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拉蒙·麥格塞塞Ramon Magsaysay 1907—1957 拉蒙·麥格塞塞獎(Ramon Magsaysay Award,1957

 1907年8月31日—1957

拉蒙·麥格塞塞
第7任菲律賓總統
第三共和國第3任總統
任期
1953年12月30日—1957年3月17日



他宣誓就職穿著菲律賓國服巴隆他加祿(Barong Tagalog),宣布總統府的大門向所有人開放,因此被稱為「曼波·麥格塞塞」(Mambo Magsaysay)。

作為總統,他是美國的親密朋友和支持者,在冷戰時期是一個反對共產主義的聲樂發言人。他領導了東南亞條約組織基金會,也被稱為1954年馬尼拉條約,其宗旨在抑制共產主義、馬克思主義運動在東南亞、南亞和西南太平洋的發展。

他的總統任期被公認為是菲律賓史上最清廉,被稱為菲律賓的黃金歲月:貿易和工業蓬勃發展,菲律賓人在體育、文化和外交事務方面受到國際認可。


拉蒙·麥格塞塞獎(英語:Ramon Magsaysay Award,1957年4月由紐約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的信託人出資創立,用以紀念1957年3月17日空難逝世的故菲律賓總統拉蒙·麥格塞塞。1957年5月設立「拉蒙·麥格塞塞獎基金會」(Ramon Magsaysay Award Foundation, RMAF)負責運行。1958年起,每年頒發給亞洲傑出成就的人士或組織,被譽為「亞洲的諾貝爾獎[1][2][3]

項目

[編輯]

1958年起,麥格塞塞獎每年頒發給亞洲傑出成就的人士或組織,一開始該獎項共有五類。

  • 政府服務(Government Service)
  • 公共服務(Public Service)
  • 社區領袖(Community Leadership)
  • 報導、文學、創造性交流(Journalism, Literature and Creative Communication arts)
  • 和平與國際理解(Peace and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2001年新設「新興領袖」(Emergent Leadership)類別,專門頒發予40歲以下亞洲傑出青年。

2009年起,將該獎項原始五項類別合併不區分 ,另保留「新興領袖」類別[4]

至今已有二百餘人與十多個組織獲得拉蒙·麥格塞塞獎。

著名獲獎者

[編輯]
政府服務
公共服務
社區領袖
報導、文學、創造性交流
和平與國際理解
未分類

漢語圈獲獎者

[編輯]

政府服務

[編輯]

公共服務

[編輯]

社區領袖

[編輯]

報導、文學、創造性交流

[編輯]

和平與國際理解

[編輯]

新興領袖

[編輯]

2009年獎項不分類之後

[編輯]

曾先後獲得拉蒙·麥格塞塞獎和諾貝爾獎的人

[編輯]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