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張五常(1935—),《五常談藝術》(2001,花千樹) 《隨意集》(1993年,壹出版;修訂本:2000年,花千樹) 《挑燈集》(1999年,花千樹;增訂本:2001年)......經濟學論述廣傳於兩岸三地

 




五常談藝術(平裝)

封面
花千樹出版有限公司, 2001 - 435 頁


莫扎特 音樂 書法 蘇東坡

常見字詞


常見字詞

張五常(1935年12月1日),生於香港,國際和兩岸三地著名的經濟學家,最有名的產權經濟學家之一,被認為是將自由經濟體系帶到中國大陸的經濟學家之一,以《佃農理論》和《蜜蜂的神話》兩篇文章享譽學術界。張五常被外界視為中國經濟智庫中奉信自由放任主義的新自由份子的典範,而擁護新保守主義的批評者將其視為典型的過度西方化的學者[3]

2003年起因商業糾紛被美國通緝而潛逃中國大陸(因香港和美國有引渡條例),之後長居住在深圳廣州。2007年,張五常指出《勞動合約法》的推出是對中國的「大災難」,十多年來沒有減少批評之,亦因此對中國前景的看法變得較保守。張五常作為私有產權經濟學的靈魂人物,雖然其政治立場偏向建制派,但是在經濟方面上毫不吝嗇其對中國的抨擊,他指責中國私有產權概念薄弱,並且大力反對企業國有化,他認為把所有國企民營化才是中國的出路[4]

張五常作為UCLA經濟學博士,其經濟學論述廣傳於兩岸三地,曾於1988年,引薦傅利曼會見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被視作為中國改革開放、推行市場經濟的重要功臣之一。張五常在70年代末已經非常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更被傅利曼稱為對中國經濟的前景表現得最樂觀的人。

作品

[編輯]
  • 《佃農理論》(英)(The Theory of Share Tenancy)(1969年,芝加哥大學出版社;2000年:花千樹;譯本:2000年,北京商務,易憲容譯)
  • 《賣桔者言》(1984年11月,信報;增訂本:2000年,花千樹)
  • 《中國的前途》(1985年8月,信報;增訂本:2002年3月,花千樹)
  • 《再論中國》(1987年6月,信報;增訂本:2002年3月,花千樹)
  • 《三岸情懷》(1989年,香港經濟日報;增訂本:2003年5月,花千樹)
  • 《存亡之秋》(1989年,香港經濟日報;增訂本:2003年6月,花千樹)
  • 《凴闌集》(1991年12月,壹出版;修訂本:2001年,花千樹)
  • 《中國的經濟革命》(1993年,壹出版)
  • 《隨意集》(1993年,壹出版;修訂本:2000年,花千樹)
  • 《挑燈集》(1999年,花千樹;增訂本:2001年)
  • 《捲簾集》(上、下卷:1999年12月,花千樹;合訂本:2003年6月)
  • 《學術上的老人與海》(2000年,花千樹)
  • 《經濟解釋:張五常經濟論文選》(2000年,北京商務,易憲容、張衛東譯)
  • 《五常談教育》(2000年1月,花千樹)
  • 《五常談學術》(2000年12月,花千樹)
  • 《經濟解釋》(初版)(2001-2002年、2006年,花千樹)
    • 卷一《科學說需求》(2001年5月)
    • 卷二《供給的行為》(2002年3月)
    • 卷三《制度的選擇》(2002年11月)
    • 卷四《五常學經濟》(2006年12月)
  • 《五常談藝術》(2001年11月,花千樹)
  • 《狂生傲語》(2001年,花千樹)
  • 《二十一世紀看中國的經濟革命》(2002年4月,花千樹)
  • 《公損之謎》(英)(The Myth of Social Cost)(2002年5月,花千樹)
  • 《離群之馬》(2002年12月,花千樹)
  • 《偉大的黃昏》(2003年3月,花千樹)
  • 《經濟的看相與把脈》(2003年7月,花千樹)
  • 《世界經濟學》(2004年2月,花千樹)
  • 《冷靜看世界》(2004年6月,花千樹)
  • 《經濟大時代》(2004年12月,花千樹)
  • 《經濟大觀園》(2005年6月,花千樹)
  • 《張五常英語論文選》(英)(Economic Explanation:Selected Papers of Steven N.S. Cheung)(2005年11月,花千樹)
  • 《中國的前景》(2006年1月,花千樹)
  • 《大哉斯道》(2006年5月,花千樹)
  • 《中國的未來》(2006年9月,花千樹)
  • 《學問無界說》(2007年3月,花千樹)
  • 《經濟學的缺環》(2007年11月,花千樹)
  • 《五常問答室》(2008年4月,花千樹)
  • 《中國的經濟制度》(The Economic System of China)(2008年6月,花千樹)
  • 《災難的先兆》(2008年10月,花千樹)
  • 《多難登臨錄──金融危機與中國前景》(2009年7月,花千樹)
  • 《貨幣戰略論──從價格理論看中國經驗》(2010年1月,花千樹)
  • 《新賣桔者言》(2010年1月,花千樹)
  • 《重尋無處──五常行遊錄》(2010年10月,花千樹)
  • 《吾意獨憐才──五常談教育》(2010年10月,花千樹)
  • 《多情應笑我──五常散文選》(2011年5月,花千樹)
  • 《經濟解釋》(神州增訂版)(2011-2014年,花千樹)
    • 卷一《科學說需求》(2011年)
    • 卷二《所得與成本──供給的行為(上篇)》(2011年)
    • 卷三《受價與覓價──供給的行為(下篇)》(2012年5月)
    • 卷四《制度的選擇》(2014年4月)
  • 《科學與文化──論融會中西的大學制度》(2015年6月,花千樹)
  • 《清宮田黃方印錄》(2017年3月,花千樹)
  • 《經濟解釋》(第四版)(2017年,花千樹)
    • 卷一《科學說需求》(2017年)
    • 卷二《所得與成本》(2017年)
    • 卷三《受價與覓價》(2017年)
    • 卷四《合約的一般理論》(2017年)
    • 卷五《國家理論與經濟解釋的理論結構》(2017年)
  • 《《佃農》五十憶生平──兼論經濟學的災難性發展》(2017年11月,花千樹)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