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7日 星期日

方惠光,廖志峯,高苦茶,吳妮民

 

廖志峰


上星期六在濟南長老教會旁的地下室小教堂,謝三泰街頭劇場的攝影展和開展分享會,結束後在展場入口閒聊,三泰哥突然對我說:不要動!然後就拍了這張。六十歲的我,有了皺紋,白髮,希望也長了智慧。從《走拍台灣》、《吼叫一九八九》、到《街頭劇場》,我對三泰哥說:我們明年再來做一本吧!
謝謝三泰哥。


廖志峯

既然來台中了,就找了好久不見的在地朋友俊良,結果他帶我來了一家神奇的咖啡館,中菲行咖啡。那種台式的老咖啡館,ㄧ律深咖啡色木製檯面,一整排賽甕虹吸式咖啡,客人都以熟齡街坊居多,時空頓時切換,好像回到三十年多年前,好地方。這樣的老咖啡館獨有的卡座最吸引我,我挑了角落的位置,和久違的朋友聊天。輕食非常好吃,於是不免吃了過量的麵包三明治🥪,我以為只有這餐破戒,沒想到黃昏時又吃了三球冰淇淋🍦,一整個月的糖量,一個下午達標,戒口人生真辛苦。我在入口櫃檯看到一本書,作者正是作家楊雙子,書名是四維街一號。我突然才意識到,我走到了四維街嗎?

喝完咖啡後,我衝來四維街一號打卡,吃果子拜樹頭,讓作家知道:我來到小說現場。也發現,原來旁邊就是台中女中。不過,四維街上排隊最多的是春水堂的總堂本舖,我忍住了沒去排隊。這世間,誘惑太多守戒難。

謝謝俊良。


#四維街一號和四維街四十六號


。。。。

「青春的腳步,它從來不停止。

每一個故事的結束,就是另一個故事的開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黃鶯鶯〈留不住的故事〉這首歌?


而這首歌的作詞人也是個青銅鑄造家呢!,

哇~超級酷的對吧?除了現正熱檔展覽中的陳其寬建築師及黃才郎館長都是跨足不同領域的傑出者,今天要來介紹的也是一位斜槓奇才!


出生於臺南的方惠光,曾擔任民視「全國歌唱名人排行榜」製作人,電視媒體工作期間還獲得金鐘獎、金鼎獎,可以說是多才多藝!


但在事業巔峰的時刻,方惠光卻思考著人生的下一段路程,最後決定轉換跑道,前往美國研究雕塑。在所有雕塑中,方惠光選擇鑽研最為困難的鑄造,畢業後不但在國內外任教傳授自己的經驗,也在教職之餘創作不輟,現在許多地方大家都可以看到他的作品,像是國立故宮南院入口前的〈古今華表〉、左營海軍陸戰隊營區外的〈決勝關鍵〉與南科園區9件大型公共藝術作品到2024民視林口廣場的〈台灣人民〉,打造出自己的一片天。


許多藝術家創作的主題常是私密的,但方惠光認為藝術應與人溝通,他關心的是臺灣這塊土地上的人與社會議題,並且反映在他的作品上。


方惠光在追求藝術的腳步上,從來沒有停止。


想要了解更多方惠光的創作風采?

歡迎閱讀《覓南美》第27期〈方惠光‧千錘百鍊鑄眾生〉


#民視 #台灣演義 #覓南美 #方惠光 #青銅雕塑



。。。。

今年初接到苦茶哥來信,邀我為新書寫推薦,我真是既惶恐又驚喜,畢竟人稱「國民藏書家」的苦茶哥,論讀書、論收藏,論人世歷練,我都遜於他太多。然而開心的是,搶先大家讀畢《雖然是藏書病但沒關係》,這是本講述藏書世界的有趣文集,有苦茶哥擅長的幽默,也有考據嚴謹的一面,自己於是將第一手讀者的感想,寫就〈儂今藏書人笑癡〉一文。本週五晚上7:30,在金石堂汀州店,也將有苦茶哥與我的對談,歡迎大家齊來,和我們「同病相憐」吧!


【儂今藏書人笑癡】


                                                  ◎吳妮民


還是1996年的夏天。那年,我國中畢業,趁著表妹上臺北多個人手,我問她要不要陪我去買書?就這樣,兩個小女生,怯怯地搭著公車,到如今捷運中山國中站旁的三民書局,帶回當時全16冊(註1)的《張愛玲全集》。那是我第一次豪擲千金,買回沒有呈稟過父母的套書——因為,自國一起就從學校圖書館借來讀的張愛玲小說,實在是太喜歡了,自己必須要擁有一套才行。


所有張迷都會永遠記憶這個版本吧:1991年初版,由吳慧雯女士美術設計、封面有書畫家樓柏安題字「張愛玲」、花色繁複典雅的「皇冠出版社典藏版」。它是我的文學印痕,在它的引領之下,我進入了一個與兒童讀物截然不同的文學世界,既深沉、又癲狂,那是個人閱讀史抹滅不去的里程碑。從此,讀張愛玲就得是這個版本,其他的都不對勁了,即使後來皇冠更出了另一以大花為書封的「張愛玲典藏版」,即使那套舊小說在近三十年的時光裡隨我搬遷數次、潮霉生斑,我都絕不會離它而去。


這則小小憶往,在藏書的世界裡不值一提,然而,大概可以讓我這個藏書門外漢,稍稍理解所謂在意的版本,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吧。


翻開高苦茶大哥的新著《雖然是藏書病但沒關係》,才是真正一窺書籍收藏者的博雅宇宙。苦茶大哥是人人皆知的國民藏書家,他的藏書資歷甚久,所知軼事甚豐,此前已出版有《人間書話》(聯經,2017),並橫空歧出一本講述動漫收藏的《禁斷惑星》(木馬文化,2022);其人博學又親切風趣,好似散散淡淡無所爭(大約只有搶書時才會面目猙獰),卻也不知不覺寫了好些談書散記發表。幾年來的文章結成新作,和前作《人間書話》相較,更為詼諧頑皮,也更放開手寫去了。


要我說的話,《雖然是藏書病但沒關係》,足以見出藏書家的三心——那分別是癡心,玩心,與熱心。


《雖》書分作四章,從輯名便可見苦茶大哥平日勤於追劇的根柢。輯一「重啟人生的讀藏術」,記藏書的各式煩惱,諸如書崩、書蟲,以及讀不完的書。意外呼應此輯的,是2024年四月臺灣發生的全島大地震,紙頁裡的擔憂活生生地上演了,我認識的藏書朋友們書房皆滿目瘡痍,數千本書遍砸於地,屋內窒礙難行,甚至不留任何走道空間。我一邊心疼這些朋友的災情,一邊又為他們的執迷不悔莞爾,因震後幾日,苦茶大哥仍然前往二手書拍賣市集,且和友人商討何不趁亂再添幾本書混進書堆裡?明知書已成災仍不改其樂,這是一種癡心。


輯二「雖然是藏書病但沒關係」則回到藏書家考據嚴謹的角色,娓娓道來物事的歷史,人與人間的牽連。我佩服他願為扉頁上的題名,弄清文壇政壇一大家子的關係,或對民國初年兩本同人誌的作者背景如數家珍。數來好像全不費力、行雲流水,但背後隱含的可是藏書家累積多時的工夫,那種博通古今,學貫中西,沒有長時間的淘書閱讀是做不到的。而這一切不是為了什麼,僅僅為了自己不為人知的快樂,因此,這也是癡。我崇拜的小說家張愛玲,苦茶大哥怎麼可能放過,在〈老人與湖:愛玲《傳奇》的傳奇〉一文,他以諧仿寓言的筆法,介紹張愛玲作品的幾個版本。既然千繞萬繞又回到張愛玲,小說家最著迷的經典之一《紅樓夢》裡,黛玉葬花不是有句話嗎,「儂今葬花人笑癡」(註2),如今,我就把這句話轉贈給苦茶大哥了。


輯三「愛與淘書的日日夜夜」,是全書色調最繽紛、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部分,苦茶大哥寫他國外淘書經驗,讀者們彷彿跟著他出外景,到東京中目黑乳牛書店,或至葡萄牙拜訪科英布拉大學圖書館、歐比多斯教堂書店、及萊羅書店。乍看會以為這是專為淘書而設計的自助旅程,但其實不是,是跟團卻可以玩成淘書的樣子,這才是藏書家的厲害之處。寓找書買書於旅途中,是愛書人玩心的正常能量發揮,讀著讀著我便回憶起到東京神保町的那個傍晚,站在貼滿各式促銷紙條的書店前,真希望自己的日文再好一點,對書的認識再多一些,那麼,我就能夠明白這座寶山的珍貴之處究竟在何方了。


輯四「我們與書的距離」則收錄苦茶大哥寫作的書評與推介,有感觸,有延伸,更有與作者間醇厚的溫情。描摹允晨出版社發行人廖志峰的散文,等於也寫下自己在淡水讀書的青春;為文友或好書推薦,這是熱心。我看他寫《大仲馬俱樂部》,被他懸疑的筆調勾起了濃厚的好奇,決心非找來一探究竟不可——唉,讀了一本《雖然是藏書病但沒關係》,連著還想去看更多作品,不知苦茶大哥這是推坑讀者,還是也算功德一件呢?


回到全書,最有光、最溫潤的地方,都脫離不了人情。我喜歡苦茶大哥寫帶女兒去光華商場逛書攤的記憶,行前父女挨在路邊吃點心,想必是此生最快樂的畫面之一吧;和香港藏書家林冠中港臺互訪偕逛的情誼,也持續多年。父女一場、朋友一程,這些人世裡的一期一會,才是人生大書真正的珍本,我們寶藏愛惜的,是緣會對方的僅此一版,那難道,不是當代詩人許悔之所寫的〈絕版〉嗎:


你我相遇於風中

彼此用手掌

小心翼翼地將這段相逢

呵護成唯一的序

早在遙遠的三千年前

便寫入〈蒹葭〉的傳說裡

如今

風翻開的每一頁

都不可圈點

是孤本,且永遠絕版


註1:至1996年,皇冠出版社典藏版《張愛玲全集》為16冊,第16本為《愛默森選集》,其後才出版《同學少年都不賤》、《沉香》、《重返邊城》等。


註2:出自《紅樓夢》第27回,「滴翠亭楊妃戲彩蝶 埋香塚飛燕泣殘紅」(里仁書局《彩畫本紅樓夢校注》,2003年初版七刷)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