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6日 星期五

洪文雄

2009/11/07 三立新聞 文化大國民 羅時瑋等
****

本系資深教授 洪文雄先 生不幸於民國九十二年夏天去世,本系同仁、同學、系友以及諸多學者友人同感震悼,哀痛之餘決定以 洪先生之名,結合本系學術資源,每年舉辦學術活動,以資紀念 洪故教授於本系春風化雨三十三年的教學奉獻。 爰於九十三年十一月至十二月舉辦「2004洪文雄紀念競圖獎活動」與「建築系碩士班設計教學研討會」,於九十四年十一月舉辦「2005洪文雄紀念競圖獎活 動」,而第二屆紀念研討會擬於九十五年十二月舉辦。第一屆紀念研討會以設計教學為主題,是感念 洪先生畢生致力於建築設計教學、尤其著力於學士後碩士班的創設與持續經營。本屆研討會期望藉由 洪先生長期在古蹟修復領域卓著聲望,邀請相關學者發表最新專業成果與論文,並延伸到建築設計專業,故以構築文化為主題,兼及可持續性的普世價值觀,揭櫫新 的學術與專業視野,並擴大邀請大陸學者參與,以促進兩岸建築專業深入交流的成效。

古蹟與歷史建築的保存作為文化資產的累積與創造已是全球性的共識,這尤其彰顯出世界文明差異性與多元性受到重視的趨勢,不同地域的構築文化應該如 其所是地被還原其特色與被重新詮釋。 尤其是這些構築文化本身蘊含豐富的對環境友善的生存智慧,如何從古蹟與歷史建築保存修復或再利用過程中去體會與再整理這些前人智慧,正是建立可持續性知識 體系最基本的核心課題。

這同時也關涉及一地域的建築設計朝向自我歷史而向世界開展的更廣闊可能性,保存地域特色的構築文化因此是跨研究與設計領域的共同課題。 由於文化上的根脈相連,海峽兩岸的空間專業在此課題上的經驗成果更須相互交流,以期共同對亞洲真實的探索做出適切的貢獻。
source: 東海大學建築學系中華建築文化協會

時間:2006年12月2日(六) 9:00-18:00
地點:東海大學茂榜廳

可供討論的論文主題(但不僅限於此):
※ 傳統建築的構築文化再詮釋
※ 傳統建築修復保存與再利用的可持續性面向
※ 產業文化遺址的可持續經營
※ 少數民族(原住民)的構築文化
※ 台灣當代建築作品構築形式的可持續性與地域文化



2009-09-20 中國時報 【邱祖胤/台北報導】

 已故東海大學建築學系教授洪文雄,獲頒第一屆文化資產保存獎的「評選委員會特別獎」,表彰他個人對台灣文化資產的卓越貢獻及學術地位。

 洪文雄畢生投入台灣傳統建築教學、研究與保存維護,早年參與板橋林家花園、鹿港龍山寺、鹿港古市街的調查研究,其後主持台中張家祖廟、文昌廟及筱雲山莊 等古蹟的調查研究及維護規劃,均保持一貫嚴謹的治學態度,在推動保存台中摘星山莊的過程中,更展現其捍衛文化資產的學者風骨。

 洪文雄曾於一九八六年赴日研究,完成《古蹟保存序說》一書,除了對日本古蹟保存制度進行深入探討,亦為我國保存事業方向提出具體建議,堪稱啟迪我國古蹟保存制度研究的經典之作,其所發表的〈台灣穿斗式構造變遷〉論文,更是傳統建築技術史的研究先驅。

 洪文雄一生作育英才無數,不幸於二○○三年辭世,為表彰他在文化資產保存維護上的卓越貢獻,評選委員會通過推薦,頒發特別獎以資紀念。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