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2日 星期二

周克任 「野百合」學運的大前輩 .前系主任林和.「從廣場到阡陌」的故事和足跡青鳥行動。只有「利他協力」的精神,才是真正民主臺灣的示範。2022年8月13日彼此展開話夾子,聊了一小時,比大學四年還多!。周克任【陳師孟的淚】;尖尾週記。 Agnes Chow 周庭

[來自師長的溫度]
躺在日常得面對的新空間--洗腎中心,正準備接受護理妹的扎針時,手機傳來內訊叮咚聲:是大學系上靜雅學姐,表達前系主任林和老師在找我。
32年了,我從未回到系上,原因無他,因我自認不用功,沒啥顏面回母系分享的。
但回憶喚醒我,大二時因太喜歡台大五花八門的系所課程,當時覺得既然決定不轉系,也該享受一下這學術寶庫,於是法律、歷史成為我大二多修的學分。倒是自己的本系,我只修基本最低學分,然後打算大四時補回來。
當時系主任林和教授,請我到主任室洽談。當時他對我說:或許你未來不一定會走大氣這條路,但或許有一天你會用上所學的知識。
林主任真是神算,我畢業後即以從事環保運動作為志業,尤其到屏東長住後,即以水資源復育運動成為我一生奮鬥目標。
在開始洗腎時,我和林主任接上線了,一開口我很興奮地對林主任說了聲:謝謝老師!
然後說:我在屏東奮鬥的光復東港溪運動,真的有運用到系上所學的知識及邏輯。
然後,我們彼此展開話夾子,聊了一小時,比大學四年還多!
好像命運安排似的,我談及運用系上所學,研讀一篇小鬼湖沈積物分析研究,發現明朝末年地球曾發生小冰河氣候。當時我才30歲,對於這份研究產生莫大興趣,並因此推測這是明王朝滅亡的關鍵,甚至是造成台灣先民遷徙台灣的主因。
自此之後,不論到社區或大學演講,我的簡報裡都會談到這個推測論點。
我向林主任分享運用所學於台灣史中的樂趣;沒想到,林主任驚呼,這是他一直在研究的主題!
我聽完也嚇了一跳!看來,命運安排我和母系的關係要再度連結了!
只是,我對林主任說,我不是個用功的學生;結果,林主任對我說,成績並不重要,反而是我有發揮台大人的特質,意思應該是有跨域運用的思考及實作能力!
是的,從離開政圈後,我知道台灣最缺的就是跨域對話到合作這條艱難路,導致政治凌駕一切,鄙視民間智慧!這是我決定土法煉鋼,走一條特別孤獨的試煉之路。
結果,在屏東沒有任何一位長輩帶領我或給予認同溫度下,昨晚,竟然是睽違30多年的林主任,如同知己般,明白我在屏東豪賭實驗的目的,並且認同我擁有台大人的特質!
通完話後,我在洗腎中心,開心地哭了整晚!
我可以很有自信的對自己說,我是真正的台大人!
眼前電視新聞中,正報導如蟑螂垃圾般的台大國發所論文門。這些羞辱台大特質的師生們,我連看都不想看!
我開始懷念1990-1994年,從野百合、反軍人干政、廢除刑法100條到反核四的師生世代,跨校跨領域甚至與社會各階層牽手為台灣奮鬥的年代,也包括林和林主任,我不會忘記你們為了保護學生,在鎮暴鐵蹄下,為台灣為學生流下第一滴血的感動!
祝福林主任以及當年一起有革命情感的老師們,身體健康,一切平安。
因為,你們無愧於台灣!
圖片來源:廢除刑法100條總統府前遭鎮壓。蔡明德 攝


1:39

立法院因為國會職權法案,引爆全台串聯的青鳥行動。民眾包圍立法院表達訴求,就被觀察到,來到現場喊出他們的不滿跟心聲的不只年輕世代,過去學運的大前輩 ...


【師孟老師的淚】周克任

我認識陳師孟老師,始於1989年,那時陳老師並不認識我,因為當時我才進入台大就讀,因參加社團,幫忙推動大學法運動,學生會(當時會長是范雲)邀請法學院的陳師孟老師,在台大門口廣場進行肥皂箱演講。

我當時參加「傳真報」社(何榮幸創社,現為報導者執行長),擔任攝影記者,對於斯文有禮,卻勇敢對教育體制批判的陳老師,頗有好感,因此特別拍攝其英姿。我想,眾多陳老師在公眾活動中的照片裡,應是我記錄的這張「最年輕」版。陳老師當時在法學院,據說是女學生的萬人迷,而我在總區理工科系,自然不認識陳老師,但因為參與大學法活動,而以攝影記錄了陳老師。

第二次認識陳老師,是1991年5 月,我大三的時候。但卻是個不美麗的日子。

當時,調查局帶著搜索票,到台大及清大抓學生,包括陳正然以及廖偉程,以及3位社運伙伴(陳秀惠、馬沙歐、安正光),史稱「獨台會案」,罪名是因為組讀書會,讀史明所著「臺灣400年史」。檢察官並以刑法100條「叛亂罪」起訴,最高刑期為死刑!

所有參與學生運動以及同情的師生,對國家機器公然封殺「言論思想自由」的暴力,終於忍不住,激起莫大的巨濤,箝制臺灣長達半世紀的「言論自由」,在這場學生與教授的街頭運動中,產生終結之力。

我記得北部幾所大學的學運社團、社運團體以及甫成立的臺灣教授協會,大家集結到中正廟靜坐。由於情勢相當緊張,參與者普遍都感受到,這場援救運動,與死亡僅有一線之隔,但是特別是教授們,終於以集體之姿,加入了「街頭暴民」行列。這對已參與街頭的社運、學運團體而言,是莫大的驚奇及喜悅。

教授們在靜坐場表示要坐在最前排,他們不捨從野百合學運以來,總是讓學生衝前鋒,因此認為教授是社會中受人尊重的精英力量,因此他們堅持要保護學生。

我想,這個感人的記憶及鏡頭,幾乎像靜止的畫面,這是臺灣最美且令人哭泣的一日。(汪導,這一幕請考慮列入劇本)

站在中正廟對面馬路,已整隊著裝的鎮暴警察,準備攻擊教授、學生及社運團體。當警察以鎮暴操的排列行步,跨越4線道馬路,逼近靜坐者。

我不曉得,坐前排的老師們,會不會和我們一樣,感到頭皮發麻?可能社運團體幹部,已經習慣鎮暴警棍的酷刑,但學生與教授,以為自己是社會精英,應該有可被尊重的保護傘吧?

這些幻想,在中正廟堂上「刺眼的青天白日」,染血四濺。

我不知道陳師孟老師,在我前方,一起被警察粗暴架起,拖在地上,要往停在一旁大型「鎮暴公車」,像丟垃圾袋般,拋進車內。

陳師孟老師認為這是對知識份子的污辱,他奮力反抗被架住的雙手,轉身要與警察理論。但開口才說不到一句,一位警察開口一句「三字經」,然後揮拳朝陳老師小腹搥下,陳老師痛到想要抱住腹部自我防衛,但接著被另外一位警察,用皮鞋狠踹陳老師的「下體」數下。

我們只看到陳老師,完全癱軟,然後警察像丟「牲畜」一樣,在我們面前公然如「黑道」般暴行。老實說,如果當時我有帶相機,一定將暴行的警察記錄。斯文一點,公開給他子孫看;流氓一點,就找機會「蓋布袋」。但是,我還記得指揮警察以武力對待靜坐者的當時「城中分局」的分局長,他幾個月前剛退休(看他爽退休在臉書的樣子,就覺得他如果被雷劈,我都不覺同情)。

這是新聞報導不會出現的畫面,但我實實在在見識這場「人間野蠻」,每憶起,那個憤青的我,就很想○○╳╳。

但也是那股追求正義的怒火,讓陳師孟老師加入「廢除刑法100條」的戰鬥行列,與林山田、李鎮源、林逢慶、廖宜恩.......等,在1991.10.09雙十節前一天,聚集600多名醫護、教授、學生、社運幹部,拿自己的命,和國家對賭,在總統府對面發起「反閱兵」行動。那一晚,擔任糾察隊長的我,站在總指揮陳師孟老師身邊,獲取糾察隊員、軍方無線電,以及總統府宋楚瑜和陳師孟的熱線,一場郝柏村幾乎要政變李登輝的悲劇,差一點變成臺灣第二次228國殤日!

上個月,我將此歷史故事,以「說故事音樂會」方式,邀請陳師孟、廖宜恩共同追憶這場師生共同的記憶。那一天,我第一次聽到陳老師,淚崩全場,聽述其家庭受到恐嚇驚嚇的生活(信箱被丟餿水、垃圾,子女在校受到老師揶揄),陳老師對於家人因為他追求正義,付出難以對外人道的悲傷。

那一天,一起來觀看節目的許多當年伙伴,許世傑、戴章皇、李維國.......其實都有類似的想要忘掉的回憶,被跟蹤、被記錄、被司法起訴審判、被警棍猛打、被羞辱、被親人的不諒解、被同儕社群的排斥,大家忍耐吞下這一沱又一沱的苦,才換來自由民主的臺灣,代價非外人可道盡.............。





Agnes Chow has been "scared for the last six months, witnessing suicides and mysterious deaths," she told Japa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https://s.nikkei.com/2RqFl8VProminent activist says violent protest tactics have role amid Beijing oppression







關於這個網站





ASIA.NIKKEI.COM


Hong Kong's Agnes Chow defies travel ban in Skype appeal to Japan

周庭
しゅう てい
政治家
「Agnes Chow」の画像検索結果

説明

周 庭は、香港の政治運動家、香港衆志常務委員、自決派、大学生。香港で「学民の女神」と呼ばれる。 2017年までイギリス国籍を保有した。両親が彼女の幼少期に申請したためであるが、イギリス本土に居住したことはなかった。同年香港特別行政区立法会地方選挙に立候補するため放棄した。 ウィキペディア
生年月日: 1996年12月3日 (年齢 23歳)



***
#末編週記
#就此收尾珍重再見
尖尾有一個特質和豬很像,就是「吃軟不吃硬」。
對尖尾在選後第一個上班日提出辭呈,不瞭解尖尾這種個性的人,以為尖尾是抗拒不了媒體輿論壓力,向八成連署法官投降,或被許大院長的公開譴責嚇到……,但是從沒有停歇的陳情信可以看出,這些「步數」連普通人民都嗤之以鼻,如果真會影響尖尾請辭的決定,只怕反而是讓尖尾打消辭意吧。
那麽又何必在任期屆滿的半年前辭去職務呢?理由很簡單:不知為何而戰。
尖尾進入監察院之前,向推荐與提名的高層保証、也在立法院的聽証會聲稱─ 將以「恐龍法官」為調查重點,對司法的除垢有所貢獻,呼應蔡總統上任之初以司改為首要任務的宣示。尖尾對司改的自信,其實來自憲法明確賦予監察權有制衡司法權的設計,而總統正是憲法的守護者。
奈何尖尾貢獻司改的信心隨著時間而日漸消融,幾次前往司法院直接就此一議題提出質疑,許大院長總是大唱「秋蟬」(「秋後算帳」加「寒蟬效應」),好像二千位法官都是他要小心呵護的「蟬寶寶」,尖尾則是蟬寶寶的天敵。尤其這回馬英九洩密案的承審法官,明明已經不再天真無邪,懂得濫用憲法條文為馬脫罪,仍被許大院長捧在手心惜惜,不許尖尾過問,簡直已經到了病態的地步。問題是,唯一有權力終結這場鬧劇的人,顯然打算置身事外。尖尾若繼續耗下去,等於原地踏步而已,所為何來?
尖尾無意和司法既得利益者做無止境的纏鬥,決定重回當初「老綠男」的單純日子。兩年來每週一篇,留下了101篇〈尖尾週記〉,預計在半年內去蕪存菁、彙集成書,讓這段日子所作所為,方便大家檢驗。
尖尾階段就此收尾,珍重再見。



2020.1.17
林濁水
報導說,陳師孟日前已請辭,蔡英文總統已經核准。
太怪了。
監委獨立行使職權,如果辭是向人民辭,辭了就辭了,有什麼請不請辭的?
無論監院長、總統或行使同意權的立院,誰又有什麼權力核不核准?
真是亂了套,希望消息是錯的。


---

  • 焦點2019-02-05
    話題人物》「養豬大戶」陳師孟 藏豬5千件
    記者鍾麗華/專題報導 走進監委陳師孟的辦公室,「豬時鐘」在牆上滴答作響,門口的「飛天粉紅豬」來回搖擺,成排的「豬盆栽」佔據窗邊,「豬頭桌燈」拉線懸掛的還是小豬,便條紙盒、...
  • 2019-02-05
    記者鍾麗華/專題報導
    走進監委陳師孟的辦公室,「豬時鐘」在牆上滴答作響,門口的「飛天粉紅豬」來回搖擺,成排的「豬盆栽」佔據窗邊,「豬頭桌燈」拉線懸掛的還是小豬,便條紙盒、手機架、毛線筆套、馬克杯、相框、擺飾與垃圾桶…,「除了豬,還是豬」。今年是豬年,應景的豬春聯,自然少不了。
    • 監委陳師孟30年來收藏五千件各式各樣豬造型品。 (記者羅沛德攝)
      監委陳師孟30年來收藏五千件各式各樣豬造型品。 (記者羅沛德攝)
    • 監委陳師孟愛豬成痴,30年來收藏五千件各式各樣豬造型品。 (記者羅沛德攝)
      監委陳師孟愛豬成痴,30年來收藏五千件各式各樣豬造型品。 (記者羅沛德攝)
    • 監委陳師孟平時隨身戴著朋友送的豬項鍊,打開項鍊上的豬頭,原來是個放舌下錠的小藥罐,對心臟裝支架的他而言,這是保命、「救心」的幸運豬。(記者鍾麗華攝)
      監委陳師孟平時隨身戴著朋友送的豬項鍊,打開項鍊上的豬頭,原來是個放舌下錠的小藥罐,對心臟裝支架的他而言,這是保命、「救心」的幸運豬。(記者鍾麗華攝)

    愛豬成痴 收藏逾30年

    生肖屬鼠,生性卻愛豬。陳師孟回憶,他在台大經濟系任教時,為中華民國票券金融協會撰寫研究報告,隔年到年會做專題報告,當時正值豬年,年會發送的紀念品是銅豬紙鎮,他剛好讀到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的傳記,書中的一句話,「狗仰視人、貓俯視人,只有豬平視眾生」,開啟他的豬仔收藏。
    從三十八歲第一件銅豬紙鎮開始,七十一歲的陳師孟已收藏五千件各式各樣的大豬與小豬、公豬與母豬,其中一千四百件豬仔,已於二○一二年捐給高雄橋頭糖廠,成立「豬仔文物館」。他解釋,父親曾任橋頭糖廠廠長,兒時在糖廠宿舍長大,台糖和他一樣是「養豬大戶」。
    為了豬仔,陳師孟曾加入美國的「快樂豬收藏家俱樂部」,當時每年暑假飛到美國交易買賣,也三不五時上網競標。這麼多的收藏,據他估計,花的錢沒超過台幣五、六十萬元,最貴的一隻是台灣交趾陶豬藝品,要價六萬元,是在募款餐會標下的。
    研究貨幣經濟的他,最喜歡還是收藏豬硬幣。陳師孟細數,美國、索馬利亞、肯亞、丹麥等十幾國曾發行過錢幣,德國、越南等國也有鈔券,這些都已絕版;為了「獻寶」,他已全數捐到橋頭糖廠。

    貼身豬項鍊 暗藏保命符

    陳師孟的豬領帶去年成為媒體焦點,他的豬領帶有上百條,幾乎出自各地機場的領帶連鎖店,他自豪地說,「應該都買齊了」。不過,最大遺憾仍是,網路沒標下一條七隻小豬的領帶,讓他魂牽夢縈十幾年。
    不繫領帶時,陳師孟總會戴著朋友送的豬項鍊,別以為這是裝飾用的,他打開項鍊上的豬頭,原來是個放舌下錠的小藥罐,對心臟裝支架的他而言,這是保命、「救心」的幸運豬。

    豬仔哲學 處世平視眾生

    陳師孟的「豬仔哲學」正如邱吉爾所言,是為人處世應有平視眾生的胸懷,不是刻意討好他人、也不是與人為敵。而他大聲疾呼的司法改革,盼法官、檢察官走出巨塔,坦蕩回應人民,正是這樣的哲理。
  • 政治2019-02-04 10:22
    「養豬大戶」陳師孟 貼身豬項鍊藏玄機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走進監委陳師孟的辦公室,「豬時鐘」在牆上滴答作響,門口的「飛天粉紅豬」來回搖擺,成排的「豬盆栽」佔據窗邊,「豬頭桌燈」拉線懸掛的還是小豬,便條紙盒、手機...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走進監委陳師孟的辦公室,「豬時鐘」在牆上滴答作響,門口的「飛天粉紅豬」來回搖擺,成排的「豬盆栽」佔據窗邊,「豬頭桌燈」拉線懸掛的還是小豬,便條紙盒、手機架、毛線筆套、馬克杯、相框、擺飾與垃圾桶.......,「除了豬,還是豬」。今年是豬年,應景的豬春聯,自然少不了。

生肖屬鼠,生性卻愛豬。陳師孟回憶,他在台大經濟系任教時,為中華民國票券金融協會撰寫研究報告,隔年到年會做專題報告,當時正值豬年,年會發送的紀念品是銅豬紙鎮,他剛好讀到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的傳記,書中的一句話,「狗仰視人、貓俯視人,只有豬平視眾生」,開啟他的豬仔收藏生涯。
從38歲第一件銅豬紙鎮開始,71歲的陳師孟已收藏5000件各式各樣的大豬與小豬、公豬與母豬,其中1400件豬仔,已於2012年捐給高雄橋頭糖廠,成立「豬仔文物館」。他解釋,父親曾任橋頭糖廠廠長,兒時在糖廠宿舍長大,台糖跟他一樣是「養豬大戶」。
為了豬仔,陳師孟曾加入美國的「快樂豬收藏家俱樂部」,當時每年暑假飛到美國交易買賣,也三不五時上網競標。這麼多的收藏,據他估計,花的錢沒超過台幣5、60萬元,最貴的一隻是台灣交趾陶豬藝品,要價6萬元,是在募款餐會標下的。
研究貨幣經濟的他,最喜歡還是收藏豬硬幣。陳師孟細數,美國、索馬利亞、肯亞、丹麥等十幾國曾發行過錢幣,德國、越南等國也有鈔卷,這些都已絕版;為了「現寶」,他已全數捐到橋頭糖廠。
陳師孟的豬領帶去年成為媒體焦點,他的豬領帶有上百條,幾乎出自各地機場的領帶連鎖店,他自豪地說,「應該都買齊了」。不過,最大遺憾仍是,網路沒標下一條7隻小豬的領帶,讓他魂牽夢縈十幾年。
不掛領帶時,陳師孟總會戴著朋友送的豬項鍊,別以為這是裝飾用的,他打開項鍊上的豬頭,原來是個放舌下錠的小藥罐,對心臟裝支架的他而言,這是保命、「救心」的幸運豬。
陳師孟的「豬仔哲學」正如邱吉爾所言,是為人處世應有平視眾生的胸懷,不是刻意討好他人、也不是與人為敵。而他大聲疾呼的司法改革,盼法官、檢察官能走出巨塔,坦蕩回應人民,正是這樣的哲理。
***
版主

253 亥年談豬:Year of the Boar(2019) 漢清講堂;「養豬大戶」陳師孟;Animal Farm. Smear the pig with lipstick



 253 亥年談豬:Year of the Boar(2019) 漢清講堂




44:00
253 亥年談豬:Year of the Boar(2019) 漢清講堂


忘記收陳其寬1953的「 生命線」23cm*31

Image result for 陳其寬 生命線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