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7日 星期日

廖志峰 (2)邁向六十一歲、李肇修:盛會:允晨文化歲末音樂會、早夜的食堂、「申懷斌健」書畫聯展

上星期六在濟南長老教會旁的地下室小教堂,謝三泰街頭劇場的攝影展和開展分享會,結束後在展場入口閒聊,三泰哥突然對我說:不要動!然後就拍了這張。六十歲的我,有了皺紋,白髮,希望也長了智慧。從《走拍台灣》、《吼叫一九八九》、到《街頭劇場》,我對三泰哥說:我們明年再來做一本吧!
謝謝三泰哥。
所有心情:
你、林皎碧、Miki Tsuchiya和其他107人



廖志峰

書展期間真的很感謝專程來探視打氣的朋友,也很感謝誤入臨演並買書的朋友,像春旭,看到朋友的喜悅就是撐過六天書展最大的動力。朋友的購書確定了我業績不至掛零的基礎,更多的還是不認識的讀者朋友買的,老實說,很開心看到年輕人走入允晨文化的攤位,我有時候很想問:你們走錯了嗎?我賣書的態度就像當年在淡水水源街賣書,悠悠地看著翻書的人,猜想他們會從書中獲得的啟示⋯⋯。有朋友轉述:為什麼廖志峰老喜歡宗教區呢?其實我只是喜歡安靜,我可以忍受看書時的背景音樂就是小提琴,最多是大提琴。如果太浮躁無法看書。喜歡看書的人,自身會形成結界,別人進不去,自己出不來。我喜歡這樣。其實,我有時候小酌時也會進入到這樣的狀態,在又不在。
書展期間,因為找吃的過程,意外遇到了久違的紹華,十分驚喜,我們有了一段溫暖的談話,覺得有一個被時間遮掩的自己又浮現了,內心感動。紹華說她ㄧ直記得並感謝我幫她出版了第一本書,她相信我同樣給了其他人機會⋯⋯。老實說,我沒想到她會提這件事,只是她讓我想起那個更為單純,而且純粹的自己。我忘了很久。我也深知不要向別人討人情的道理,以免讓自己顯得可悲。這麼冷的天,這麼溫暖的談話,這麼不預期的巧遇,都令人感動,謝謝紹華。
相信自己是最重要的,但不要忘記那些給自己機會和幫助的人。工具和平台會改變,速度也不同,但是尋求感動自己的故事這件事,不會改變。
主題:紀念漢寶德先生
時間 2018年8月19日 (禮拜天) 10:00~12:30
地址: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88號2樓
電話:(02) 23650127
嘉賓:
羅時瑋
  1953年生,東海學建築系畢業,台灣大學土木研究所交通工程碩士、比利時魯汶大學建築碩士、博士,台北市及台灣省建築師公會會員,專長及研究方向在於亞洲城市建築、台灣都市建築、城鄉建築理論與實踐、建築構造研究、鄉村社區營造,東海大學院長、建築系教授退休,著有《情境與心象──漢寶德》《地方前進》、《擾動邊界》等等。
李肇修
小提琴家
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音樂藝術博士(小提琴)
紐約曼哈頓音樂學院小提琴演奏碩士
1992回國後受陳漢强先生邀請任教新竹師範學院
1996年受漢寶德先生邀請協助籌劃七年一貫制音樂系
2007-2015年擔任台南藝術大學校長






就是今天下午
我要到鄭南榕基金會分享我的出版之路
我在允晨倒底編過幾本書?哪些類別?其實我從沒細算
進了允晨編了迷宮中的將軍欣喜若狂
編了初為父母不知所措
編了求職與面試又深感挫折
編了還山秋夢長又回到來文學
編了孫康宜院士的陳子龍與柳如是情緣進入晚明
編了陳其南院長的公民國家與公民意識茅塞大開
編了解構黨國資本主義從此告別黨國與楊柳岸曉風殘月
編了康正果的出中國記從此遠離中國
從康正果處接起了李劼廖亦武
從廖亦武接起了吳仁華
從此深入六四戒嚴部隊
然後一直走到今天
我是理想主義者嗎?
我是被動盲從者嗎?
我有真正的追求
或知道自己在追求甚麼嗎?
我不知道
很多事情要更長的距離和時間來檢視
我不聰明
但總會自問自己是誰?到底要甚麼?
這些書只是十分之一但每一本都是轉折
我後來放入更多的關懷
朋友有人真的知道你
有人不真的認識你
其實無妨
人生很短
我只是尋求自我的意義
一開始不是故意的
就像一開始我做了
遠離台北
我貼近了一個風潮
然後
很快地我落在風潮之後
也開始轉向
很快地
我也將走向最後幾里路
之後呢?
我不知道
大概就是這樣
下午要說的
沒聽到的
去看書就好
每本我編的書
書中或多或少都有我想說的話
雖然
我也不完全同意
講題│不一定討喜,有可能被禁的出版路
主持│陳夏民( 逗點文創結社 總編輯)
講者│廖志峰( 允晨文化 發行人)
日期│8月18日(週六)14:00-16:00
地點│鄭南榕基金會.紀念館紀念館






你不要問:「為什麼昔日勝於今日﹖」因為這樣的詰問,不是出於智慧。 ---訓道篇 Ecclesiastes, 8:10
--敬贈廖志峰兄,壽星
我當然記得,廖為民先生新書發表會的話:一橋出版社的書,每本我都收;允晨的書,應該每本2冊......但,後來我知道:貴社2015年11月出版3本書,就知道,我的負擔將越來越重,甚至還得覓書庫.....
昨天得意的事:收到法國朋友J-M的電郵:Dear Hanching,
I wiewed the video. Though I cannot speak chinese, I like this old man telling the stories. Yes my stories with Deming, Juran, Ishikawa, Feigenbaum and Crosby are worth a video on Youtube. I will ponder over that.
我記得跟廖兄說,允晨的"書與人"的追思,都值得寫....後來,2015,果然第一炮,紅啦!
不用說,每年的書會源源不絕,包括,書的巴黎的漫遊者廖兄的書!

我將這篇傳給允晨的廖社長,建議他"或可考慮"再版"巫寧坤作品"。他回信:
已再版仍有庫存志峰


他在抗日期間投筆從戎,擔任美國飛虎隊翻譯;他在「新中國」成立後放棄博士學位,登船回國;他在1957年被打成右派,九死一生……
「我歸來、我受難、我倖存」── I came, I suffered, I survived.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