weil)——威爾甚至到工廠打工以認同無產階級!」(陳耀成『不滅的悲憫:懷蘇珊.桑塔格 --- 』 自由時報,2005/1/11)
Simone Weil, an article in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by Susan Sontag.

「接到法國朋友Jean-Marie的新年賀卡才知道:bonne annee。不過賀卡的圖無法言說。」法國朋友Jean-Marie 曾經為(Juran) Quality Control Handbook(1988)寫了 一章 Quality in France (35C /共九頁),在結語引Simone Weil的話:注意,此版約是寫作的30年之後......


…"In 1936, the philosopher Simone Weil predicted " by aiming at increasing production, the employers weakened their ascendancy over labor. But what was lost on this side we shall recover by noble motives, such as professional pride, fondness for work, interest in achieving one's task,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WeilLa Condition Ouvriére, 1964, p.281)
我今天才知道這本書叫『工人之情況』(1964 第二版)。

我幾年前讀過:J. Cabaud『信仰與重負--西蒙娜.韋伊傳』北京大學,1997
最近再買一本詳傳Simone Petrement『西蒙娜.韋伊』(La vie de Simone Weil)上海人民,2004



---
「這位年輕的女士曾被描寫為「像聖徒般,是這個疏離世代的局外人,是仁慈的聖者」。薇依於1909年二月三日誕生在巴黎一個富裕的猶太家庭中。1931年,畢業於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後,即任哲學教師。自畢業日起,薇依不僅免費教導鐵路局的、礦區的、農場的勞工,也從微薄的薪資中捐獻出極大的部份,幫助他們解決困境。1934年,薇依更暫離教職,以一年的時間投入雷諾汽車廠的勞工行列,為要親身經驗當地勞工的艱苦生活。又經過一段時間的教職,1937年,薇依離開巴黎,投身無政府主義,參與了西班牙內戰。他為了幫助窮人,一方面為左派份子的雜誌寫文章,一方面定期地從事徒手勞動,而不因自己的社會地位、為自己的教育、為自己的健康,要求或接受特權。經歷神的同在。


  1941年六月,薇依結識了派瑞神父(Reverend J.M. Perrin)及葛思泰夫(Gustave Thibon,天主教作家),二人給了她深邃的影響。1938年,她曾經歷了一次不可思議的經驗,她寫道「基督降臨,臨到我」。在寫給派瑞神父的信中,她也述及了這個經驗,這個令她苦惱的回憶。似乎就是這個費解的經歷激發了她持續地從事屬靈探索。1942年五月,法國淪陷,因著維琪政府的反猶太主義,薇依和家人逃到美國。十一月,應自由英國政府之請,前往倫敦為其工作。在英期間,健康日差,但仍拒絕德軍佔領下,超過當局所規定之外的食物,終於1943年8月24日卒於營養不良和肺結核併發症。


  薇依最著名的著作為《等候上帝》(Waiting for God),內容為寫給派瑞神父的信件和短篇論文。其他許多作品亦有法文及英譯的版本,包括《莊嚴與恩惠》(La pesanteur et lagrace,1948;Gravity and Grace,1952)、(L'Enracinement1949)、《根之必要》(The Need for Roots,1952 中文 扎根:人類責任宣言緒論 北京三聯 2003 hc補)、(Cahiers,1951、1953、1956)《Weil的筆記》(The Notebooks of Simone Weil,1956)。……」
---周學信 『不離不棄等候神-薇依』
http://www.godoor.net/text/shenxue/ddsx04.htm


2008

Jean-Marie Gogue 來信

我幾周前將台灣戴明圈 2008東海戴明學者講座
寄給法國朋友Jean-Marie Gogue
今天接到一封附本
大意是說將我們這網頁等列入他們的世界夥伴

Subject: Site Deming
Bonjour,

La page du site DEMING "Nos partenaires dans le monde" a été mise à jour. Je vous invite à la regarder. Les Chinois ne restent pas les bras croisés.

Cordialement,

Jean-Marie Gogue




HC利用機械將它翻啦


翻譯: 法文 » 英文


Hello,
The site page DEMING "Our partners in the world" has been updated. I invite you to watch. The Chinese do not remain idle.

Best regards,



****


John Berger reads 'Chance' by Simone We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8JEbAIY2ls

Simone Weil on Chance

The beings I love are creatures.  They were born by chance.  My meeting with them was also by chance.  They will die.  What they think, do and say is limited and is a mixture of good and evil.
I have to know this with all my soul and not love them the less.
I have to imitate God who infinitely loves finite things in that they are finite things.


****

西蒙.韋伊《壓迫與自由》
西蒙.韋伊批判過第三國際的意識形態,並且是從形上學、認識論到政治理論都包括在內的全面批判,也批判馬克思的虛假。
西蒙.波娃說:「我羨慕她有一顆為全世界跳動的心。」韋伊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靈魂,這本書最初的編輯者是大名鼎鼎的阿貝爾.卡繆,能夠讓卡繆這樣的大作家甘心為她編書的原因是,卡繆認為歐洲的重生如果沒有韋伊的思想,將是不可想像的。西蒙.韋伊集才智、苦修、奉獻與決然的勇氣於一身。
「認識韋伊的人都提過她的幾個主要的特點:堅強的意志、對真理的熱情、高度的同情心、與強烈的自卑與輕生傾向。在韋伊六 (sic)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據說她因為聽說前線的士兵缺乏食物(或是襪子,根據不同版本的說法),便拒絶吃糖(或是穿襪子),為了與士兵一起受苦。九歲時,俄羅斯爆發了十月革命,韋伊則在一年後向她的家人宣布自己是個布爾什維克(Bolshevists )。韋伊在這兩則軼事中對他人苦痛的認同,終其一生都鮮活地展現在她的言行當中。最好的例子或許是西蒙.韋伊和西蒙.波娃相識的經歷:在巴黎索邦大學的校園裡,揣著共產主義雜誌的韋伊,對波娃表達了她如何期許革命:讓窮人能有東西吃是最重要的。聽到波娃說『人生的意義也很重要』後,韋伊竟然絲毫不留情面地回了一句:『顯然,你沒餓過肚子。』在大學那幾年裡,她激進的革命主張引來許多注目,其中一個保守派老師便稱她為『紅色聖女』。」(梁家瑜)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