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回憶錄:一些師友:莊喆、牟宗三、許達然、康志峰Jeff ;Søren Kierkegaard. “Geniuses are like thunderstorms. They go against the wind, terrify people, cleanse the air.”— Søren Kierkegaard,



1978年在Tate, Henri Matisse的 The Back Series,讓我印象深刻。除了好幾年前翻過Herbert Read的"談雕塑"之書,當年在英國買的The Language of Sculpture: With 155 Illustrations [William Tucker] ,是睡前讀物---多年之後,知道作者移民美國,該書書名也改了,很值得深思。1978年,Henry Moore的80歲大展,更是眼界大開.....

56:42 146 :簡談雕塑藝術 鍾漢清 2017-03-18…
HANCHINGCHUNG.BLOGSPOT.PE





這兩天我都有訪客來暢談。依慣例,我應發出二封第106卷的"交情千千"信。結果竟然沒有......忙得很:看吳國豪介紹的"書法宗師井上有一" (YouTube),說是Herbert Read "現代繪畫史"唯一收入的日本作品,我就很想找出數十年前買的英文書---沒找到,竟然有1992年企鵝版的"梵谷書簡",就比較起台灣出版的所謂【全集】,發現大不相同,很值得再出版一本新譯本---企鵝版只保留原信附的畫。



2016.4.15 Jeff 來電,說明天要拿鳳龍雙胞胎 (老二、老三)的滿月油飯過來慶祝。
人生很妙,20年前他讀台大工管三年級時,報名參加我們在新北投舉辦的2天1夜研討會.....彰化某董事長因他送我們10萬獎學金.....他在校園擺愛心花贈美國女友.....他們結婚時,我正好賣出 一批書,就全數包給他們.....


還是該介紹這兩天的訪客。康志峰是某資訊設計公司的負責人,他說每季會回母校臺大捐血。我們1996年認識,他參加我在新北投舉辦的二天一夜研習會。隔天,他的室友捐10萬給我當講學金,因為我當時好像收費一萬五,一般學生無法負擔。
隔半年,康先生(工管大四)為"華人戴明學院"設計網站。....18年之後,他跟我解釋公司剛推出iPhone系統的自動App書寫系統 (任何人或公司不必寫程式都可以發行自己的雜誌/文集之App. ),可有廣告收入.... (我將2小時的話用十幾字表達,希望.....)
昨天Google "志峰",因為近日多與"廖志峰"等通信。
今午:下午戴久永來談。我送【轉危為安】,去買義美蘇打餅。跟他解釋翻譯Deming 二書:10.14 要講Drucker和Deming 在紐約大學商學院生涯。.....他會參加,如此中原第2屆數學也參加:我跟他說創立的美國牧師 (從"胡適之年譜長編初稿-補編"知道他訪問病中的胡適......戴說他從美國募款的錢去買關渡,建基督教書院;中原的通識有聖經......)
他兒子帶他去日本。影響他對日本戰國諸雄及三女傑和日本時代劇的喜好:還有料理高手
時空超越到織田信長,搞"元龜年"的龜吃下料理.....
他以為中國很快可以統一台灣,我則認為我們這輩子都沒機會:美日中的軍力之比較....


"......先生既老,而聰明不衰,酬對終日,不少厭怠。......"
--- 文徵明作沈周行狀稿 (莊喆先生有一大作品是給全世界的文徵明專家參加Richard Edwards(艾瑞慈)主持的文徵明國際會議討論的....
27日下午15點到17點,、老師無私地跟數十人交流:聽演講的約40人,一起聽莊喆老師"說"作品的,約20人,2/3是女性。Wikipedia 莊喆條目不夠深入,他的恩人不少,都沒提起.....
回顧展的起點是他大學時代追同班女同學為她做的塑像;與數十年之後太太畫他的像對視。
另一區是由弟弟莊靈收集的 莊喆的家人之素描 (這應該是莊喆在東海大學建築系開的課程),非常好。寫老父莊嚴的像與信已發表在雄獅版的"莊嚴"。母親的兩張一是初老,一是垂垂老矣,很好。
Wikipedia:"莊喆出身書香世家,自幼耳濡目染很早變接觸中國歷代書法真跡,培養出對書畫藝術的興趣。" 妙的是,今天有人拿一幅據說可能是他16歲臨的國畫"鑑真偽",很不錯,莊先生說那印章是父親送的,假不了..... (他青少年期的國畫水平如此,怎可能在師大選國畫組.......)
他到美國才開始研究石山.....
與東海大學的"人+物"擦身而過、不期而遇
1. 昨天莊喆老師的八十回顧畫展,正是如此。今天袁學長來電,"鄧學長"說,當年女生宿舍交誼廳還留有莊老師的作品,後來"流入"某人手中.....

2024.11

莊喆(1934年—)《主題‧原象---莊喆 畫展》
莊喆老師的80回顧展 (台北市立美術館)莊喆為亞洲大學美術館的駐校畫家2024 (90歲)
莊喆老師的80回顧展 (台北市立美術館),跟他談2分鐘 (請教)
2024年11月回東海,同學們都在談莊喆為亞洲大學美術館的駐校畫家,該校創立十周年的美術館有大展。
亞洲大學經營有方,該第又是莊喆老師小時候的鄰居,自是有緣....



記些昨天莊喆老師的話語。
1.學生們提到兩位他認識的畫家朋友,他嘆息道,藝術家應該珍惜自己的身體.....想想多活二三十年可以多做多少事......回顧展各時期都有他當期的照相 (很多是老弟子莊靈拍的),多是美男子樣子.....其中有一幅他拿煙斗,他說,以前從抽煙進一步到抽煙斗.....後來都戒了煙。
2. 他年輕時也經常寫美術評論,1968年結集文星叢刊"現代繪畫散論"。不過他在教育部的論文升等上屢受挫折:朋友勸說論文要博採眾人看法,而不能太多主見,否則成為"宣言"......
3. 他似乎對他們夫婦同屬的五月畫會印象很好,最主要的每一位成員都順著自己的特性發展出自己獨特的藝術。
4. 他到美國數十年是靠賣畫生活的,這樣,代理人極其重要,他們可以將你的特色推出去,甚至進而可以激勵藝術家發輝其潛能。這次回顧展的許多作品都是亞洲藝術中心賣出去再找回來的。




2. 高一時就翻過牟宗三老師的"理則學" (部定大學用書)。當時我已有大一符號邏輯 的水平,所以只讀附錄他的學生寫的關於禪宗語言的分析 (數十年之後,在網路讀過這位留在大陸的學生之追憶:在四川受牟老師照顧情形)。高中時,讀牟老師在東海的演講等集子"生命的學問" (台北:三民),印象很深;20年之後重讀,比較沒衝擊力了。1972或73年,牟老師回東海演講,銘賢堂大爆滿。我最想問的是,為什麼你們聽得懂牟老師的"國語"?
3. 牟老師常鼓勵學生生命有限,要讀的書那麼多,應專心用功.....那位教我欣賞塞尚畫的藝術家,在大肚山上告訴我,畢業之後,應該去拜師學習,因為他們的學問快與身俱去.....這,我也沒做到。
4. 那個黃昏,我們與陳其寬老師相遇文學院迴欄。當時很少人知道他寫的"相思樹頌"之類的文章。老師說,回台北,一定找他好好一聊。後來我懶,或以為是老師的客氣話,沒去找他。
5. 許達然老師聽起我大一住第七宿舍,說,當年那是助教的宿舍,他與建築系助教合住。他整天畫作不斷,三十年之後成為名建築師,開過畫展。"早知道,當年的垃圾不會放過....."
6. 我們大一的宿舍,亂得很可以。學長寢室(大三)則是在Open Day 候選為楷模。我們造訪它,都滿心虔誠、敬畏。許多年之後,忠樸學長病逝,他的室友從美國飛回來一拜。再過12年,我們在中原大學為忠樸設一獎學金。我跟他的室友說,東海設獎學金是你們寢室的"責任".....

有些朋友知道,我在研究1955-1960的東海大學學人的"學思":
牟宗三 《五十自述》, 台北:鵝湖,1989 (只前二章是新稿:末幾篇約寫於1959), 頁123-25 有關於The Life of Jesus by Ernest Renan
第19章 《耶酥熱情的激烈化》之評語與修正。
2015.9.26夜, 讀《五十自述》,竟然引用 Søren Kierkegaard的話:契爾克加德:"沒有一個世代的人能從前一代學知真正的人生,由這方面來看,每一世代都是原始的。它所負的工作並無與前一代的有什麼不同!它亦不能勝過前一代而更進步。例如沒有一個世代能從前一代學知如何去愛,除從頭做起之外,也沒有一個世代能有任何其他開始點。同樣,信仰亦是如此。......"
現在網路可找到:

“Whatever the one generation may learn from the other, that which is genuinely human no generation learns from the foregoing...Thus no generation has learned from another to love, no generation begins at any other point than at the beginning, no generation has a shorter task assigned to it than had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Geniuses are like thunderstorms. They go against the wind, terrify people, cleanse the air.”— Søren Kierkegaard, “Papers and Journals”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